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为什么维纳斯女神是断臂的? ...

  •   众所周知,保存在法国卢浮宫的著名雕塑“爱与美”之神——维纳斯女神像是断臂的。那么这尊象征爱与美高贵的神像怎么会是残缺的呢?是出于后来被战火毁坏还是之前雕塑家有意而为?历来众说纷纭。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在希腊神话中是阿芙洛狄忒。有说维纳斯神像是希腊米洛农民刨地时掘获的,当时法国驻米洛领事布勒斯特知道后前去购买,谈好价钱后,可手头没有带足够现金,只好改日再来。万万没想到期间米洛农民却将女神像又卖给了一位希腊商人,而且已经装船外运。法国米洛领事当即决定以武力截夺,由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战斗,雕塑的双臂也因此不幸被砸断。不过,据《世界上下五千年》介绍维纳斯神像是出于法国十九世纪著名雕塑艺术家罗丹之手。
      罗丹(1840-1917)在完成维纳斯雕塑的当天晚上一夜没睡,他知道第二天就要拿去公展了,但他突然觉得这尊象征“爱与美”之神与现实生活不太相符。“爱”与“美”这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有那么完美吗?罗丹越想越感觉不对劲。于是,没等天亮就抡起一把锤子“啪!啪啪!”把原本雕塑好了的维纳斯两条手臂给捶掉了。天亮后他的学生们赶过来发现女神的手臂没有了,很是惋惜和沮丧。看着还呆立在雕像一旁的罗丹,便去问:“老师,为什么会是这样?”罗丹定了定神面对一群还幼稚的学生语重心长地说:“等你们长大了就自然知道了。”说罢,一扭头就走开了。当时,他的学生们都还是不解地懵懂地望着他们的老师离去的背影。直到若干年后才明白老师的用心。试想,这世上有完美的爱情吗?没有!余秋雨先生也说过这么一句话:“中秋节是最具失意的”。中秋节花好月圆,为什么余先生说是最具失意的呢?难道是这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语误吗?当然不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是个家家户户团圆赏月的日子。可是,在这天又有多少家庭团圆了?这天夜里的月光都是那么圆吗?……越是美好的东西就越是令人总觉得不完美、残缺、失意。
      假如罗丹不捶掉维纳斯双臂,一尊完美的女神雕像会有什么含义呢?能够代表着人世间的“爱”与“美”吗?只要静静地一想,什么都不是。只有残缺的维纳斯,面对她联想自己的人生才会百感交集,才会对生活有了真正的认识。大彻大悟,原来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总是残缺的哦。
      不过,残缺也是一种美丽。维纳斯女神不是很美吗?她虽然没有双臂,却形态典雅,圣洁高贵,柔媚优雅,足够让人们为之倾倒。林黛玉的病态美,梁祝的悲悯爱情故事……为什么让人喜欢?假如,林黛玉自幼没有失去双亲,她很可能跟薛宝钗一样霸气,在她身上就不可能有那种“弱柳扶风”的娇柔。再说梁祝如果圆满的结成了夫妻,他们的故事又怎么能成为千古绝唱?我曾经读过琼瑶女士的一本小说《火鸟》,故事里讲了两个同样美丽的女孩子:叶眉与嫣然。叶眉双目失明,可是男孩子喜欢她、追她胜过嫣然。虽然是小说,是虚构的,可作品也是从生活中来,离开生活的作品是不鲜活的。
      满圆的月亮固然美丽,可那残缺的月牙何尝又不美丽呢?在现实生活中,你做什么事都要求完美的话,也许你一件事都做不成;你对你的家庭、对你的爱人如果要求完美的话,可能会导致破裂……为什么?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然而,好多家庭相互包容,日子却过得有滋有味。这就是耐人寻味的“残缺美”。用“残缺美”的理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解你的同事和朋友,理解生活,你会过得很美。余秋雨在《废墟》中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是啊,一种事物要求过于完美反而不完美。就像维纳斯女神,曾经好些艺术家设想回复她的双臂,比如左手持苹果,右手挽住下滑的腰布;或右手抓住将要滑落的腰布,左手握着一束头发……但都没有通过。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保持断臂反而是最完美的形象!生活何尝不是如此:你要完美却往往不如意。反之,你以“残缺美”的眼光看待生活,你的生活反而很完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