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 ...

  •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即便有着姚慧的“预言”,姚建军仍旧负伤了,但是伤得不重,左臂中弹,没伤到筋骨,已是大幸。伤好出院后,姚建军得了七天的小长假,夫妻俩商量一番,最终决定回老家探望四位老人。姚建军和白婉都是J市人,四位老人也都住在J市。索性京城离J市也并不远,坐火车一天一夜就到了,七天探望四位老人是足够了。
      由于火车站位于J市城郊,距离姚家比较近,姚慧一家人就先去了姚家。
      姚建军家祖上三代以上都是贫农,直到姚建军的爷爷参军后,家境才有所改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能够活着就已经是一种幸运了,特别是像姚老太爷这样真正上过战场,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老一辈人。只可惜早年落下的伤痛,让这位年轻时英勇无畏的老人,早早在伤痛中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在那场全世界大规模械斗结束后,国内历经几年也终于安定,在部队算个小官的姚老太爷原本被分配到一位伟人身边当警卫,后来姚老太爷的老子、娘都年迈病危,他只好请了一个月的假,携家人回乡探亲侍疾。后来一位和姚老太爷私交甚好的战友传来消息,说京城时局有些动荡,让他先不要回去,一家人便又住了些日子。没过多久,风波越来越大,姚老太爷就绝了回京城的心了,打了辞职,带着一家人在老家安顿了下来。无论外界有什么风波,农村所受的波及永远是最小的。
      上午十点左右,姚慧一行人到了姚家村。刚下车,姚慧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一切,一时感慨万千。这时的姚家村还很落后,村里只通了电灯,连电话都没有,更别说电视了。房子都是清一色的红砖灰瓦的小平房,路也全是又窄有凹凸不平的泥路,但对姚慧来说,现在的姚家村才是她记忆中最美的样子。
      此时正是割麦子的时节,几人走到村口便可以看到许多村民在麦场上晒麦子。男的女的拿着铁锨,不断地铲着麦子,扬麦皮,一边干活,一边还有说有笑。姚慧一眼就看到了蹲在路边休息的姚老爷子,正准备告诉爸妈,姚建军就开口了。
      “爸,大热天的摊完麦子不回家蹲这儿干嘛?”
      姚守义听到儿子的声音,转过身来,黝黑的脸上立时浮现出笑容,白白的牙齿在脸色的映衬下格外显眼。“呦,老大一家回来啦,走,走,咱们这就回去。”说着便扶着铁锨把儿站起身走了过来。老爷子走到跟前时,白婉微微一笑,柔声道:“爸,你们最近身体怎么样?怎么没看见妈她老人家?”
      姚守义憨笑:“老大媳妇有心了,我们身体都不错,你们放心。你妈她刚回去做饭去了。”说完一把抱起了姚智,“我的大孙子诶,想死爷爷了,你想不想爷爷啊?这次回来就留在爷爷家,等开学再回去,怎么样?”边说着,边抚摸着姚智的小脸,手上厚厚的茧子刮得姚智的脸微微有些发疼,但看着爷爷高兴的样子,他便忍了下来。
      姚智有些犹豫地看了看姚慧,心里十分无奈,爷爷的差别待遇能不能别这么明显,实在是让他很尴尬。即便心里对老爷子有些不满,老人终归对他很好,他也不忍心扫了老人的兴,“我也想爷爷了。但是我想和姐姐在一起,姐姐留下来,我就留下来。”
      姚守义闻言才看向姚慧,对于忽略了小孙女他也有些不好意思,蹲下身来,摸摸姚慧的头,“小慧要不要在爷爷家过暑假啊?”
      对于姚老爷子的忽略,姚慧倒并没有在意,她一直都知道爷爷奶奶很重男轻女,前世她小时的情况相比于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前世姚老爷子和老太太育有三儿一女,却只得了一个孙子,宝贝得不行不行的,什么好东西都留给孙子,孙子孙女吵架也永远是孙女的错。姚慧小的时候还觉得很伤心,不过随着她慢慢长大,他们这一辈的孩子只有她生活在两老身边,能够经常随父母来探望他们,两老对姚慧的态度也就越来越好,甚至比她唯一的堂弟姚海也不差什么,她的心结也就慢慢解开了。而今生也许是托姚智的福,爷爷奶奶一直对她不错,只是相比于姚智还是有些距离就是了,再加上她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孩子,实在没什么必要为这个伤心难过。
      姚慧仰着甜甜的笑脸,故作天真地看着姚老爷子,“小慧也很想爷爷奶奶,但是小慧更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虽然她不介意在暑假留在爷爷家,但是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前世这个暑假她的痛并快乐的学习生涯正式开始。白家家教严格,孩子大多两三岁就开始启蒙,四五岁就开始学些兴趣特长,前世在姚建军重伤住院时白婉都没改变计划,何况是现在家里没什么事。姚慧到现在都还记得当时白天在兴趣班学古筝,晚上和老妈一起去医院陪老爸的情形。
      这时候姚建军适时地开口了:“爸,我这次只有七天假,回来只能在家住两天,然后就要去岳父岳母家了。毕竟我们大半年没回来了,岳父岳母也该想孩子了。在那边住两天,我们就要回去了。”
      一听这话,姚守义不高兴了,他还没稀罕够大孙子呢,两个大人有事回去就回去了,小孩子也没什么事,着急回去干嘛!“就住两天你们还回来干什么?要走你们先走,孩子们再住几天,大不了开学前我给你们送回去。”
      一看老爷子急眼了,姚建军不好一味地忤逆老人,但是他和妻子对孩子的暑假已经有了计划,实在不方便把两个孩子留在父母家。正愁着该怎么和老人说,他就看到一旁白婉冲他打眼色,“爸,开学孩子们就要上一年级了,我和婉儿对孩子们的暑假已经做了规划,实在不方便让孩子们留下来。”
      白婉见老爷子一脸不愉,又想了想,说道:“爸,两个孩子今年已经五岁了,是时候该学一些特长了,要知道技多不压身。我就是两岁启蒙,五岁开始学习琴棋书画,而很多技艺越早开始学越容易打好基础。我和建军原本打算在大院附近报个特长班,现在想想的确是忽略了你们的感受。要不这样,把小慧和小智留在我爸妈那,正合适年初我妈就退休了,可以在家教教孩子们?这样以后每周末他们来住两天,行吗?”
      姚守义想了想,儿子和媳妇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虽然他并不赞成这么小的孩子就要学那么多东西,但他也知道越是大户人家,小孩子启蒙的就越早。儿子和媳妇都是有见识的,总不会害了自己的孩子,只得同意了白婉的意见。
      一行人边聊边往家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排房子前面,这就是姚家了。
      姚老爷子年轻的时候是生产队的大队长,为人精明能干,老太太也是十里八乡一枝花,虽然大字不识,但持家有道,还绣得一手好花。两人早早就为几个子女攒好了老婆本和嫁妆,给三个儿子盖的房就和他们在一排,二老住在最东边,往西依次是老大、老二、老三的房子。可惜天不遂人愿,这三套房子最终一套都没用上,已经闲置很多年了,只有过年过节,儿女都回来的时候才用得上。
      姚家村的房子几乎都是小四合院式,正屋坐北朝南,前面是院子。院子东西两边一般一边是厢房,一边是小菜地,但也有人家是两边都是厢房或者两边都是菜地。中间是一片空地,靠小菜地那边坐落着井台和抽水泵。空地前面是平房下面过道,通着大门,过道的左右两边分别是厕所和草厦子。
      此时姚家的大门敞开着,过道里铺了凉席,一位满头白发,戴着老花镜,衣着朴素的老奶奶正坐在上面,腰杆挺直,气质如松。她微微低头,左手拿着一把看上去就有些年头的芭蕉扇,轻轻地扇着,右手持针,正不紧不慢地在绣绷上绣着什么。布满皱纹的脸上依然可以看出年轻时的风骨,绝对是个美人。
      “哎呦我的妈诶,您老绣什么花啊,小心别累坏了眼。”姚守义看到老人家,赶紧上前要拿下绣花针。“您看看谁回来了?您的大孙子带着孙媳妇和孩子们回来了,咱不绣了,好吗?”
      “阿义,我就绣了一会,没事的。”说着抬头看向众人,笑得十分开心,“小军、小婉还有孩子们回来了啊。来,来,小慧、小智,过来让太奶奶看看,我的宝贝重孙诶。”
      姚慧依言拉着姚智走了过去,老太太拉过他们两个的手,放在一只手的手心,用另一只手拍拍他们的手背,“好孩子,一转眼都长这么大了,来,坐这儿,和太奶奶一起乘凉。”说完转过头,看着满头大汗的儿子,“阿义,孩子们在这陪我一会儿,你先带着建军和他媳妇进去吧,让桂花再多做两个菜,孩子们难得回来一趟。”
      “知道了,妈。您就是不说,桂花她也知道。我把绣花绷搬到边上去吧,省得孩子们玩闹磕着碰着。”姚建军看老爹要搬绣花绷,赶紧过去接手,“爸,我来吧,你先进屋休息休息吧,别忙活了。”
      “行,那咱们进屋吧。”
      白婉见姚建军挪完,笑着和老太太说道:“奶奶,那我们先进去了,我去帮妈打打下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