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之前的历史背景补充都太随意,所以我在此全部一次性补上。
第一章和番外是现代背景,发生了什么,应该也不用我说。
第二章:《后汉书·东夷列传》“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
这一章讲的是委奴国。从自称大夫其实可以看出他们以前应该也有过朝贡,因为当时我朝对所有来访的使者均称为大夫,只不过他们可能一直都是通过朝鲜或者各级官员将所贡之物献了上来,这应该是第一次直接来朝贡。毕竟古代船只技术,来一次很不容易还伴有挺大风险的。
说是朝贡,菊家人当时显然是不可能有什么好东西的(好像就是小鱼干这种感觉的东西),然后按照我朝历来的对朝贡国的回礼,除了辞金印“汉委奴国王”自然还是辞了不少好东西的。对于当时菊家部落争夺资源的背景来说最主要应该是带去了铁器。其他部落的人还在用石器打仗,武器对于战争的重要性,我们都很清楚。
其实这时来的只是一个小小的部落,他们自动说想成为附属国,我们的态度一向都是,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留,所以直接就封这个部落首领为王了。实际上后来还有没有其他的部落来朝贡我们也不得知,只是记载上有这件事,我们也并不在意来的部落谁是谁,既然来了,我们就赏赐,毕竟地大物博,也没什么所谓,差不多就是这样。
然后还想说的就是我国历来无论是什么国家,对其称呼都是极尽美好之意用最佳的字眼。在当时“倭”并无蔑意,有在一本书上看到说这个名字应该跟日语的自称“我”的发音有关,我觉得很有道理,然后关于“奴”字。其实在我国古代很一些人的名字里都用过奴这个字,这个字如果不刻意贬低别人,其实当时还是挺亲昵的一个用法,特别有长辈对可爱的小辈的感觉,所以说可能是因为当时菊家人很有礼貌,我朝之人都还挺喜欢他们的,所以才能会国名里出现“奴”这个字。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并不会刻意讥讽别人,这个是完全可以肯定的。我古文不太好所以弄不清楚,我个人觉得搞不好“倭奴”这个词并不是因为有贬义所以用来称呼菊家人,而是因为这样称呼菊家人才有贬义的。
第三章的历史背景应该没什么要补充的,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
最后,是现在发的这一章:永初元年汉安帝时,菊家人的一个部落望独占东汉援助,献160生口(即为奴隶),当然,是没有成功的。
而我朝也一向分不清楚来朝贡的部落是哪个部落。耀家因为菊家人有诚意也怜惜他们不易,所以无论来人,都有赏赐。
而菊家人提出希望耀家只跟他们一个来往,就好像是乞讨者中的一个跟你说,你以后施舍给给我一个人,不要给其他人一样无理取闹。(我这么形容完全没有恶意啊,请不要怪我(;д;))大致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