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金珀玉原本对宗慈希华还有的一丝轻视,从他脖子上缠了架子自医院回来后,却发现宗慈希华什么事也没有,还在等着他给整理去总理晚宴的衣服时,就烟消云散了。
而对她不由地升起的敬佩,则是在听说她早在车翻过来之前就立刻做出反应,然后伺机而动,与外围人员一起将那些刺杀者给制服时陡然产生的。
当然,这其中自然还有令人疑惑的就是,宗慈希华为什么会这样做?又或者,她是如何做到的?
因为明明大选结束后,谁都感到了她浑身气息的沉郁,说不定她可以趁此机会逃离,借故辞了这工作(虽然金珀玉之前在车上遇祸时会下意识看她,就是觉得她会死于非命)……但她没有,相反的,她现在似乎因为那刺杀,反而变得精神奕奕,宽容度也很好了。
而且以她如此瘦弱的身体,又如何能有那么快速的反应力,这也是一大令人疑惑的问题,金珀玉不由地苦苦思索着。
“我已经说过了,你把衣服放在架子上就够了”,宗慈希华对着他淡淡地再说了一句,打断了他的思考。
她的语气还是算很温和,而且也没用她那样的凌厉的眼看金珀玉。
而金珀玉这才蓦然发现,原来自己对这个新上任总理的兴趣似乎过多了些,以至于他都忘了分寸——忘了她大选结束之后跟他见面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唯一不要做的,就是用手拿着她衣服,还想要穿在她的身上——她看起来有绝对的洁癖,而要他这个造型师的目的,也只是单纯让他搭配几套衣服,而且还不准碰那衣服、只能隔着空气指的那种。
而他刚刚不仅动了她的衣服,甚至还拿了下来想为她穿在身上!这对她来说简直不可饶恕吧?
毕竟算起刚刚那一遍,她已经跟自己强调了三遍了,自己却还是那样晕乎乎的。要是按她平时的样子……意识到了这一点,金珀玉立刻低下了头,敛息。
只不过就算这样,宗慈希华到底也还是没有穿他碰过的衣服了。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她掩饰得很巧妙,刚好一个重要电话接了进来,她转到了手机,说着说着便出去了。
电话一直通到了晚宴上,连其他人也不能提醒她什么。更何况是他金珀玉。
所以堂堂新上任的一国总理,宗慈希华竟然穿着一身带血的衣服来参加了为她庆祝的晚宴,不可谓不令人惊奇。
“呦!这是我们新上任总理的新衣裳吗?难道就这么没有衣服穿了吗?这破衣服也穿的高兴?啧……好歹说一声,我们也给拉拔拉拔,给您凑个一针两线的”。
离入口最近的孙家第三子孙孝景不由地漫笑开来,眼角很是犀利。
幸而他是个高大俊美的人,所以这样笑来却并不是很引人生厌。
宗慈希华于是勾起了唇角,微微一笑,笑容一闪即逝。她堂堂从上到下比划了自己一下西装。
“当然。这是你们送给我新上任的礼物,我自然欢喜”。
宗慈希华说着,余光瞥到有拍照的人正要举起手来,脸微沉穆,不动声色地转了个方向。
孙孝景故惊,“啊!这您可不要乱说。我们家可没送您这样的礼物——再说了,如果这算贿赂的话……呵呵!那您这个总理也当得太失败了吧!”。
宗慈希华看了他一下,表情淡淡地可能故意搞笑,“失不失败这也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只是有另一点,既然你是我国人,那身为总理的我希望你能口齿清楚一点——我知道你从小在西洋长大,这有些困难,但是新上任的任要读第四声,你读成了第二声,会造成误会的”。
心上人?隽秀如斯的孙孝景和她?这总理可真够自恋的!
“噗嗤!”,笑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金珀玉刚开始也笑了一声,但后来他看到了宗慈希华那笑容底下的冷沉,于是瞬间明白了。
她是故意的。
即使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做了这个决定,也或者是,这只是她来这之后偶然而为的想法,但有洁癖的她,就是故意表现,她穿着这身衣服来给别人看的——这点他是可以确定的。
而他确定了这点,虽不知为什么,便不再笑了。只是沉默地跟在她的身后,时刻惊醒着自己注意,注意不要再让那些不知名的东西,再毁坏这身本来就怎么样的西装。毕竟这才是他的本分,也关乎这他的声名。
晚宴的前段气氛平平。有人可能收到一点消息,不知目的地开玩笑问宗慈希华有关刺杀的事,宗慈希华却斩钉截铁地矢口否认,“没有的事!”。
众人以为她这完全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不想让自己这么难堪而已,还想再说,但看她那油盐不进的样子,没了兴致,也没过多纠缠。
宴会很是沉闷,很多人都想提前走了,只是碍于面子没做而已,却不想到了晚宴的后半段,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宴会。
原来是月国刚刚主动向本国提供合约,将曾在03年与本国签订的进口合约,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想与新上任的大总理宗慈希华签订合约!
要知道,这是自03年、时隔十六年来两国贸易的首次重启,而且还是由力量更加强厚的月国率先提起的,再加上价格不变——十六年来物价早已经上涨飞快,只要是个稍微懂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做的完完全全就是赔本买卖,哪里去占这种大便宜哦?
而且更令人费解的是,这还是在宗慈希华甫一上任的时候发来的签约,所以这其中的意味是很值得推敲的。
而宗慈希华还兀自手撑着下巴在那里看着月色。
孙家第一个跳出来了,有些茫然,“你怎么能这样做!?”,因为他们惊慌、不解,但很肯定的是。肯定是宗慈希华做了什么手脚才会这样的。
他们惊慌的是接下来他们该如何重新把握主动权,不解的是宗慈希华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竟然让声称永远都不与本国再有交往的月国主动示好。但为什么他们自己要如此激动的原因却是不可说道的。
每个国家在每一层面都有顶尖的佼佼者,时国也不例外。
如果按大体分别的话,每个国家的社会层面总的分为政、经、文、军——这也是按照每个类别的重量级别来排位的。
当今为和平世界,即使说是要强化国防力量,但和时国一样,他们都把政治经济放在前面,因为要先有政治护航,才能保障经济发展,而经济也能为政治施行提供强大助力。
时国政治经济方面最强盛的两个家族分别是朱氏家族,和孙氏家族。而今最活跃的人选已经是和宗慈希华一代相当年纪的新生力量了。
这里的人有朱家的长子朱政凛、长女朱讯雅、次女朱颜、次子朱云笺、幼女朱茉棠。
孙家则有孙孝文、孙孝惠、孙孝景、孙孝宣一色四个男子。
而文化和军事方面的金家和叶家,无论从家族力量还是其他方面来说,则单薄了些。
金家有长男金科玉掌管家族的出版行业,二女金满玉则在大哥的手下帮忙,三子金珀玉--是的,就是那个金珀玉,也就是宗慈希华从上任总理那里留聘下来的金珀玉,就是来自时国文化之家的金家。
军家叶家的势力更是薄弱,尤其是唯二的两位叶锦言,叶锦心这两个直系继承人,都还是女性,这就更雪上加霜了。
而叶家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已经有叶锦言和朱政凛联姻,军政两家结合的趋势了。
当然,那暂且不是重点,重点是时国政、经两大家族的势力实在够大,几乎掌控了整个国家的命脉。
像孙家一族把控了所有的产品物流,这也等同于控制了物价,而朱家因为某种暗地里的交易默契,向别国“施压”,阻止了别国进口从而破坏本国“经济圈”--这才是为什么,在总理宴会上,众人听到月国向时国发来贸易函,尤其是孙家会更大吃一惊的原因。
这意味着他们将无法再掌控物价,当然也不仅仅是只有物价。
一家独大别人尚且难做,而时国不仅只有一家独大,而且独大的家族又配合得很好,所以即使国家表面平和,只是时国的国民更难做人了--不依靠无法存活的话,那么似乎被剥削也并不算一件特别糟糕的事。
时国现今矛盾激烈,无论谁上台,面对的都会是个看上去还好其实却很棘手的烂摊子,辛苦不说,估计还得夹在几个家族中间当受气包。
这时候最恰当、明智的做法就是推一个无权无势的中间人来,坐等她做完所有的前期工作,再准备重新拿回政权--这点宗慈希华也明白可她还是来了。
不过宗慈希华为什么能当上总理的原因倒并不只是因为朱、孙两家相让,而是因为她家的某些原因,谁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但却都对此隐晦不提。
不同于时国政、经、文、军四大家族那般瞩目,宗慈希华的祖辈来自于古代至近代才落魄的贵族,而宗慈希华的父亲天赋异禀,即使身处底层,目不识丁,好像也丝毫没继承到祖辈高贵气息的暴发户,却也在如今无“贵族”容身之处的时国坐到了高位--即使是他已离世,但他的影响也还残存,这一点从宗慈希华能进总理候选人名单就可略见一斑。
而且最不同于四个家族、也不同于其他以往或现在任何人的是,宗慈希华的父母只要了她一个孩子,再没有多的了。
这在农村或是大家族中每家几乎动不动就是六七八个孩子的盛景中太特立独行了,毕竟要说他家曾是贵族的话,也算是大家族了,而要从经济来说的话,宗慈希华家也曾在农村呆过,怎么都不会只要一个孩子,而且还是女儿的。
据说当年还是宗慈希华一出生的时候,宗慈希华的父亲就这样说了,他此生只有这一个孩子了。因为他说他们不想把爱分享给其他的孩子,那会不公平,所以只会把所有的爱都给她。
别人曾劝过他,还是趁年轻多生几个,再不济,以免这个出了意外,也免得伤心欲绝,而宗慈希华的父亲却就是说了,如果倾注了全部精力,自然不会......我长这么大,听见过把鸟养死了的,就没听过把孩子养死的。
这话说得讽刺!不过的确,在大家族,没人疼的孩子有时甚至还不如鸟。很多人羡慕她。因为当别人家里一个苹果要分好几片的时候,她一个人就能有一整个、更完美的苹果。
在那个时代里只生一个的决心很难得,而被倾注了全部精力的宗慈希华,不说好,也差不到哪里去--不过也许这世界上只有她知道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早就在同一个房间里分居了,所以他也只能这样说--她可怜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