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夜里放风筝的孩子 ...
-
夜里放风筝的孩子
夜跑过半,忽然□□场边两个放风筝的孩子吸引了视线,我不禁放慢了步子。在我二十年的记忆里,“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早已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脑海里,风筝,风,草地合成一体,缺一不可。我打算悻悻地旁观着两个懵懂无知的孩童如何徒劳,就像一个冷漠的过来人那样。男孩显然是看过“猪跑”的,他有模有样地指挥着女孩如何奔跑,怎样撒手,而他则一手握着线轴,一手“装腔作势”地拽着线,我确信他肯定是第一次放风筝,也只有第一次的傻瓜 才会挑这种无风的夜晚。奔跑,放手,扯线,坠落。风筝像个病入膏肓的老鹦鹉,五颜六色却有心无力,挣扎起飞又无奈坠落。我甚至开始同情两个孩子,第一次放风筝尝到的却不是喜悦。男孩看着风筝,女孩看着男孩;男孩在想风筝为什么飞不起来,女孩可能在想男孩为什么不说话。聪明的我多想告诉他们是因为没有风,炫耀一把常识的重要。可是为什么夜里不能放风筝呢?飞不起来的风筝还有意义吗?文科生的思维又在作祟。
常识告诉我风筝要乘风而起,所以放风筝要挑有风的时辰。那么是我想在有风的时候放风筝,还是我需要呢?我没有答案。一直以为随性的我所有的决定都是由心,可是无形间所谓的常识却已把填空题换成了选择题。我想要,我需要?九年义务教育,博览群书,所有的一切都教你如何在社会更好地生存,那生活呢?他们可以把需要做的事帮你列一张清单,那你想做的呢?你可以学会精致,懂得享受,培养气质,甚至可以声名颇佳,你完全能活成你需要的模样,然后呢?我见过逢考第一的学霸碍于成绩不敢谈一场恋爱,五大三粗的壮汉强忍恐惧摸了一下猫咪,面容精致的女孩盯着臭豆腐咽了咽口水,德高望重的教授强忍怒火收住了刚要出口的脏话……他们想?可是他们更需要人们的认可,他们无力挑战大众的认知。是啊,我只不过是个明知消极,明知胆怯,还要在这里抱怨,发着无谓的牢骚,为自己的堕落开拖的可怜虫罢了。此时的我即使有一两滴泪盘旋眼眶也不为过,可是会太过做作。
男孩扯着风筝线边跑边笑,女孩追逐着他附和着同样悦耳的笑声,就连在地面上拖行的风筝似乎都是快乐的。是啊,一定要弄个明白吗?谁说风筝只有飞上天才行,哪怕只能在地上拖拽,同样能让人快乐。我需要,我想要,本来就真真假假,又何必求个“底朝天”。只有永恒的奔跑,哪怕身后的“风筝”不如人意,我们也不会太难堪。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人讲“难得糊涂”,不识庐山真面目,却道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