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重回红楼 ...
-
时间不知过去了多久,正当林黛玉以为自己再也不回去了的时候,这天夜里突然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吸进了那本《红楼梦》中。
再次睁开眼时,先看到的是六岁的雪雁,粉嫩的小脸配着一双杏眼,看到黛玉醒了,赶紧问她:“姑娘可好些了?”
另一旁王嬷嬷坐在外面打络子,听到雪雁的声音赶忙跑了过来。
黛玉一时恍然,她这是回来了么?父亲,母亲,黛玉终于回来了。从床上坐起,便问王嬷嬷:“父亲去哪了?”
王嬷嬷给黛玉整理了一下衣裳,说:“老爷在花园呢,小姐可要去花园见老爷?”
黛玉回想了一下,这时自己并不像刚去荣国府时只有奶嬷嬷和雪雁一个小丫头,似乎还有两个大丫鬟。“你去喊春莺和秋穗来,让她二人同我一块儿去。”是了,此时黛玉身边有两个得力大丫鬟,现在这会应该是帮她在黛玉的小书房整理书籍,这两丫鬟乃从小和黛玉一起识字,一静一动,还是一对双胞胎,都是通慧之人,颇得黛玉的欢心。
片刻,只见两个明眸皓齿的丫鬟走了进来,“外面风大,姑娘不若披件披风再去花园吧。”春华一边说,一边让秋实拿了披风给黛玉披上。
“去花园吧,我有事要和父亲说。”重回红楼,黛玉最想见的还是林如海。
此时贾敏已去世一年,因着又小产了一次,本就孱弱的身体彻底垮了下来,没多久便去了。
想着前世就是这段日子,“被林如海送到了荣国府,再回来时却是给他守孝。而后再也没有踏入这姑苏林府一步,也不知道这园子是否荒废了,想到日后的种种,黛玉忍不住落了泪。
到了花园中,远远就看到林如海在那亭中痴痴的看着眼前的一片海棠花。
短短三年,夫妻二人接连丧子,贾敏因此日日落泪,郁郁而终。林如海此前为了让妻子解开心结,提出可以在旁支过继一个孩子来,又令人将园子里种满了贾敏喜欢的海棠花。可贾敏还是拒绝了,自小的女戒女训已经深刻她的心中,既内疚她让林家绝了后又担忧过继子嗣始终不是他二人的骨肉,若是日后他二人去了,黛玉可如何是好。倒不如让妾室生了抱来,记在她名下。可还没等妾室有孕,她的身子已不行了。贾敏临终前和林如海商量,想将黛玉送入京城贾府由贾母照料,日后也好说亲事,若是两个玉儿能凑到一块儿去,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父亲,玉儿好想你阿”黛玉一下子奔向林如海,父女二人从未如此亲近过。
林如海见状便关心道:“玉儿这是怎么了?可是下人伺候的不周到?你外祖母已修书过来让你去京城外家,父亲正准备和你说这件事呢。”
原来荣国府这时已经有想要接林黛玉的想法了,可,这一次林黛玉会愿意去么?
“父亲,我们去书房说,玉儿有事和你说。”林黛玉如今才六岁,哪怕去过一次后世,现在的她也无法做什么来阻止今后发生的事,她相信如果让林如海知道她在荣国府遭遇的一切,林如海必会想法设法护她周全。
林如海虽奇怪黛玉一下子怎么会对他如此亲近,且突然不愿意去荣国府了。但还是牵着黛玉来到了书房。
书房中,丫鬟点了香就退下去了。只剩父女二人,林黛玉便说:“父亲可是纳闷为何玉儿不愿去那荣国府?父亲,你可相信今生前世?若是不信,就当玉儿在说那痴话。”
林如海一听这话,就有了不好的预感,能坐到这位置必不是傻的,况且他还是探花。
“父亲,你可知,玉儿就是死了在荣国府。”黛玉恨不得立刻将前世种种都说了出来,回想起前世自己死时身边只有一个紫娟,而贾府的另一边正在替宝玉迎亲,不禁红了眼眶。
林如海听完脸色苍白,玉儿竟死在荣国府,他的玉儿可是荣国府的外孙女阿?贾敏临终前的叮嘱,贾母来信时字里行间对黛玉的疼爱,一时有些恍惚。
怕林如海还是不信,黛玉说出了信的内容,“父亲,外祖母的来信中,可是说她家宝玉与我年龄相仿,让我去荣国府中,待我及笄便许配给宝玉。前世,您将黛玉送入荣国府,玉儿进的是西角门,而舅母王夫人的妹妹一家乃商贾金陵薛家,走的却是侧门。全府上下都说玉儿是打秋风的,一草一木皆出自贾府。男女七岁不同席,老太太让我住在碧纱橱,和那宝玉同处一室,后来宝玉闹着搬到了碧纱橱,我二人竟是有小半年一同午睡。我原想着,老太太和父亲已经暗中订下了我二人的婚事,也就忍下去了。可我没想到的,最后女儿死在了荣国府时,贾宝玉正在与那薛家女儿薛宝钗成亲。可我林府几代人留下的财富,全被贾府大半挪去修了贵妃省亲用的大观园,剩下的也被他们分了…………”
听到这,林如海喷出一口血来,他和夫人唯一的女儿竟被如此对待?好一个荣国府,好一个贾母,若不是信任贾母,且想着黛玉日后嫁到外家可以不受婆母欺负,他怎会将自己的玉儿许配给贾宝玉那个小子?他的玉儿,乃正三品官员长女,许配给他一个六品小官次子,本就是委屈了玉儿,他荣国府竟然这样待玉儿。
“玉儿,爹的玉儿,爹对不起你,不该将你送入那府中。”一想到林黛玉会孤孤单单死在那荣国府,林如海心中隐隐发疼,他知道,他的玉儿说得应该全是真的。贾敏在时曾说过在闺阁中与王夫人姑嫂间有龌龊,但他想着舅兄是个读书人,贾母又尚在,定不会让那王夫人在内宅作乱,才同意了贾母将黛玉送去。
黛玉抱着林如海,泪如雨下“父亲,这不怪你,玉儿知道父亲不会害玉儿的。”父女俩抱作一团,林如海摸着黛玉的头,心里已有了一个主意。
“玉儿,父亲在这个位置,是下不来的,父亲唯恐哪天就不在了,没办法护着我的玉儿,但父亲这次一定会为我的玉儿求一生安稳。”
江南的水越来越深了,许多人都盯着这个位置,林如海心里也清楚,他会死在这个位置。也罢,林家几代忠君爱国,到了下面,他也不会给林家祖宗抹黑。
“玉儿,你先回去用饭,父亲有些事要做。”
“那父亲您一定要保重身体,玉儿先回去了。”
待林黛玉走后,林如海命人去打探京都荣国府的情况,这些年随着四公八王的没落,荣国府也不再辉煌,竟是背地里干着伤天害理之事。堂堂荣国府的二夫人和少奶奶,竟然放着高利贷,由此可见二人心性。这平民百姓向大户人家借高利贷,无非是天灾人祸,挣这几个银两,她二人难道不怕有损阴德,对子嗣不利?
那贾赦整日游手好闲,不提也罢,生个儿子贾琏,整日里管着府内鸡皮蒜毛的小事,听说他这大舅兄和侄子都被“赶”到了马棚边上。真是笑话,堂堂一等将军住在马棚边上?袭爵的不住正房反让不袭爵的一家住着。各种资料看完,他算是对这一家也死了心,想到黛玉说得那前生,他的心就像刀割一样疼。本以为不管那荣国府再混账,好歹也是贾敏的娘家,逢年过节他和贾敏送过去的节礼也十分丰厚。他想着贾敏在家那样受宠,他死后再不济黛玉还有一个外祖母替她打算。想着前阵子贾母寄过来的信,隐约有想将黛玉许给宝玉的意思。他差点就答应了,本来贾政和王夫人是黛玉的舅舅舅母,若黛玉嫁过去也不会有公婆为难的场面。谁知他竟是信错了人!他林家几代单传,到如今光是那些主母的嫁妆都够黛玉这辈子荣华富贵。这还不包括林府的产业,库房,和那些盐商孝敬他的。
林如海将贾母那封信烧掉,打开暗格,将里面的账本拿出来,这是这么多年他收集到江南贪污情况,这里面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牵扯到大半个江南的官员。提笔,写下一封信,打算与将这账本一起交给圣上。他在陈述自己身体抱恙,恐命不久矣。林家世代忠良,到他这代只有黛玉一个独女,他愿将林家的大半家财献给朝廷,只求圣上在他死后能稍微照拂一下林黛玉,让她一生平安即可。信中字字呕心沥血,态度诚恳。
写完用蜜蜡封上,交给圣上放在他身边的暗卫,让人连夜送往送往京城。
林黛玉刚从书房回来,王嬷嬷便迎了上来,替她将披风解了放在一旁,说:“姑娘可要用些什么?刚刚厨房打发人来问。”“让春莺、秋穗去看看今个厨房来了什么,做上四道菜即可。”黛玉打发了两个大丫鬟去厨房看看,自己坐在那想着怎样才可以逃离去贾府的命运。父亲的身体自从弟弟和母亲去世后早已每况日下,早已是油尽灯枯之相。按照前世的记忆,大概还有两年父亲的身体就不好了。(这里的黛玉目前七岁,宝玉八岁,宝钗、袭人十岁)
“姑娘,今个厨房新来了几条鱼,让他们给姑娘做了。” 春莺、秋穗一边说,一边将食盒打开,把饭菜摆在桌上,有文思豆腐、红煨鳗鱼丝、清炒虾仁和一碗莼菜汤。黛玉年幼,每样菜只装了一些,够她一人吃的。
“你们下去用饭吧,我自己来”黛玉挥挥手,让她们都下去,自从十岁以后她就再也没吃过这些菜了。她爱吃清淡的,贾府的饭菜虽好吃但总是不合口味,平日里就吃些茶泡饭。到了后世,更加想念这扬州的菜。于是,林黛玉第一次吃撑了。
皇宫中,皇帝收到林如海的信,看了账本,便答应了林如海的请求。毕竟林家几代都是保皇党,林如海也为他做了许多事,只是照拂他的独女,和皇后说一声便是了。只是信中提及了林如海已经是油尽灯枯之相,该找谁替他倒是成了一个难题了。
皇帝一边思索着,一边打发了他身边的太监总管苏公公去皇后宫中交代一声。
长春宫中
“你去和皇上说,本宫知道了。”皇后与皇上是少年夫妻,这么多年下来,虽说没有宠爱,但皇上对她格外尊重。
“嗻”苏公公说完便退下。
皇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对着她的奶嬷嬷姜嬷嬷说“嬷嬷,你看本宫该如何是好?”
姜嬷嬷上前一步走到皇后跟前说:“回娘娘,不若先给那林黛玉封个县主,娘娘再在这京城为她指一位好人家如何?”
“就按你说的罢,去,回禀圣上去。”皇后心想,她娘家侄子正好与这林黛玉差不多大,外戚最怕惹皇上心疑,不若将林黛玉配给她娘家侄子,她打声招呼,嫂子和侄子必定会好好待她。
“皇上,皇后娘娘说,不若赐那林黛玉一个县主,待日后娘娘为她留心一个好人家,将她嫁过去。”
“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是,奴才告退”
“来人,磨墨。”
“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