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30章 隐秘的过往 ...

  •   王小乐就是王梅,王梅就是王小乐。
      王梅在14岁那年被突然改了名字。改名字的始作俑者自然是她迷信的父母。那一年王梅刚刚上初三,正是迎接人生中第一个转折点的时候。王大伟为了女儿的前程,请人算命、起名,最后当他乐呵呵地拿着算出的两排字让王小乐自己挑的时候,王小乐才知道自己要改名字了。王小乐很惊喜,之所以惊喜是因为她老早就嫌自己的名字土气俗气。她精心地挑选着那两排字,她要从这两排字中挑选出两个字作自己今后的名字。经过无数次的排列组合,王梅决定自己今后的一生就叫"王小乐"。王大伟和李红也为这个“王小乐”很是欣喜,李红连着叫了几声“王小乐!王小乐!”真是个好名字。三个人的欣喜仿佛这个名字真得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好运似的,王小乐从此会拥有灿烂无比的前程。
      后来十几年的事实证明,改名字是无用的。但也说不定,王小乐想,如果不改名字或许自己会更惨。如果有命盘这种东西,王小乐很乐意看一看自己的命运究竟是如何的,看看自己多年来的努力是命运之内的轨迹还是命运之树上拼命长出的意外枝桠。
      改了名字的王小乐生活并没有变化。她依旧每天坐在教室最好的位置(中间靠前,最便于看黑板和拦住老师游走的脚步问问题的位置),被一堆好学生簇拥着,心无旁骛地为一年后的中考努力着。心无旁骛是一种假象,王小乐知道,自己心里不知什么时候就悄悄有了一个身影。就在前排,那个身影高高瘦瘦,有一点青春期特有的淡淡忧郁,有一种静默与黯然,有一种让王小乐无法摆脱的神秘感。王小乐经常想,他都在想什么,是和我一样一心要考上最好的高中吗?可肯定远不止如此。王小乐对这个黯然的男生有一种说不清的好奇,他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王小乐略微近视的双眼。王小乐纵容这种小心思在心里静静生长着,她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像一个小秘密,像一颗甜蜜的糖,在心里散发着淡淡的香甜。
      李红是绝对不允许这种苗头的存在的。李红对王小乐的教育方式比较“铁血”。比如说,小学时候,有一道巧妙的数学题,无论李红讲多少遍,王小乐还是不懂。李红也是个火爆脾气,实在不耐烦了,“教育”就变成了“吼”。王小乐用粉笔在地上写了擦,擦了写,愈发的想不明白。李红吼累了,就走开了,让王小乐自己想。母老虎一走开,王小乐暗暗松口气,人整个就放松下来了。王小乐其实不笨,她只是太紧张了,自己想了没一会儿就明白题里的玄机了。十年后的王小乐有时候会在心里埋怨母亲的这种教育方式,这种方式让她形成了“太紧张”的习惯。比如做实验的时候只要有人在旁边看着就会紧张,当着领导的面做重要工作也会紧张。只有当王小乐一个人的时候她才能彻底放松下来。“别人”似乎成为了一种无形的或大或小的压力。
      如此铁血的李红自然不会温和地处理女儿和男孩子的关系。李红明令禁止王小乐和男孩子有过多的接触。有一次,在放学的路上,王小乐和班里的男生说笑着,不巧被倚在门上张望的李红看到了,到家便是一顿噼里啪啦的说教。王小乐明白李红对早恋的提防,但她觉得李红纯属杞人忧天,“我就算真喜欢上谁,也不会跟他谈恋爱,不会影响学习的!”王小乐是个懂事的孩子,她知道自己担负的希望和责任,不会跟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但在李红的眼里,王小乐就是一个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的小孩,在到达目的地之前,要万无一失地为她保驾护航。这个时候,王大伟通常不会说话——其实绝大部分时候,王大伟都是沉默的。他装作和自己毫不相干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耳朵却一直竖着。他比任何人都要关心自己的宝贝女儿,却用一种沉默呵护着她。大部分时候,父女之间的对话都是由王小乐的发问开始的,“爸,那是什么动物?”“爸,这些领导人为什么要握那么长时间的手?”“爸,为什么我的血管这么细?”王大伟耐心解答,却也没有多余的话。王大伟不知道,自己的内敛和李红的铁血会给王小乐的一生带来怎样的影响。
      李红不知道14岁的王小乐心里的小秘密,王小乐也不会让她知道。王小乐把自己的小秘密都写进日记里,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王小乐没有很铁的朋友,至少是没有能说这种秘密的朋友。她唯一能诉说的朋友就是自己的日记本。王小乐喜欢写日记,尤其是不开心的时候。人总是会有一些难以描述的情绪或者难以启齿的心事需要诉说。在一个个寂静的长夜里,王小乐把自己心里的酸甜苦辣都说与日记听,像是说给一个忠实的朋友,更像是说给另一个自己。老师们都夸赞王小乐总是稳居年级前三却能化压力为无形的能力。其实秘诀很简单,就是诉说。将自己的心事与压力都倾泄在这一字一句之间,每天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明天会更好。如此看来,王小乐是个天生的乐观派。14岁的王小乐怎么也不可能想到多年后自己会变成一个怎样自卑与悲观的人儿。说变可能也不对,或许王小乐一直都是这样,人的两面如同她有两个名字。
      说到朋友,不得不提一件事。这件事像刺一样插进王小乐的心里,再也拔不出来。
      秋日里再平常不过的一天,寂静的教室里只有紧张的上自习的声音,翻卷子的声音,哒哒哒快写的声音,偶尔的窃窃私语或者突然一声咳嗽。胖胖的班主任走到门口,叫了一些人的名字。这十几个人就抬起头,放下手里的“斗争”,安静又略带骄傲地走出去。王小乐也在其中,其实只要听到王小乐的名字,大家都心里有数了:肯定不是坏事!这十几个名字都是出现在年级光荣榜上的名字,常常占据班里最靠前的名次。王小乐想,又要开小灶了。王小乐把各种特殊待遇统称为“开小灶”,无论是补课还是打气。果然,这个矮胖的男人开始了惯常的思想教育,围绕“你们要如何如何努力”。今天矮胖男人说话有点严厉,其实他一向严厉,只不过给王小乐开小灶开得多了,王小乐便不觉得有什么了。可是他今天不该说那句话,至少多年后的王小乐认为是不该的。
      “除了王小乐,你们谁能保证一定能考上一高?”
      一片静默。
      是的,除了王小乐,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考上县里最好的高中。而王小乐,哪怕是发挥再失常,也能轻轻松松地跨进那所学校的门槛。甚至几天前,一高已经派人找王大伟和李红做思想工作了,愿意出一笔钱把王小乐“预订”下来,但王大伟拒绝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女儿可以走得更远。
      更多的化学反应发生在那次谈话之后。这一群尖子生默默地回到座位上,王小乐不知道有一种未知的情绪正在无声地酝酿,像一场瘟疫瞬间蔓延到这些优等生身上,没有比这更默契的了。
      大课间的时候,初三的学生会去操场跑跑步,为中考的体育考核做准备。这天,王小乐像往常一样跟几个要好的女生一起去跑步,但同桌却一把拽走王小乐身边的同伴,“你跟人家是一个等次的吗?!”说着就跟其他人一起跑开了,她们像是在躲避一个怪物。
      王小乐愣在原地。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同桌,自认为最好的朋友,竟然这么突然地孤立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的孤立。这种被众人,众朋友孤立的滋味,王小乐一辈子也忘不了。她在多少个夜晚,想起那天朋友抛下她远去的身影,偌大的操场,热闹非凡,她却看不见听不到,只感觉空荡荡的操场上,只有自己一个人手足无措地站立着,她走向一个篮球架,靠在上面,仿佛在寻找一点依靠。王小乐不知道那是几分钟的事情——记忆是会骗人的,把你想记住的事情无限得放大。王小乐不记得自己有没有继续跑步,但她永远记得那天自己穿着最喜欢的枚红色的上衣,在空荡荡的操场上,在暖暖的阳光下,像一块被风扯动的破棉布,有气无力地飘荡着。
      当王小乐回到教室,同桌刻意跟她保持距离,不跟她说话,对其他女生超乎往常地亲近,她似乎很陶醉于自己孤立别人的本事。王小乐经过操场一幕,对这种行径也无所谓了,如果有情绪,那就是嗤之以鼻。王小乐在别人眼里是清高的,可是她又清高得有资本。多半的年级第一都是她的,学校各种比赛的代表常常是她,各种奖项得了多少自己都数不清;她还是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文学社的红作家,当有文章发表在大报刊上时,学校会在公告栏里贴红榜——这是这所乡镇中学从来没有过的事情!王小乐给这所学校这个班级这个胖胖的班主任带来了太多太多的荣耀。可这些荣耀,却一步一步地拉开了她和朋友们的距离。而现在,王小乐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她心痛却又不在乎。她心痛的是朋友的孤立和背叛,但她又是骄傲的,“我本来就跟她们不一样!”是啊,鹰,何苦非要跟麻雀在一起呢!
      小孩子的怄气都不会太长久的。过了些日子,那些孤立王小乐的女孩子们又像往常一样待她了,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但王小乐记得,清清楚楚地记得。她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给予她们热情和信任了。
      对友情失望的王小乐从前排那个黯然的身影上得到了慰藉。那个男孩叫李江,其实是个再普通不过的男孩。可是李江是个评论家,他会对王小乐的作品进行诚恳而犀利的评价。其实应该反过来说,是王小乐只给李江评论的机会。他俩一前一后,在课堂上课堂下,悄悄地传着纸条。纸条上可能是王小乐一时兴起写的小诗,也可能是一个故作深沉的问题。他俩都乐此不疲地传来传去,没完没了地探讨着文学。在王小乐的眼里,李江是个有才华有深度的人,这与其他男生有很大不同。大部分男生在她眼里都是抽着鼻涕打游戏的小屁孩,李江不同,他的静默他的谈吐有一种王小乐不熟悉却向往的成熟。多年后的王小乐想起李江,竟觉得有点好笑,年少的自己痴恋的究竟是那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孩,还是只是自己心里的幻象?但14岁的王小乐不会明白其中的区别。她的眼里只有他,比他更有才华更好看的男生都自动成了空气,即便再好,也抵不过那不知何时落在心里的种子,朦胧的爱的嫩芽把李江罩在一片光晕之中,无人能敌。
      而李江,这个普通男孩,应该是暗自庆幸的。每天和后排这位神一样的女生亲密交谈着,热烈讨论着。这不知招来了多少嫉妒和猜疑。他享受着大神给予的光环,丝毫不知道这会对王小乐的现在和后来产生怎样的影响。
      用“神”来形容王小乐比“女神”要恰当得多。之所以是“神”,是因为王小乐太优秀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处处拔尖的风云人物。但王小乐不认为自己聪明或者有什么过人之处,她甚至觉得自己很笨,笨鸟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去捉虫子吃,所以王小乐很勤奋。这种勤奋踏实、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态度是王小乐成为“神”的秘诀。但诚实地说,王小乐并不招人喜欢。就好像老天不会把“天赋”、“勤奋”、“情商”这三样同时给某个人一样,王小乐最缺的就是情商。这也是必然的,一个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学习和文艺上的人,哪里还有精力管他人呢。王小乐从小就爱看书,从《安徒生童话》到《百年孤独》,她在这字里行间找到了自己的城堡,一片真正自在的天地。14岁的王小乐看过的书的数量和质量都已经是同龄人不可同日而语的了,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很少有人能够跟王小乐交流文学上或者更深层的东西,她孤独而清高地屹立着,却也甘愿如此。
      王小乐另外一个爱好就是画画。她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有天赋的,从小学到中学,被美术课的老师不停地夸赞着。女儿的天赋,王大伟和李红都看在眼里,王小乐画的每一幅画都可以让王大伟拿出去跟街坊邻居炫耀。其实不必炫耀,王小乐从小就是这个小镇的谈资,人们关注着她每一次考试的名次、她在县里市里为学校争取到的荣誉,即使她是内向而清高的。整个小镇的人都认识王小乐,王小乐却不想去认识谁。哪怕是老家的亲戚来了,王小乐也只是礼貌性地见一见,扭头就忘了是叔还是伯。在这种日常生活方面,王小乐是惊人的白痴,她分不清表姐堂姐的区别,认不出韭菜和蒜苗,记不住小卖铺阿姨的脸。即便一时弄懂了,过不了多久就忘了,依旧稀里糊涂着。王小乐觉得,这都是因为这些事情对自己来说不重要,不重要的事情为什么要花精力去理解呢。她能对泰戈尔的诗句过目不忘,却记不住一张邻居的面孔。
      李红看到女儿的天赋,是骄傲而哀伤的。她常想,如果自己是个高干家庭,只要稍稍动用一点关系,女儿的才华就会有一个真正宽广的舞台,成为一个少年作家或者画家,衣食无忧地做着自己最爱的事情。当王小乐问李红“当个作家怎么样?”时,李红说:“没出名就饿死了。”王小乐又问:“那当个画家怎么样?”,李红的回答依旧是“没出名就饿死了”。李红的话对王小乐影响很大,从此便将“作家”和“画家”从自己人生的职业目标里删去了。多年后的王小乐回想起母亲的“没出名就饿死了”理论,觉得这话虽没错,却绝对不会对自己未来的孩子这么说。
      显然,王小乐是安静而内向的。安静地看书,安静地画画。至少之前的14年是如此的。这种安静的生活方式让王小乐长成了一个微胖而结实的姑娘。她像一头健壮的小牛,无畏而倔强地生长着。王小乐继承了王大伟圆圆的脸庞和小小的鼻子,李红的美丽却半点也没有。不得不承认,王小乐不漂亮。但她身上太多的光环已经让人们忽略了她的不漂亮。她不是“女神”,却时不时地有男孩子送来情书和小礼物。王小乐是不屑的,粗暴冷酷地处理这些旁枝侧芽。那些可怜的少年啊!
      李江显然是个意外。他就这么不经意地落入高高在上的王小乐的眼帘,悄悄在她心里扎了根长了芽。王小乐每天晚上在日记里记录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以及自己那青春萌动的心里隐晦而羞涩的幻象。有时候,王小乐还会梦见他,在梦里他们手牵手,玩耍,拥抱,甚至亲吻。醒来的王小乐不断地回味着梦里的细节,似乎只要一直想一直想就真的能够触碰他、拥抱他。这些令人羞涩的渴望都被王小乐写进日记里,锁在心房里。但日记并不是唯一知道她秘密的人——他俩反常的亲密一丝不落地落在了那些洞若观火的老师眼里。胖胖的班主任也知道了这个危险情况。他把王小乐单独叫出去,旁敲侧击。王小乐听出了他的意思,但是不以为然,“怎么会影响学习呢?我有足够的自制力!”
      但少女萌动的心怎是能轻易控制的呢。王小乐有越来越多的关于李江的幻想,于是她上课发愣的时候多了,心不在焉的时候多了,那些细小的心思像爬虫一样缓慢而贪婪地嚼食着初三宝贵的时间。
      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使15岁成了王小乐人生中永远的分水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