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苏轼兄弟最肉麻的诗词唱酬 ...

  •   ·见字如晤

      苏轼二十七岁时正在陕西凤翔府当官,那时的苏辙因批评宋仁宗好色而招致非议,没敢接受朝廷任命,乖乖呆在家里侍奉父亲苏洵。

      有一回,苏轼奉命去属县减决囚禁,这趟公费之旅沿途的风景不错,他便用一首五言诗记录了一路所见,并在最后提起曾经跟苏辙一同游览虾蟆培的美好回忆。

      “……满瓶虽可致,洗耳叹无由。忽忆寻蟆培,方冬脱鹿裘。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俦。惟有泉傍饮,无人自献酬。”(《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寄子由》)

      苏轼兄弟去到虾蟆培游玩是在一个冬日,但他们履足山洞却觉得其中温暖如春,因而脱下了厚重的鹿裘。虾蟆培之游与此次的公费旅行相比,山水风景多相似,只是那时有个老弟在旁与自己唱和,如今自己只能汲泉独饮了。

      苏辙回诗安慰苏轼,他说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一起游玩,将来要跟苏轼早上起来一起穿鞋,晚上盖一床被子睡觉。

      “……今游虽不与,后会岂无由。昼出同穿履,宵眠共覆裘。弟兄真欲尔,朋好定谁俦。试写长篇调,何人肯见酬。”(《次韵子瞻减降诸县囚徒事毕登览》)

      苏轼的原诗洋洋五百字,苏辙的和诗完全用其原韵,五十句诗的句末字均与苏轼的原诗相同,这种文字游戏不是人人都能玩得好的,但苏轼兄弟颇以此为乐。

      同年九月,公务员苏轼走出政府办公楼,登上寺楼观雪,忍不住多愁善感起来,又想起了子由。他作诗两首,其二如下:

      “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谁与登。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江上同舟诗满箧”是指三年前苏洵父子乘舟出蜀,顺江而下,三人都写了许多诗歌。“郑西分马涕垂膺”则是回忆前一年苏辙送苏轼出京赴任,两人在郑州分别。

      时空转换,我的老弟如今又在何方呢?哦哦哦,我知道了,傻老弟在东窗下读《周易》,就算有人来敲门、他也听不见吧。

      以下是苏辙的次韵诗:

      “平时出处常联袂,文翰叨陪旧服膺。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
      何时杯酒看浮白,清夜肴蔬粗满登。离思隔年诗不尽,秦梁虽远速须应。”

      既然从小到大没有一日分离,自然进退出处无不相同。苏轼后来在一首送给晁美叔的诗里写道“我年二十无朋俦,四海之内一子由”,其实他这种万人迷要交朋友还不容易么?但良朋再多、最爱的还是自己的老弟啊。

      最后说到“秦梁虽远”,秦指陕西凤翔府,梁指汴梁开封,正是兄弟二人所在。二人在这段时间内所写的诗歌,后收入了《岐梁唱和诗集》。“岐”即岐阳,亦指凤翔府。

      互赠诗歌的用意有很多,比如作诗当“游陪”。

      “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苏辙《闻子瞻重游南山》)

      比如答谢。苏轼给苏辙寄了岐阳十五碑,苏辙收到之后,要捧哥哥几句。他谦虚地表示自己字写得不好,想跟哥哥学书法:“愿从兄发之,洗砚处兄左。”(《子瞻寄示岐阳十五碑》)

      比如撒娇。苏辙曾向哥哥索要砚台作为礼物:“早与封题寄书案,报君湘竹笔身斑。”(《子瞻见许骊山澄泥砚》)意思是“赶紧打包(砚台)寄到我的书案上,老弟会回送你一支斑斑湘竹做的毛笔。”苏轼当然照办,随砚台附诗道:“封题寄去吾无用,近日从戎拟学班。”(《次韵和子由欲得骊山澄泥砚》)

      比如表白。苏辙在《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东湖》诗里写道:“子有不肖弟,有冠未尝簪。愿身化为线,使子为之针。子欲烹鲤鱼,为子溉釜鬵。子欲枕山石,为子求布衾。”

      他说哥哥想吃鱼,弟弟就给你洗锅;哥哥想枕卧山石,弟弟就给你去找被子盖……

      好了好了,知道你们感情好……

      这些都是二十几岁时写的诗。

      ·恨君相远

      苏轼三十六岁的时候,得从京师去到杭州赴通判之任,路过苏辙所在的陈州(在今河南),竟盘桓了七十多天。等苏轼终于得走了,苏辙又一路将他送到了颍州。

      苏轼作诗留别,说:
      人们真的很奇怪,如果分别之后两人相距不远,就好像无所谓似的,但假如分隔得很远,便泪下沾襟。其实咫尺之间不能相见,跟远隔千里有什么不同?而人生要是不经历这些离别,又怎能知道彼此爱得有多深呢?

      【颍州初別子由二首(其二)】

      (苏轼)

      近别不改容,远别涕沾胸。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始我来宛丘,牵衣舞儿童。便知有此恨,留我过秋风。……

      苏轼嘴上说近别和远别没什么不同,可是等到听说苏辙北上去齐州(在今山东)做官,他又忍不住抱怨道:“恨舍弟相远。”

      怎么办呢?

      于是他决定也要去山东做官。

      苏轼求朝廷把他派去东州(在今山东),不过后来去了高密(也在山东),也凑合。

      “子瞻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苏辙《超然台赋(序)》)

      说起来,这对难兄难弟最凄惨的时候,应该莫过于一个被贬到海南岛,一个被贬到雷州(在今广东)。好在苏轼想得开,写诗说:“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

      苏辙就没那么乐天了,他因不习惯吃薰鼠、蝙蝠等雷州当地的“特色美食”,瘦了一大圈。苏轼听说之后,又写了一首《闻子由瘦》,劝他入乡随俗,别挑食啦。

      人言天下无正味,蝍蛆未遽贤麋鹿。(《闻子由瘦》)

      ·书呆子和吃货的互相调戏

      苏辙看上去木讷老实,所以苏轼常在诗里把他塑造成书呆子的形象,如前文提到的“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当然这不是真呆,而是那种坚持心中理想、不与世俗同流且“超然近道”的天然呆。

      苏轼被嘲笑的点则多半跟“吃”有关,比如他煞费苦心地派手下去仙女洞里取矿泉水,比如他见到渼陂鱼,还没下锅就开始流口水了。

      “嗟君游宦久羊炙,有似远行安野店。得鱼未熟口流涎,岂有哀矜自欺僭?
      人生饱足百事已,美味那令一朝欠。少年勿笑贪七箸,老病行看费针砭。 ”
      (《次韵子瞻渼陂鱼》)

      互相调戏的目的不仅在于明贬实褒地颂扬对方的气节或提醒对方养生,还可以顺便试探一下彼此修道的成果。

      苏轼四十七岁时,听说在筠州做小吏的弟弟写了一篇《东轩记》。他戏称苏辙为“东轩长老”,写了首诗,托苏辙的女婿曹焕带过去。

      苏轼说,他给曹焕一个笼子,要曹焕帮他把筠州(即高安)的东轩长老挑到黄州来。

      “君到高安几日回,一时斗薮旧尘埃。赠君一笼牢收取,盛取东轩长老来。 ”

      曹焕路过庐山,把苏轼写的诗呈给苏辙的笔友圆通知慎禅师看了一眼,禅师作偈道:

      “东轩长老未相逢,却见黄州一信通。何用扬眉资目击,须知千里事同风。”

      据说禅师送曹焕出门后,回到丈室里就圆寂了。

      苏辙收到一诗一偈后,先答兄曰:自己已是一片虚空,竹笼如何盛之?就算挑到了黄州也无处安放,因为黄州的雪堂里已经有个老兄了。

      “东轩正似虚空样,何处人家笼解盛。纵使盛来无著处,雪堂自有老师兄。”

      又答禅师道:

      “檐头挑得黄州笼,行过圆通一笑开。却到山前人已寂,亦无一物可担回。”

      苏轼收到回信后,也写了一首诗赠给已经圆寂的禅师:

      “大士何曾有生死,小儒底处觅穷通?偶留一吷千山上,散作人间万窍风。”

      “生死”和“穷通”各是一对反义词,说到对立的事物似有分别又互相依存统一,不能不让人想到《庄子·齐物论》。而“偶留一吷千山上,散作人间万窍风”大概也是取意于《齐物论》中说到的“地籁”之声,即“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苏辙一直认为儒释道三教相通,曾言“老佛同一源,出山便异流。”苏轼用《庄子》来回复禅师,与苏辙的思想契合。

      说到生死的问题,佛道兼修的苏轼兄弟都是比较豁达的。庄子的老婆死了,他可以鼓盆而歌,认为妻子不过是以另一种逍遥自在的方式存在于宇宙之中,所以不值得人为之悲伤。料想圆通知慎禅师应当也是如此,化一气存于天地,留一吷散入千山。

      ·从少到老的生日礼物

      苏轼特别记得苏辙的生日,在此举两个他送苏辙生日礼物的例子。

      一次是苏辙五十七岁时,苏轼给表兄写信,求他帮忙托人把苏辙的生日礼物带过去。

      “河源事,上下缪悠而已。有一信箧并书,欲附至子由处,辄以上干,然不须专差人,但与寻便附达,可转托洪、吉间相识达之。其中乃是子由生日香合等。他是二月二十日生,得前此到为佳也。不罪!不罪!”(《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九)》)

      苏轼说,表哥啊,我这包裹里是送给苏辙的生日香合,不用特快专递(“不须专差人”),只要托洪、吉之间的熟人转达一下即可。但是苏辙生日是二月二十,最好还是能在那之前送到哟。

      再后来,苏轼被贬到海南岛,还不忘跨海寄送拐棍给苏辙。

      “……海南无嘉植,野果名黄子。坚瘦多节目,天材任操倚。嗟我始剪裁,世用或缘此。贵从老夫手,往配先生几。相从归故山,不愧仙人杞。”(《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

      遥记苏辙十七岁的时候,苏轼从成都带了一方砚台送给他,苏辙当时特地写了一篇《缸砚赋》。如今两人都垂垂老矣,不送砚台,改送拐杖了,苏轼想得实在周到。

      ·每逢佳节

      平日里的诗词唱和还可以故作轻松,但一到中秋佳节,兄弟俩便因天上月圆与地上人离散的对比而惆怅不已。苏轼那首最有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苏辙三十八岁那年的八月十五。

      第二年的中秋节,兄弟二人有幸得以在徐州(又称彭城、彭门)一同赏月。可是当晚苏辙写的这首《水调歌头》,却以愁起、以愁终,中间一丝欢愉转瞬即逝,很难让人感到兄弟重逢的喜悦,连苏轼都觉得“其语过悲”。

      没办法,“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苏轼留在徐州做官,而苏辙第二天就要回南都(河南商丘),实在无法多留了。兄弟俩如此漂泊,真怕像王粲那样,流落天涯不复归,永远只能登楼望月、“千里共婵娟”啊。

      【水调歌头】

      (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被,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苏轼在此展现了暖男的一面,又写了一首《水调歌头》来安慰弟弟。

      他说兄弟俩实现抱负之后立刻退休还乡,“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就像当年跟父亲一起坐船顺江而下出蜀一样,我们相伴归去,“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颇为温情脉脉。

      【水调歌头】

      (苏轼)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因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这次共同赏月的经历让兄弟俩无比难忘。

      次年中秋,苏辙写道“飞鹤投笼不能出,曾是彭城坐中客。”(《中秋见月寄子瞻》)

      苏轼也提到“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十年后,苏辙依然写诗怀念这次观月:“十年秋月照相思,相从只有彭门夜。”(《次子瞻夜字韵作中秋对月二篇一以赠王郎二以寄子瞻》)

      不胜唏嘘。

      后记:

      苏轼的词作里经常提到“安石”,此“安石”自然不是王安石,而是东晋的谢安(字安石)。

      苏轼兄弟在初出茅庐时就被晚年的宋仁宗认为有宰相之才,但终究没能一展“致君尧舜”之抱负,反而在政治斗争中吃尽苦头。天网弥四野,使得“飞鹤投笼不能出”,从古至今如是。

      曾经觉得谢安匡扶晋室的功勋虽不可及,但其纵情山水的“雅志”总是不难效仿的,因而嗟叹苏轼兄弟没能急流勇退,去履行风雨对床之约,享受隐居的快乐。但转念一想,纵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纵是把“一死生、齐万物”的篇章倒背如流,纵是面对手足流落天涯不复归的悲剧,可在实现理想还有一线希望的时候选择放弃,好像也确实不能甘心啊。

      父母双亡后的苏轼兄弟,在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有不计其数的诗词唱和互递温情,就算最后不得同归林下,又能有多大的遗憾呢?

      也许只要早做好偿还代价的准备,始终珍视所爱之人,自然无惧无悔……

      即使结局不完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