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萧山遇险 ...

  •   康熙四十五年,天下太平,百姓和睦。
      正值阳春三月,天气晴朗,大街上一片热闹,做生意的小贩不断吆喝,热腾腾的包子刚刚出笼,一碗阳春面已经摆上桌子,\"阳春大碗\"来了!酒楼内说书人正绘声绘色的讲大盗徐轩劫富济贫的故事,掌声热烈的酒楼外都能听到……
      \"九公\"~啪,一个脑瓜壳下来,\"九公什么\"
      \"九公公\"话音刚落,看见扬起的手,一位如花似玉,大概有十五六岁,身穿翠绿色的丫头捂住嘴,立马改口\"九公子\"。
      \"这就对了\" ,只见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书生扬起头,展开手中的扇子:“饶你一命”。
      书生目光从繁华的大街,慢慢转到斜着眼看着绿衣丫头,说道:\"好了好了,松玉,你就在这等我,傍晚我们在富贵酒楼前相聚\"。
      松玉那丫头一把拦住,皱眉说道:\"公子你又要去萧山!还不死心吗,萧山最近盗贼猖狂,都传到宫里了,公子你~\" 。
      \"大胆,你竟敢违抗命令!\"
      \"松玉职责所在,望公子恕罪。\"松玉低头说到。
      那书生见这条路行不通,突然拽住那丫头的衣袖,低眉顺气说道:“松玉,你忘了答应过我什么,你说一定会帮我的,我们猴年马月才出一次宫。”然后拽了拽衣袖,眼里充满着可怜。见到松玉犹豫的表情,他立马趁机补充到:“你武功那么高,区区盗贼岂是你对手,再说了,最近官府风声那么紧,怎容得他们如此猖狂。”
      松玉深知他上萧山的原因,只好妥协,叹了口气说道:“那不管发生什么,公子都不能离开松玉半步。”
      九公子赶紧连连点头,非常肯定,然后露如出桃花般的灿烂笑容。
      果真是天子脚下,京城街道一片欣欣向荣,好不热闹繁华。
      但,这萧山可不像大街那么热闹。这山在京城以南,山上古树恒生,地势复杂,又临近水源,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不过这人倒是一点也不和。从明朝开始,这里就是山贼土匪的聚集地。明末皇帝沉迷酒色,不理政务,使得民不聊生,百姓惶恐不安,很多人都上山为匪,因为只有土匪才能吃饱。
      据史书记载,大明中期曾派郑永生去剿匪,但一直没有结果。不过说来也怪,从那之后,萧山的贼匪就几乎没有了消息。
      有人说,萧山那次剿匪之后,被大明王朝占据,秘密培养精兵;也有人说,大明王朝知道自己江山不稳,将大量金银藏在山中;而现在更有甚者说,萧山里藏得都是日月会的人,要反清复明。
      本来随着改朝换代,再加上萧山太平了那么长时间,萧山的贼匪和那些大明传说也慢慢被人遗忘。可是最近,萧山风云又起,那些传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闹得京城人心惶惶。
      只因为最近山中频频发现死尸,京城几家大的镖局经过萧山的货物全部被夺,镖师死伤无数。几大镖局联手上报顺天府,几天无果,后来惊动了圣上。于是皇上亲下御令,让顺天府半月之内彻查此事,如今,离半月期限不远,可顺天府还是没有给百姓任何交代。
      松玉在路上一直劝,说山上有多危险,好不容易出宫一次,不能浪费这大好时光,去萧山太危险了。不过,九公子并没有听的样子,他是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更何况,那些山贼也只是说说而已,谁也没有见过他们,三人成虎这种事他见得太多了!
      直到走到入山口,松玉看到了有半百的官差在把守,心里慌了慌,看来顺天府这次是用了全力。然后拉住九公子,目光里有一丝担忧,问道:“公子当真上山?”
      “你不用再说了,我,一定要弄清楚当年的事。”书生把扇子一合,握在手中,目光坚定。
      松玉不语,默默跟在后面。
      山上人烟稀少,不过半山腰上有一座百年老寺——宝云寺,因为特别灵验,所以仍有一些诚信礼佛的人上山去烧香求签,而这宝云寺就是他们的目的地。
      看着烟雾缭绕的寺门口,九公子眉头紧锁,一些暗色记忆又涌入脑海。旁边的松玉在周围望了望,若有所思,看见走进寺内正殿的公子,欲言又止,然后左右望了望,飞快转身朝后殿走去。
      宝云寺大殿内仍有几位香客在求神拜佛。小和尚紧扣双手,道“阿弥陀佛,施主,慧圆方丈前几日去洛阳,为期一月,公子还是一个月后来吧!”
      九公子一脸愤怒,拉住小和尚僧服衣袖,嗤道:“什么,你这个小和尚胆子太大了,竟敢骗本公子,你知道本公子费了多大劲才来这里,你居然和我说方丈不在!”
      “出家人不打诳语,施主若不信,可自行查看。”说完,合掌行礼,离去。
      背后传来:“大胆!”小和尚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迈步,没有理他。
      九公子余光扫见周围的人都在看他,尴尬地甩了甩袖子,迈着步子朝后殿走去,“我就不信了,会那么巧!”
      到了后殿院子,还当真一个人都没有,连所有厢房都是上锁的,看来最近山贼那事害得宝云寺也香火稀少啊!
      地上落叶纷杂,踏在上面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更加显得后殿格外冷清,而且冷清中透露着一股阴森,由不得让人心里发麻,真是越看越诡异啊。
      他赶忙离开后殿,准备去找松玉,回宫,可找遍了整个大殿还有大殿外的院子,都没有找到,难道松玉就这样一声不响地离开了,不可能!细想之间,又看见了那个小和尚,一把将他拉过来:“小和尚,我姑且信你了。我再问你,和我一同来的那个绿衣姑娘呢?”
      “那位姑娘,她……对了,施主,你怎么还在这,那位绿衣姑娘以为你走了,出去寻你去了!”
      九公子环视了一眼大殿,目光又落在那和尚身上:“谅你也不敢骗本公子。”说完,就往寺外走去。
      天色渐暗,烟霞在天的那一边尽情的燃烧着,太阳的余晖给半边的山笼上红色的光,他就这样一直往前走,期待找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不过,好像,除了他,再没有另外的人。
      落在山上的余晖逐渐缩减,天色慢慢暗下来,鸟儿经过了一天的忙碌,成群结队的往树林里飞,而在那树林深处,这个迷糊九公子已经彻底迷了路。
      “完了完了,这是哪,上山的时候好像没有经过这片林子,松玉,松玉~”。他只能这样喊几声,来消除内心的恐惧害怕,可话音未落,惊起了林中的栖鸟,由刚开始的几只变为几百只,成群结队往林外飞,反而吓了他一大跳。
      随着夜色降临,寒意也越来越重。他一下午没吃饭,又冷又饿再加上走了不知多少里路,早就精疲力竭了。半靠着一棵树,九公子拿出手绢,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忽然,感觉脖子后面被人重重一击,还没来得及回头,便栽倒在地。
      一阵声响后,原地只留下了一块绛雪色的手绢 ,凉风袭来,手绢一角被吹翻小半,赫然露出来一个字,“靖”!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萧山遇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