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乱世 ...

  •   天蒙蒙亮的时候,一队轻骑从武定门急速出了城,清一色的窄帽蒙巾,身形精瘦,转瞬间,只听得一阵马蹄声急,踪影已无。
      这事被早起摘嫩野芽菜的乡民看见了,挑菜进城叫卖的时候,说了起来,城里人才知道。
      悄悄的,平京城内的两家药材铺挂出了歇业的牌子。这两家药材铺隔的老远,又都开在街市的内角里,平素商客就不多,这时候就算歇了业,也无人注意。倒是平京城最大的酒楼“金馔轩”还没到晌午,就沽清了招牌菜“金玉肘子”,让不少食客抱憾。

      李大人今天也没去上朝,他被差去了古丽馆。古丽馆是平京的皇家驿馆,说白了就是给使臣住的地方。既然是给使臣住的,为了体现皇家风范,自然也不能只有驿店,不但食馆舞场一应俱全,还带着个颇具规模的小花园,里面还圈着各国进献的异兽。最主要的是凭着交好国书,一应开销全免,走时还能捎带给点礼物充当路费。于是,也就有些小国的使臣,隔三差五的去皇宫里磕个头行个礼,报告一下夜梦祥瑞,八方来贺之类的言语,又继续住着不走的。一来二去,古丽馆也就成了各国探子隐匿的好居所。

      馆是好馆,差是苦差。李大人一副似哭非哭,似愁非愁的表情带着几个随从进了内堂,倒叫主掌事官一顿琢磨,不好回话了。
      “你这,最近可有什么传闻?”半天,李大人都快喝光了敬客杯里的茶,总算哼唧出一句话。
      “回大人,传闻......有,下官正盼着宫里来人,有要事禀告。”
      李大人眼皮一跳,差点砸了手中的茶杯。这平京城鸡飞狗跳的出了这么大的事,谁还不知道,这么问,就是让你找个台阶糊弄一下也就完了,宫里出了天大的事,再出事也大不过天。如此多事,惹怒了圣颜,官做与不做在其次,脑袋还在不在就只有天知道了。

      重重撂下杯子。
      顿时,随从中有位清峻的中年男子咳了一声,侧身闪出。李大人心里一喜,今天这师爷是带对了。
      “那就速速回禀,不要啰嗦。”
      李大人眼前一阵飞旋,如果脚下青砖有个机关,他现在能跺一下,立马遁了,一定回去给天师菩萨祖宗们统统烧上三天高香。

      叹了口气,李大人摆摆手,对着主事官道:“王主簿,我记得你也是前天宝三年的老人了,即是要事,此地眼多口杂,不得轻易口述与你我,这点规矩,怎能不知?你速速写份折子,我带回去。是非论断,自然由盛公再行定夺,你速去吧。”
      王主簿这边诺诺退下,刚刚那位中年师爷也在一旁飞快的低头袖手,接口道“李大人英明,在下鲁莽了。”
      李大人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拂袖而出。他还得去趟小花园,看看那些各国献来的奇怪动物是否都安好。一来要提防有人借题生事,二来也看看能否借物造势。虽说谋事工于庙宇,但应天命也不失为个好由头。

      绕出堂厅,通往花园的道上修了座小曲桥,是仿着古人“筑山引水,立石为桥,一步一景”的意境来做的。又因是使臣驿馆,关乎着朝廷脸面,设计营造务必处处体现“势奇意巧”。故用了整块的寿山青石立墩,蓝田青玉铺面,又极尽天工的挖出蜿蜒渠塘,堆玉石为山,引百里活水,或为瀑、为溪、为池,造出十分风情来。如果没有记错,当初造此驿园,整整耗费了国库半数存银,还着皇上的亲弟弟毓北侯押着无数奇珍并能工巧匠运来平京,才得修成。
      李大人心里默叹,凡事太过,劳民伤财,未必是昌盛之德。
      他正这么想着,耳边依稀听闻极轻的一声“呵”,仿佛有嘲笑之意,不禁回头打量了一番,却见人事如常,又疑似自己多心,脸上就带了点讪讪之意;又想着即使多心也无妨,眼眉间便端正了些。
      “到底年轻。”话说的正是刚才厅内的中年师爷。
      李大人这次是真的恨了。顾不得周边还有人,跳脚道:“刘子云,不要以为你是我的表舅爷,我就得怕你,是你求我带你来的。”
      “李少卿,我还是你顶头上司。“刘子云悠悠的看着他,”也是你的课业恩师。”
      “......”李大人一噎,只能垂头丧气的朝桥对岸走去。
      仿佛看穿了他的情绪,也或许身份已公开,刘子云走上前去,低声道:“涵霖,古丽馆每年单单房舍的修葺和日常用度的采购费用就数目惊人,还不包括礼物采买和人情迎送的开销,这里的主事怎可能没有玲珑心窍、不懂得审时度势?”
      李涵霖低头不语,良久,叹道:“这世......乱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