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二十章 ...
开学第一天,无论学生亦或老师,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渡期,所以上午,各科老师均未开新课,只让学生们拿出寒假作业,捡着重点大题,带大家回忆复习。
这节课是语文,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正分析一道阅读理解大题,许是老师的声音太具有催眠力,台下的学生不是昏昏欲睡,就在开小差、传纸条。
李笙手支着头,另一只手拿笔在试卷上随意画着五角星,同桌是个戴眼镜的文静女生,这会也没听课,正低着头偷偷看小说,应同桌的请求,她答应帮忙放哨。
作为一个在社会工作好几年的成年人,回归课堂,真不是件容易事,第一节数学,她还能勉强听一听,只是听完,就难受的头晕眼花,哪哪都不得劲,还好接下来三节课都是文科,思想上能开会小差。
李笙眼睛一边替同桌盯梢老师,一边思绪飘到了小吃摊上。
说实话,连她都没想到,开张还不到半天,小吃摊的生意竟会这样好。从她给初三学生送完鸡蛋灌饼,到送李锁上学回来,小吃摊排队的人就没停过,并且人数只高不下,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光她亲眼看到的,就有十好几人,加上之前卖掉的十七份,单这一个早晨,就卖掉了将近二十多份。
按这个速度,昨晚提前备的面挤子,估计中午都撑不到,为保险起见,林素华昨晚只准备了五十个面挤子,这还在她的再三劝说下,否则依着林素华的小心程度,最多也就准备二三十个。
最让她发愁的,还是面饼的出锅速度,其实在林素华的熟练操作下,面饼的出锅速度并不慢,问题主要在于饼铛子的面积太小,除去火腿配菜的加热面积,饼铛子只能同时盛下两张面饼。
前世她在网上看过一个采访,有个卖鸡蛋灌饼的小商贩,生意火热的时候,一天能卖三四百份,而人家的特制大饼铛,一口气能出七八个面饼。
是她大意了,之前她把重心都放在味道和小吃车外形上,反而忽视了饼铛出锅率的重要性。
李笙决定,晚上一定要跟李卫国谈一谈,无论如何也要换个大饼铛子,要是外面没得卖,那就找人打一个。
不知不觉下课铃一响,老师一说下课,同学们像屁股上扎了针一样,一接一个的跑出教室放风透气,李笙目送同桌受不住膀胱压迫而冲向厕所,也忍不住伸了两下懒腰,一坐四十分钟,这滋味可真不好受啊。
突然后背被拍了一下,她回头一看,刘艳不知何时过来的,站在她身后,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怎么了?”李笙打着哈欠道。
刘艳四下看了看,见周围没人,就低头凑到李笙身边,压低声音道:“早上我看你爸妈在校门口摆摊呢。”
“嗯呢,怎么了?”李笙不明所以。
“那个...你放心,我不会告诉别人的。”刘艳一副保守秘密的体贴模样。
“不告诉别人?为什么啊?”李笙被弄糊涂了,她还想等在班上混熟了,宣传同学去她家买鸡蛋灌饼呢。
“当然是怕你被同学笑话呀。”刘艳脱口道。
“为什么要笑话?”
“当然是你们家摆小摊,同学们知道了会笑话你的。”
李笙愣了好一会,才明白过来刘艳的意思,这是怕她因为父母在大街上摆摊而感到不光彩。这个年代的流动小商贩,总得来说是受人鄙夷的。也许真正十四岁的她,会因父母摆摊敏感自卑,但此时的她内心是个成年人,对此并不在意。
只是她不在意,不见得别人没想法,虽然刘艳的“贴心”让她有些不舒服,但好朋友的出发点却是为她好。
李笙拍了拍刘艳的手,笑道:“没事,我爸妈原来的单位快破产了,我们一家人好不容易找到挣钱的活,我开心还来不及。谢谢你艳艳,不用替我隐瞒,我还要拜托你,如果可以的话,在班里帮忙宣传一下我家的小吃摊,以后凡是咱们班同学去买,一律免费赠送一根火腿肠。”
刘艳诧异地看向李笙,见她不像说假话,这才尴尬道:“我还以为,这种事,你不想让同学知道呢。”
李笙笑着摇摇头,不在意道:“就是个养家糊口的小本生意,不需要遮遮掩掩。”
“哦,我知道了。”刘艳表情有几分不自然,没再说什么,就回到座位上了。
******
中午放学后,李卫国一人守着小吃摊,面挤子剩下没几个,林素华着急回家和面了。李笙先去县一小学旁边的托儿所去接李锁,小学中午十一点半放学,以往林素华夫妇工作忙,中午来不及接送孩子,就向小学附近的托儿所每月交十块钱,让托儿所的老师帮忙看半小时孩子,平日里都是李笙放学顺便把弟弟接回家。
接上李锁,姐弟俩回到家,林素华正在厨房忙活。
“回来啦,饭做好了,在锅里热着呢。”林素华正把揉好的面团,一团团揪出来,抹上油酥。
“都跟您说了,中午饭我做。”李笙嘴巴埋怨道,上手把锅端到一旁,见炉子里的蜂窝煤快烧到底,就从掏灰口里掏出烧完的白灰,接着往炉里夹入两块黑蜂窝煤。
林素华明白女儿是心疼她,“白菜闷面,也就几分钟的事。”
李笙把炉子封好,把李锁打发进回屋看电视,她挽起袖子,要帮忙揉面挤子,林素华赶紧挡住她:“就剩几个了,用不着你再占手。”
李笙往面盆一看,几十个光滑的面挤子摆放整齐,这一盆,应该能撑到晚自习。
她道:“妈,等卖完了这些,您跟爸就回来,今儿开张第一天,咱家生意够好了,咱不贪多,等晚上,咱们一家人开个会,就着今天的经验,好好研究下接下来怎么做,怎么在有限的条件下,卖的更多,同时还不能把您和我爸累着。”
林素华倒没觉得累,不过她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就应下道:“行,小笙你脑袋瓜快,等晚上,你就帮我和你爸顺顺,看哪儿做的不到位。”
林素华准备齐面挤子就回摊上了,姐弟二人吃完午饭,李笙把李锁哄睡后,又进厨房炒了两个热菜,蒸了一大碗鸡蛋羹,把做好的饭菜放在大铁锅的篦子上,锅里加满水,她才回屋休息 。
摆摊之前,林素华夫妇俩就商定好午饭在家吃,小吃摊定位以学生为主,过了中午的高峰期,一直到晚上放学,几乎没什么人流量,他们要利用这段时间准备好晚上摆摊的食材。
只是收摊回到家怎么也要一点钟以后,以李笙对林素华夫妇二人的了解,他们的午饭肯定怎么省事怎么来。
她不想父母辛苦一上午,午饭还要凑合讲究。所以她便趁着空闲,炒了两个快手菜,等二人回来,直接在炉子上热一热就能吃。同时李笙寻思着,从明日起一定把一日三餐安排好,她和李锁正长身体,摆摊又是个耗费体力的活,全家人的营养必须跟上,以后家里的饭食再不能像今天这般凑合。
果然实践出真知,像饼铛尺寸不合适、吃饭这种细节上的事,只有在真正摆摊后,才发现其重要性。
******
下午放学,老师只布置了预习新课本的作业。离开学校后,李笙直奔菜市场买了不少蔬菜熟肉,小吃摊开张第一天,庆祝一下是必须的。
待吃完李笙准备的一桌丰盛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林素华把今天收到零钱,全摆到桌子上,李笙把在学校为初三学生送鸡蛋灌饼收的钱,也笑着放到桌上。
“来,每人数一堆,最后加起来,小锁,别数错了。”李笙把一桌五毛一块的零钱,分成四份,一家四口齐上阵,开始清算今天的收入。
头一晚,林素华准备了五十个面挤子,中午回家又准备了三十个,今日一整天,一共卖了八十份鸡蛋灌饼,这八十份中,对鸡蛋、火腿肠、辣条的消耗也不尽相同。
今日准备的一百个鸡蛋,一百根根火腿肠和五十袋辣条,几乎都消耗殆尽。
同时准备的两种酱料,蒜蓉酱的消耗明显比甜辣酱要多,这点从辣条就能看出来,大众的口味更偏向不辣。
“我先数完的,我先说,19块钱!”很快,几人先后数完,李锁骄傲地挺着小胸脯。
“23块2毛。”林素华道。
“25块5毛。”李卫国道。
众人期待的看向李笙手里的最后一沓钱。
李笙把叠整齐的一沓零钱,放入桌中央的钱堆里,清了清嗓子道:“35块钱。”
接着,她把米面油火腿鸡蛋等成本,一一减去,最后细细算下来,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今天净赚51块钱。”
一瞬间,大家谁都没开口,面面相觑生怕听错了。
“小笙,要不再算一遍?”林素华先开口道,面带不可思议道。
“错不了。”李笙哭笑不得,别说林素华,连她自己都没想到开张第一天就能赚这么多,怕大家不信,随后她把收入成本一一列出来,在大家伙的眼皮底下,又算了一遍,最后确定道:“成本,全按最大数算的,净赚的51块钱,只少不多。”
一通算下来,林素华、李卫国才算彻底信了,夫妻俩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好。
“我的老天爷,咋,咋挣这么多钱,这也太多了。”林素华欢喜地语无伦次。
“可不是,这要一个月下来,都赶上咱俩人的工资了!”李卫国像做梦似的,直笑的合不拢嘴。
他和林素华的工资,每月七百块钱,俩人加起来,也就一千四百块钱。对小吃摊,他们只盼着不赔本,每月能挣六七百就顶天了。谁承想,现实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开张第一天,就赚了五十块钱,一个月下来,岂不能赚到一千五,比工资还多呢!
“咱们要想生意更好,赚更多钱,眼下得先解决个问题。”李笙没像林素华那般兴奋,这个成绩比她预想的要低,在她看来,每天卖出一百份以上的鸡蛋灌饼,才算及格。
所以,她看向家人,把换饼铛子的想法认真道了出来。
“那些卖煎饼的,摊一张煎饼皮,才十几秒,不到一分钟,就能做好一份煎饼果子。卖肉夹馍的饼铛子,倒是跟咱们的一般大,但人家的面饼小,一口锅能放十个以上,出数多。”李笙分析道:“我们学校,每个年级十个班,每班就按八十人算,全校大概两千四百人,再加上早中晚高峰的路人,靠这些大人流,咱们家的小吃摊,每天卖出二百个,才算真的好。”
李卫国和林素华面面相觑,二百个,他们想都不敢想。
“爸妈,你们可能觉得我在说大话。”李笙郑重道:“早自习那会,我观察周围那几家卖肉夹馍的,有两家卖的最好的,他们一锅能出十几个面饼,光就我亲眼看见的,一个早自习,他们就卖光了至少两锅面饼,也就是说,早自习咱们卖出十几个,人家比咱多一半以上。”
“咋卖这么多呢。”林素华羡慕道。
“因为够快!三分钟,咱们一锅只能出两三个面饼,人家能十几二十几个,早上大家都赶时间,在外买早点,谁不图个快速方便,就算咱家鸡蛋灌饼再好吃,耽误太多时间,客人们买过一次,就不想再买第二次了。而且咱们家的慢,不在爸妈的速度上,主要在饼铛子,咱们要像卖肉夹馍那样,一锅出个十几个面饼,咱们今天的卖出去的量,少说得提升一倍。爸妈,你们想想,白天摆摊人多的时候,是不是因为等的时间太长,走了好些客人。”
“可不这么回事,光就那些着急走的,少说也得二三十人。”李卫国一点就通,当即道:“小笙,爸明白你的意思了,明天我就去买个新饼铛子。”
李笙道:“最少能盛五个以上面饼,要是没这么大的尺寸,咱就找人打一个。”
“换个尺寸大的,咱家小吃车该放不下了,还有煤气灶,也得跟着换个大的。”林素华提醒道。
一下子,李笙犯起了难,饼铛煤气灶的尺寸,是同小吃车配套的,若换个大尺寸的饼铛子,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连车后棚也得跟着改。
突然,李卫国一拍大腿道:“实在不行,就把后棚撤了,以后天儿越来越热,少个后棚,没甚大影响。”
李卫国能果断放下眼下的一点小利,让李笙惊喜道:“爸,您能这么想,咱家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
“木头玻璃全是新的,可惜了。”林素华心疼道,光就后棚上的几块玻璃,就花了一百多块钱。
李笙知道林素华在心疼什么,她劝道:“妈,您得向爸学学,眼光放长远些,等换了新饼铛子,咱一两天就能把后棚的钱赚回来。”
“我也就唠叨两句,道理啥的,不光你爸一人懂。”林素华嗔笑道。
******
第二日,李卫国一大早就骑上小吃车,先去学校门口占上位置,林素华则在家,把昨夜备好的面挤子,一个个的摊成面饼,已备客流多时用。有了前一天的经验,也在李笙的劝说下,林素华胆子稍微大了些,面挤子准备了一百个。
事实证明,李笙的判断没错,有了昨日的好口碑,今天的客人明显增多了。
幸好林素华准备的面挤子、面饼够多,这一上午,从早自习到八点开课,小吃摊足足卖出五十多份鸡蛋灌饼。其中十八份,是李笙给初三部送去的,这次,她并没挨个教室去送,只让那些学生下早自习后,到一楼的楼梯口亲自来取,昨天送的十二个,差点要了她半条命,外卖小哥不容易,她还是走捷径吧。
在学校上课时,李笙收到了重生后的第一张小纸条,一位男同学对她...她家鸡蛋灌饼的关爱。原来,这位同学的哥哥在初三部,昨日吃过鸡蛋灌饼后,惊为天人,转而强烈向他推荐。
这位吃货同学,为了吃到传说中的鸡蛋灌饼,今早特意饿着肚子上学,同学在校门口寻找传说中的小吃摊,好不容易找到,可惜排队的人太多,他等不急要走,巧的是走之前,他看到正给小吃摊帮忙的李笙。
鉴于,他和李笙的关系仅限于打过几次照面,况且对方还是个女生,于情于理,他都不好意思当众去问。可作为一名吃货,吃不到心心念念的美食,他心有不甘。所以经过深思熟虑后,这位男同学终于鼓起勇气,向李笙递去了人生中第一张写给异性的小纸条。
“李笙同学你好,我叫王强,我想吃鸡蛋灌饼。”若不是在上课,李笙差点要笑喷。
她知道王强,班里公认的尖子生,年级前三总有他,只是没想到,平时看上去斯文安静的学霸,私下竟是个吃货。
第二节课后大课间,学生们明显放松,教室内打闹喊笑声此起彼伏,李笙从座位上起身,直接来到第三排。
王强正在解一道数学题,突然,肩膀一重,他抬头回看。
李笙笑容可亲道:“王强同学,你想吃什么口味的鸡蛋灌饼,蒜香味还是甜辣味?”
“我...我,辣,辣的。”王强磕巴道。
“要加辣条吗?还是加两根肠?”
“辣,辣条。”
问完,李笙露出大大的笑容:“甜辣味,火腿肠加辣条,明天早上我给你带来,一共一块五,钱可以现在交,也可以明早再给。”
王强愣了愣,反应过来,赶忙从裤兜里掏出几张零钱,许是第一次光天化日下做这种交易,他本就黝黑的脸,渐渐成了黑红。
“只有两块。”
“没事,我找给你。”
李笙走后,王强木木地坐在座位上,一脸懵圈无措。
上节课传出去的纸条,遥遥无回复,他以为是石沉大海,对方不想搭理。没想到,是他想岔了,现在的女孩子比他想象的要豪放。
这篇文连载期间应该不会入V,我会用心写,能看到这里的都是缘分呐,觉得不错,请动动小手指点下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第二十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