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心甘情愿否?赚否?亏否?获得了什么?情感上的慰藉?心灵上的救赎?还是经济上的支持?这是每一段关系都难免会涉及到的问题。
      事业上的赞助、成就上的助推,大多会被铭记并报以桃李。可彼时情深意浓的感情,此时一旦烟消云散,无论当时如何倾其所有不顾一切,都已成云烟飘过不复存在。
      而在不考虑复燃的情况下,我们或多或少都会计算一下情感帐、经济帐。略微不平亦或窃喜,当然后者概率极低。
      用金钱换来的慰藉是一时的,而金钱却能亘久保持其价值(当然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故待到用金钱换来的慰藉也随金钱一并散去之时,便是我们扼腕叹息悔不当初之日。
      因为在偶然的某一个时间段我们的精神需求大于物质渴求时我们仅凭感性用物质换取精神慰藉,当我们回归理性平静地摆出“利益至上”原则时,便恍然明了失去已不再回来。
      这就是为什么在一段感情终结后,大多数人忿忿不平的大多数表达都是,当初我给某某花了多少钱云云,却几乎不会提到我当时多么心甘情愿,我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怎样的快乐。
      可我们又为何需要情感的慰藉维持生命呢?只是因为孤寂吗?人类社会“利益至上”颠扑不破的真理能否解封?情感能否打破我们奉为圭臬的信仰?如果不能,那又如何讲我们在情感上的投资呢?
      我们给予他人物质,带给我们自身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是心灵上的慰藉,是一种存在感、成就感。究其本源亦为利益驱使,精神利益。简言之就是,我喜欢你,我把钱全给你,我看你花钱我就开心、满足。
      那么就会有人站出来质问,那么血脉相承的亲情呢?是,我承认宗法血缘,不是说割就能割的。可□□和灵魂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完全割裂开的,一个人的思想精神完全不受控于他身上所表现出的显性性状。这也是手足不和、兄弟不睦出现的根本原因。
      人类总需要一种更稳固的利益关系得以延续,需要用一些不需要解释的信仰坚持一些事情。其实这跟基因的相似度并无直接关系,就像一对亲兄弟,他们之间的基因相似度大于其与父母子女的基因相似度,可他们是否相亲相爱仍是未知数。
      人活着无非需要物质亦或精神使其得到满足(对权力、命运、声望、财产等皆是对二者追求的表现),而人与人之间也便是各取所需的关系,最完美的感情也不外乎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契合,最令人不耻的感情也只是双方所需皆为物质,那么为何人的价值观给予了二者截然不同的烙印呢?这也是利益至之原则带来的副产物,简言之就是不是所有的人会生在富裕家庭可几乎每一个小孩都会得到亲人的疼爱,在情感泛滥,物质匮乏且分配极度不均衡的情况下,便会产生人人追求物质并且对追求的物质行为感到不耻,物质和精神亦或是情感本身并没有错,可二者有时可以相互借以表达,简言之,我爱你(我从你那里获得了精神需求)我愿意把我的钱全部给你(用以表达其程度之深),同时我从你那里得到了我所渴求的金钱,我愿配合使你得到你所需的情感精神追求,可我这么讲来有些牵强,但你仔细想想便会略有赞同,这就够了,那么了解了这些之后,我其实是想表达一下,我从来有过甚至从未想过从我们这段奄奄一息,不,如同死灰(我还不能确定是否应去掉“死灰”二字)关系中追求物质满足,当然也没有想过去给予物质,虽然这么说有些恶俗,但我难免不受普世价值观的影响。我也从未想过要去挽回,我不擅长做一切牵强妥协的事情,是否还有意义,由你决定。我不需要这点价值,也不用诚惶诚恐活在怀疑中,不是表达无所谓也不是示意凛然,只是简单的通知一下,那么就这样,我觉得可以了。
      妈的真累,不堪一击的情感和强悍的物质,皆为利益至上为何不能握手言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