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全文 ...

  •   青鸾端端正正坐在矫子里面,大红的喜服一层层裹着,沉重的凤冠压得几乎抬不起头,时值入夏,柳丝儿长,百花艳的时节,天儿渐渐的也有些躁热
      这样的里里外外,,不由出了一身薄汗,轻轻撩开坠着大串流苏的红绸盖头,从矫帘缝子里往外瞧,能见着迎亲的队伍在前浩浩荡荡走着,宛若游龙。
      喜炮震地,唢呐惊天,沿街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老百姓
      也难怪,尚书嫁女,右丞之子娶亲的大日子,两大家族联姻,光是这个噱头,就足够令人咂舌的,更不用说,她所嫁的,是京城的风云人物
      还在待字闺中的时候,早已闻得他的大名,不光是精通书史,举笔成文,风流儒雅,貌比潘安,是京城里一等一的贵公子,单单他同倚翠楼头牌沈盈盈的风流韵事儿,也早流传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成为闺中闲时的谈资。据说这位程公子虽风流倜傥,从前可是不履烟花之地的主儿,一次偶然结识沈莺莺,便夜夜眠花宿柳,几欲为其赎身
      所以听闻丞相府差人来下聘的时候,她还是稍稍吃了一惊..........
      姊妹们都赞她有福气,能嫁得京城第一公子,她也只有无奈笑笑,心底里暗自嘘唏,自己所求的不过是一个能携手步阡陌的良人而已,而如今,怕也是不能了
      提了口气,放下盖头
      被人掺下花矫,扯着递过来的红绸子,忍着别人指东到西,她跟着亦步亦趋,
      迷迷糊糊转了半天,就入了洞房,红缎面的褥子上坐下,听完喜娘唠唠叨叨的叮嘱,而后一个人被关在了屋子里
      终于耳根清静

      一直很晚,都没有人来,头上凤冠实在重,想拿下来,却不能够
      外面打二更的时候,才听见门吱呀一声响,
      一双白靴,青袍的下摆襟子落到了眼前,在面前停住,等了好一会,却并没有挑开盖头
      只听得冷冷的声音传来"我是不愿娶你的,“
      青鸾心一凉,没有作声,
      "所以,我不会睡这里" 他说完便抽身往外走
      "等一等"青鸾自个撂下头上的盖头站起来
      他脚下站住,却没回身,眉头微微皱起,心想,果然,不是这样容易解决
      她深吸一口气,微笑道"你这样走了,叫我以后怎样做人?"
      他转过身,看到她的刹那有些恍惚,她清秀的脸庞,在喜烛下,映出一脸红,娇如明月却又淡然如菊,,
      "如你这样贸然走出去,被人知道了,岂不是更惹是非?"
      他平淡的看着她,似在回想她的话,眼眸渐渐深邃
      青鸾低下头,耳根通红,声音却平静无澜,“不如这样,今晚你就留下,在外间塌上将就吧,明个再让下人们搬张床来............. “
      他默然~~~ 静静的看她
      还好天不冷,她抽了一条褥子给他铺在了外间椅塌上,自个在里间径自躺下了,中间隔了簇着大团牡丹的琉璃画屏
      ,陌生的环境,纷乱的心绪,怎样也睡不着,一夜辗转难眠
      .....................................................................................
      日子过得倒也相敬如宾,只是不时的闲言碎语传过来
      “公子几时几时给盈盈姑娘赎了身,几时几时在西城买了别苑,几时几时同盈盈姑娘同湖泛舟,惹人争看...........
      她听了,都一笑置之,于是府里便又都传说她贤..............
      半年的光景,他们虽同室而居,却并说不上几句话,
      他看她整日淡淡的,闲暇时候也只在屋子里临临帖.......
      不争不闹,不理不问,一切皆漠不关心
      有一次偶尔经过花园,却看见她独坐在池边唱曲儿,他便站下,听着她唱“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不由听得入神,吃惊不小,没曾想像她也会有这样的心绪,也会唱这些.......
      冬日里来了,屋里生起了暖炉,天冷人懒得动弹,便把府里请安的时辰给押后了
      早上往往能多睡一会
      他早醒了,可觉得出奇的冷,就窝在暖窝里闭目假寐,忽听得门啪的被轻轻带上,晓得青鸾出去了,
      身上懒,偏又好奇得紧
      披上件棉袍子,跟脚下来看,门这一打开,却怔在那里,就看见她站在雪地中间,,远处天儿刚蒙蒙亮,还泛着点点琉璃青,天边刚透出一抹胭脂色,映照着雪景,分外惹眼,院子檐下的腊梅枝儿上,压着雪条子,远远瞧着,真真的玉树琼花,再看她,只那麽痴痴站着,月白的大氅几乎垂到地,乌黑的长发披下来,仙子踏云一般,仿若就要乘风归去
      一时竟呆了
      她有所感觉,转过身来,看他立在门口,于是不好意思笑,"夜里就觉着不一样,早上醒来出来一看,居然落雪了"
      他怔了怔,掩饰的咳一声,淡淡道"太冷了,进来罢"
      快到正月的时候,沈盈盈有喜了,没名没分,一个人住在外面,到底不是个事儿,
      他来同她商量
      她正临着贴,轻举皓腕,悬着洒墨鎏金白玉毫,另一手拂着水袖,似是在听,娟秀的小楷,落笔雍容遒丽,却透着沉静的苍劲,一笔一划,从上到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
      写到“思“的时候停住笔,抬头淡淡望了他一眼,又低下头继续写,漫不经心的开口" 若是如此,接进府也是理所当然."
      他盯着她,仿佛要在她脸上瞧出什麽,却甚麽也瞧不出,心头忽然的就有些失落,开口道“这事还得请你去同爹娘说“
      她手一抖,一笔划歪....上好的太平生宣,落重的一笔迅速渗沁晕染开来,洇成一片乌黑,
      叹了口气,随手把笔搁在了纸边压着的卧狮翠玉纸镇上,抬眼静静望着他,
      他正看她,见她回望,忽然心慌,别过眼去,
      听她好一会子才答,"好吧,我去说."
      案上焚着龙涎香,淡淡的香气带着甜弥了整个屋子,经久不散....................

      沈盈盈进门的那天,天上忽然落了雪珠子,青鸾坐在房内,捧了紫铜手炉,听着风卷着飞雪打在西窗上,噼啪脆响
      手心渐渐冒汗,滑腻腻的几乎握不住

      虽是小轿抬进门,排场却一点也不输自己成亲的那天
      这无疑成了京城里又一大新闻,程大公子娶妻半年,便要纳妾,而且纳的是有名的红袖首领沈莺莺
      个中的风言风语,连带着青鸾,说的就有些不入耳了,
      连府里上上下下也都议论起这京城第一美人来
      行了纳妾礼,早上沈盈盈过来给她请安,青葱玉指捧着琉璃盏,娇滴滴道“姐姐请用茶。”
      她细细的打量她,
      只见她上身穿着鹅黄色夹袄,下着天水碧绞纱百褶裙,中系五彩宫绦,云髻上斜插一支御凤展翅金步摇,眉如远黛,皓齿内鲜,延颈秀项,腰如约素.....果然生得天仙美貌,
      教坊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一举一动都透着风流,
      心里暗暗感慨,面上一如既往微微一笑,接了茶,轻抿一口"有劳妹妹了"
      他在一旁看着,不知何故心头忽的就恨死了她的这种淡淡的从容
      ..................................................................................................
      同床异梦再没有意思,何况未曾同过床,他便搬出她那里,移居西厢
      两人再少相见
      到底曾经朝朝相对也有大半年,这样离去,屋子里就觉得冷清下来,空寥寥的感觉
      每当此时,她总自嘲笑笑
      夜间常闻得西厢那里传来乐声,嘴杂的丫头们便聚在一起,谈论着公子与姨娘有多麽恩爱
      姨娘拂琴,公子吹箫,好一对鸾凤和鸣,才子佳人~~~~
      她具不以为意
      第二年秋分的时候,沈莺莺临产,她看他在房外徘徊的样子,又焦急又喜悦,终于产婆捧出个大胖小子的时候,
      他不顾一切冲进去,握住她的手,为她轻轻拭着额上的汗,
      青鸾在屋外看着,低眸,转身对丫环说,"回房吧~~~"
      自此沈莺莺在丞相府的地位越发尊贵起来,
      与此同时,府里发生了第二件大事,二公子回来了
      二公子刚出生时候生母便过世,因此丞相大人十分疼爱,从小便由着他性子,从不苛求
      这二公子偏偏也是个不爱仕途的顽主儿,颇爱游历,十六岁便远游,几乎两年才返一次家
      这次回来,忙坏了府里人
      双喜临门,府中设宴
      席上,言笑晏晏,她只低眉顺目坐在那里,听得别人在那里说笑,听得沈姨娘落落大方的言谈,自己也偶尔点头微笑,
      不经意间抬头却对上对面二公子的目光,漆黑眼睛温润沉稳如玉,带一点疑问,一点探究,一点怜惜...........
      她微笑点头致意
      席半的时候,青鸾谎称身子不舒服,离席回房
      是夜,无事,便一人到屋外走走,秋月如钩,十里花榭,红摇轻梳
      忽闻池畔柳下,有人吹箫,
      她一怔,走过去,熟悉的背影
      仔细看,才辨认,是二公子,她转身欲走,
      萧声却嘎然而止,二公子的声音传来,“可否赏脸坐坐?“
      转过头来,见他仍旧背对而坐,并未回身,脚下踟蹰,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好半饷,只得走过去,居他一尺的地方坐下
      他这才转过来看她,唇角微微上扬,竟似是笑了
      是怎样的开头忘记了,听得他给她讲在外的游历,见闻,她从小未出深闺,出嫁也只是从一个牢笼渡到另一个牢笼,听到这些自然兴趣,慢慢心里的芥蒂也放下了,
      她听得入味,他讲的传神,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大半,待他讲完,青鸾犹自回味,只觉着唇齿流香
      打更声传来,才警觉晚了,起身告退,没曾想坐的太久,猛一起,眼前发昏,脚下一绊,便要向前扑去,二公子眼疾手快,一把伸手捞住,才没有跌到河里
      稍稍清醒,才发现是在二公子的怀里,杨柳岸晓风残月,此时更是静得似乎能听见他的呼吸声,二公子的眼神渐渐有些迷蒙,青鸾心里没着落的惶恐,脸红透到耳根,道声多谢,挣扎着想站起来,一瞥眼,身后一具俊逸的身影落入了眼帘
      .....................................................
      心一滞,差点惊呼,二公子看到她的表情,也回头去看
      倒也坦然,叫了声“大哥“
      只见他站在身后不远处,面色铁青,盯住青鸾的脸,目光却是虚的,仿佛望着深远处,
      在青鸾不知如何反应之时,已离去无踪,未曾有一言

      青鸾回房,出乎意料的看到他在房中
      他坐在外间镂花秋木圈椅上,面上无甚表情,看不出喜怒,
      青鸾给他到了杯茶,自己也在床沿坐下,一时无言,只这麽相对坐着
      渐渐的有些乏了,见他只是坐着,直直的瞧着自己,只得先开口
      "我跟二叔不过偶然遇到,随便聊聊,并无其他“
      他似是无波无浪的平静,目光却如冰雪寒彻,冷笑 "并无其他?这样不打自招,莫非真存甚麽想头?
      青鸾盯住他看了半晌,旋即也笑了起来,只是那笑看起来颇为辛酸,反问" 自为君妇,还能存甚麽想头?"
      闻言他似是震动了一下
      忽的站起身猛然扬手,案几上的青花白瓷茶盏“咣当”一声滚落在地,碎成千片万片,微烫的碧螺春泼了一地,腾起袅袅香烟
      他再不看一眼,甩袖离去
      屋子静下来,只有回廊角落里的蛐蛐儿吱吱叫个不停
      青鸾忽然觉得疲惫,靠住床头,闭上眼睛
      床棂上悬着褪红色的绫绡帐,用银钩束起。深处的的烛火缓缓跳动,隐隐的便如波光烟霞

      日子过得飞快,转过年就到了夏末
      再过几个月就该到孩子抓周的日子了

      这一年里,青鸾甚少出房门,也再没机会同大公子说过话
      偶尔在抄手游廊里碰见,青鸾福一福身,他也只是如同没有见到一般,侧身而过

      上之所好,下必甚焉;自古都是这样,何况她这样被人弃若弊履,
      下人们看到主人的态度冷淡,自然慢慢的也把青鸾往轻处看了
      正经的少夫人成了摆设,是府里头人人皆知的秘密

      前人们说的好,“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揽镜自照,不禁嘘唏
      嫁进丞相府不过三载有余,已是满目沧桑
      眼里心里掩不住的疲惫
      落在别人眼里就成了深闺怨妇固有的表情
      .................................................................................
      二公子走的前一天傍晚
      青鸾出屋门,看见二公子倚在花墙正中间的月亮门边
      似痴痴往她这里看
      天色有些暗,青鸾看不清他的面容,但知道是他
      一时站住,不知该说些什么,两个人都默不作声,只这么站着
      好一会儿才听见他开口“很少见你,听下人们说你身体不好~~~
      青鸾心里有根线缠绕起来,敛了眉低低道“累您挂念,已经大好了”
      静了一会子,听到他轻咳一声,“好了就好”
      两个人远远隔着,仿若千山万水,其实又不远,四、五丈的距离,却让人迈不出一步
      又站了半响,青鸾看他转身欲走,脑子里还没反应,话已脱出口“多保重”
      他听到,生生站住,没有回头,似乎点点头,急急走了
      阶上铺嵌着卵石,踩在脚下,咯着渐渐觉得生疼,柳梢头的一弯缺月冷冷清清无比寂寥

      日子总是清闲,无聊时去书房拿些书来看
      二公子曾提到一本太平广记,记得在书房里看到过
      于是去翻,恰巧书房没人,她在架上没找到,又转到桌边,翻找摞着的几本,纸页啪啪扇过,从中落下一张纸来
      她展开来看
      不禁呆住
      顶上书写着的两个大字,让青鸾的心惊凉一片“休书........”
      大公子的笔迹,苍劲隽逸
      “余少年意气,受父母之命,娶妻姚氏,”
      只这么多,并未写完,青鸾拿着看着,心里一支荆棘在蔓延,尖锐的刺仿佛就要刺穿心脏,穿破身体,生长出来
      所有的委屈涌上心头,眼里不由得氤氲一层薄雾
      拿起架上的笔,蘸饱了墨,思绪万千,一气呵成
      重重的落下最后一画,“啪”,笔被拍在案上,月白的袖口因动作激烈覆在笔尖,沾了墨迹
      青鸾双手撑着桌案,怔怔的瞧着
      正这时,门吱呀一声,莺声笑语进来两个人
      沈盈盈手执团扇,正笑得两颊生红,看到青鸾,两人具是一愣,
      青鸾只这么站着,
      大公子缓缓神走了过来,深深的看了青鸾一眼
      低头拿起桌上的纸来看,脸色渐渐苍白,
      纸上青鸾接着续到
      “进门三载,未曾有嗣,上无德以事宗庙,下无子以继后世,不孝失德,退回本宗,从今后,婚丧嫁娶,各不相干,休书为实,印章为记 ”
      从头到尾,只待他的签章
      五指收紧,抬头,紧紧盯着青鸾,不发一言,似乎在等她的解释
      青鸾深吸口气,昂起头,一福身,“请夫君大人成全”
      沈盈盈走过来,瞥了一眼纸,脸色也变了变
      忙去掺扶青鸾“姐姐你这是干甚麽”
      青鸾一侧身避过了
      场面尴尬,气氛凝重
      只等着他发话
      他转过案前,拿起案上的白玉毫,悬着久久未曾落下,眼睛只盯住青鸾
      青鸾仍旧福着身子,脸上无甚表情,只是这个姿势久了,不免额上渐渐冒汗
      只听笔尖重重划过纸张的刷刷声,接着,哗啦一声,所有的纸飞了起来
      一张一张翻飞着,飘飘悠悠落到地上
      青鸾蹲下拾起写了字的那张,仍旧低着眸,”谢程公子“~~~~~~~~~~

      两年后

      四月十七,上香的日子。人潮涌动
      庵堂后院
      “今天怎麽这样热闹”
      " 师姐不知道?今天相国府女眷到庵里来上香,围观了很多老百姓呢!据说丞相爷家的大公子也会来,大家都争着要看看京城有名的才子佳人”
      “是麽?”微微一笑,闭了眼,轻抿一口香茶
      小尼姑继续说道“有好些老爷家的小姐都争着来呢,说是上香,其实我看哪,是想着能在程公子眼前露露脸儿.....
      听说呀,这程公子从前是有位正经夫人的,还是位尚书家的小姐,后来不知道怎么的被休了,那盈盈姑娘虽得宠,到底不过青楼出身 ,根本扶不了正,所以这个丞相府少夫人的位子至今还空着,京城里多少的姑娘巴巴望着,可这程大公子不管谁去提亲,都是一口回绝,不留余地”
      “这些红尘艳事,你打听的这样清楚做什么,仔细师傅听见了又要责罚你”
      小尼姑撇撇嘴”我要不是没爹没娘,被师傅收养,谁稀罕呆在这破寺里,才不像师姐这样,放着好好的日子不去过 ,入了定一般非要住进寺里来给师傅做俗家弟子,都说看破红尘看破红尘,人在这红尘里边,那能这麽容易就看的破呢~~”
      心一紧,抬起头,淡淡看着风贮云停~~
      想起小时候,父亲有一房姨娘原是唱曲儿出身,会唱教坊里好多的词歌,只一首她记得真切
      那日,近黄昏的时辰,天儿碧得通透,夕阳西下,她听着姨娘在院子里唱: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全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