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02.访案 ...
-
陆家兄妹差了五岁,正好一年里各自加冠加笄。陆识得字己知,陆一明得字唯君。
陆识未及弱冠便已经随着陆寻峰操作家业,及冠已五年,陆识已经替父亲但了巡视民西茶园事。
过了上元再几天,陆识就要动身往民西茶园去了。
陆己知拜别父母,交代陆一明须体贴家里不可任性,陆一明都点头应了:“哥哥可以放心,倒是哥哥要常来信免得母亲挂心。”陆己知也答应了。陆一明转头便交代小童:“哥哥虽然商事精明,却容易交与朋友,你要小心防备些。”
陆识听了妹妹左一句小心右一句防备,笑道:“一明每年都如此嘱托,为兄难不成是小了五岁?你可放心,路上总有相熟的叔伯们照顾的。”
一家人相互嘱托毕了,陆己知才上了马车。
陆夫人站在城门看着不肯走,陆寻峰揽过爱妻道:“儿子操持茶园的事也有几年了,万事必会小心,你不必如此担忧。”
“虽说如此,可安郎每年总遇着些江湖事……我总是放心不下的。”
“有什么不好,我看他的朋友都是很好相与的。”
“母亲须得放心哥哥,哥哥才好专心做事。”
父女二人劝着林蕙回了陆宅。
陆识心知家中挂念,每到落脚的客栈总要回一封信到家。但此次陆宅已经近一月得不到陆识得消息。陆夫人有些担忧,不说也挂在脸上。陆一明宽慰母亲道:“想是哥哥忙忘了吧,母亲不必太过担忧。”
南州入春该比东民早些,南州正是寒气未退雨水又多的时候。
趁着今日天晴,陆一明正带着家丁整理庭院。这时管家陆福来报:“方大人请小姐到衙门一趟。”
“方大人可有说何事?”
“方大人只说是要紧的。”
陆一明思忖:不知什么要紧事,随江兄长不会莽撞,还是先去一趟。
陆一明接过侍女拿来的帕子拭干净手,交代陆福道:“福管家,我这便去一趟,你先瞒了母亲,就说我到和醉楼给爹爹买酒。”
陆一明一路忧心未停,快步到了云潜衙门,就见云潜知县方浅在堂内来回踱步。陆一明站在门外,门口衙役是认得陆一明的,便去堂内唤方浅。
方浅见是陆一明到了,便快步去迎她:“到后堂议事。”
陆一明见他如此匆忙,便也急急跟他去了。
“随江兄,何事如此着急?”
“是有个棘手案子。”
“既是案子怎么到后堂?”陆一明还未深想,“案子又唤我来做什么?”
“……与己知有关。”
“家兄确实是月余不曾有信。”
方浅来回转了几圈,转的陆一明以为他要晕过去了才道:“己知或与一条人命有关!”
“什么!”陆一明惊道,“家兄外出是做生意去的,怎么会和人命有关?”
“哎哎,你先坐下,我与你细说。”方浅领着陆一明坐了,吩咐上茶,“今晨衙役照寻常往城外巡查,往城外远个二里,灌丛里有些声响。那个衙役是个谨慎的,就去看看,发现是个伤重的便带了回来。没想一回来吐两声‘己知’就没了气。后来衙役搜身,仵作验尸,在他身上搜出玉佩指环各一,伤处满身,该是失血脱力死的。你且细看这些物件。”
陆一明拿起指环玉佩细看一番:“指环内篆金涂己知,玉佩中瓶双鹌鹑,是我兄长之物。随江,你还有些什么消息,快与我细说。”
“你可愿随我去辨认那人?”
陆一明点了点头:“若是陆府人,我该是认识。”
方浅带着陆一明到停尸房,却见那人已经被打理好了。陆一明来回辨认,摇头道:“这不是我陆府的人。”
“那许是己知的朋友。”方浅领陆一明离开停尸房,“你权可放一下心,我说有关却不是行凶。这人知道陆识字己知,想必还是己知相熟的人,那己知便不大可能是凶手……”
“既然不是凶手,却有家兄物件,那就是报信的了。我只担心家兄的处境……”陆一明将指环玉佩交还给方浅,“此物事关案子,我不好拿回。还请随江暂为保管。”
“若是报信想来己知或有危急,事关重大,陆妹你要斟酌一番再与陆夫人说,莫要吓了她。”
“我懂的,若是隐瞒却是不好继续追查,我挑些与我母亲说。”
陆一明回了陆宅,就回了厢房。陆夫人听的家丁回报倒是奇怪一阵:佳娘往日回来总要先来见礼,今日却急急回了房去,说是买酒也不见。
“还待我饭时问一问。”
“母亲……”陆一明起箸给陆夫人夹了一筷,“今日女儿其实是被方大人叫去了衙门。”
“去了衙门?”陆夫人一听便放下了碗筷,“方大人说了何事?”
陆一明犹犹豫豫地不说话。
“说起来你哥哥月余没有消息了,你说话又如此瞻前顾后,该是你哥哥的事了。”陆夫人一看陆一明懊恼神色便知自己说对了,“你无需隐瞒,我虽但心你哥哥,却不是受不住事的人。”
陆寻峰听了也付声到:“无需顾忌,如实说来。”
陆一明便把那带着哥哥事物的伤重死者的事如实说了。
“那伤者是什么人?”
“方大人说那人只来得及说句‘己知’便没气儿了,该是哥哥的朋友。”
“若是朋友,拿着安郎的物件便是报信的了。”陆寻峰牵着夫人的手安慰道,“就算是真有些危急,有信便是好事。”
“父亲说的是,方大人也有此考虑。因这人是天未亮时在城外被发现,知者甚少,方大人是在后堂与女儿讲话的。女儿已托方大人细查此事了。”一明起身退了几步,跪拜道,“方大人在明处细查总有不便,女儿想带两三个人沿路寻去。”
“有理。只是你一个女儿家又不会武,没些防身,若有人是冲着陆家来,那你又如何平安?”
“此事女儿想找方大人想想办法,借几个人与女儿同去。”
“为父暂且允了,待计划周全再与为父商量,不可莽撞。”
次日陆一明便到访衙门,欲找方浅计划此事。
衙役将陆一明迎到衙中,礼道:“小的这就去通报大人。”
方浅此时正在后堂与人叙话:“……喝酒是不喝的了,最近官事繁杂,你喝了这口茶就做你的浪子侠客去吧。”
“这杯茶你便想打发我?你既然推我是个侠客,那侠客必定是要喝酒的了。”
“这杯茶可是陆家茶园的茶,不会委屈你的,喝了快走。”
那人刚想再回一句,就叫衙役打断:“大人,陆小姐来了。”
方浅一听,定是为了她哥哥的事来,正好甩了这个话匣。方浅一下握了那人的腕子往前堂走:“茶你也不要喝了,随我去迎个陆家人吧。”
那人不动:“什么人物?”
方浅回道:“定是人物。”
陆一明本在堂内等着方浅,不想除了方浅还有一个陌生男子,突然局促起来。
“唯君不必紧张,这是我的好友。”方浅侧身让了让,陆一明便打量起这位好友来。
陆一明年方十七,家中行商,家风开明,认的兄弟姊妹不少,自然不会怕什么男人。只是事关兄长安危,她必须谨慎。陆一明打量这人:只见这人身着剑装,银白直,束发以缀珠冠,腰佩以镶玉檀,怀抱一柄用灰麻布裹着的兵器样的物是……这样的装扮,不是侠客也是君子了。
陆一明只向方浅点头,要他引荐。
不待方浅说话,叶沈便道:
“鄙姓叶,贱名沈,字承舟。敢问小姐芳名?”叶沈想这个陆小姐确实是个人物。
看装束便能知道身份,看佩剑便能知道门派,看好友便能知道为人。
三眼。
“奴家陆一明,字唯君。叶大人何方侠士?”
“我没有酒喝,算不得侠士,就是个乞儿,到随江的衙门讨口茶喝。”
陆一明没想到这个“君子侠客”即刻就说这样无赖的话。
方浅心想叶承舟还在记着宰自己一笔,摇头道:“承舟你不要玩笑。……陆小姐是为了令兄的事来的?家中如何反应?”
“母亲通透,瞒不过,我与家中交代了,今日来是想向随江哥哥你借几个人一路寻我哥哥去。”
“你一女子家中如何放心?”
陆一明倔强道:“所以便找兄长你借人来了。”
“我衙门里就一个陈留一个赵武,再没有一个一当十的,怎么放心给你?”方浅看陆一明坚持,也是着急,忽然想起被二人晾在一边的叶沈,于是说道,“承舟,你便卖我人情,随陆小姐到民州寻她哥哥。”
叶沈突然被丢了个麻烦,顿时气的好笑:“想做好人也得给我个由头。事情却没人给我说个因果来?”
方浅刚想说话,陆一明一揖道:“是奴家不是。”
把入民寻陆识的前后都说了。
“原来如此,既然尚无邻县缉凶追逃的公文,那□□是江湖事了。”叶沈斟酌道,“可否将令兄物件与我一看?”
“在随江兄长处。”
方浅即刻唤人将物件取来。
叶沈拿着玉佩仔细看了看,拈着珮件下的一枚珠子挂穗,问道:“这是什么料子?”
“想是木鎏金。”陆一明看他在意这珮件,“有什么不妥?”
叶沈只点了点头:“许是我多心,待我想明白再与你说。”
“既然这两个物件或许内有玄虚,而且十有八九是江湖事,官府便不好插手。这些物件交还陆小姐,还望早日物归原主。”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