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第三十八碗鸡汤 ...

  •   沈青踉跄几步后站稳,听了鹦歌的话,有些想笑,她也有令身边人觉得可怕的时候吗?

      “那你觉得怎么样不可怕?”沈青整了整领口,抬头直直望着鹦歌地眼睛,反问道,“是和你一样继续留在夜幕,还是和墨鸦一样死在那里?”

      鹦歌声音有些嘶哑,神色晦暗不明,说道:“你对夜幕知道多少?你以为你已经逃过了吗?”

      沈青心里一动,看来鹦歌这一层级掌握的信息会更多一些,于是她放缓语气,循循善诱:“逃不逃得过的,我和白凤不就证明给你看了吗?你如果对姬无夜赤胆忠心,现在就杀了我,如果不是,那你往前走一步,剩下的路我帮你。”

      她说得情真意切,几乎语带哀求,鹦歌一眼看过去,仿佛站在眼前的还是从前那个小黄莺,怎么可能杀了她呢?

      从前,她也想过要走的,甚至遇到过一两次机会,但是总有这样那样的顾虑绊住她的脚,到后来……也就认命了。

      谁能想到他们会闹这一出呢?

      沈青见鹦歌神色似有动容,趁热打铁,上前拥住她略有些僵硬的身体,附在她耳边,掷地有声道:“姐姐,我们不能让墨鸦白白牺牲!”

      沈青和她贴得很近,可以听到她的心跳一下赶着一下,绝非一个沉着冷静的杀手该有的节奏,知道这把稳了。

      鹦歌闭上眼睛,吁出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问道:“你想要怎么做?”

      沈青无声微笑,慢慢松开了她。

      今日时间晚了,能得到鹦歌的支持,沈青已经心满意足,并不急于立刻谋划什么,只让她再等等。

      走之前,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回过头对着鹦歌无比认真地说道:“姐姐,我姓沈,单名青,青出于蓝的青。”

      社会主义好青年,行得正坐得直,绝不用黄莺这种恶心人的代号!

      鹦歌一愣,沈青已经从窗子原路返回了隔壁房间。

      回府的路上,沈青给韩非汇报了这件事,韩非也饶有兴致地问她想怎么做。

      沈青不太确定地说:“我们能不能直接用夜幕在秦国的线?一来他们在这里发展的时间比较长,二来可以渗透瓦解他们的势力。”

      韩非沉吟了一会儿,说:“倒是值得一试。”

      把敌人的利剑寸寸逆折,在他察觉不到的时候狠狠捅进他的心脏,沈青和韩非都觉得很刺激。

      汇报完自己的事,沈青顺便关心了一下韩非的家国大事:“谈和的事怎么样了?”

      韩非叹了口气。

      谈和这种事,韩国向来只有当孙子的份,割地赔款送美女,只要你停战,其他都好商量,一上午,他就光在朝堂上和秦臣推诿扯皮了,对外征战这种事,他与秦王立场不同,嬴政也不好帮他。

      而下了朝和嬴政开的小会才是重头戏,他跟嬴政说:“攘外必先安内。”

      嬴政听了,感到十分舒适,这句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不愧是自己特意请来的,当即追问:“先生有何高见?”

      这对韩国来说却也不过是一时之计,吕不韦先前受嫪毐之事牵连,虽几次平叛有功,但是离彻底撕破脸也不远了,不然最近也不会急功近利,动作频频,连刺杀王上都搞出来了。

      “安内之后呢?”

      “移祸江东。”

      沈青心里有数了,又好奇问道:“那你们商量出怎么对付吕不韦了吗?”

      韩非却不怎么提得起兴趣似的,草草卖了个关子说:“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沈青心里奇怪,但也没多问。

      过了几天,他们先等来了郑国渠修筑完成的消息。

      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灌溉千里,若是太平盛世,堪称无上功绩,然而现在七雄争霸,其余六国听说这个消息都很慌:要死,现在秦国又有粮食又有人马,差不多可以发动战争了。

      秦国上下,除了死在开渠路上的苦力,还是很兴奋的,嬴政在朝堂上对郑国大加褒奖,连带着看韩国似乎也顺眼不少,正当大家互吹得开心的时候,却有人跑出来唱反调。

      “王上!您难道忘了郑国是韩国派来的间谍吗!”

      众臣窃窃私语,不明白这个人想做什么。

      “此渠修成,郑国是功过相抵,但是秦国的土地上,又有多少像他一样不怀好意的所谓客卿,难道他们也个个可以修渠吗?”

      有些人的脸色瞬间就不好看了起来。

      沈青听着韩非绘声绘色地描述当时的情景,心想这人实在有点虎,朝堂上客卿出身的大人那么多,大人手下还有食客,这么一说不全得罪了?

      “他是谁啊?”

      韩非言简意赅:“宗室大臣。”

      哦,懂了,这是看着别国的客卿一个个得势,按捺不住了。

      秦王的脸色渐渐沉了下去,不是觉得被冒犯了,而是觉得他说得有几分道理。

      大殿上静了片刻,随即炸开了锅一般,两派人马开始互相辩驳,吵作一团,将这件事拖到了下朝。

      沈青想了想,狐疑道:“你们想造势来遣散吕不韦的食客?”

      韩非点点头,说:“不错,所以我们先家里蹲几天。”

      虽然闭门不出,但是大小消息还是自动自发地进入了这间院落。

      秦王痛下决心要赶走所有客卿,一时间人心惶惶,沈青也配合演出假模假样收拾了两天东西。

      接着李斯的《谏逐客书》横空出世,嬴政十分感动,又收回成命。

      意志不坚定的,早在逐客时就跑了,居心不良的,也看懂了秦王的暗示:能为他所用的当然要留下,但是□□分子趁早滚。据说,影密卫也参加了这次行动,拔掉了不少硬钉子。当嬴政收回成命之时,咸阳至少跑了一半食客,罗网也受到重创。

      这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令人满意,如果郑国没死的话。

      在《谏逐客书》写成的同一日,或许是因为良心受折磨,又或许是出于某种大局考虑,郑国自缢于家中梁上。

      那一天,嬴政的桌上有三份重要卷宗,一份是李斯的《谏逐客书》,一份是郑国的死亡报告,还有一份是影密卫几月来追踪探查到的吕不韦的所作所为。

      原本是来当间谍的人,修了渠之后自尽了;而原本应该尽心尽力辅佐他的仲父,却一门心思和自己作对!

      他注视着这三份重重的竹简兀自出神,忽然听到“啪”的一声,原来不知不觉自己竟捏断了笔杆,右手被溅上一大块墨迹,他揉了揉太阳穴,喃喃道:“荒谬!”

      嬴政终于下令抓捕了吕不韦,在他自以为隐秘地离开太后宫闱的时候。

      初夏的第一场暴雨如约而至,沈青和韩非坐在庭外檐下,看着阴雨如幕布笼罩整个天地。

      沈青很讨厌阴雨天,气压低,头痛,有些陈年旧伤也会给她找不痛快,除了睡觉就什么事都不想干,实在是丧。

      但她不得不陪着韩非,生怕他因为郑国的事想不开。

      “你想喝酒吗?”

      韩非摇了摇头,于是他们没再说一句话。韩非自认没有想不开,这是老友的选择,他只是放纵自己借景抒情,悲伤一下罢了。

      不知过了多久,沈青从瓢泼大雨中隐隐听到敲门声,于是去应门,再回来时,手上多了个匣子,是来自新政的信件。

      她在韩非眼前晃了晃,说:“诶,可能有好消息。”

      确实有好消息,秦国接受了和谈的条件,很快就退兵了,而姬一虎在退兵前死在了前线,姬无夜中年丧子,差点儿当场心脏病发。

      沈青的丧气一下子扫除了,她毫不掩饰地嗤笑了一声,懒洋洋仰躺在地上,清脆地评价了句“活该”,韩非看了她一眼,微微笑了笑,说:“你倒是越来越不客气了。”

      他接着看信:“姬无夜得到的是一份卷轴,上面写了‘潜龙勿用’。”

      沈青愣了一下,想起来是苍龙七宿的事,忙问道:“是游隼成功了?他如何了?”

      “还在将军府,他们似乎打算最后再行动。”韩非一边看一边总结给沈青,除了这些公事,红莲,紫女和张良也各自写了问候的话来,翻着翻着,起首突然成了“致沈青”,于是递给她,“写给你的。”

      离开韩国前,她与白凤约好通信,当下满心欢喜地接过,先一目十行扫了一遍,再一字一句细细读去。

      韩非在一旁八卦:“白凤写的?写了什么了?”

      笔墨纸砚很贵,所以白凤写得很节约,文言,没标点,寥寥几行,又要翻译,又要断句,沈青读得有点费劲,没分功夫去理睬韩非。

      开头是“见字如晤”,中间写他跟着卫庄做事,武艺精进,还给自己的新招式取了个骚气的名字“凤舞四幻”,沈青会心一笑,觉得白凤过得还不错。

      信快结束了,白凤说他们即将启程离开韩国。

      沈青愣了一下,问韩非:“他们要去哪里?”

      韩非语焉不详:“卫庄兄有事要办吧。”

      沈青蓦然想起墨鸦曾经提过一嘴卫庄的身世,正要顺带问问,话到嘴边又作罢了。

      没必要,韩非自己心里有数就好了。

      最后四个字,和开头遥相呼应,是结尾的客套话,“珍重勿念”。

      沈青盯着看了一会儿,莫名感到惆怅。当地理距离被拉长的时候,信笺上的每一个笔画都承载了无限情思,尽力填平两人之间的沟壑,写信的人或许不觉得,但收到信的人一打开就能感觉到,所以叫做“见字如晤”。

      这样的情形下,怎么可能勿念呢?

      是以沈青回信的时候,郑而重之地在最后写:务必珍重,务必多念。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8章 第三十八碗鸡汤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