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皇后生气了 ...

  •   皇后姓顾,叫月玫,不过六岁以后就没有人这么叫他了,听说是和祖上一位有名的和亲公主重名了,当然除了皇上和他胡闹的时候还是会叫她月儿。
      顾家是一艘大船,开了三代,到顾老爷子这一代已经是国公了,顾家九代以内在外为官的就有十三人。老爷子觉得这颗大树要在继续长下去,叶子是不能再长了,该植根了。
      老爷子大手一挥,决定举家南迁,把主家搬到天高皇帝远的江南去。
      顾家人包括老爷子,从小是在京城长大的,谁也没去过江南,但所有人都支持老爷子的决定。
      顾家的小孩子们也都是在老爷子身边长大的,所以到老爷子看到自己的小孙女跪在祠堂说要留在京城,如果家里人需要甚至可以踩她两脚的时候,老爷子的心是痛的。
      但是,作为一个家的掌舵人,甲板上的木板绝对不会成为船长把船开向礁石的原因。
      于是,在顾家人离开京城的那天,十四岁的皇后,嫁给了当时还是太子的皇帝。
      谁都知道太子妃没有母家,但是好在太子的侧妃,甚至实侍妾都有很好的家底。不过好在太子和太子妃行事得当善于经营,小太子和太子妃一路还算顺畅的活到了皇上过世。
      于是太子就变成了皇上,太子妃就成了皇后。
      做皇帝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比起做太子还有更多的思量和考虑,也得到了更多的权利。于是皇上开始变得有些不太一样了。
      入宫的第二年,后宫来了一个漂亮的妃子,皇上很宠爱她,这个年纪不大,读书不多的姑娘自然而然的在后宫里过起了骄矜的日子。
      于是皇后不高兴了。
      起先皇上不以为然,皇上有一个宠爱的妃子,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后宫里受到宠爱的妃子很多。
      可过了一个月,美人终究是会看腻的,褪去了一开始的新鲜感,皇上觉得后宫里最美的还是皇后。
      皇上发落了那个挑衅了皇后威严的美人,算是向皇后道歉,皇后也原谅了他。
      日子依旧平淡如水的过着。后宫里依旧有宠妃,不过再也没有不守规矩恃宠而骄的美人了。
      皇上登基的第四年,终于是把朝堂收在自己手里了。
      绝对的权利让皇上开始有些目中无人,就连皇后说的话也听不进去了。
      于是,皇后又一次生气了。
      这一次,皇上也很生气,他觉得皇后,作为他的后宫,怎么可以和皇上生气呢。
      冷的让后宫里最胖的太监也发抖的日子僵持了两个多月,两个月没有看见皇后的皇上实在忍不住了,主动去道歉了。
      皇后又一次原谅了他。
      日子到了第六年,后宫里有一个孩子的母亲死了,那个孩子很聪明,皇上很喜欢他,把他记在了没有孩子的皇后名下,封了太子。
      又过了三年,皇上虽说看上去不老,但也到了而立了。
      朝廷里的政治还算清明,日子也还算好过,但孩子们一个个的长大了,让皇上止不住的犯了疑心病,开始玩一些权数上的制衡。
      而作为皇后,皇上的制衡难免会牵扯上他。
      于是皇后又一次,生气了。
      忙于算计人心的皇上,半年后才发现这件事。
      朝堂里人心惶惶,底下站着的是曾经在太子府里和她一起谈论下的老臣,但现在的朝辉连一个抬起头来的人都没有了。
      皇上觉得很累,他跑去皇后宫里,抱着皇后坐了大半夜。
      最后皇后出面,稳住了一批人的心,又是朝廷里的水又渐渐开始返清了。

      又过了三年,朝堂里的情况变得好了起来。那年冬天皇上去行宫住了一个月,没有上朝,没有处理政务。
      回宫后,皇后一直没有去见他。皇上知道皇后又生气了,但这一次,比起过去的任何一次都微不足道。
      所以当皇上拿出了十二分的诚意,去看皇后的时候,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次,皇后没有在原谅他。
      第一次不行,第二次,第二次不行第三次。可等到宫里的玉兰花开,皇后依旧没有原谅皇上。
      皇上生气了,他觉得他是皇上,就算是寻常人,拿出这样的诚意道歉,皇后也应该要心软了。
      于是皇上也不理会皇后的日子过了半个月,皇上没忍住。又去敲了皇后的门,依旧没有人开门。
      皇上垂着狗头回去,闷闷的生了几个月的气。终于在那一年的中秋,他避退了周围所有的宫人,伴着京城里的烟火,哭着去挠了皇后的门。
      皇后依旧没有开门,但第二天,皇上听说皇后开始练字了。
      皇上很难过,他觉得皇后怎么可以这么狠心。
      接下来他试过了很多办法,好的坏的都有。最后换来的只有一句流言,大家都在传,这么多年过去了,皇上终于厌弃皇后了。
      而皇后,依旧每天都在练字,日子过得更加的深居简出。
      后宫里有一个宠妃,他的母家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她觉得皇上讨厌皇后之后,他的机会就来了。于是他决定先杀杀皇后的锐气,教唆了一个傻乎乎的小美人,狠狠地得罪了皇后。
      皇后也不含糊,两句话就发落了那个小美人。
      宠妃恨得牙痒痒,可谁叫皇后依然还是皇后呢。于是事情就这么以一个小美人的牺牲为结局不了了之了。
      倒是皇上知道这件事之后,把自己在书房关了好几天。出来之后他在也不挖空心思的去给皇后道歉了。
      宫里人都说,皇后离被废不远了。
      宫里的日子依旧千篇一律的过着,皇后的过得更加的深居简出了,很多时候一些不重要的宫宴他都不出席了。
      宫里的女人多,事情也多,宠妃娘娘管理者后宫,每天事情多的处理不过来,每个宫里每天都会发生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当然,除了皇后宫里。
      宫里的人似乎都有了这么一个默契,除了不会去得罪皇后,大家都开始当皇宫里没有这么个人了。
      毕竟皇上只有在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才去看看皇后,实在没有必要在皇后上升浪费什么心思了。
      “皇后还在练字吗?”
      “是的。”
      “她有什么想要的字帖吗?他想要就去找给她。”
      于是,终于在这之后的某一天,皇后偶然间提起了一本字帖。大太监动用所有皇上允许他动用的关系,在某个隐居的藏家手里收来了字帖。再小心地放进了宫里的藏书阁里。最后被皇后的侍女轻易的找了出来,最后交到了皇后手上。
      “今天几号了?”
      “回皇上,十三了。”
      “还有两天啊。”
      大太监是从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跟着皇上的人,皇上很信任他。
      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是皇上去看望皇后的日子,这是规矩必须得去。所以这两天皇后必须给皇上开门,其实在皇上不在上门道歉之后,皇后的门,就不关了。
      十五的中午皇上去皇后那里吃饭,然后相顾无言的坐一下午,晚上吃过晚饭就早早的睡觉。
      很多时候两个人连句话也不说。
      皇后深居简出之后宫里的宫人也被她放出去了许多,所以经常一个下午皇后的宫里连个声音也没有。
      平时的皇后,虽说不出门但偶尔也会像年轻的时候一样,看着画本笑一个下午的。
      但就是这样死气沉沉的下午,大太监知道,皇上每个月最期待的就是这两天,他就是掰着手指头数着日子过得。
      皇后的日子依旧平淡如水的过着。
      但这一年对于宠妃来说,却异常的难过。除了宫里依旧每天都有一大堆鸡毛蒜皮的事情烦着他,还有就是皇上的反常。
      他嫁给皇上许多年了,管理后宫也有些年头的,也可以算是和皇上老夫老妻了。宫里每年新进来的美人不少,但是他资历摆在那里,她的家世摆在那里,她安心得很。
      可这样的安心让皇上给打破了,因为他发现最近皇上在他床上的时候,总叫着一个奇怪的名字。
      她细细的留意着,终于是听清了,皇上叫着“月儿”,连做梦的时候都叫着。
      更让他害怕的是,皇上宿在别的妃子哪里的时候也爱叫“月儿”
      宠妃害怕了,他不担心自己的地位,但他担心这么一个让皇上魂牵梦萦的人。
      可就算他怎么查,他甚至连户部尚书刚满十四岁的女儿都查到了,几次试探,没有一个是皇上口中的那个人。
      后宫里人心惶惶,谁都怕平静了好多年的皇宫里会突然出现一个皇上所谓的真爱。
      宠妃娘娘更是不遗余力的寻找着那个所谓的“月儿”。
      不过还没等宠妃把这个闹得后宫不宁的“月儿”查出来,皇上就先病了。
      太医说皇上的病并不严重,他只是太累了。
      可这个病就是怎么也好不起来,皇上一病就是一年多。
      后宫里的人都很着急,三天两头的去看看皇上,当然除了皇后。
      她只让太子给皇上带过一副自己写的“寿”字,白纸黑字,写得苍劲有力,之后就再也没有过表示了。
      大家都说,皇后应该是恨死皇上了,到这种时候还要诅咒他。
      不过大家不太明白,太子为什么会愿意帮皇后给皇上添堵。
      “我太累了,就这样吧。”
      这是皇上临终前对大太监说的最后一句话。
      皇上死后留下了一张长长的诏书,交代了一下太子登基和皇后冯太后的一些事宜,还有他的陵墓里他的棺材要怎么放,旁边皇后的棺材要怎么放,以及后宫其他的妃子们他们的那个陵墓要怎么安排。说了一大堆零零碎碎根本不归他操心的事情。
      还没等太子反应过来这张啰嗦的遗诏说了是什么,就听到旁边的人急急忙忙的说,皇后也没了。
      大太监去皇后宫里整理皇后的遗物,除了一些陪嫁,还有就是厚厚的字帖和三百三十六张寿字。
      皇上一共病了三百八十七天。
      最后一张写的最好的“寿”字和陪葬品一起运去皇帝的陵寝了。
      大太监看着字帖上的字,从最开始和遗诏上几乎一摸一样但更秀气到最后竟然与字帖上的王羲之真迹有八分相似了
      皇后在练字上真的是下了决心的。
      最后,太子做主,让皇上和皇后同一天入葬。
      就在这个混乱的时候,宠妃闹了起来。
      她说,皇后是自杀的,根本没有资格和皇上合葬,而且凭什么只有皇后可以和皇上合葬。
      宠妃的母家不喜欢太子,蹿腾这朝廷里的人借着这件事一起闹。
      宠妃很得意,太子没有根基,他的母家根基又深,太子最后一定会妥协的。
      然还没等太子登基,宠妃的母家就倒了。
      地方官的奏折像雪花片一样的飞到太子的案头,有罪证的列罪证,没有罪证的就写长长的文章弹劾。
      宠妃母家在各个地方的亲信也在同时能被替换的就被替换,不能被替换的干脆让职位空着。不出六天一个大家族就这样突然倒了。
      而皇上和皇后的丧礼结束后,这些像约好了一样的一起弹劾宠妃母家的人就有安安静静的会去做自己的事情了,就像从来都没出现过一样。
      有心的人其实不难发现这里面很多姓顾的,余下的基本都是当年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跟着皇上,后来皇上范疑心病那两年的时候又自请外调的重臣。
      不过,太子刚登记,又要忙着葬礼还要追封皇后,所以很可惜,没有这样的有心人。
      宠妃娘娘,啊,不对,是曾经的宠妃,快要死了。
      大太监作为先皇的太监已经到了养老的年纪了,做完左后一件差事,他就可以去皇陵养老了。
      “娘娘,你就安心去吧,没有什么好不甘心的。”
      宠妃已经有些疯了,头发乱乱的,推着盘子不愿意喝毒酒。
      “何必呢,非得让我告诉你,皇后的小名叫月儿,你才甘心吗?”
      然后怎么样大太监就不知道了,他说完就放下毒酒出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