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开学啦 ...

  •   周应鹏浑浑噩噩的来到学校,下了出租车抬头看见校门口那块石景上“金平一中”四个不知道哪位区领导或是家乡名人的墨宝,写得歪歪扭扭外地人谁认得出写个啥,这块石景是随着新校区建成一起搬来的,周应鹏高二第一次见它就觉得像虫子爬,恶心的很。这会儿酒劲还没过去,头顶太阳晒的人正难受,再看到这块虫子化石,周应鹏只感觉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刚刚出来太急,现在真想好好吐个痛快。
      昨天晚上和几个兄弟一起为了什么庆祝开学,组了一个不知所云的酒局,一睁眼都这个点儿了,还不错,至少还是赶上了开学。这是周应鹏高中三年第一次参与了开学仪式,虽然这半下午的学校大路小路上压根儿也没什么人,也没有什么热闹的景象,至少也算是周应鹏意义上的开学仪式了。
      周应鹏踉踉跄跄的往校门口走,用手在裤兜里胡乱的摸着校牌,还好,书包落在KTV忘了拿,校牌还揣在兜里呢。摸出蓝色的校牌,周应鹏随意的别在了衬衫衣领上。
      今天学校门口警卫室是个生面孔,高中前两年周应鹏没少跟学校的警卫大叔们混熟,他之前学美术的是艺术生,艺术生懒得上课了就找借口跑到音体美楼偷个懒,久而久之在楼里玩手机也变得特无聊,就三五结个伙从学校东面的校门溜出去,一来二去就都混了个脸熟。后来学校食堂被曝出来“毒土豆事件”,学校当然是义正言辞说自己的原材料没问题,老实的同学还是一声不吭吃着学校食堂,周应鹏不信学校那一套,他可不想学没读出来就被毒土豆、毒茄子药死。周应鹏就趁着休息回家的半天时间,把学校周围的小吃小饭馆的电话都收集起来,带着音体美楼偷懒的兄弟,一起搞上了外卖。学校出了事就对外面来的吃的喝的有模有样的严查起来。周应鹏脑子转的快,来送外卖的是男人就叫叔叔叫舅舅,女人就叫姑姑叫小姨。后来事情传得广了,来找他带外卖的同学越来越多,周应鹏就搞了个团购,自己每天赚点饭票钱。
      货越来越多,校门口警卫当然会起疑心。每天中午晚上周应鹏都会拎着几个大黑塑料袋子在学校东门进进出出,周应鹏也看出来这是瞒不了多久,之前溜门大家都只是混个脸熟。后来每顿饭他都会多带几份,都是硬菜:鱼香肉丝、四喜丸子、红烧鸡块,吃人嘴短,老祖宗留下的处世箴言不会错。他嘴也勤快,哥长哥短叫的亲着,谁不稀罕。
      高中这两年,周应鹏和每个学校警卫都像亲叔侄似的,这道校门在他眼里被自己经营的比自家大门都亲,但就是今儿个,这人他不认识。丧这种东西,向来出现都不是独一份儿的。周应鹏又朝警卫室里面瞅了两眼,点儿还真寸,当班的就他一个人。周应鹏摸了摸快要抻出嗓子眼儿的胃,“再憋一会,一会进去了让你去操场的厕所撒欢吐”,他叹了口气清清宿醉的嗓子,挺直背硬着头皮敲了敲警卫室的接待窗口。
      小窗口打开了,里面探出一个头,顶天就三十岁的男人,看了一眼周应鹏别在衬衫衣领上的蓝色校牌“走读的学生?这都半下午才来啊,哪个班的,过来登记吧,我打电话给你们班主任出来接你。”说完扔给周应鹏一本登记表。周应鹏胃里憋着气,即使现在看着这张新来的校警卫拽个二五八万的欠揍脸,也得变个笑脸出来,“哥~我这,你看我今天是因为病了才起晚了,放我一马,就一次。哥,我今年都高三了,压力太大了,昨晚我就做梦啊,哎呀吓得呀出了一身汗,早起被子都在地上,我妈听见声过来给我一看发烧了,您也知道咱国家这感冒药就一个毛病,吃了就睡的死,地震海啸都不带醒的。我妈上班也没顾得我起没起,我这一醒啊就赶紧打车往学校跑,您看——”
      “班级,班主任姓名,快写!”欠揍脸只从窗口丢出这句话就回身继续玩手机了。
      周应鹏心里问候了他全家,班级?班主任姓名?今天才开学我还想知道知道呢,之前假期返校来分班他还在杭州吃片儿川啃酱鸭。他手里攥着表格本,回头又看了一眼让他犯恶心的石景——金平一中,高三啊,第一天就这么不好过了。

      于琨今天早上不是被闹钟叫醒的,是妈妈刘静来回走动的脚步声。今天是他高三开学的日子。于琨父母眼中,高三这一年在中国应试教育的意义就是人生最强的一块跳板,好了这一跳就可以一飞冲天,摘星揽月;坏了就是坠下跳板,前程尽毁,一无所有。
      于琨知道自己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对自己的成长教育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财力,像全中国亿万个普通家庭一样,孩子就是父母未来生活的全部希望。好好学习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出头之路,至少在于琨的父母的思维里这就是。
      于琨拿过床头的老式铁皮闹钟,这是奶奶小时候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他不怎么过生日,大年二十九正是中国传统的春节前夕,家里每个人忙里忙外,一个个都焦头烂额谁会记得他的生日,所以从小于琨过过的生日一只手都可以数的过来。他记得印象最深的一次生日就是,自己一觉醒来朦胧间听见耳边有人说,“我刚看了日历,今天是于琨生日啊,给他做碗面,这孩子生的巧,都没怎么庆祝过呢。”,于琨打了个哈欠,揉揉眼睛看清了说话的人,是他的奶奶。奶奶看到睡醒的小孙子,笑盈盈的说了句生日快乐,那天于琨第一次吃到了生日标配套餐——长寿面,还收到了一份生日礼物——铁皮闹钟。闹钟用的时间太久了,磕磕碰碰后让它看上去更加沧桑。不怎么灵活的指针一如往常咔哒咔哒的跑动着,六点三十五分。
      于琨走出房门看到堆在客厅沙发旁的大包小包,还有嘴里不停嘟囔着什么的刘静,挤出个乖儿子的笑容“妈,早啊,您别忙了我今儿起得早,一会洗漱完我自个儿出来收拾就行,您在沙发上坐会儿。”
      “别管了,你就收拾好自己,我这都忘了想到哪儿了。”刘静听见连忙摆手,手指急躁的揉着眉心。
      于琨没再说什么,径直走进浴室“收拾自己”。早餐是昨天从超市买回来的特价熟食,刘静早起在蒸锅热了下,没什么味道的红枣馒头和酱带鱼。于琨仔仔细细的吃完盘里最后一块带鱼,刘静已经站在玄关提着鞋催促“于琨,快点吃。605快来了,吃个饭吃那么仔细,做数学题怎么不见你仔细点。看你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又是数学拖后腿拉了多少分出去。还有假期让你去于老师家补习,人家于老师就说你不是不会做,就是马虎不仔细,分丢的冤不冤啊……”
      于琨叹口气摇了摇头,把碟碗放进水槽里,套上校服外套,“妈,放心今天开始就升高三了,我会好好学的,数学成绩我会提上去,我一定,一定考个好大学,给你和我爸长脸。”刘静盯着儿子的傻呵呵笑脸一时语塞。于琨接过刘静手中的大黑包,打开了防盗门锁,“妈
      ,愣什么神呢,605真要赶不上喽。”
      高三了,辛苦这么多年,最后的冲刺,乖儿子为了自己为了爸妈,你再辛苦一年吧,刘静笑了笑,拎着小包出了家门。她相信这个从小就是亲戚朋友口中的乖小孩,老师评语里的好学生,她最骄傲的儿子,一定会是踏上那块跳板一飞冲天的人。
      挤了快一个小时的公交车,于琨和刘静终于拎着大包小包到了学校。校门口停满了各色的私家车和出租车,对于琨来说每年开学都是这种场景:学校门口被堵的水泄不通,无论是学校的大路还是小路,到处都是送孩子的父母,拉杆箱、蛇皮袋、纸箱子……刘静是请了半小时假来送于琨的,她没想到今天路会这么堵,应该耽误了不少功夫,打开手机一看果然已经快迟到来,匆匆忙忙和于琨交代了下老生常谈,就急忙跑到路对面去坐公交车了。
      “妈,您慢点跑,今儿个这儿车乱。”于琨看着刘静慌忙的背影,不禁有点心酸。爸妈总是过的很节省,小时候是自行车,现在是公交车,他们几乎是没有坐过出租车的。刚刚于琨又瞟见妈妈的时尚滑盖手机,用了五六年了,红色的小手机掉漆到都快成黑色手机了。于琨还记得这时爸爸出差给妈妈带的情人节礼物,妈妈拿在手里喜欢的不得了。他转过身弯下腰把脚边的袋子提了起来,起身朝校门口走去,在拥挤的车辆间,他一个人拿着几包行李走起来异常艰难。
      走到门前的花坛,于琨放下包呼呼地喘着气,抬头看着眼前这块经过雕琢的大石头,上面是位援助新校区建造的校友题字——金平一中。金平一中是市级的重点中学,于琨是正式考入的文化课学生,除此之外,学校每年还会定向招收一些文化课较差的艺术生,俗称特长自主招生。说透了就是花钱开天窗,这些人于琨见过,整天逃课,出手阔绰,穿衣打扮都很特立独行,和他格格不入,是他永远不会招惹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开学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