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14 ...
-
叶思启看着桌上袁力的不辞而别信,有点哭笑不得。袁力怪叶思启没有告诉他陶梓的真实水平,原以为不过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哪知陶梓学问不在他之下,他无法胜任这个职位。
叶思启将信递给陶梓,陶梓摸摸自己鼻子,这也怪不得自己啊,自己只是正常发挥而已。
叶思启找来王诚商量,王诚建议送往省城颐山书院,一年后,应是,这样不至于太让人怀疑。
于是,陶梓三天后住进了颐山书院。临行前,陶梓问及叶蕙芝,叶思启简单告诉他村子里的官兵至今未走,村名都被禁止外出。便不再多说。再三关照陶梓在外一定要少说,要说也要按照是事先讲好的内容说。
陶梓是以王诚外甥身份进入颐山书院。颐山书院举国闻名,因为出过5名状元,3名探花。陶梓进去后,直接进了学前班,因为陶梓没有任何身份。
第一天,陶梓早早就来到教室,陆陆续续他的同学都到了,陶梓一看有点不自在了,有些才5.6岁的小娃,站起坐到后排的位置。
那些小孩看着多出一位新同学,年龄还那么大,不觉交头接耳议论起陶梓,陶梓装作若无其事的看着窗外,耳朵却是认真听着大伙对他的议论。
“这么老还上学前班,我哥都已经高中(第四声)班了。”
“没有什么吧,先生不是说过么,学习不分年龄的。”
“我想就是太笨了。”
“先生来了。”
一身青衫廋高老头进了教室,大家都一脸正色笔直站着,等先生放下手中的书本后,大家都深深一鞠躬,“先生早。”
陶梓也跟着大家一样鞠躬,看着大家都坐下了,也打算坐下。
“后排那位脸生的,怎么没有听见说先生早。”
陶梓赶忙又一鞠躬,大声喊着,“先生早。”
“坐第一排,听你家人说,你从没进过学堂,也没有请过先生,不必自卑,学习不在早晚。”
周围有一些骚动。
陶梓红着脸,搬着自己的东西坐到了先生的鼻子底下。
学前班的内容对于陶梓而言就是幼儿园的那些,但是每每先生教过后,都会第一个问陶梓有没有听明白,陶梓很想自豪的告诉他都明白,每次都硬生生止住,叶思启说他有他的安排,陶梓只要循序渐进就可以。于是,陶梓都是倒数第二个交作业,本是想最后一个,但是倒数第一的是个四岁娃,陶梓实在不忍心自己输给一个四岁的娃。
颐山书院的学制很是灵活,有点类似学分制,每个阶段每三月都有季考,季考前三名可以提前进入上高阶段继续学习,季考后三名的就要退回前一个班重新学习。
陶梓了解了这个政策后,心里非常高兴,如果顺利的话,一年后自己就可以高中班毕业了。于是更加刻苦起来,每天除了先生的那些作业,更多时间花在了历届会试的题目上。于是几乎不和班上那些小不点一起玩耍。
一天,陶梓和往常一样早早起身,先去后花园跑一圈,背一会书,然后去饭堂吃饭。一走进饭堂,明显感觉今天和往常不一样,大家都纷纷看他,然后捂着嘴一边笑着。陶梓也不搭理这些,进了颐山书院后,陶梓几乎就是单人行动,也没有时间去交朋友,更何况是那些小不点。
陶梓安静地埋头吃饭,周围的声音越来越大。
“你说他是不是有点傻,居然自己一点都没有察觉。”
“不傻的话,哪能现在还在读学前班。”
“颐山书院居然能让这种傻子进来,真是羞辱。”
“喂。”陶梓抬头,一个小胖子一只脚踩在凳子上,眼睛恶恶瞪着陶梓。
陶梓继续低头吃饭,“喂,我叫你,没长耳朵啊,傻瓜。”
哈哈,周围一片嘲笑声。
陶梓皱了下眉头,看来校园凌霸事件不分朝代的。陶梓吃干净最后一口饭,冷冷站起,“我叫陶梓。”
“哟,你还有名字啊,桃子?是红桃还是黄桃啊?”
周围的笑声更加大了。
陶梓丝毫不理会,那个胖子拽着陶梓,“我还没有让你走啊?”
这时候一个男孩喝住那个胖子,“顾午,先生平时怎么教你的?”
这个男孩微笑着看着陶梓,“陶梓,是吧。你的衣摆沾了些泥,快回去换了,先生说过衣衫不洁是禁止入教室的。”
陶梓换下衣服才知道,两只袖子的胳膊肘处分别被画上了两只小乌龟。陶梓哑然失笑,这帮熊孩子,自己平时看来是太忽略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