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第四十一章 ...

  •   如今城门没有世家子守卫,梁曦和想放两个流民进城轻而易举。

      侓勒背着平吉进城,路过那辆马车的时候道了声谢。
      梁曦和坐在马车里没有出声,驾车的敖伸手示意他们上车,三个男子挤着坐在马车的横板上,一路疾驰到了城中最大的医馆,济世堂。

      怀里揣着银子的敖带着两人下了车,他们走后驾车的人就变成了问酒,马车没有停留一路回了璟王府。

      回府没过多久,王妃那边便来人寻他,说是王妃许久未见他,请他过去说说话。

      在王妃屋里的还有大小姐齐善徕,她和王妃对坐在罗汉床上,中间摆着一张矮桌,上面是下到一半的棋局。
      见人进屋,齐善徕便柔柔地出声同他问好,还露出个浅浅的笑容。

      王妃热络地招呼他上床暖和暖和,梁曦和坐在椅子上拒绝了,“我不冷,母亲歇着就是,我就坐在这儿陪母亲和大姐说说话。”
      他一个男子和两个女子缩在一张床上取暖,显然是不行的。

      丫鬟端来几碟点心放在他旁边的桌案上,还往他膝盖上搭了一块柔软的毯子,裹着棉布套子的汤婆子就放在手边,方便他随时取用。

      三人说了半晌闲话,梁曦和本以为王妃是想就城外的闹剧来敲打他,结果发现这位温和友善的夫人神色如常,一如之前的体贴亲切,她竟是对城外发生的事半点都不知晓。
      一时间,他竟不知是该庆幸还是同情。

      庆幸自己在外的所作所为不会被王妃知晓,影响不到他们尚不牢固的关系;同情她眼目闭塞,眼睛只能看到璟王府的一草一木,耳朵却听不见上阳城的风言风语。

      而齐善徕和王妃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温和包容又不理外物,她的人际关系简单,顾得也只是璟王府里的大事小事,她们对府外发生的事丝毫不在乎,是淡然,也是一种不会主动去听去看的习惯。

      哪怕流民暴动,山匪成群,农户起义,她们也只会操心府中儿女的婚事,便是站的再高也不会眺目远望,只会温顺地低下头,去看自己脚下那个小小的府邸,和府里那群来来往往的家人。

      这便是齐国对女子的驯养。

      所以齐国出不了一个把持朝政的昭明太后,也没有手眼通天的双妍公主。

      “前几日上阳城被世家封禁,害我被困城外好几日,回来才听说了沈府惨案,据说是一个丫鬟犯下的事,真是吓人。”
      他做出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仔细地观察着王妃和齐善徕的表情。

      齐善徕倒是神色如常没有说话,她性格就是这样话少安静,在长辈面前不爱主动开口,经常浅笑着倾听,很是乖顺。

      王妃却皱了皱眉,语气带着几分不耐地说道:“此事也是碰巧了,太后娘娘的传家宝失窃,国君被迫同意了世家封城的请求,一为查找杀人的凶徒,二为寻回失物。”
      听她的语气,她和这位太后娘娘并不对付。能让好脾气的璟王妃都这般嫌弃的人,想必不是个好相与的,或者说就是个麻烦的家伙。

      “哦?不知是什么重宝,值得如此大动干戈。”

      说到这儿,王妃面上的嫌弃之色越发浓了,她微微颦眉颇为瞧不上眼地说:“就是一尊玉雕,哪能称重宝。也就孟家那上不得台面的商户,才会将那种凡物当作传家之宝。”
      她说罢看着梁曦和一脸好奇的表情,便不情不愿地给他解惑:“是一尊半臂高的蓝田玉雕,无甚稀奇的,你若是喜欢玉雕,我库里有更好的,我差人找出来给你送去。”

      “蓝田玉雕……”梁曦和说着便猜测道:“该不会是一尊福童送子的玉雕吧。”
      他脸上的表情没有变化,眼神却越来越冷,福童送子四个字更是像淬了毒一般,教他咬牙切齿。

      “正是。”
      王妃说完还要抱怨一番,“说是什么浑然天成的一方蓝玉,由匠人精雕细琢三年之久,才得了那么一尊福童送子。真会往自个儿脸上贴金,那福童抱着的石榴明显就是后来才粘上去的,品质不同,颜色过渡也不自然,竟敢吹浑然天成!”

      “母亲见过那尊玉雕?那福童抱着的石榴果真是粘上去的?”梁曦和连忙追问。

      王妃这时候却不说话了,神神在在地靠在罗汉床上喝茶,一副不愿多说的做派。
      她向来是看不起孟太后的,也从不在外人面前掩饰自己的轻视,于她而言,孟太后就是个小门小户的姑娘,不知道孟家使了什么手段让她入宫当了皇后,与自己成了妯娌。

      作为被王妃亲自教养长大的孩子,齐善徕几乎是一眼就看穿了她的矜持拿乔,无非就是妯娌间的小小攀比,还有一些不愿和孟家归为一类的傲慢。

      “孟太后与先帝大婚时,母亲曾受先帝之邀去宫中鉴赏宝物,这福童送子像便在其中。当日受邀的共三十二人,唯母亲一人看出了那玉雕并非整块雕成的。”
      齐善徕说完看着王妃沾沾自喜的神色就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了,她抿了一口茶,用那不疾不徐的声音将王妃的战绩缓缓道来:“上阳城每三年便会有一场拍卖会,拍卖会后便是宝物鉴赏会,每一回,母亲都能找出那些宝物中的仿品,从未失手过。”

      她话音刚落,王妃便洋洋得意地说:“也不算什么本事,只是有些眼力罢了,不值一提。今年的拍卖会曦和同我一起去,母亲给你买点首饰填妆奁。”

      “不用了,我也不爱戴。”梁曦和笑着婉拒,心里却在想着那尊福童送子玉雕,他现在可以肯定,那便是他一直在找的东西。
      原来藏在皇宫里,怪不得找了这么些年都没找到。

      “首饰哪有爱不爱戴的说法,总归都是要备着的,见客或是进宫,没几套拿得出手的首饰可不行。”

      梁曦和还想拒绝,王妃身边的嬷嬷却凑到她耳边说了些什么,她瞬间就变了脸色,从罗汉床上下来套上鞋子就往外走,怒意浮在脸上让她失去了往日的平和,伺候她的丫鬟连忙拿了外袍向外追去。

      那嬷嬷朝着留在屋里的两人行礼,客客气气地说道:“王妃有急事要处理,大小姐和三少夫人继续闲聊便是,小厨房里煨着鹿茸枸杞鸡汤,老奴去给两位端来尝尝。”

      嬷嬷出去后,伺候的小丫鬟也被她叫走了,想必是王妃有事要吩咐,梁曦和没有在意,他还在琢磨那尊福童送子玉雕,那玉雕,他势在必得。

      两人各自静坐了快一炷香的时间,嬷嬷带着丫鬟送汤上来,齐善徕的放在了罗汉床上的桌案上,梁曦和的则在他身侧,相顾无言,颇显生分。

      澄黄透亮的汤品里干干净净没有半点杂质,零星的油花漂浮在热汤之上,锁住了热气,浓郁的香味渲染了一室的尴尬。
      配菜有一碟淋了酱汁的鸡丝,一碟清脆可口的白灼笋片,一碟口感绵密香甜的桂花糕。

      或许是各吃各的有些尴尬,齐善徕便和梁曦和说起了王妃的事。
      在她看来,这位母亲是可亲可敬的,她虽偏心自己的亲生儿女,却也不曾苛待别的孩子,若是嫡子和庶子起了冲突,她也能公平公正的解决,绝不会偏颇谁半分。

      而且性子虽软和和善,却是个能给儿女撑腰的人物,外出赴宴遇见那等不长眼的,她也能高高在上以权压人,以势逼人。

      梁曦和也是今天才从齐善徕口中了解到王妃的出身,也知道了府中那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璟王妃姓颜,闺名颜若婷,其父颜峰是齐国唯一的异姓王昭南王,他数十年如一日地镇守在齐国与昭国的边境,身经百战却未尝败绩,手下将才数百人,有志之士尽投之,自他扬名后,他国未敢犯边。
      他是齐国文人风骨中最锋利的那柄剑,是齐国的脊梁。

      昭南王与弗郡郡守的女儿相爱并结为连理,生下了二子一女,长子如今是弗郡的郡守,二子则是商人,以弗郡为中心来往周边的小国做生意,小女儿便是如今的璟王妃。

      弗郡虽是齐国境内的城池,却不归齐国管辖,在先帝登基之前,弗郡还叫弗城,城中有城主有私兵,俨然一个小国。
      先帝登基后,三番两次派特使前去交涉,终于将弗城改为了弗郡,城主也成了齐国的郡守,不过弗郡不向齐国交税,城主府的私兵也不听国君号令,他们依然只听令于郡守。

      齐国建国之前,弗郡只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地界,那里和昭国接壤了大半,和几个小国也仅有一河之隔,在前朝,那里是和昭国交战的战场,尸横遍野,无数将士以鲜血养出了一方肥沃的土地。

      齐国建国后,先祖和昭国多次起冲突,还派兵攻打了周边的小国,导致流民和逃兵越来越多,此时便有一名姓卫的大商人在荒地上建了村落,用来收容流离失所的百姓和奄奄一息的逃兵。
      后来流民越来越多,逃兵也越来越多,村落便成了城镇,那些犯了事的凶徒知道那片荒地无人管辖便藏匿其中躲避通缉,那个没有名字的城镇成了桃花源,也成了藏污纳垢的窝点。

      直到大商人死于朝堂纷争,他的家族悉数躲进了城镇中,至此,城有了名,也有了秩序和律法。
      那大商人名弗,城便取名为弗城。

      总而言之,璟王妃的爹娘在以弗城为中心的南部五城中就是土霸王。
      弗郡兵强马壮又累积了数不清的财富,只要他们想,随时都可以反了齐国自己称国,正因如此,先帝才会赐婚,试图将两家的利益牢牢绑住。

      昭南王的长子,也就是如今的弗郡郡守娶了国君的同胞姐姐丹琳公主;昭南王二子的嫡女是瑞王府的世子妃;端王府庶出的七小姐将在明年嫁往弗郡,给卫氏族长的小孙子当续弦……

      卫氏便是王妃的底气,所以她不在乎会不会得罪人,即便是宫里的孟太后偶尔也要看她的脸色说话,她温和直率却不会咄咄逼人,没有深宅妇人的勾心斗角和满腹阴私,有的只是轻声细语的直白。

      王侧妃之所以可以那么放肆,不过是她懒得理会,也不屑于去学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而齐静竹和齐善徕的生母徐侧妃则是璟王府唯一的狠角色,她是一位小官员的养女,身份不高不低,嘴上说是养女,不过是一个地位高些的丫鬟罢了。
      她从小便是个精致漂亮的女孩儿,越是长大越是貌美,那位官员便动了心思,想将她送给权倾朝野的大宦官冯鉴做妾,以换取官途坦荡。

      十三岁的徐敏之聪慧过人,她知道自己能选的路不多,但嫁给太监做妾绝对是最差的一条路。
      她多番设计,步步为营,认识了无数的达官贵人,最后终于下定决心给自己选了一条路,那就是璟王府。

      她在世时,王侧妃被她压得喘不过气来,更不敢做什么多余的小动作,见到了王妃伏低做小,见到徐敏之则夹着尾巴做人。
      因为她知道,她所用的手段徐敏之会百倍千倍地将恶果还给她。

      那是璟王府最平静的七年,璟王每次回府时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意,王妃的温柔宽厚包容着他的疲惫,徐敏之的聪慧狡黠为他分忧解难,王韵儿的肆意张扬是府里最鲜活的颜色,他们仿佛上辈子就是一家人,如今才能这般和睦。
      可惜好景不长,徐敏之因为年少时留下的病根不治身亡,此后璟王府平静的水面下是波涛汹涌的险象。

      梁曦和吃着珍馐美味,听着璟王府的往事,突然觉得此时此刻分外美好。
      若是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任务,他多想这么悠闲地过上一辈子。上阳城那么多世家,齐国那么多家族,光是听他们家中琐事,便足以让他过完这一生。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