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我的《满庭芳》卡在了第一章就写不下去了。
不是因为无话可说,恰恰是因为太多的话想说,太多的故事情节在我的脑子里纠结在一起,不知道从何下笔。我既想着要写这个,又想着那个也不能丢,到最后草稿上洋洋洒洒地写了有一万多字,可正文偏偏就无从下手。
我就这样坐在电脑前发了三天的呆,发一会呆,刷一会儿手机,其实根本不知道刷的什么东西。
我不知道其他的笔者是怎样来面对这种情况的,也许大多数的人总是心里有个框架,腹稿打了一遍又一遍才敢下笔去写;还是如我一般故事情节想了一大堆,却不知道怎么串联比较合理。
我是个惯会逃避的人,写不出来,我就做些其他的事,心里想着这个,手上还能做着那个,到头来一心只够想着,手上的事儿往往一团糟,连脑子都不够转。所以说,我是个只有一心,却偏偏要学人家二意的人。
想读《有匪》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之前被别人推荐看过一小段,因为学业紧张,没时间再看就放下了。
偶然在晋江的作者榜上看到了priest的名字,遥遥地挂在第一位,和其他那些个矫揉的中文名格格不入,像是个傲视苍穹的绝顶高手。其他人还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甜烧饼好吃还是咸烧饼好吃的时候,人家已经开了个烧饼连锁店,直销海外了。
而我呢,连烧饼屑还没尝到。
突然觉得现在这个被“困”在开头的自己很可笑,可我向来是个不服输的人。至少在撞到南墙之前,我是个有傲气的人。
反正现在这个文是写不下去了。我一没读者催着我每天更新,二不需要没皮没脸地写些烂文养家糊口。干脆丢下这些“千头万绪”,一心地看起了《有匪》,做个“野心勃勃”的拜读者。
开篇乃是“后昭,建元十七年春。杨柳生絮,海棠初开。”这么两句话,让我甚是心折。多久没见到这么干脆利落的开头了!
就像小学的时候我们写作文总是喜欢用些排比句、比喻句抑或是引用哪个名人名言,洋洋洒洒三四行方能显得自己文采不凡,腹有诗书。可后来,我们才知道,一开头就和盘托出的文章大多“食之无味”,真正的“珍馐”乃是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的。
一如大观园里的“曲径通幽处”和芦雪庵联诗时,王熙凤开头的一句“一夜北风紧”,看似简洁,其实给了作者多少笔墨挥洒的空间,又给了读者多少的浮想联翩。
渐读我渐发现,作者写这种简练风格写得如鱼得水。三言两语就能勾勒出一个生动且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对话中语言风格也能清楚地区分出不同的人物。可最为难能可贵的还是作者能于平淡简练语言中道出自己独到的人生见解。
我看过一个网友对priest的评价,说她似乎不仅仅是在写小说,她更多的是想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自己构建的世界里表达对很多社会现象的观点。在她的小说里,儿女情长只是陪衬,她的小说主角都肩负着更为重大的人生职责,都有着更为深远的人生意义。
这才是高级的书写,这才是未来我们的网络文学应该追求的方向,这也是作为广大网络文学爱好者之一的我的人生理想。
很多人觉得如今的网络文学是快餐化时代的产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在一个广阔的平台上发表自己的作品,这不仅仅意味着日益平等的大时代,也意味着曾经阳春白雪的文学产物,逐渐走向了文学审美上的低水平。以至于到现在,网络文学就与“低水平、庸俗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似乎只需要一个ID,一个平台,一个无聊的随笔,就可以称呼自己为“网络写手”,就可以在这个大潮流里留下自己的一笔。
而为了正名,为了热爱,有一部分文学爱好者依旧在滚滚的时代洪流中保持着自己的初心,字斟句酌地去写每一章故事。为了捍卫自己手中的笔,捍卫那些依旧坚持着高审美的读者。
我想,《有匪》就是这样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