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1、凤凰涅槃 ...

  •   仙国,涅老头的资金到位后,家豪的棉山开发干燥季里便动工了:薄岛后山,一条从海边到山顶蜿蜒流动的人墙正在挥斧凿渠地辟着一条新道……它两边的区域里,数个带着小队的包工头正看着自己的图纸指挥干活,他们有建码头的,有盖房的,有布水道的……

      他们要加班加点,赶在来年雨季之前将基础设施建好。遥远的高处旷带里,秦大人等人正和一些不同装束的人行在其中……过了百日,那旷阔的空山被划成了无数个大块,块与块之间还留有很宽的间距,同时有数群农人去那些块里挖出一个个的浅窝来——那每一块的浅窝规格都不一样,有的稠密,有的稀疏。到下个雨季,这些浅窝便会蓄积雨水,把土壤浸得润透透的。

      而此刻,它背后的茶山上也是人群如炽,忙碌非凡——因为现下是收获桑蚕丝的季节。桑坊外,家豪看着农人们将一车车雪白的蚕茧送去码头……这也是他做一切后续投资的财力保证之一;岛上淡水宝贵无法对蚕丝进行清洗加工,所以他们要迅速将货物交付到客户手上,以防它受潮变色。棉山现在还不用他操心,因为皇上虽不给钱,人是给足了的,钱财开支也帮他管得细致。

      “启禀皇上,基建已具雏形,雨季过后再做加固就可以用了。苗圃也已理出来,到了初秋就可种植。”年后一日,秦大人进宫向那人报道。

      “好。”皇帝说,“入了秋后所有树苗必须满上。”

      “臣遵旨。”

      “那水的事儿还稳妥不?”皇帝蹙眉问去,“后山雨水稀薄不可依赖,这中间万一续不上可怎么好。”

      “请皇上放心,这个家豪已有安排。”秦大人应道。“山里所有供货商的船只都来自谍国,而谍国卖船的条件是只要他们将各自的树苗全部种活船只就不用付钱了,否则就要加倍。如此便谁也不敢敷衍了事。又因不止是当下,他们以后也要跟谍国买船的,所以不会怠慢。至于水钱,家豪会额外支付,不会混沌。”

      “嗯,好。”皇帝这才舒展开来。

      “皇上,可有一个状况是一定会出现的。”秦大人又说。

      “……你说!”

      ……

      午后皇帝在御书房中走来走去……

      “皇上,”十三给他换来热茶。

      那人回到座上。“十三,刚才的话儿你也听到了,如此朕便是欠了谍国很大的人情啊!”他取上茶盏。“还有那涅槃老儿,明知最占便宜的是他,却也不得不进他的套子。”

      十三面含愧色:“皇上,请赎奴才对这位老大人只知身份,未解详细。”

      “哈哈,也是。”那人笑道,又将杯盏放去桌上。“涅槃乃渊国皇子,从小过的却不是皇子的生活,而是在摔打中成材的。他吃过天下最多的苦!”

      十三眨了眨眼表示不得其解。

      “他从小不但要读书,还要砍柴放牧,种地打鱼,十岁以后出海,走了许多地方。二十五岁去了南方,寒天热地里都呆过,历经无数战事,九死一生。当然,他也带来了他国家的发展,让渊国从一个几百人的小小部落发展成现在令人觊觎的国家。”皇帝接着道。

      “那他们跟谍国有何渊源?”十三问道。

      “他们的国主祖宗可能是兄弟,也可能是朋友。这个前尘久远,详细已不得而知。渊国历来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小国,如那五柳先生笔下的世外桃源一般,自然而淳朴。它没有任何应对战争的能力,但又资源丰富令人觊觎,所以终究是要发展的。而要取下他渊国,首先得经过谍国,所以谍国是他们的屏障。有一年谍国开战很是危急,是合我几国之力一起帮他平息的,事后诸国都收了谍国丰厚的好处,唯那渊国头人什么都不要,只要那谍皇立字为据,永不将他渊国收入囊中,让他们永远是国。

      你可知当年那个头人有多聪明吗?那字据是碑文和手书,一共三份:一套在他,一套在谍国,一套在我仙国,尊贵证人更是不计其数。而今数百年过去了,证人都已去世,手书蚀腐,而那碑文却是清晰可鉴的。谍国本就强大,渊国淡水又多,所以大家可不想让瑞儿得了好处。”

      “那,那渊国国主为何要如此炼他?”十三又好奇。

      “为了发展呀。”皇帝说,“发展非一蹴而就的事儿,需要积累和稳当,还要善于抓住时机,而这就是渊国皇子皇孙们的使命,所以他们必须成材。别说涅槃,他们所有皇子的命运都是安排好的:你做这个,他做那个,否则而今的渊皇就不是文弱的蕴儿而是那狡猾的涅槃了。”

      十三大悟。“皇上,奴才听明白了,如此那老大人此行可是遍地开花呀。”

      “是啊,所以朕才说不得不入他的套子。”皇帝叹道。“家豪的茶山和桑棉如此成功,棉花又是那么好的东西,朕很高兴,所以不能错过机会。家豪没有足够的钱,朕又不能给他钱,渭儿的钱又不能要,所以涅槃是帮了我们大忙呀!”

      “可秦大人说基建开支甚大,那要不要想法子给家豪转一点出去呢,若是中途停工可就麻烦了。”十三便道。

      皇帝摇头,“不用,让他自己去弄吧。”这时,十三突然想起另一件事来。“皇上,那这次谍国卖了几万条船出来,说明他们的渔民几乎都换新船了。”

      “是啊,说明他们的船业又进步了,正在推陈出新。”那人听了也眉蹙。

      “……那他船上要装火炮的事儿也是真的了!听说渭皇马上就要出海,便是为那火炮的事儿。”

      “是啊……所以我们也要加快脚步。”

      在举国新年的安乐中,那兄弟二人登上了船……码头,美雅看到船队行远后才进了轿厢,然后打开那人行前交给她的锦盒——竟是虎符。

      “娘娘,左相大人带话来,说王爷月底就到家了。”一炎夏的傍晚小沾向她报道。

      “那太好了,以后有三叔在,政事儿就轻松许多。”她很高兴。

      “大人还让太傅数落了殿下一通,说皇上不在家,诸事儿他也不去操心着。”

      “孩子松散惯了,不喜朝政之繁琐,不用管他。”美雅道。

      “娘娘,可殿下对民生之事儿可是很热心呢,这不要插秧了,听说他马上就要下乡去,代替二爷去巡查水利呢。”小沾笑道。

      “那正是皇上喜欢他的地方。”

      一微曦初露的清晨,早朝的臣子们在殿外看到了前来上朝的三王爷,便纷纷围上去行礼作揖,言说些恭维的话儿。那人也一改以前的威严肃穆,对大家客气颔首。

      朝堂里,皇后娘娘正坐在那正位稍下的位置看着大家进门成列……因那人不在,朝堂便也没了那些繁琐的礼仪,人齐后便“开会”了。左右两相各站列首,首先带大家说了一通褒奖王爷的漂亮话儿,然后才取出书薄,就大家上报的问题一一进行讨论和答复。

      皇后安静地听着讨论——各地上报的“民生问题”都是内阁的作业,他们会做好。所以她来堂上只是做做样子。王爷已几年不在家,不解近期详细无法参与其中,只好听着他们的讨论,不时礼仪性的点了点头。

      可这长时间的应付让他感到乏味得很,大脑便开起小差来,目光不定看向各处。

      他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神情很是认真,让大家以为他是仔细跟着话题走,却不知他的心思早去了别处。现在,周游了诸国一圈的他因为奔波的劳苦身体已瘦削了一圈,鬓间也多了许多银丝,整个人隐现老态了,只是目色比以前沉稳——多了那种眼界开阔的睿智。如此变化就像一块刺棱的石头被打磨得光滑悦目,讨人喜欢了。此时,他站在那皇后之下众人微首的位置,目光总不觉看向高处。

      那里,那威严的至尊之位此时空着,正在其背后那稳固的黄金龙纹屏风的威仪映衬下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空着!他看着那里,内心生出一种强烈的渴望来——又或是它本来就在,只是现在醒过来了。他渴望去那儿坐一坐,还要穿上那龙纹金绣的华袍,接受众人的朝拜;他渴望去体验那手握玉玺挥毫天下的的至尊感觉……而那镶有金丝的宝座,此时也像长了翅膀似的,不时向他发出邀请……

      那令天下男女沉迷的权利是什么?是九九归一的国土财富,是万民敬仰的唯我独尊,是号令天下的王者之气,是同行之间的平等……更是对生命的生杀予夺。上千年来,它的魔力让多少至亲手足相残而面不改色,后人明知不对,却又无休止的去上演着……

      此时,他仿佛看到了坐在那里的自己,朝堂七嘴八舌的喧闹于眼中、耳中已空无一物,只剩下他和那闪光的一切……幻境太过美好让他低下头去,享受着那种愉悦……

      “王爷,王爷,”不过这美好的感觉被内监尖长的喊声打断了。

      “……哦,感觉身体有些疲惫,失礼了!”他有些失态,便佯装惺忪向皇后行礼解释。

      皇后柔和地一笑。“三叔行程辛苦,这回来一日两日如何补得上来,确该好好休养一阵子。”她说。“三叔明儿起就休养一月吧,若有政事需要商谈就让他们送到园子里。”

      “是,多谢娘娘!”他礼道,然后回过心神,仔细参与起下面的讨论来……

      散朝后他去了新月园,看到环境变了许多:大门做了重建,明亮宽阔;花园植被被重新规划,赏心悦目;楼宇白墙上了新漆,已全然没了往日的肃穆之气。

      “王爷,”殿阁门口,无常还在那里迎他。

      “无常,”他笑道。

      无常给他端上茶水,他才惊觉自己已无事可做——鬼门已经关了。

      “无常,这些年可有什么要紧的事儿啊?”他饮上茶,淡淡然向无常问去。

      “就一些人员安置的事儿,其他没有什么。”无常答道。看那神色凄然,他又说:“王爷,如今各处和平,哪儿的钱也不好挣了,鬼洞在不在已经没有区别。皇上接下来要大力发展造船和兵器的事儿,民生都放给了户部,所以现在您回来,两位大人可是松了一口气呢。”

      “可这心里终究失落得很。”那人说。

      “王爷,那该回的都召回了,在边关驻了几个镇子;不来的便是上了年纪,也做不成什么事儿了。”无常道。

      那人叹了口气,“……无常,本王当年还是犯了几个大错儿,其中一个就是没把那刘家接回来,否则刘书礼便就是我国之栋梁了。”

      “只怕我们那时还是慢了。”无常应道。“此人乃皇上同窗,前两年皇上曾以同窗之名给他去过邀贴,可只来了他的种粮手记——现在户部在用着呢。这几年北山发生旱灾,他在家里,过后可能要往西北而去,也是去种粮食。”

      “……本王听说了,那远在外面的南商人人都在谈论他的事儿,以他为荣呢。……哦,咱库里还有钱不?”

      “有的……王爷可是有什么打算?主子,依奴才看日后皇上可能要把兵器的督造交给您呢。”无常道。

      “何以见得?”那人定神。

      “因为只有您有这种能力。”

      这话让那人心情高兴了些,“看来本王还有用处。”

      “王爷切不可如此说。”无常抱手敬道。“王爷,可奴才听说这兵器的督造十分艰难,断不是用钱能买来的。南方的炼铁术现在虽上了一个台阶,但对新兵器的认知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咱们只能往远处去了。”

      “本王知道皇上的意思。当年为了那鬼绝老儿他召回了南方暗鬼,关上鬼门,可他处却是没动的。以前那些势力一直在左相手中,而今他上了年纪,自然需要分担了。”王爷说。“那皇上此次出海胜算几何?”

      “不知道。”无常摇头,“听二爷的意思是胜算不大,反而还有其他的麻烦事儿,说是暗鬼干的。”接着便将那些细碎说那人听。

      王爷听后沉默许久。“王爷……”无常探去。

      “无常,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儿,总要去努力一下,既对国没有伤害,那为何要阻拦呢?……由他去吧。”

      “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