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010.科举 ...

  •   考试这种事情,舒窈有时候做梦梦到都会被吓醒,时间对于她而言实在是不够用,自从安稳了季泽霖的情绪之后,她就在客栈闭门谢客,一门心思地复习。
      “好在原主本身就已经是秀才了!”舒窈庆幸道。
      对于科举所要写的八股文,舒窈了解的不多,因而全靠季琳君提供的范本作参考。
      八股文有严格的格式,全文共分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舒窈研究了没几天就有些头昏脑胀了。
      “这种状态下去,只怕撑不到考试那天了!”舒窈揉着酸胀的脑袋。
      于是舒窈放下了书本,躺在床上休息,等休息好了再接着研究。
      “实在不行,就背书!”舒窈最后无可奈何地想。
      说来,舒窈记忆能力还是不错的,舒家书房里的书,她大多都是看过的。关于八股文的书籍,她虽然看的不多,但总是记得几篇的。
      科举开始那天,舒窈见到了不放心的季琳君。
      “准备的怎么样了?”季琳君关心道。
      “还行!”舒窈为了让季琳君放心笑了笑。
      “别太难为自己!”季琳君不想让舒窈有太大的压力。
      “放心,我还是有些把握的!”舒窈笑着说道。
      “那祝你金榜题名!”季琳君笑了笑。
      “谢谢!”舒窈点头。
      等舒窈进了考场,领了卷子,找位置坐好,考官开始训话,无非是阐明考场纪律之类。因为要考一天,舒窈并没有急着去作,将卷子扣在桌上,就从考篮里掏出一个白瓷茶碗,从旁边的炉子上提起热水壶,慢悠悠地泡起茶来。反正考生都呆在自己的小房子内,她也不必顾虑引来他人的侧目。况且,二月间的黎明天气尚冷,考生们都要在考场里呆上。怕把他们这些考生给冻坏了,考官大人一般都会在大堂里生两个炉子为考生取暖,也方便考生以热水就食。
      科举考场的规矩,一旦考生入场就要封门,考试期间,可以开两次门放牌让交卷的考生离开,第一次放牌的时间是午时。提前交卷,又没到放牌时间的考生可到考场旁边的耳房等着。
      舒窈之前就看过了,耳房那边又破又旧,冷得厉害。还不如在这考场里呆上一天,火炉子烤着,暖洋洋舒服得很。
      再说,到现在她还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答题。还不如在这里喝几口茶好好休息,就当是泡茶馆好了。考场的纪律还是比较松散的,考场不禁止吃喝,只要你不影响其他人,就算你要埋头呼呼大睡,也没人过问。
      喝了半天茶,外面的天色逐渐亮了起来,等到一身爽利,情绪调动起来之后,舒窈便打开卷子准备做题。
      考卷是礼部制作的,一共十四页,上面印着格子,有点像后世的稿笺纸。每页十四行,每行十八个字。也就是说,这到题目被严格局限在三千字以内,少写可以,却不能多一个字。另外,随卷还附了两张空白页,用来给考生打草稿。
      舒窈看着考卷上的“不以规矩”心中大定。此题目选自《孟子·离娄上》,原文为:“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好在此题目有个现成的文章可以套用。”舒窈在心底庆幸道。
      于是舒窈开始默写头脑中现有的文章。拜舒父的关系,舒窈自小便练就了一手好看的毛笔字。所以用起毛笔下笔还是稳稳的。
      “先破题再说!”舒窈心道。
      “规矩而不以也,惟恃此明与巧矣。”此为破题,也就是点题。意思是为什么有人会“不以规矩”呢?无非是靠着自己的“明”和“巧”罢了。
      “夫规也、矩也,不可不以者也;不可不以而不以焉,殆深恃此明与巧乎?”此为承题,重复破题的内容,强化自己的观点。
      “尝闻古之君子,周旋则中规,折旋则中矩,此固不必实有此规矩也。顾不必有者,规矩之寓于虚;而不可无者,规矩之形于实。奈之何,以审曲面势之人,而漫曰舍旃舍旃也?”此为起讲。开始分析“规矩”:有的人的规矩“不必有”,因为他的规矩是在心中的,一举一动自然有规矩;有的人则必须遵循具体的规矩。对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办法,不能一概舍弃规矩。“舍旃”就是“舍之”,适当出现少见的用法,可以提高文章的逼格。
      然后是入手(有如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诚哉明且巧矣。),起股(夫有其明,而明必有所丽,非可曰睨而视之已也,则所丽者何物也?夫有其巧,巧必有所凭,非可曰仰而思之已也,则所凭者何器也?)、过渡(亦曰规矩而已矣!)。
      以上三段重点论述“明”和“巧”:即便你真的具有这两种品质可以藐视规矩,但怎么才能证明你具有这两种品质呢?还是得靠“规矩”确定明和巧的标准。所以说,“明”和“巧”也必须依赖规矩而存在,世间万物都要有规矩。
      接下来是中股( 大而言之,則天道為規,地道為矩,雖兩儀不能離規矩而成形。小而言之,則袂必應規,夾必如矩,雖一衣不能捨規矩而從事。)、过渡(孰謂規矩而不可以哉?)。运用排比,大到天地,小到人的衣服,都要有一定的規矩。
      再接着是后股(而或謂規矩非為離婁設也,彼目中明明有一規焉,明明有一矩焉。則有目中無定之規矩,何取乎手中有定之規矩?而或謂規矩非為公輸子設也,彼意中隱隱有一規焉,隱隱有一矩焉。則有意中無形之规矩,何取乎手中有形之规矩?)。
      反面论证:即使说有人确实不守规矩,或规矩不是为他而设的,那么证明他心中还是有一套规矩的,只是不符合大众心中的规矩罢了,说来说去,还是离不开规矩。
      以及束股(诚如是也,则必有以代规而后可,则必有以代矩而后可。夫吾有不规而规者,何必以规?吾有不矩而矩者,何必以矩?而不然者,虽明与巧有出乎规矩之上,如规而不规何?如矩而不矩何?)。假设论证:如果世界上真的没有了规矩,那拿什么来判断是非价值呢?还是要确立一些标准的,但这些标准说白了,不还是“规矩”吗?所以,无论世人怎样叛逆,都逃不出“规矩”的手掌心。
      最后总结(夫人之于离娄,不称其规矩,称其明也。人之于公输,不称其规矩,称其巧也。则规矩诚为后起之端。然离娄之于人,止能以规矩示之,不能以明示之也。公输之于人,止能以规矩与之,不能以巧与之也。则规矩实为当循之准。不以规矩,何以成方圆哉!)。虽然说世界上肯定是先有聪明才智再有判断聪明才智的标准。但是,聪明的才智是很难流传的,只有白纸黑字的标准(也就是“规矩”)能流传后世。所以说,规矩在人类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不能没有规矩!
      此篇范文选自邓云乡《清代八股文》,是晚清著名学者俞樾的作品。舒窈之所以会记下来,还是因为年代不是太过久远的关系。
      文章默完过后,舒窈在考场又等了一会,发现已经有人开始交卷,才站起身开始交卷。
      舒窈出了考场以后,只觉得自己的脑袋被掏空了,所以对于季琳君说要请吃饭的提议,她摇了摇头。
      “有些累了,吃饭下次再说吧!”舒窈有些疲惫。
      “好,那过段日子再说好了!”季琳君点头。
      在放榜之前,舒窈一直觉得自己拿榜眼是十拿九稳的,可是当放榜以后,当她在榜首状元位置看到自己的名字时,她目瞪口呆了。
      “怎么?这是傻了?”季琳君看着舒窈笑着问道。
      “的确,我还以为拿到榜眼也就超水平发挥了。”舒窈不胜唏嘘道。
      “你看,连你自己都低估了自己的实力,也难怪我会在得知结果时惊呆了。”季琳君摇头失笑道。
      只是舒窈虽是中了状元,但是要和女皇对话却也是不容易的。不过好在她已经见到了太女凤浣溪,和对方说上话了。寥寥几句交谈,舒窈深深觉得如果不是因为季泽霖,她或许会和凤浣溪成为朋友。
      中了状元的舒窈被分派到吏部做事,不过这已经是现在最好的结果了,虽然离他们的目标还很远。但继续努力也不是没可能的,毕竟先如今季泽霖的身体并不适合大婚。
      “目标还未达成,同志还需继续努力才行!”舒窈握紧拳头道。
      有时舒窈会忍不住回忆初到这里的心境,之前的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入仕,她原本只想过简简单单的生活,不想牵扯进太多复杂的事情。可是当她遇见季泽霖之后,她的心境就不得不为之改变了。她虽然也想不顾虑对方的身份和对方在一起,可是现实却告诉她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她也只能努力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章 010.科举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