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西游四 ...
-
下午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又不过分刺眼,街边绿树红花,好一派太平景象。
只是慈航却实在没有欣赏的心情,捂着闷痛的胸口,知道点子扎手,恨恨地吐出一口血,顾不上伪装,慈航飞快地发挥了西方教的优良传统,见事不妙,马上脚底抹油开溜。
一口气驾云回到珞珈山,再想想前两次的出师不利,慈航望向下界,只见长安城里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座三霄观,百姓来来往往,摩肩擦踵,显然是香火极盛。
想起刚刚打伤自己的似曾相识的气息,慈航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头上一痛,想起了那些年被截教弟子胖揍的恐惧。再想想封神之战时三霄的混元金斗,金蛟剪,黄河阵,他这次是真的怂了。
从通天师叔到赵公明,闻仲,截教那些人都是出了名的硬骨头,如今通天师叔陨落,谁不知道截教这些人现在正憋了一口气就等着跟他们这些人算账呢。
死道友不死贫道,西天取经再重要也不值得他观音菩萨赌上命去,想到这里,眼珠子一转,自己动手把身上的袈裟撕的破破烂烂的,慈航把自己弄得更凄惨些,哭丧着脸去灵山找西方二圣做主。
不就是被人说不要面皮嘛,丢人算什么,丢命才要紧。
灵山之上,慈航把西方教的优良传统发挥到了极致,他跺着脚,且哭且嚎:“圣人啊,不是弟子不用心,实在是弟子无能啊。”
“圣人啊,长安城百姓供奉三霄,分明是那截教逆天而行,抢我们的香火啊。”
“圣人啊,……”
被通天打的伤还没好,再看看面前哭得格外投入的慈航道人,接引和准提对视一眼,心里门清。
不同于截教那些被他们强度来的三千红尘客,阐教这师兄弟几个可是受不了元始天尊的高压教育,主动投奔他们来的。
不愧是叛师之徒,果然没骨气,虽然心里瞧不上慈航,但西方二圣面上还是做出一副慈蔼模样。
没办法,谁让他们西方不产人才呢,就慈航道人这样的,已经是矮子里面拔将军了。
到底还要靠着慈航干活,摆出一副宝相庄严的模样,准提道:“我徒不必气馁,三霄能胜过我徒,想必是依仗法宝之利。”
顿了顿,十分肉疼的递出手中的七宝妙树,准提道:“我徒这次可带本座七宝妙树去长安,西行之事关系到佛教大兴,我徒务必谨慎,莫出岔子。”
到底是自己的伴生灵宝,又不比通天教主财大气粗,即使已经递给慈航,准提心里还是舍不得,又再三叮嘱道:“宝树干系重大,待取经人西行之后,我徒务必速带此宝来向本座交旨。”
见师弟把自己的伴生法宝都借了出去,接引也不好空着手,于是,他也道:“既然如此,本座的接引宝幢也交由你使用,到时一并前来交旨即可。”
一下子拿到手两件先天灵宝,知道西方二圣这是把家底都拿出来了,慈航也就见好就收,他十分有眼色地停止嚎哭,做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来,他道:“圣人放心,弟子定竭尽全力。”
只是虽然有两件宝贝在手,但封神之时,慈航实在是被三霄打出了心理阴影,虽然不知道李世民和李建成为什么还没反目,但他还是决定换个人下手。
于是乎,太极宫里,唐高祖李渊十分偶然地感染了风寒,十分偶然地觉得自己身体不好,应该提前让位给下一代,并且更加偶然地想要越过太子传位给秦王李世民。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次日的大朝会,不待李渊说完自己的决定。
东宫一系的官员首先表示了不满,该官员十分愤慨,气的脸红脖子粗,口水差点喷到李渊脸上,情绪十分激动地表示:立储不是天子一家之事,太子无过,缘何废之。
李渊:对啊对啊,太子就是没犯错啊,建成,我的好大儿,爸爸爱你。
中立的官员也有点摸不着头脑,想了想,他们推举出了一名代表,文绉绉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大意如下:
陛下啊,我的好陛下,从周朝开始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啦,陛下您这么做与理不合,不利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巴拉巴拉。
李渊:对啊对啊,朕就是因为这个才立建成当太子的啊,爱卿,还是你懂朕。
当然,最让人稀奇的还是秦王李世民竟然也在朝堂上推辞储位,表示自己虽然打仗打的好,但兄长也不差啊,而且兄长治国理政也很能耐,我李老二愿意一辈子协同兄长啦,到时候兄弟齐心,一定能守好我大唐江山的啦。
李渊:老二,是爸爸错看你啦,你也是好孩子啊,呜呜呜呜
对这一出,且不说朝堂众人如何反应,被众人这么一顶,李渊昏沉沉的脑子终于清醒过来了,大夏天里,他硬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简直是鬼使神差,我这是怎么了,贸然更换储位,必然动荡江山社稷。而且,我为什么会这么早就想退位让贤,朕身体很好,朕还能再干一百年。
面上不动声色地让众人退朝,刚回到太极宫,李渊就让人请了天师过来,妖法,朕一定是中了妖法,必须要找天师驱邪。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至此,慈航三战皆败,简直恨得咬碎银牙。
只是慈航的算计也好,西方二圣的和元始天尊封神时候对截教的打压也好,这些充其量只是个马前卒。
跳出劫数之后,通天的大脑越来越清晰,龙凤也好,巫妖也罢,乃至于自己和截教,他们真正的敌人从来都远在三十三天外。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者也。
东宫里,四面晴空,万里无云,通天的神情却格外阴郁。
而另一边,远在碧海苍灵的东华帝君却迎来了一个不素之客。
琦树瑶花,芝兰玉树,间或传来几声兽鸣鸟啼,都是天下一等一的灵兽。东华帝君的碧海苍灵实在是这灵气越来越少的洪荒世界中难得的洞天福地。
感知到自己布置在道场的阵法被触动,放下自己抚摸灵鸟的手,东华起身查看,便见一玄衣小将踏波而来。
“阐教三代首徒清源妙道真君杨戬奉元始天尊之命请帝君去玉虚山小住。”
……
……
沉默,沉默,东华头疼地扶额。
虽然早就知道元始天尊对通天教主执念深重,但重到这种程度也是让人头疼。
看一眼面前芝兰玉树一般的小将,东华无奈开口:“小住好说,远来辛苦,真君不妨来我府中稍歇,喝上一杯水酒。”
在相貌上继承了自己那位不可说的母亲的美丽,东华帝君自然是这世间一等一的好模样。
被他一笑,杨戬不知不觉便下了云头,跟着东华来到府中。然后,就走不了了。
“这酒是我采集山间野果酿的,真君不妨尝尝。”
嗯,的确不妨,杨戬毫无戒心地喝下一杯果酒,然后大醉三日。
“这菌子是我这府中的特产,对修炼很有好处,真君尝尝。”
的确很有好处,杨戬吃下一朵,灵力奔涌,马上就要突破境界,他不得已马上打坐调息,消化了十天。
“真君,我看这林中灵兽太多,真君可要陪我去打猎?”
“真君,……”
被东华这几天层出不穷的花招搞出了心理阴影,杨戬一听“真君”这两个字就心有戚戚。
苦笑一下,想起来时师尊曾叮嘱自己的东华帝君也元始天尊不睦,杨戬如今可算把这不睦看了个明白。只是师命难违,他还是打算问个清楚:“玉虚宫离碧海苍灵不过千二百里,帝君究竟打算何日启程?”
顿了顿,他又道“还是说,帝君压根没打算去玉虚宫?”
听到这话,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脸上面具似的浅笑褪去,面对着这跟自己同龄的青年,东华也不想再骗下去了。
杨戬不愧是阐教第三代最出色的弟子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跟他站在一起,也毫不逊色。
出身虽高,东华却自小孤寡,这几天相处,杨戬可以说是他唯一一个同龄的朋友。
只是如今这两人之间的气氛却实在不怎么好。
脸上不用再挂着那种客气似的微笑,东华的脸上继承自另一个血亲的锐气便显了出来,他道:“真君看出来了,我和母,……,父亲关系实在不好,的确是不想去玉虚宫的。”
虽然是生身母亲,但元始天尊对通天教主的执念过深,兼之素来为人冷清,虽然对这汇聚了自己与通天两人血脉的子嗣十分珍重,但也多是表露在对方的修行上,日常生活中,两人并不亲近。再加上通天教主的陨落,东华与元始天尊的关系自然紧张。
只是做为两人唯一的血亲,天赋又高,东华其实能隐隐感知到通天的气息,但有了气息,东华同样能感知到对方身上隐约的魔气。
圣人入魔,弄不好就是天地覆灭,重开地风水火,知道元始天尊对待通天教主的过分执着,东华更不想节外生枝了,因此,他对玉虚宫自然充满了抗拒。
听到东华的回答,杨戬也并不意外,这几天相处,他对自己这小师叔也算有些了解。既然如此,他道:“师命难违,那就只能跟小师叔做过一场了。”
说着,三尖两刃枪凭空出现,被他握在手里。
东华亦是一笑,已是长剑在手,他道:“自然,师侄不要怪我以大欺小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