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六零之农民不好当 ...

  •   “所以,他家是来问我们家阿姐?”满梓涛看着一脸娇羞的大姐,以及有些意动的徐秀珍,感慨不已。他姐才多大年纪,就已经谈婚论嫁了呢,这要是放在后世,还不过是个高中生而已,真是罪过……

      徐秀珍点点头,跟满梓涛说明情况,“你大同叔家条件很好呢,他儿子跟你姐之前就认识,那孩子高中刚毕业,现在在肉联厂当临时工,正张罗着转正。”这要是转正了,可就是城里人了呢。
      满大同的儿子叫满红星,印象中是个高高壮壮的男孩。

      徐秀珍最满意的就是满红星家里人口简单,满大同的父母都不在了,他跟老婆只有满红星和满红芳两个孩子,大同嫂是村里出了名儿的好性子。这样的家庭,满美丹嫁过去,只要不犯蠢,肯定能过好日子。

      说起满红星,满梓涛也有点儿印象,高壮,而且五官端正,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

      “怎么想起我姐?”照说这样的人,应该是抢手货,不是他故意泄气,而是条件真的差很多。更何况,满红星已经在肉联厂上班了,勉强算是个城里人,这样还会看得上他姐?

      这也是徐秀珍最担心的地方。

      她叹了一口气,“我也不知道,可是人家托了秀金婶子过来说,很郑重呢。这事儿还得商量,总该跟你爷爷奶奶说一声。”满建民不在了,哪怕已经分家了,可满根还是家里的大家长,满美丹的婚事还是得经过他的同意才是。

      老人家经事多,看问题总比他们要全面一些,多问问没有。徐秀珍甚至没有让满梓涛参与,自己收拾东西,准备去找李莲花说说话,讨讨主意。

      “怎么这么多东西?!”等徐秀珍翻了满梓涛背回来的背篓,才发现儿子竟然带回了这么多东西。那颜色鲜亮的布匹,白花花的糖果糕点,还有两个大搪瓷杯,“你从哪儿弄回来的?”她明明没有给儿子票,这些东西……

      “妈,别管那么多,拿着用就是了。”他掏出一沓大团结,“这些钱你拿好,先存在你那儿,我跟爷爷商量了,等夏收完,就找队长划宅基地起房子。”

      徐秀珍愣住,半天没反应过来。

      她沉默着,接过儿子递过来的钱,握在手里只觉得千万斤重,心情很复杂。自从病好了以后,儿子的性格变了很多,成熟稳重,往日的青涩尽数褪去。徐秀珍原本一直盼着儿子能长大成人,撑起这个家,可真到这个时候,她却有些怅然若失。

      “妈,别担心,我肯定能攒够钱的,如果实在不行,跟爷爷借一些,到时候在还也是可以的。”满梓涛以为她担心钱不够,赶忙解释道:“起了房子,姐姐的亲事也好安排些,别说是满红星,就算是二姑给介绍个城里人,大姐也完全能配得上。”

      “行,你拿主意就好。”徐秀珍看着儿子说道:“你也长大了,这个家以后就是你说了算。”她笑了笑,“等你姐嫁了,你也该找个好女孩儿结婚,早点儿让妈妈抱上孙子。这起了房子,肯定能找个好的。”

      这样一想,似乎离自己抱孙子也不远了呢,真是越想越高兴。

      满梓涛头上下滑三条黑线,简直无语,这个话题是怎么歪楼到这儿来的。结婚?就他?!

      还早得很呢!

      当然,满梓涛聪明的选择沉默,这个时候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简直就是招骂。

      略过这个问题,接下来的日子,满梓涛就开始一心一意完成自己的支线任务。除了锄地,播种,拔草,下肥,即将经历的就是收获。马上就到了夏收的季节了,很多作物开始陆陆续续收获,而任务最重的就是水稻和玉米,几乎同时在七月份上旬成熟。

      满家屯稻米都种在山脚的斜坡上,梯田收获全部都得靠人力。而种在旱地里头的玉米也不容易处理,毕竟,都是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地,需要忙活的真的是太多了。除了玉米和水稻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土豆,蚕豆和菜籽油。当然,还有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甘蔗。

      他们县城就有一个很大的糖厂,这些甘蔗都会运到糖厂去,村里头也还有一些老匠人,能熬一些红蔗糖留给村里人用。其他的都是小量的收获,给村里头的人分一分也就完事儿了。

      每年的夏收都是最累的事儿,过了这大半个月,大家都得脱一层皮。

      而更恐怖的是,夏收之后,还有秋播,毕竟,这儿的天气还是挺好,一年两熟还是没问题的。甚至,有些时候还是三熟。

      满梓涛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在太阳底下奋斗,汗流浃背,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就这样熬过了整个收获季节。这时候,他的主线任务进度已经过半了,而他,也对“农民”这个名词,有了深刻的认识。

      满根已经找满队长划了两块宅基地,并没有在一起,满建国的三间房子落在了村头,靠近满队长的地方。因为满梓涛的坚持,他们家的位置,就在吊脚楼的边上不远。这样的话,连自留地也不需要换。

      满梓涛在第一次带领队伍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就在村人的默许下时常进山,当然,他都会乖觉地给队长那儿送去一份,当做是交公的部分。他仗着爷爷跟供销社经理还算熟识的这点子情谊,再用两条大门前烟,就敲开了经理的后门。

      加上陆陆续续地往黑市散出去的一部分东西,他攒下了一大笔钱。

      等到夏收结束了之后,满根就开始帮着满梓涛来张罗请人来帮忙的事儿。这可是大事儿,满建业直接就给承包了,带着好几个村里头有经验的人开工。徐秀珍也完全就投入到这件事里头,每天都要给建房的人做饭,从早忙到晚,晚上还要开始忙活自己的自留地里头的事儿。

      满大丫每日还是照常上工,满美菊上学,满梓涛则是跟山上的东西杠上了。满队长要在村里头建一个培植室,主要是想培植云南特产的蘑菇,但具体的品种还没有选好,满梓涛准备跟风在自己家里也搞点儿,低调一些应该没问题。

      其实村里头的甘蔗也算是个大进项,可满队长觉得还不够,再过一段时间就到换任的时候,他得赶紧做出点儿成绩来。虽说满家屯里头,他是众望所归,可要想在六十岁之后成功将位置传给儿子,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

      满梓涛已经盘算好了,等新房建好就搬进去,这个竹楼正好可以废物利用,改造一下,应该正好适合蘑菇的生长。这会儿他正努力培养环境呢,系统商城里头的那些商品非常合适,各种培养皿添加剂,都贵得很,但是效果杠杠的。

      发家致富当然是要努力一点儿,更何况,满梓涛觉得自己还得将以后的事儿也安排好,毕竟,等他任务完成了,还得给这个家留点儿东西。

      地理位置的优势要充分发挥,掌握一些技术性的东西,能受用一辈子。

      眼看着房子一天天建了起来,徐秀珍只觉得神清气爽,她微微有些驼的背都挺直了,从前因为压力而渐渐消散的笑容回来了,嘴角下拉的皱纹都好了很多!

      他们这一带的风俗就是,新房必须得办暖房宴,徐秀珍打算把自己的娘家人也请来。

      徐家村距离满家屯挺远,中间隔着县城,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当初因为满建民去世后,她娘立马张罗着给她找下家,闹得有些僵。这些年她都很少回去,顶多托人给她爸妈带点东西过去,也算是尽了心意了。

      她儿子终于出息了,她的下半辈子也算是有依靠了,这证明当初她的选择是没有错的。这个认知让徐秀珍心情特别好,连带的对两个女儿也上心很多,尤其是已经到达嫁人年纪的大女儿满美丹。

      “秀珍啊,你来了,进来吧。”李莲花从后院端出来一大盆水,正准备倒在门口的水沟里,就看到四儿媳过来了,不冷不热地招呼着。

      她性子就是这样,不爱说话,对着谁都是淡淡的,只除了满根。从小作为童养媳在满家长大的李莲花,通常都是沉默地干活,并没有太多情绪外露,但是满根对她意义不同,也就对着满根的时候,还有几分暖意。

      李莲花比满根大五岁,看着却一点儿不老,在满根的调养下,李莲花保养还算是不错的。她跟满根生了七个孩子,孙辈也不少孩子,但是要说对谁最上心,却还真是没有。

      “娘,我就是过来问问大同叔家是怎么个回复,没别的事儿。”徐秀珍也不介意,她帮着李莲花将水泼出去之后,便跟着她往里走,一边说道:“上回我也托过秀金婶子去帮着张罗,只是这事儿都凑在一块儿,收完庄稼,又忙着起房子的事儿,给耽搁了,我就是过来想问问到底该怎么安排。”不仅仅是满大同家的意思,还有满根以及李莲花的意思。

      满大丫对满红星还是挺喜欢的,他们已经是出了五服的,同姓成婚也没人说什么。这段时间因为忙,跟满大同家联系断断续续的,徐秀珍怕一个不小心,这么好的女婿就给跑了。

      眼看着房子快完工了,稍微能腾出手来张罗这件事,赶紧就来问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六零之农民不好当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