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已经放弃控制字数了
前文中屡屡提及的几位,小田切跑路了,酒井次郎莫名其妙死了(为了节约一些空间,不然我真的控制不下去情节了),师爷林前一篇交代过,王红叶身边还剩下一个火铳队长加藤,安排安排
王红叶的背景故事,都算不上是揭秘了,正式说明吧。毕竟序文里三分之一的篇幅写汪直,一二二章东方红前面一堆口水话,毛海峰每次出场还要间接提及一番
对于汪直其人,其所作所为,及其关于自由开放的想法和理念,单看文中所写,持赞同态度,因为是王红叶说的话嘛。
至于作者对此的想法……呃,我不觉得自己能发表什么有理有据的观点。因为我的资料来源比较有限,大多数来自百度百科,包括本章中的也是节选抄改自百度百科的原话
不过百科底下给了几篇相关论文的链接,挺好的,我现在写感想时也在补课阅读(作者总干这种文都写好了才去搜集资料的垃圾事)。其中一篇《论明清小说中汪直的复杂形象》(聂红菊,四川师范大学,发表于《前沿》2009年第9期),我之前有下载,读过,作为写文的一点参考,大家感兴趣的话去看一看,要是有另外搜集到什么资料的话愿意推荐,多谢多谢(实话实说,只是客套一下,真的推荐了我又可能会因为注册账号之类的麻烦事懒得去读了)(伸手党)
对啦,刚才又重新翻出那篇论文看了看,其中提到小说《西湖二集·胡少保平倭战功》中一段,汪直要求官府开放互市,官府不同意,给了百石米犒赏,汪直不同意,将米沉入海中。嗯,这一段很像一四一中,王红叶沉了毛海峰的千两金,我猜我在构思情节时借鉴了这一桥段,当时没想起来
另外论文中还提到清朝小说《绿野仙踪》,哈哈,虽然以前就有听说过,但偶然见到,还是会心一笑(就知道关注这种无聊信息)我有点想去读了
关于汪直,我还是表达一下我的看法吧,毕竟我觉得这是作者的责任。我倾向于汪直是一名商人(走私商人),主张开放互市,自由贸易。他作为商人,这一做法自然对他有利,我也支持,我可喜欢自由了(虽然此事自然要从长计议,但总是得做的嘛)。至于手下倭寇为乱,如果确有其事(因为刚刚又读了一篇论文,认为此事可能,可能啊,是污蔑),我觉得他对倭乱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这不符合他的最终利益,不利于他和明国谈判,对吧?一边要求开放沿海,一边手下人当海盗,谁会同意呢?但是他无力管制这种现象,一是因为人太多,二是因为……始终都是一伙的,能怎么说。
至于其接受招安后仍被杭州巡按王本固逮捕,最终被判决处死——本地的帮会实在是太没有礼貌了。
唉,我好想逃避身为作者,为自己所写文章负责的义务。干嘛给自己找事,挑这种不好讲的话题做文章。像第一部那样,剧情简简单单,大家随便谈谈恋爱,四处旅游,没事来点搞笑段子,死几个人玩玩,不是挺好的吗,字数也不会写得那么多。如今我再回头去读自己最开始写的,很惊讶为什么当时可以只写那么点字就把事情说完,我老了,话多了
哦,对了,王红叶此人纯属虚构(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