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有时候觉得,我是一个很冷血的人,那些被人交口称赞的虐文,我都能置身事外的看完,带着淡淡的抽离和我笑他人看不清的冷眼。可是谁知道呢,我终究还是栽了个跟斗,被《女皇神慧》虐得要生要死,眼泪连连。
其实我不喜欢看古代小说的,《女皇神慧》早有耳闻,可是因为是古代,所以敬而远之,唯一的印象就是在某个帖子中有人拿它的淮王叛乱和慈禧在咸丰死后与八个辅政大臣之间的斗争来做比较,比较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京畿重地,皇帝实在不应该离开。(同样的比较还有文中的改革措施)当时我看后的感觉是,我靠,这都能扯得上。
后来,看到太多太多的人对王览交口称赞,大叹此曲只得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寻。风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于是就想,这TMD不就是我喜欢的类型吗?好,就算是古代也会会去。
看的第一章就是他死的那一章,结果在对剧情毫无所知的情况下,被谈的□□击中了,泪如雨下。
然后才是从第一章开始,慢慢的看,然后果然不出我所料的爱上了这个谪仙般的男人。
王览,自小在佛门长大,江南第一名刹灵隐寺造就了他淡薄的性格,仙风道骨般的气场和宅心仁厚的菩萨心肠。这样的一个出世之人,本就应该在庙里大,庙里老的,每天青灯,古佛,功课,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了此一生。可是谁想到呢,他的家人——这个天下第一豪族琅琊王氏中最珍贵的一支血脉——不肯让他出家,非要把他这个出世之人拉入尘世之中。先是母丧之后入朝为官,然后步步高升。
所谓一朝选在君王侧,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个人人求之不得的美差事对于他来说却是一件苦差事。聪慧如他,怎么可能没想到“嫁给”神慧后所要面对的权利倾扎,腥风血雨。在那个政治漩涡,权利中心中,谁能比谁干净?谁曾对谁残忍?且不说后宫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光是这国事,家事,天下事,就足以让人退避三舍了,更何况他,王览,一个只得18岁的少年。所以,"入宫的前夜,王览抱膝坐在家里的荷花池前,几滴眼泪早就被风吹干。"
有时想,如果他不是王览,那该多好,没有那么出世,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可是如果他不是王览的话,我们还会那么爱他吗?
其实,王览能当上皇夫是谁也不曾想到的事情,因为那个位置本应是另一个少年的,他年少,桀骜,难驯,更重要的是他的身上有着和神慧一样高贵的血统,而他本身也和神慧一样,在这昭阳殿中长大,受尽万千宠爱。可是,一场杀戮,彻底的改变了三个人的人生,命运的翻云覆雨以及人生的无奈悲怆,尽在此时尽显。华鉴容外地守丧,远离了这用尸骨砌成的宫殿,远离了这波云诡谲的后宫,也远离了他一心一意要对她好的神慧。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有些东西,迟了一步就注定一辈子了,终其一生,他都要活在王览的阴影之下。哎……
对于这场荣辱的到来,王览是带着认命的姿态的。不但是他,他的家人也一样,所以他的哥哥才会对少年皇帝说:“如果当初我没有拦他,也就不会有你了。”但其实,他更想说的是,如果当初我没有拦他,那就好了……
生活就像□□,你无法反抗那就只好享受。神慧初见王览时就喜欢上了这个长她十岁的男人,那么王览呢?也许未必有爱,但至少喜欢,他那样的男人,会讨厌谁吗?他们对对方都不是一见钟情,可是却在日后这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的日子里日久生情,但谁又料到,到最后,竟会是相忘于江湖。
婚前的日子大概是他们一家人中最快乐的日子,王览跟在皇帝的身边学习政务,闲暇之余陪着神慧嬉闹,那时神慧父母双全,王览在她身边,即使遥远之地有个叫做华鉴容的人对她不闻不问,她也不大放在心上了。可惜,人总是快乐不知时日过的,新婚之后没多久,母丧,再之后,父丧。神慧这个9岁的孩子,就这样被命运一步一步的逼上了金銮殿的宝座,和她一样被逼着成长的还有王览,这个19岁的相王。
先帝死的时候,神慧没有哭,只觉得怕,她说:“我不想当皇上,我还当神慧。”可是,生在帝王家,这事又谁能由得了谁呢?所幸,她还有王览,她的览,他说:“斗争,孤寂,上天,入地,死亡,我都陪着你。你怕什么?”
到最后,他做到了,斗争,孤寂,上天,入地,死亡都做到了,只是这陪着却又是另一番的解释了,他陪着她,在心上却不在身边,就像夜里的明月光,照耀着你,却温暖不了你,他不在她的身边,成就了这世间最美好的绝唱,也成就了两人之间最残忍的离别。他抛下了她,以及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孤身上路,躺在那个土石砖瓦书写的悲伤的地宫中,早早地等着他的结发妻子的到来。
他说:“你自己也还是一个孩子啊。有时候我也想,我遇到你的时候,你再大一点就好了。我读到那首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总是觉得内心怆然。”
他说:“我也不怨你生的迟了,慧慧。要是,我们真的同时出生,我又哪里有机缘陪伴到你的身边呢?”
他说:“刚才,我在雪里等你。想,这世间的人都怕死亡。可是,如果不把死去看作是灭亡,不把活着看着是存在,那么死生的界限是不是就不那么明显了呢?”
他还说:“这茫茫人海,遇见过也就是难得了。我这一生,都是给了你。至于来生,却也不敢奢求了。帝王将相,终是人类。我们,都是身不由己。可如果辗转红尘中你还遇得见我,我一定会认出你。只要你还想要我,我总是你的。”
览的这一生,是真的都给神慧了,即使在临死前,也念念不忘她的天下,他的慧慧。硬撑着一口气,为她料理他的身后之事。太师,权臣,鉴容,大哥,所有他要关照,要托付的人都一一召见,拖着病弱之躯,就怕他死之后那个17岁的半大孩子,那对孤儿寡母承担不起这家国天下的重担。
临死前,他收回了他送给她的信物,那个翡翠玉雕的镯子,他说那上面有她的气息,他要带着他入土为安。但其实,谁都知道,这是告诉她,让她忘掉过去,重新开始。他甚至还对她说,如果日后他们的孩子不堪重托,难成大业,那就废了他,另立太子。神慧说,可我只有一个孩子啊。他笑,不语。他不是神仙,猜不出她有几个孩子,但是他有一双慧眼,他当然明白华对慧的情愫,他希望,他死之后,他们能在一起。(他迟迟不肯入梦见神慧,是不是也是这个原因?)
览就这样死了,就像一曲弦乐,在最高潮处噶然而止。许多年后,他无缘得见的儿子说:“竹珈大了,黄榕人过中年,秘书省里与父亲齐名的美少年中年发福了。而父亲,却永远是人们心中不老的公子。”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死去,人世间事,最大的悲哀也莫过于此,可是最大的幸也莫过于此。
虽然心痛,可是也不得不承认,他必须死,他不死,慧慧就只会是慧慧,依赖着他,做他的小妻子,而女皇神慧,则遥遥无期。他不死,华鉴容也走不进神慧的心里,虽然两小无猜过,但是览一天不死,华一日无翻身之地。(死了也很久才翻身,而且不彻底,这可是原作者亲口说的,她原来是王派的人,嘎嘎,握手ING)
我不知道览心中最美好的时光是什么时候,是辩经论佛的灵隐寺里,还是和人谈笑风生的秘书省里,又或者和慧慧在一起的杀戮宫廷之中。
也许,是最后者,在那最残忍之地,盛开着他最温柔的花朵。
他哄慧慧吃贵妃粥,他爬到树上把不敢下来的慧慧抱下来,他给她讲山海经的故事,他在冬至的时候给她画白梅花。他对她总是迁就,宠溺,忍让,偶尔生气,也是因为他的女皇陛下不肯练字,整天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事实来逃避练字,可是恼到最后,两个人都不安生,男的看不下奏折,女的看不下书本。他日理万机,但神慧的信手涂鸦,废弃玩具。他都必定亲自来整理装箱。以致许多年后,寡居的慧慧对着这满箱的玩具泣不成声。
四川的护国公送了个内宠过来,他一笑而过,以礼相待,他说他把他当成了一个孤单的少年罢了。你可知道,再多上百上千个周远熏,或者胜过周远熏的什么人。有的东西绝不会变。
他有着绝对的谦和,只因有着绝对的自信。
可是,如果他遇到了华鉴容呢?他看着神慧对着那朵血色芍药痛哭失声,他在帐外流连“她不是为我哭,所以我不能不让她哭。但我不想看她现在的样子。我怕鉴容真的会死。……我终究也是自私的。”他从来就没让她哭过,可是唯一的一次却是如此的锥心铭骨,痛不欲生。
他是个好人,为人仁慈,从不为难任何人,哪怕对方只是一个低微的伶人。他教周远熏认字,让赵静之和他做朋友,谁会料到,这样无心的举动却在日后救了神慧一命。谁又敢说周远熏这个柳将的人,放过神慧不是顾念起当年相王对他的善举呢?所谓种善因,得善果,恐怕览自己都没有想到,当日的一个无心之举竟会在遥远的他日惠泽到他的慧慧的身上。
我一直觉得览太过仁慈,所以不适合从政,从政者,尤其是在那个人命轻如蚁髅的年代,就必须够狠。可是当我看到周离开神慧,越走越远时,当我看到他给神慧的那封遗书上写的关于淮王的残党一事时,甚至当我看到那封但愿神慧一辈子都不要看到的遗书时,我不得不承认,他是有远见的,他是仁慈,却不是无限制的一味仁慈,所谓仁者无敌,于他,大抵如此。
当我看到那封遗书时,当我看到那句“慧慧爱妻”时,当场飙泪了,览,他太深情了,到死都放心不下他的宝宝,慧慧,死撑着一丝气息,断断续续也要把这信写完。而信当中的事情,10年未到,竟一一应验,我该说他料事如神呢?还是说他深谋远虑?
可惜,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览死了,终归是死了。
那个一身白衣,肌肤胜雪,身上总有隐隐茶香的男人死了。他善良,仁慈,坚贞,不屈,有着远大的目光和深远的智慧,更有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艰辛。他嫁给了神慧,等于把她的天下担在了身上,他披星戴月的批阅奏折,风尘仆仆的视察灾区。到最后活活把自己累死。他死之后,光华不再,那个“南国于山见泰山巍峨,于水见洞庭万顷,于人则要见相王殿下。”的相王从此只活在了人们的记忆里,而那个风流的年代也一去不复反了,就连村妇都说,华和慧的时代不及相王时代。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灿烂的时代,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年。
他太过美好,终究是太过美好,“月到天心,大地宁寂。王览对我展颜而笑,正大光明,全在他处。”就连面对着臣下对他独宠专权的质疑,他都能光明磊落地说:“无愧于自己的心,忠忱于自己的爱。”哪怕那些臣下中有的是他一手提拔的人才,而他也在一直打压自家的王氏一族——这又不得不感叹他的智慧了。如果神慧听从他的建议,后来又何至于此?!
他曾经和神慧约定过,要永远在一起,到后来神慧在眼泪中明白,永恒是在心底的。
有时候在想,王览和华鉴容谁更幸福?王览在神慧最美丽的时光,得到了她独一无二的爱,却只有短短十年的欢聚,而且还要抛开自己“读万卷书,种一池荷花”的愿望,栖身于这黑暗的朝廷和宫廷中,虚以委蛇,就连和昔日同僚笑谈几句都成为了奢想。
而华呢?他陪着她长大,却又不得不离开,然后历经波折,毁掉双眼才换来两人的长相思守,今生今世。但是,这爱情残缺不全,因为无论他怎么努力,她的心底注定会有一个人,那个人风仪同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即使两人第一次ML,她心底里想得还是那个人的名字。神慧甚至在事后说出,为了相王,今生不会再册封任何人。
这两人,到底谁幸?谁不幸?一个占据了回忆,一个占据了余生?一个只有下世,一个只得今生?如果是你,你又愿意做谁?
哎,花开花落总有时,总赖东君主,王览走了,那个神仙般的人物走了,而我们所能做,也只有大吼一声,赐我一个王览,我倒贴十张大床都愿意嫁他。但可惜我不是神慧,我有这样的福气吗?
我看的是新旧两个版本,私认为,旧版比新版好,旧版的一些细节更动人。比如览做尚书后对到他家做客的人劝喝茶,以致被人笑称闹水灾。比如七夕面圣时对谢家世子的描绘等等,在旧版里神慧练字时感叹的是李夫人的历史,但新版里则是杨玉环,私认为,李夫人更贴切些,尤其是联系到览的命运和日后王家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