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二十七章 ...
“说是离着学校挺近,具体哪个学校,就不知道了。”王二嫂忍不住捏向李笙的小肉脸,笑容可掬道。
在学校附近可就值钱了,哪怕只有一间,也够在县城买套两居室呢,李笙羡慕想到。
“不过我听二拐子说,大壮的门市攀上事了。”另一位嫂子低声道。
“啥事,快说说。”这可掀起了在座女性的八卦心,就连一旁沉默的小林婆也微微抬起头。
嫂子清了清嗓子,在大家伙期盼中,神秘道:“前几天二拐子去城里,路过大壮门市,你们猜看到啥了...一群小混子把门市给堵住了,那么些个小年轻,堵了一上午呢。”
“我的天,大壮就是个修车的,这是惹上谁了?”
“二拐子就没过去帮忙?都是一个村的,可不能让大壮迫害了。”大家伙惊呼道。
“二拐子那德行,不跑就算好了,不过二拐子也没跑远,他说他怕大壮出事,就在马路对面守了一上午,万一有啥事,也好回村般救兵。”嫂子道。
老林婆唏嘘:“大壮是个苦命人,打小没了娘,爹又不疼,这孩子...哎,挺好的日子,都买门市了,咋就摊上这事了!不过,到底出了啥事,大壮可是个老实孩子,咋就惹上黑了?”
“二拐子找人打听也没法听清楚,只说是门市上有牵扯,具体咋回事,还得问大壮…唉,大壮这命啊。”这位嫂子也摇头叹道。
众人你言我一句,围着大壮,感叹起了他的苦命人生。
李笙虽没见过林大壮,但对此人也早有耳闻。
大壮的母亲生他时难产,父亲在老婆死后没多久又娶了新媳妇,新媳妇进门一个多月就怀了孕,从此不满一岁的大壮就开始了苦日子,新媳妇找人算卦,说大壮八字克她肚子里的孩子,有后娘就有后爹,大壮父亲就把大壮送到亲戚家,小小年纪的大壮就成了流浪儿,长到十来岁才算正式回到父亲身边。
可惜,他刚回家没多久,后妈的儿子就出意外没了,这下好了,他克弟的名声算彻底坐实了,从此大壮便过上了,后妈恨,亲爹打的悲催日子。
最后大壮的姑姑看不下去,把大壮接回自己家,只是姑姑家里穷得叮当响,供不起大壮上学读过书,于是大壮从小就跟在姑父身边学会了修车补胎的活计。等年龄大点,就接了姑父的班,在路边摆摊修胎为生计。 后来摆了几年摊攒了些钱,又到城里去摆摊修车,没想到日子竟越过越好,靠着修车的手艺,不但娶上了媳妇,还在村里买地盖起了房,年前还在城里买了间小门市。
“我琢磨着,就大壮那老实劲,他准不能拿□□骗人家房吧?”王二嫂猜测道。
老林婆想也不想道:“大壮是个实诚孩子,绝对不能干坑蒙拐骗的事。”
“那因为啥呢,难道别人给他下套,想从他身上骗钱?”有人猜道。
“没准真是,我听说大城市就有专门糊弄人的骗子,骗人签字按手印,就算找警察,也管不了…好像叫啥经济犯罪,专门糊弄城里有钱人,不过大壮就算日子好过,也算不上有钱人啊。”王二嫂纳闷道。
“要我说,没你们想的那么复杂,没准就是小混混上门讨保护费呢。”另一位嫂子道:“我跟你们讲,现在的小年轻可了不得,不干正事,胆子还贼大,远的不说,就说五嫂家的大毛才十八岁,就在县城跟着个年轻小老板,整天带着一帮小混混去大街上收保护费。”
“哎呀,大毛那小子打小就调皮,五嫂就不管管?”
“管啥管,就五嫂疼孙子那劲头,哪舍得管…我听说那小老板姓陈呢!”
一说姓陈,众人一阵唏嘘,谁也不敢再往深里说,只又转回大壮身上,几人你一言我一句替大壮感慨发愁,慢慢消遣着时间。
李笙不是小孩子,自然知道老林婆一众人不再深谈的原因,每个地方都有地头蛇,文阳县也不列外,特别是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经济起来后,胆子大、头脑灵活的地头蛇总有自己的一方势力,尤其在文阳县这种十八线开外的小县城,所谓的地头蛇只要不犯大事,打点好上面,当官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赶上有经济头脑,娱乐行业搞得风生水起,能带起一方经济者,ZF就是无形的保护伞,所谓官商勾结,不过如此。
而文阳县最大的地头蛇,就姓陈,要说这姓陈的一家,还得从六七十年代说起,陈老爷子是当年文阳县武装革命部的部长,专管□□造反派,连县领导都要避让三分,其权利之大可想而知,陈老爷子年轻时风光无二,等到八十年代末,老爷子的大儿子借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南下挣了一大笔钱后,就回家乡收揽人手做起了生意。
就李笙知道的,县城最大的□□,就是陈家所开,一楼洗浴,二楼歌舞,三楼赌钱,据说去□□消费一次,少说要花个千八百,能进去消遣的,非富即贵,不是普通家庭能想象的。
□□只是陈家生意的一角,前世房地产兴起后,从文阳县到市区,一半以上的楼盘都出自陈家,李笙记得,前世政府每年大力支持的企业对象回回都有陈家,就连她所工作的学校,还接待过陈家几次,陈家给学校捐钱,学校为陈家提供好名声,互利互惠,合作双赢。
民不与官斗,穷不与富斗,这是自古以来老百姓的生存的法则,特别像老林婆这种活了半辈子的老人,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最知道祸从口出,所以一提到陈家,几个老太太都心照不宣不再继续。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来帮忙的亲戚邻居,大都回家升火做饭,只有林老二两口子留了下来。
中午林素华掌勺,在院子支起的土灶锅上炒了几个菜,老林头、林老二、李卫国和林建宇四个男人在正屋吃,老林婆、小林婆、林素华和李笙姐弟俩,则在西房屋单独支了个小桌子吃晌午饭。
这个年代的文阳县,有客人在时,吃饭还讲究女人孩子不上桌。
因下午要定菜单,拉接亲的人名单子,还要从村里借婚宴上的桌椅板凳,大家伙吃饭速度要比平时快上几分。
上午陪老林婆唠嗑,李笙磕了不少瓜子,到现在都不怎么饿,她就盛了小半碗米饭,但老林婆一个劲儿的往她碗里夹肉,不想扫老人家的兴,她就硬着头皮,好不容易把饭扒拉见底,刚要放下碗筷,就听到正屋传来叫骂声。
声音很明显,一听就知道出自林老二,老林婆脸色顿时不好,小林婆拿筷子的手微微发抖。
李笙想去外屋看看,林素华把人按住,冲她摇摇头,见气氛不对,李笙不敢乱动,只得再次端起碗筷,默默数起饭粒。
“说好了不让喝酒,不让喝酒,准是你爸,四六不懂的东西!”老林婆咬牙放下碗筷,踹开脚下的板凳,铁着脸冲到外屋。
“带着小锁,去小卖部买零嘴去。”老林婆一出屋,林素华迅速从兜里掏出两块钱,递给李笙,示意姐弟俩赶紧离开,顾及着小林婆在旁边,林素华不好直接说明原因。
“不用,我兜里有钱。”李笙很上道地拉上李锁,悄悄从西房门退出。虽然好奇林老二和小林婆的夫妻关系,但长辈不让知道,尤其当事人都在,想来是要在小辈面前留着脸,既然如此,她要当个有眼色的好孩子。
******
从老林头家出来,李笙领着李锁直奔村东头的小卖部,一路上大人不在,她嘱咐李锁,中午林老二吵闹一事,不能对村里其他人提起,李锁年纪小,却也是个有眼色的孩子,当场就保证他绝不会像大英子那般话多。
农村的小卖部与县城比,花样要简单许多,姐弟俩花了两块钱买了满满一袋的零食小玩意,消费完,时间也才过了十几分钟,现在回去还早,李笙就领着李锁去附近的大清河。
大清河说是河,其实是个半大的水沟子,只有夏季水多时会被注满水,冬季的大清河是个干巴巴的土坑,坑里长满了一片片的干苍耳,人要下去,少不了要沾一身,沾在身上难摘不说,这种植物带浑身刺,扎人十分疼。
李笙选了一处相对没有苍耳,比较干净的土坡,她懒洋洋地坐在地上,李锁吃着零嘴玩摔炮,姐弟俩在此地打发消磨时间。
临近春分,温度虽低,但正午的阳光晒在身上暖烘烘,吃饱喝足后的李笙被太阳一照晒,便有些昏昏欲睡,正当她眯着眼,困意袭来时,李锁突然跑到身边。
“姐,你看看,那是不是小姑对象?”李锁神秘兮兮地摇晃她胳膊。
李笙打哈欠,迷糊道:“什么对象,谁的对象?”
“小姑对象!我看见小姑对象和一女的拉手呢!”李锁这一句话,成功让她精神百倍,她起身四处张望,“人呢?”
“在那边。”李锁拉着她,越过四五个土堆,在临近远处的一颗大柳树的土堆旁停下,果然柳树下站着两位年轻男女,李笙弯着腰,蹲在土堆后面,探头向柳树那方观察。
“你确定那是小姑对象?”她回头问道,李锁确定道:“错不了,小姑相亲那天,他给我两块巧克力呢。”
李笙眯着眼,远远打量那两人,前世她就见过林亮一次,人长什么模样早就忘干净了。
从远处看,只能看出林亮的大高个子,具体什么长相,距离太远看不清,不过那女子,绝对不是李红梅,李红梅个头高挑,一头长发,而林亮身旁的女子看上去个头不高,身材要比李红梅纤细,关键头发只到肩膀。
“姐,小姑对象是不是出轨了?”别看李锁年纪小,小男孩对男女情爱这一块,还是有基本常识的,他看向那对拉扯不清的男女,皱眉道:“他跟小姑谈对象,咋能牵别人的手,真不地道。”
“对,他不太不地道了,咱可不能跟他学,跟女孩子处对象,就要一心一意,不能当陈世美。”李笙趁机给弟弟树立正确恋爱观。
“哦...姐,咱要不要告诉小姑?”李锁问道。
告诉李红梅?李笙下意识否定,先把个人恩怨放一边,依着李红梅的性格,直接告诉她,她肯定会找林亮问清楚,按照林亮前世的渣男属性,肯定会花言巧语把人糊弄过去,李红梅傻乎乎听信了林亮,她和李锁作为告密人,可就成了影响人家小两口恩爱和睦的罪人,若再添上王老太,那可就...李笙摇摇头,刚过上几天舒心日子,她可不当烧包。
可隐瞒下去又不太地道,眼睁睁看着渣男游走在两个女孩子之间,虽然其中一人是令她讨厌的李红梅,但良心多少会过意不去。
怎么办呢?李笙抿嘴思索,过了片刻,她眼睛一亮,对李锁附耳悄声了几句。
下午晌午饭后,来帮忙的亲戚陆陆续续进了老林头家的宅院,李笙找了一圈,没看到林老二和小林婆,想来是被老林婆赶回家了。
农村办酒席,置办菜品的大厨找的都是做惯酒席的乡间厨师,虽然也有请县城饭店的大厨置办酒席,但饭店厨师用料相对精细耗费,乡间厨师则更粗犷接地气,虽然乡间厨师味道略逊色,但在花费上,还是乡间厨师在农村更受欢迎。
老林头请来的乡间大厨,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好手艺,此人名声极好,做菜不浪费,为人实在,给本家能省则省,很受村民喜欢。婚宴菜品无非那几样,老林头选了中档菜品,大厨把需要置办的肉菜调料列出两张单子,老林头要在婚宴前预备齐全,婚礼头一天大厨会再来确认查看,以防出错。
这边老林头和大厨商定菜品,另一头,李卫国和林建宇借了村长家的三蹦子,在村里挨家挨户借桌椅碗筷长凳,在农村每家办红事的桌椅板凳,大都从同村乡亲家借用,等办完事,在挨家挨户还回去,若哪家的桌椅板凳丢失或损坏,本家就捎带过去一包瓜子喜糖以作赔偿,没人会在结婚这种喜事上较真。
临近傍晚,老林头要留李笙一家吃饭。
筹办婚事极其耗费精力,况且白天老林头老两口忙得脚不沾地,林素华心疼老父母,推脱掉老林头的挽留,就和李卫国带着孩子回了家。
李卫国与大锅店约好今甜过去取饼铛子,一进县城,林素华带着李笙姐弟俩直接回家,李卫国骑着自行车去锅炉店取锅。
晚饭,林素华煮了几把细挂面,荷包两个鸡蛋,又蒸了几个花卷,白天干了一天活,大人孩子都疲惫,晚饭也就凑合几口。
面条刚煮好,李卫国就扛着新饼铛子回家了。
新饼铛的尺寸要比旧的大上一倍多,李卫国把饼铛放到小推车旁比划了几下尺寸,把后车敞篷卸掉,刚好能盛放下饼铛。虽然可惜了后棚,但想到新饼铛带来的收益,众人也就释然了。
摆好饭桌,一家四口围在小餐桌用餐,大概饿狠了,李卫国把清汤挂面吃出了美味佳肴的感觉,林素华也一口气吃了两个大花卷,李笙、李锁要好的多,姐弟俩下午吃了不少零食,早就吃了个半饱。
趁着一家人齐聚吃饭的功夫,李笙悄悄向李锁递过眼神,李锁收到信号,手上端着碗筷,看向李卫国,似是不经意道:“爸,我在姥爷村里看见小姑了。”
男主出来冒个泡哈哈,不要着急,男主很快就会出来露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