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30章 开业 ...

  •   七月份,稻田里的稻穗颗颗饱满,早已压弯了腰,夏日夜里凉风吹过,惊起田里蛙声一片。

      树梢上的知了成日里“知知”叫个不停,给宁静而温祥的乡村生活注入了一些声响。

      谢锦生辰过后,他之前改进的收割农具也初见成效,几个打制农具的木匠将稻子脱粒的稻桶与清选工具风车扇也给制了出来。

      稻桶制作简单,只需用到木材与竹子便可成型,一经推出倒是家家户户都能仿制。

      风车扇结构相对来说就复杂许多,且有些地方还得用到铁,大夏国对于民间铁器的使用是有所限制的,所以风扇车最终在柳溪村也只制作了两扇,一扇是村民集资做的,另一扇则是顾家单独出钱请人做的的。

      至于将稻谷给制成大米,这里的人们都是用的石舂,用人力舂米,费时费力。

      现在柳溪村却出现了可以用牲口拉动给稻谷脱壳的石碾,比起人力来是又省力脱壳又脱得好。

      当然顾喜琛又从农具当中小赚了一笔,他将农具的图纸买给了镇里一家口碑良好的木器行得了十二两银子,然后又以友情价一两银子将石碾卖了一个给谢锦常去买白米与其他粮食的粮店老板。

      制农具卖农具他们是不干的,这些还是留给专业人士来办吧,至于那些有幸参与改良与制作的农具师傅,听说都被镇里木器行给聘去做工了。

      七月中旬,家家户户的汉子都撸起柚子卷起裤腿带着镰刀往田里去了。

      那些未出阁的哥儿都要跟在家中大人身后帮忙将割好的稻谷扎成捆,夫郎则将成捆的稻谷拎起来在稻桶内进行脱粒,小孩子则拿个簸箕将脱好粒的谷子铲进箩筐内,留待汉子将谷子挑回家。

      因为风车扇一村只有两扇,所以要清选稻谷得排着队来,是以脱粒后的谷子都会先挑回自家。

      今年天气雨水都不错,算是大丰收,特别是那些养过鸭的田里,明显要比往年增收不少。

      柳溪村人大部分人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脸,一个个都争先来帮顾家收割。

      结果顾家十亩稻田不到两日就全都收完,在大家伙都忙着收割自家稻子时,他们家只需留顾河一人对清选后的谷子进行翻晒。

      至于家中他人,则忙着制甜辣酱、蒜蓉辣酱与豆瓣酱。

      腌白萝卜这会已经停了,因为去年存留的白萝卜已经所剩不多,新的又还未长成。

      腌青瓜倒是一直在进行,目前这些都是全部卖给宏盛酒楼。

      顾喜瑜和何元田现在帮着顾家向村里人收购青瓜、辣椒蒜子等各种用料。

      因为顾家,村里人种的这些作物今年倒是赚了一些。

      往年当然也有商户过来收购,只是那价格压得可低了,但他们自己没有销路,不卖出去压在自个手里也吃不完这许多啊。

      顾家给的价格比起那些货商自是公道了许多,虽比起他们直接背着去镇上贩售要便宜少许,但你少了来回以及贩售所需的时间,用这些时间干点别的也不亏不是。

      现在顾家每月除去给顾喜瑜夫夫两的工钱及用料的成本外稳定收入有近三十七两的进账,其中大头是谢锦写书所赚,每月几乎稳定在二十五两上下。

      镇上的店铺经过江师傅团队紧锣密鼓的开工,终于在八月上旬完工,顾家找了村里正给看了日子,预备在八月十八这天进行开业。

      铺子不大,只一扇门面,后头还有个小院子,住宿有三间屋子,储物间也有一间,柴房与厨房都齐备。

      这期间还发生了两件事,一是谢家村村学的方夫子不教书了,方夫子的儿子方账房在镇上置备了院子,要接了方夫子及夫郎孩子一起住到镇上去了。

      准备等九月天气没那么热了就搬去镇里,所以谢家村村学若是还想办下去,就得找个新夫子,可找找新夫子岂是那么容易的。

      方夫子能来他们谢家村做夫子,还是借了江林安阿父的光,否则人家方夫子如何会来他们乡下教书。

      无力再寻夫子的谢家村面临的是村学即将关闭。

      第二件事则是秋收后,谢家来人到村里收租子,听闻谢家长哥儿嫁过来后日子过得十分红火,不单在建大宅院,还预备在镇里开铺面,且村中收割农具的改良是由锦哥儿主导的。

      消息传回丰林县后,只得了一句冷哼,谢春元心里清楚谢锦身上银钱不超过三百两,说他建大宅院和开铺子这话,他是不信的,至于什么改进收割农具那就更是天方夜谭。

      谢锦虽跟着谢阿爷识论点字,也能写一笔好字,要说他懂那么点农事,他还能相信,说到改良农具,那可不就是个笑话吗,泱泱大夏国就从未听说哪个哥儿有这能耐的,那精巧的风车扇,怎可能会是一个识得几个字的乡下哥儿能懂得制作的。

      当然谢锦对这一切并不知道,他依旧每日忙忙碌碌,过得十分充实。

      因谢家村学要关,原先预备在九月将喜宝也送去村学的想法不得不作改动,最后李苏拍板决定将李宇与喜宝两个娃娃转去镇上学堂,通过方夫子的作保两人能顺利入学,住宿问题也不用发愁,可选择住学堂里头,也可选择宿在镇上铺子后院。

      两个孩子对此有些不开心,特别是从小就未曾离开过李苏身边的喜宝,对于要隔半月才能返家两日很是烦躁。

      李宇虽已习惯每日出门上学,但却是每日都会返家的,虽不似喜宝将愁绪直接表现在脸上,但心里终究是挺不安的。

      可是这也由不得他俩不愿意,李苏这回是铁了心要把他俩送到镇上学堂去的了。

      这事还得从顾喜银从镇上学堂放月假回来说起,王氏与刘琴这两个安稳了好一阵的婆媳二人,又在村里得瑟起来。

      原来是镇上一户开酒楼生意的人家看上了顾喜银,预备将家里的哥儿嫁给顾喜银,并备上丰厚的嫁妆。

      这不,秀才还没考上,就被镇里有钱老爷家看上,要招做乘龙快婿,就是看重顾喜银是个有前途的的消息跟风似的传遍了柳溪村。

      王氏与刘琴这下子是在村里大大风光了一把,收获了恭维无数,自觉在村里走路也带风了,腰杆子也硬朗。

      李苏对于顾喜银那是恨到骨子里了的,当年若不是他包藏祸心,他家喜琛会不顾伤势未愈下床上山吗?他家喜宝也就是命大,才只是迷了路,没有误入深山被野兽给吃了。

      现在不就是在镇上学堂读个书吗,不就是被一家酒楼的老板看上了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他家李宇和喜宝并不比他顾喜银差在哪儿,就是他家喜琛都比他聪敏不知多少,不过是错过了读书的年纪,现在又无心科考罢了。

      都说人争一口气,树活一张皮。

      李苏在看够了王氏与刘琴得瑟嘴脸后,硬下心肠决定将两孩子送去镇上接受更好的教学。

      两个小家伙倒是想仗着谢锦对两人的喜爱来帮忙劝劝李苏,谁知在这个问题上谢锦和李苏是站在同一阵营的,原因并不相同,这个年代有条件读书的还是应该送去学堂的。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这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没错的,何况这里读书人的身份与地位都高。

      你要想活得好,不受人欺辱,自然得自身强大起来,行商行的好固然能迅速积累财富,却地位低下,缺乏权力。

      而有权,那想有财可就简单多了,当然也不是提倡小家伙们去当贪官。

      所以最后在家里四个大人一致表态同意把李宇与喜宝送去镇上学堂后,两个小家伙再不情愿,也开始收拾行李准备等店铺开张后进入镇上学堂。

      店铺开业这天来得很快,早前家里已与其他村养鸭的农户家收购了一批鸭蛋,给制了咸蛋与松花蛋,还买了一批成鸭做了粤式烤鸭,而鸭掌、鸭脖与鸭头也做成了麻辣味、香辣味与卤水三种。

      店铺装修类似谢锦上辈子的超市形式,货架进行了分区,酱菜类一区,咸蛋松花蛋及卤鸡蛋一个区,干笋干蘑菇干菜等一个区,鸭肉制品一个区。

      收银柜台对面摆有两张折叠座椅,供一些人歇息及当场食用。

      每两个区有一人专门负责,倒不怕有人敢偷拿。

      店铺开张这日,宏盛酒楼,书铺老板及黄叔都送了礼过来庆贺。

  • 作者有话要说:  存稿前检查了一遍,没想到还是会有漏网之鱼,感谢小天使们帮着捉虫!么么哒~(^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