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虽然从小生活顺遂,但我确实不是一个显眼的人,普通的身高和外表,放人群中绝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也着实难有起伏的情绪,因此既无特别要好的朋友,当然也没有同任何人交恶。这倒不是说我是一个特别理性或者冷漠的人,而是无论如何事实就演变了这样,因此即使我坐在这里想着什么人生中大起大落的经历,也很难有什么结果。

      所以结果就是我很难在写作中找到什么切实情感,毕竟什么经历都没有,编造也着实是件高难度的事情,从前写议论文能勉强蒙混,进入大学苦读参考资料也能应付,只是在大四上学期的课题论文中,我着实犯了难。

      大学的专业是我唯一叛逆的一次,我原本学的会计,大二末受到学院技多不压身的号召,觉得这二十年来至少得由着自己选一次,但我确实没有什么特别擅长或者喜欢的,秉着修身养性的原则,我选了哲学为第二专业。

      哪知哲学并不好过,除了堆积如山的阅读文献,还有令人头痛的大小论文。恕我编造能力有限,也只能通过苦读勉强拼凑够了学分,但是最后一次小组课题却让我犯了难,不仅仅是课题为《论当前历史与文明的演变》,还要求选取一个国家为例,充分结合自身,结合当下。

      我实在是一个没有经历向来循规蹈矩的人,大概在小组成员中也是说不上话的,这个课题从学期初布置,学期末上交,每个小组八个人,看起来是一段长时间的拉锯战。

      第一次小组讨论,大家都显得十分轻松的样子。

      八个人,四个是第二专业,除了我其他三人学分修得乌七八糟,没有一点想拿到哲学学位证的意思,其余四个,两个富二代,一男一女,皆是平时不见人影的现充,大概读哲学也就是修身养性一下之后就回去继承家族企业,剩下两人,一人博览群书,业余修了生物统计,永远都是“我在学习请勿打扰”的姿态,一人独来独往,虽然是男生却总是一头狂野的长卷发,只要在外头无论什么天气都雷打不动戴着墨镜,一摘墨镜便茫然地眯着眼睛,这位看起来才是真正来读哲学的。

      虽然看起来大家都挺不好相处的样子,至少第一次开会的时候大家都来了,富二代女叫林臻,虽然身娇体弱,但还是好心为大家租了图书馆地下一个活动室,她说以后每周五下午大家都可以过来讨论一下。

      学霸男和哲学男没有说话,看起来是默认了,两个二专业男一边玩手机一边表示赞同,一个二专业女正在给大家分薯片,没有人问我的意见,然后富二代男站了起来,用抱歉且诚恳的语气道:“哎,不好意思,我有点急事,得先走了。”

      “大家才刚坐下来。”富二代女林臻皱起了眉头。

      “你们先讨论,有结果了告诉我,我下周五过来。”富二代男十分自在地摆了摆手,便径直离开了活动室。

      林臻脸色有些不好看。

      我和薯片女吃着薯片,她买的薯片味道偏咸,而我喜欢吃辣,但不论是否合胃口,我还是拿出水杯连喝了好几口。

      这时二专男之一李焕放下了手机,抬头很是随意地问道:“我们写个什么题目呢?”

      “哪有时间写这个啊,还得查那么多资料,自己专业的事情都弄不完。”二专男之二孙泽飞边玩手机边抱怨道。

      “弄不完还选这门课。”学霸男赵岩说,他的声音很冷淡,抱着胳膊,脸上的表情和说话的语气一个路数,都是不怎么客气的冷淡模样。

      孙泽飞不说话了,只是抬起头,瞪着赵岩。气氛顿时变得很是尴尬。

      为了打破尴尬,我说:“要不,就算是节省时间,我们自己编一个吧。”

      “编什么?”薯片女卢叶姗表情显得很茫然。

      “编一个国家,文明的发展。”我说,“一个虚拟的国家,假设它存在这个世界上。”

      没想到,我这个为了为打破尴尬颇为胡扯的假设居然让所有人都有了兴趣,所有人都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示了赞同,我们大致假设了这个国家存在的人种和地理位置,然后每人分配了任务。赵岩虽然情绪看起来不高,但还是为我们弄了一个同步盘,让所有人的资料都能共享。之后都各回各家,分别开始完成自己方面的假设。

      我的任务是完成它的文学部分。

      我并没有大概想好有关于它的具体设定,我们之前讨论过新石器时代人们从沿海南迁,一部分到马来西亚等国,一部分继续南下,到南太平洋,在近赤道的地方一座孤岛安居。岛国使用的字近似汉字,翻译过来,这个国家的名字叫新曜。

      新曜因为千年来的孤立,居民都认为世界的一切都已经探索完毕,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把世界上所有的物体和事件都赋予了特定的名词,并以此知晓全部。在新曜的语言中,没有第三人称,除了“你”,“我”,其他一切便有专门的名字替代,这在写作中显得繁琐,但是新曜人却乐此不疲,不过对于一个讨厌写作的人来说,少了第三人称代词而以名词扩写不失为一个增加字数的好方法。

      尽管这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引发了不少的麻烦,比如当新曜人第一次被世界的其他部分发现——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美军的飞机落在了岛上,岛民惊讶地发现世界上还有东西不在他们名词的范围之内,他们称“飞机”为“嗡鸣的载人之鸟”,而在当时文献的记载中,那位受重伤的飞行员被称为“来自天上的黄发男人”,简称“黄发人”。

      由于没有“他”这个词,人们当时的对话就变成了“黄发人你听说过了吗?”“是来自嗡鸣的载人之鸟的黄发男人吗?”“对啦,就是来自天上的黄发男人,黄发人现在还没醒过来。”“哦?还能救活吗黄发人?”“这不清楚,不过基延说黄发人暂时还没有生命危险。”

      由此可见新曜人的对话是多么拗口且繁琐,但是新曜人固执地认为使用代词是对具体事物的侮辱,他们喜欢用名词来表达对他人他物的赞赏和礼貌,即使对于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代词,他们也尽量少用,多用一些“名字”加上“尊称”来指代。

      我写下了一些设定之后,就发给卢叶姗看了,她负责的部分是新曜的习俗,习俗向来和语言文学分不开,我们当时在小组讨论后便决定多多交流。

      “我觉得新曜的对话说起来挺奇怪的,除了缺少第三人称。”卢叶姗给我发了微信。

      我还没回复,她的第二条信息也传了过来:“你是故意用的这么多倒桩?”

      “唔,我觉得多说倒桩还是挺有趣的。”

      “有趣。”

      不知道卢叶姗是否在赞同我的话,不过应当是如此,因为她很快由回了一句:“新曜的左撇子很多,左撇子占了百分之八十。”

      “所以?”

      “他们习惯从右往左书写,书本开合是在左边。你一说倒桩,我也有点想加上左撇子的设定。”

      “你说我们能矫正成左撇子吗?”

      微信那头,卢叶姗过了好一会儿才发过来:“应该能,可以一试。”

      我抱着手机笑,心里想着假如新曜真实存在而我们加上这些设定的可行性。

      这时候卢叶姗又发了消息过来:“你看看,那个网盘里!”

      我打开了共享盘,只见盘中已经多出来了一些资料,是学霸男赵岩上传的文件和图片,图片是他用专业软件绘制的,那是一张地形图,标上了经度和纬度,还画好了等高线。这个图形是不怎么平整的椭圆形,右边稍微向内部凹陷,显然是新曜的地图,赵岩还在图上标注了气候和洋流,在文件里做了些解释,最后补充一句“3D地图还在制作,方便日后大家添加城市交通”。

      不愧是大神,效率如此之高。

      “我觉得我们真在造一个岛。”卢叶姗的语气有点激动,还发了一个打滚的表情包。

      我总结道:“成功的编造最重要的就是先骗过自己。”

      我开着地图,把自己原先的设定做了些细节修改,便将文档传了上去。

      这时候室友小辉正好要去卫生间洗澡,路过我的桌子时看到了我的电脑桌面。

      “你怎么在研究地图?”小辉问。

      “就是历史文化课题研究什么的。”我说,“我在写一篇关于太平洋新曜岛的论文。”

      小辉点点头,她是会计专业的,大概对这些不太感兴趣,也没有对我的话深究什么,之后就自顾自去洗澡了,想来也是没有怀疑过真实性。

      但正是因为没有怀疑,除了我自身平庸乏味无法引起别人的兴趣意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新曜乍一眼看上去很正常,人们在不求证的状态下很可能以为新曜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太平洋小岛,和其他成千上万个无名小岛没有什么区别。

      这是我们编造成功的第一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