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海外有山名沧海 ...
-
天光微熹,竹行就听到门外有轻轻脚步声传来,如往常一样,在她的门前停下,随后就听到笃笃两声。
“竹行,起来了吗?该早课了。”声音不大,大约是不想打破一早的静谧。
“已经起了,烦请师姐稍待片刻。”
“好,师妹不急的,时间还早呢?”清越温和的的声音,竹行都可以想象的到师姐说话时微微弯起的双眼。
太和宗,严格算起来分属道家,但竹行所在的太和宗早已封山数百年,山上弟子自给自足,掌门严禁弟子私自下山,若非特殊情况,或有掌门的命令,不得出山。
若非掌门会时不时派遣人手下山了解讯息,估计连如今是什么朝代都不知,世人也将太和完全遗忘,太和也远离世俗红尘,一心一意的在这滚滚云海上修身炼性。
青灯和竹行都是掌门上一次出门时捡回来的孩子,算一下,已经十二年了,竹行也十六岁了,青灯比她大上两岁,又是一起被掌门捡回来的,所以自行将自己放在大姐姐的位置上,平日里,对竹行颇为照顾。
迅速穿戴好衣服,背后背着剑匣,竹行拿起放置一边的《太上真解》《道藏》,看了看,只见两篇上密密麻麻注释了无数小字,第二篇《道藏》倒是没那么多,仅仅只是一些记录及想法,大部分都是她的猜想青,最后竹行将《道藏》放入怀内,妥善放好,手上拿着《太上真解》便出了门,
才一看门,青灯便咦了一声,打量片刻才笑开。
“恭喜师妹,竟然突破了三层,达到《太上》四层。”
竹行微笑着点点头,“昨夜有所悟,运气不错,竟叫师妹进了一阶。”
“师妹可别谦虚,别人不知,我还能不知么,你在卡了多久了,这可不是运气好,而是你厚积薄发。”话音一转,又有些感慨。
“果然,还是掌门慧眼识珠,早早看出师妹不凡,想来也是如此,掌门才会将师妹收入门下,”
青灯话中透出些羡慕,毕竟一起被掌门捡回来,却只有她被掌门收为关门弟子,难免失落,但青灯却很知足,她知道,如果没有掌门将她捡回来,她早不知死那里去了,运气不好,说不定连埋骨之地都没有,何谈其他?
所以对掌门的决定,她最多失落一下,更多的还是支持,更何况,她没有选上,小伙伴厉害了也是一样的啊。
青灯的话,虽然羡慕居多,但却也是实情自家人知自家事,竹行并没有记忆,准确说,是没有遇到掌门之前的记忆,竹行还发现,她的体质极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就是那种天生百毒不侵,天生根骨奇佳,千年不遇的那种,以及她脑子里时不时冒出来些奇怪的想法,这让竹行极其好奇她的过去,是何身份?
但奈何,掌门给不了她答案,她自己更是什么都想不起来。
二人边走边说。没多久就来到了正殿,由于封山避世,往日用来接待贵客的正殿已经沦落到弟子们修习早课的所在。
掌门早已坐在主位,弟子们也已习惯,不管多早,他们都会发现掌门已经到了,在等着他们,也不管人到齐没到齐,时间到了才开讲,你没来他也将,人齐了,他也让你等到时间,他才讲,久而久之,弟子们早已放弃挣扎什么。
“师尊。”“掌门。”
掌门点点头,见到竹行,顿了一下,最后什么也没说,也仅仅是点点头示意,但他身旁的弟子明显觉得身边轻松不少,格外舒适。
盘腿在团扑坐下,认真做完早课。
早课分两部分,一文一武,文是共包含三个部分,一是各种咒(如:净心神咒等),二是几部经(如: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等),三是各种诰(如:玉清宝诰等)。晚课中间包含二个部分,一是几种经(如:太上洞玄灵宝十方救苦妙经等),二是各种诰(如:斗姆宝诰等)。
武就有意思了,太和宗居然与竹行一开始想象的正经道门一点也不一样。
竹行指的是官方盖过戳的那种,每天早晚课不落,客人香火不绝,不时帮人解个惑,蹭一蹭威望什么的……
太和宗完全不一样,与其说是道观,不如说是学武的侠客,说是武功,竹行觉得这更像修仙的法术,若不是自己正在亲身体验,她肯定要怀疑这真的是区区人类肉身能做到的吗?万有引力呢?能量守恒呢?想到这里自己又是一怔,那是什么?
好在她早已习惯,自然而然将它忽略过去。
想不明白的就不要想,反正想也想不明白。
沙漏漏完,文课结束,弟子们三三两两的结伴同行,过斋堂距离大殿并不远,而大殿出门就是广场,竹行与青灯用过早点后竹行穿过广场,来到广场边缘,前文说过,这是在山上,门内所有的建筑都是依山而建,竹行所住的房间,与她做早课所在的大殿都在三楼,也是最高楼层,平日里,见到最多的风景就是无边无际的云海,云海上总是雾气缭绕,波澜壮阔。
再上面就是山顶,上面被大量青石铺就平地,是弟子们平日里闲暇之余练武的地方。
而他们现在要做的武课,在一楼。
竹行跑动起来,借着推力,轻身提气,在边缘轻轻一跃,眼前尽是云海。
脚尖在空中轻点,手臂向后张开,轻轻松松滑翔百多米,脚尖再点,凌空一蹬,刚刚下落的身形又向上一提,传说中的飞行也就这样了吧。
她的轻功是除了掌门师尊外最好的,至少明面上是如此,那些长老从不出手,竹行无从比较,也就不计其内了。
虽然她的师傅是掌门,但她的年龄最小,也是最后一个入门,是以,是名副其实的小师妹,门内的师兄师姐对她也是格外关爱,平日里变着法的逗她开心。
每次幸运点名下山的师兄总不忘给她带一份礼物,告诉她些山下的事。
奇异的是,她一个本该好奇心重的小女孩应该会被煽动,耐不住性子向往山下的世界,她却完全没有感觉。
心境异常平和,叩问本心,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波动,平静到她自己都觉得那里不对,难道她以前见过了吗?
怎么一点都不好奇呢?
这些她都无从得知。
轻飘飘落下一楼广场,毫发无损。
“小师妹这轻功,真是看一次叹一次,怎么都看不够呢。”身边紧随其后下来一个师兄。
“言师兄,你又玩笑了。”言师兄连连摆手,认真摇头。
“唉,师妹可别太过谦虚,我太和宗的轻功是好,在各大隐世门派里都是数一数二的,但师妹使起来却格外俊翘,别具一格,我们这些师兄师姐又有那个能做到?”
竹行知道言师兄说的属实,她的轻功使起来并不像传统的轻功,更像是…传说中的御物飞行?
明明功法也是一样的,但竹行第一次接触轻功就变成了这样,她第一次学习太和宗武功时,也是第一次运功就会运气化剑,也由此,惊动掌门,最终将她收入门下。
这些竹行只能归为她天资聪慧,是天生习武的苗子,但竹行心头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她总会去想,自己被掌门捡到之前是什么人,为什么他人需要苦苦修炼十几二十年才能小成的东西,她一接触就能上手,而且如使臂指,浑然天成,没有一丝一毫的阻涩。
可惜还是那句话,想再多也是白想,她压根一点儿都想不起来以前的事。
如此也只能遗憾放下。
广场上,早有一道人等待已久了。
“潇寒子师叔。”竹行随一众弟子行礼。
“我们修道之人,须要海阔天空,方可有悟,心宜安定,神宜安定,方能使心不动,真武初成。”
“谨遵执律长老教诲。”
潇寒子点点头,开始了一天的讲解,“我今天要交给你们的是我们太和宗的不传之密学,名为——道生一剑。你们且都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