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怀着瞻仰库哈斯风采的激动,正式打卡的第一天,当颜叙站在大都会建筑事务所总部门口的时候心中顿时肃然起敬。
      肖杨所在项目组的设计总监Joost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荷兰男人,脸型修长鼻梁挺拔,灰白的短发碳灰边框的眼镜,浅灰长风衣下莫兰迪灰色的衬衣,和他灰蓝色的瞳孔交相呼应看上去分外和谐,每一个细节都让人联想到设计师的清冷禁欲,颜叙简直爱死了这种高级灰的质感。
      “这一片都是我们组的同事,当中的是设计组。你的位子在这儿,旁边那位帅哥是你的搭档,我们组的另一个技术顾问,Michael。”Joost简单介绍道,波澜不惊的语调显得既端庄又不失威严,“具体工作你可以问他。”
      待总监刚转身离开视线,坐在对面的人便一跃而起,颜叙一抬头看到的是一张热情洋溢的巧克力肤色的圆脸:
      “嗨我是Michael,你也可以叫我蜜雪儿,小时候我长得特别漂亮别人都以为我是个小女孩——别看我现在这么胖,那都是后来读本科时去广州交换了两年囤积的脂肪,怪只怪你们中国人太会吃,火锅和川菜简直超越家乡菜成为了我的最爱!啊对了,我是苏里南人,你知道是哪里吗?就是南美洲北部靠近巴西的地方,以前是荷兰的海外殖民地,所以我有三种母语:荷兰语、苏里南语和英语。你以后要是有看不懂的荷兰文可以来问我,别去问这些傻乎乎的荷兰人——偷偷跟你说,他们英文水平糟糕极了,经常前言不搭后语的听得我一头雾水。”
      颜叙不由轻轻笑了笑,比起礼貌而清高的日耳曼民族,拉美人果然要热情得多。
      “哟,这么快就聊上了,适应得不错啊。”蜜雪儿正窃窃吐槽着欧洲人,不知什么时候肖杨就冒了出来,“Michael,颜小姐是代尔夫特理工建筑工程系的在读硕士,算起来你们还是校友。Michael是机电暖通和幕墙方面的专家,颜叙你主要负责结构和建筑物理方面,有什么疑问尽管问他。”
      “放心,我对女士向来很照顾,一定会尽心教她的。”蜜雪儿的脸上露出一个挤眉弄眼的乖张表情,熟稔地冲肖杨胸口锤了一拳,“何况肖你知道的,我最喜欢你们中国人了,中国简直就像我的第二个祖国。”
      肖杨并没有解释什么,同样笑意盎然地回击了蜜雪儿一拳。
      趁着他们打闹的间隙颜叙不自觉地上下打量了肖杨几眼,以往去蹭课的时候他总是一身休闲打扮,看上去和他们这些学生并无二致,眼下白色T恤外却套着深青色的休闲西装,瞬间就有了几分建筑师的样子。
      很快颜叙便明白了过来,所谓的“忽悠甲方”的任务,其实就是为项目组的设计方案进行概念文本补充,必要时加几张简单的受力体系图和初步的计算说明。
      “所以说得直接一点,我们咨询顾问的工作就是每天做PPT写报告,连AUTOCAD都很少用到?”
      实习的第三天,颜叙终于忍不住悄悄问坐在对面的蜜雪儿。
      “对啊,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要分好多不同的环节,在建筑事务所我们的任务就是初步概念设计,后面的深化扩出、施工图细部自然会有自他人来做。”
      蜜雪儿淡定地点点头,悉心向她解释道,
      “你是不是觉得辛苦学了那么多年的计算画图,最后却是在做浅显的文书工作很浪费?”
      颜叙默不吭声,顿了两秒后犹豫着点了点头。
      蜜雪儿哈哈地笑了几声:“我一直在学中文,记得你们中国有个四个字的谚语,大致意思是每个人都要做好各自的工作,不要乱操心别人的事情?”
      “各司其职。”颜叙回答得胸有成竹。
      “对对对,各司其职,我得把它记下来。”蜜雪儿操着别扭的西方口音生疏地学着她的发音,迅速拿出小本子用荷兰语在上面圈圈画画,
      “任何工作其实都是机械性的重复,在哪儿都一样。你如果想画复杂的结构图,应该去专门的工程公司做施工设计——不过说实话,那也挺无聊的,虽然工资会比建筑设计高一些。”
      “结构工程师的工资会比建筑设计师来得高?”颜叙几乎是下意识地轻声惊叫道,忽然想到了绿裤子,“在我们中国,建筑师赚得虽然也不多,但至少比土木工程师还是要高很多的。”
      “荷兰就是这么个奇怪的地方,谁知道呢。”蜜雪儿夸张地吐着舌头眨了眨眼,表情丰富得让颜叙暗自觉得他不去从事喜剧表演简直是浪费人才,“你知道荷兰的税收特别高吗?跟北欧一样,令人羡慕社会福利的代价就是交的税也高。”
      “嗯,我大概了解一些。”颜叙点点头,想到了程之桁当初天真烂漫的庄园梦,“我一个朋友刚来荷兰表示他以后对工资的期望值是四五千欧一个月,导师想都没想就蹦出一句:做梦。后来我们才知道,要想拿到手四五千欧,税前的工资得有一万欧……”
      “没错!几乎一半的税率,简直是疯了!”蜜雪儿压低了嗓门语气听上去格外夸诞,
      “而且工资越高,交的税也越多。所以在荷兰,其实超市收营员和精英白领最后拿到手的钱也差不多,因此大家的竞争意识也没那么强,安安稳稳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社会分层不明显,所有人也都心态很平和——这点就和你们中国很不同,你们那些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快得简直要让人窒息,每个人走路的步速都快得像是在参加竞走一样,这大概是我唯一不喜欢中国的地方。”
      颜叙不禁无声地笑笑:“习惯了也就好了,有人喜欢安逸休闲自然也有人喜欢竞争的氛围。像你这样热爱中国文化的还真是少见,好多欧洲人说起亚洲都是一副清高自傲的样子,有一次课上讨论继英语之后下一门世界语言会是什么,居然百分之九十的欧洲学生都选法语、西班牙语甚至葡萄牙语,甚至还有荷兰人至今都认为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以为女孩是没有机会上大学或者出国读书的!当时好想甩他们一句,那我坐在这里算什么?”
      “哈哈哈哈!”蜜雪儿笑得格外豪迈,肆无忌惮的模样倒是有几分像方宜静,
      “那是他们没见过世面,只有目光短浅的人才会洋洋自得,还沉浸在我们欧洲是曾经的世界霸主、血统最纯正的贵族的美梦里,很多有长远战略意识的欧洲人都已经放眼于全球,知道要和亚洲美洲接轨,世界经济的未来难道要指望欧盟这片小小的土地?”
      “你是在夸你自己有远见?”颜叙敏捷地调侃道,这一年来她已然学会直接了当地和这些西方人开玩笑,什么指桑骂槐话里有话,但凡要拐一个弯他们就会立马被绕死在胡同里。
      “是啊!”蜜雪儿得意地歪了歪脑袋,“所以我特别喜欢东亚文化,也特别喜欢和你们这些中国人交朋友——比如肖,全公司那么多同事我和他最聊得来,我常说他融合了美式的洒脱豪爽和中式的干练深沉,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在我看来,有意思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赞赏。”
      “他……深沉?”颜叙皱了皱眉,对蜜雪儿的评价不敢苟同,却也没有反驳下去,“那他是怎么评价你的?”
      “他说我是个有趣的胖子。”蜜雪儿如巧克力般丝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这天颜叙正对着电脑屏幕专心敲字,一行一行地编着所谓的“建筑单体中空设计以便充分利用风能发电降低能源损耗”,对面突然探出一个圆滚滚的小平头来,咚咚咚地叩了几下她的电脑。
      “走,去开会。”蜜雪儿熟络地招呼她。
      “什么会?”颜叙疑惑地问道。
      “我们组最近接了个鹿特丹城市设计的竞赛项目,Joost召集了几个设计师开会,刚通知我们一起去听。”蜜雪儿边介绍边招招手,示意她快步跟上。
      推开会议室的玻璃门,换了一身灰色系打扮的Joost身边已经围坐着三四个人,清一色的素色装扮,简单中透着些许精英时尚的意味,看着让人格外赏心悦目。
      同样是学建筑出身,有人偏爱冷色低调,同样也有人对跳色撞色情有独钟,颜叙的脑海里迅速浮现出系主任绿裤子的英姿,无论是哪种,不变的是他们对气质和设计感的追求。
      不像土木工程师,再得天独厚的一张脸不好好拾掇一番也只能沦落为村口大爷——想到这里,她立马不厚道地联想到了盛忻长得能当裙子使的衬衫下摆和插秧一般的裤脚管。
      Joost冲门口轻轻点了下头,示意他们随便坐,于是蜜雪儿便领着颜叙找了个能总揽全局的后排座位坐下,前排每个人的动作神态都尽在掌控之中,颜叙简直想给这个机智的胖子手动点赞。
      “我们继续。”Joost慢条斯理地说,丝毫没有被打乱思路,“刚才Mark说到,要依照功能分区把广场空间沿街划分为几个均匀的区域。”
      旁边一个扎着小辫子耳朵上戴着银色耳钉,符合了颜叙对于设计师原始印象的金发小哥肯定地点了点头:
      “二战以后鹿特丹重建的城市设计本来就是四四方方的,所以我觉得在这样的基础上把另一个类似的片区扔进去是最和谐的——当然,在保留结构主义的基调上处理手法可以做一些改变,比如建筑立面可以选用最新的幕墙技术,以区分新旧的不同。”
      “既然一样是要标示新旧划分,为什么不干脆彻底一点,从根本上就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呢?”开口的是坐在另一边的肖杨,“结构主义的兴起已经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了,对于现代设计来说太保守了。”
      “老派一点不一定是坏事,而且我也说了,是在整体规整的空间格局上加以修饰。”金发辫子小哥抬头望向肖杨,“鹿特丹当年重建时运用的许多技术放在今天依然具有可借鉴性,比如预制构件的运用,荷兰可以说是这方面的领军国家了。我们可以把体量处理得漂亮一点,用最新的预制模块来拼接立面,体现出创新。”
      “我没有否认你说的这点,只是觉得没有必要局限在传统的表现手法里。”
      肖杨认真地思索着,脸上没了惯有的温暖笑容,看上去竟然有些冷冷的,
      “鹿特丹的城市重建采用的是笛卡尔式直角网格设计,但即便是市中心最典型的Lijnbaan拱廊,像那样把商业区和办公室融合在一起的人行步道在当时也是首例——所以我不觉得Broek和Bakema的设计理念就是把平面变成可复制的空间。”
      “但这就是典型的荷兰式街道啊。”金发小辫子小哥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语速陡然快了一倍,像是在和他比谁的英语更溜,
      “我从小长在鹿特丹我当然清楚,每一个空间单体都由几栋连排的双层住所,三四层楼高的体块和少数几座城堡教堂式的中高层建筑组成,加上铺开的花园、道路和基础设施,从层次上而言平衡得刚刚好。所谓的创新,也不过就是在每个基础街区单体上把各个元素打乱重新排列。再比如阿姆斯特丹的人造运河,所有水系和街区的划分都是四四方方的,这样的空间布局是荷兰特色。”
      “我对荷兰的城市历史没有你了解得深刻,但就我知道的而言,近现代的荷兰建筑设计不仅仅是满足于延续过去的传统模式。”
      肖杨同样故意说得飞快,颜叙差点没能跟上,只能吃力地从他的话语里搜索关键词,
      “比如TUD的各幢教学楼,就是把不同元素提炼拆分再重新整合融入到一起。光是这么小的一个校园就体现了几种看似矛盾的建筑风格,恐怕不单单是局限于结构主义这个词,反倒是有点解构主义的意味——尤其是他们的综合礼堂,后理性主义和野兽派的痕迹显而易见,不是严守教条遵循逻辑就能解释的。”
      “你的意思是也要用野兽派的处理手法来表现这个城市广场设计?”金发小辫确认地询问道,似是故意把语速又提高了些。
      “不是非要野兽派,只是觉得没必要因为现在的城市格局就非要照搬个一样的模式套进去,可以打破这样单元模块化的秩序。”
      肖杨不动声色地抬眼瞥了他一眼,毫不示弱地把本就已经快得像放机关枪的话说得更快了。
      他后面说了些什么,颜叙已经完全跟不上,只能听到他流利而地道的英语连音,像是和金发小辫子暗暗较劲。
      “好了,等下我还有个电话会议要开,今天就到这里吧。”Joost似乎也被他们快到几乎要起飞脱离地表的语速搅得头疼,轻轻按了按太阳穴,“你们两个团队各自回去深化下自己的构思,下周一开会时分别阐述初步方案。对了,下次英语别说那么快。”
      ------------------------------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第 1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