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秋生蹲在门口,嘴里叼了根烟,皱着眉头,有些不耐烦的听着村头起李老大家媳妇的碎碎念。这让他实在是有些气短,想来他也是一个有为的大老爷们了,可就是不能对这个每天不知念他几遍的女人发火。
其实想想也不为其它,可不就是那老倒了霉的事,而后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嗯,算来也不能说是什么大事,可就是被这个嫂子记得一清二楚,天天对他进行在教育,想到这,秋生有些无奈的叹口气,他怎么就这么倒霉啊!
秋生本身不是个脾气差的人,可是每次见到李老大家媳妇就免不了有多远跑多远,就是走路远远看到时都要绕远点,其实秋生是个脾气很温和的人,说得人民大众点,就是十棒子也打不出一个屁来,可就算是这样的人,让谁两年多来天天不停的被人念叨,也会和秋生一般耐不住了。
秋生是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的人,就像村里的其他人一样,他爹娘就算是在苦的日子里,也没有出村去找生活的念头。到是秋生从小就有些和别的娃就不太一样,在秋生还小的候,男娃们都是淘的年纪,时常会犯些不算太大,也不小的错误,每天也有老娘拎着擀面杖在娃子后面追着要打的剧码,按说就算是女娃也有这么样的情况发生,更何况是在村里野惯了男孩子。可偏偏秋生就不一样,从小就沉默是金的不像村里的娃,倒像城里的大少爷,于是也便成了村里人教育小辈的典范,这也算是秋生他老爹没了之前最爱夸耀的事之一,即便是秋生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也依然乐此不彼。
说到成家立业,就不得不说,秋生不同于别人的另一个方面。村里的娃向来是上个小学,初中就算是识字了,有学问了,就不在上了,到了十七八的年纪便讨一房媳妇开始过日子,就也算是成家立业了,以后就是自己挣钱养家糊口了。村里头的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念字怎么就能才上了初中就算有学问呢?对此村里的人自有一套说法,那城里人念字是为了以后有个养家糊口的活计,那俺们村里人又不愁养家糊口的,念字就图个以后不受骗上当,认个字就行了,念那么些个书有甚用。呃,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个村里人的说法当然也是极有道理的,当然前提是他们有关于养家糊口能力的问题,好在的是他们到也没说瞎话。
从村头的沟里下去,往下走个十来分钟的,就有一个规模算是极大的煤矿,村里人到娶了媳妇起就会开始在矿上出工,每天上个下午,或是下午也就几个小时,一个月也能拿300来,勤快的就有个400来,或许对于城里的人来说,这实在不是个能过活的钱数,但村里的人大多一家都有几块地,一年的粮都快可以自给自足了,有些专门来收购时令东西的商人,又能卖一些价钱,一年下来到也能存上一些钱,也对此颇为自豪。严格的说来,这煤矿是极大的,矿的另一头挨着另一个村,需要的人手也是从那个村来的,只是反正除了一块采矿时工作,其他会遇上的机会时在是比较难得,所有的也就把它给乎略掉,对别人说起来,也是一口一个无比自豪的俺村煤矿怎么怎么的。
对于秋生来说,村里头的那些思想是真真要不得的,比如念书,又比如娶亲。对于念书嘛,秋生是家里的单传,是村里少数的独生子女,到不是老爹老娘思想是多么的先进,只是继秋生后无论是秋生他爹娘是多么的努力,也没努力出结果,在加上秋生生的喜人,脾气又好,也便成了家里的宝贝,那是个有求必应啊,总之,一句话,秋生初中一毕业,对着在田里耕作的老爹说:大,俺还想在上。
秋生他爹马上拍板,想上就上呗。自此一句话,也使得秋生往后的日子里风生水起。虽然到最后秋生还是没有念完高中,却也算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高级知识分子了。
起因是这样的,秋生在刚快念完高二时,老爹就生了场急病,差点没了,秋生在他娘托消息给他,终于回到家时,老爹的病也稳住了,不过他娘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他爹病了,你又不在,这往后在出个啥事的,你说我一个妇道人家的又做不了主,怎办呢?
其实,根本就没多严重的个事,秋生他爹是几天前就不大舒坦,也琢磨着,常话说的好,这久不生病的人哪,一旦生病就不是件好事,说到底还有一些迷信思想,不过到也是救了他一命,结局是不错的,过程就不细究了。这老两口虽说当年同意这个娃读书,可见到这秋生的成绩在学校里那都是个前面的大头,虽说是值得夸耀的事,但怎么看都觉得秋生是野心勃勃,想是以后是要在念的,这可就是大大的不妙了,由其是这秋生还是他家的单传独苗苗,宝贝根啊,应该是努力传宗接代,而不是做这个远走高飞的买卖,老两口一合计,又正巧赶上这事,于是就晃点了一下秋生,到是秋生本来就没打算在念的,原先他觉得反正成亲之前大伙都是瞎忙和过来的,到不如念念字,打发一下时间罢了,反正他爹娘也不反对,也没有他爹娘想得那么雄心状志,更是知道老爷子这次不过是急性阑尾炎,早在刚回来时就和医生打探过了,可是看着老娘凄凄盼望的眼神也就立马表态,娘,你放心啦,等念完今年,俺就回来帮爹的。秋生爹娘心愿达成又知道了儿子孝顺,自是心满意足安心养病且不提。
后来秋生老爹每每逢人说起这事,便唏嘘唉叹,说,咱娃本是一飞冲天的命,就被我这老头子给捣乱了。说得是情真意切,连着听的人也不由叹息不已,秋生老爹回家后便不觉神采飞扬的,只觉得自己教了个又听话又孝顺的儿子,真是太有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