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安格达和希尔达 ...
-
安格达曾经是一名歌姬,在古代蒙古利王朝的时候,歌姬属于贱籍,她们拥有悦耳动人的嗓音,却被贵族们视作玩物,只能咏唱曲作家们做出来的曲子,如果得贵族的赏识被纳为小妾诞育子嗣已经是最幸运的事情,大多数歌姬还是只能和其他属于贱籍的男人结婚,生下的小孩延续的也是家里的职业。
安格达长的不美,唱歌也平平,因此也得不到贵族男子的赏识,日子也过的穷困潦倒。安格达并不甘心这样默默无闻困苦地度过一生,虽然没得到过专业的教育,但她在曲作家们作出的曲子中汲取音乐的营养,用尽自己的才华作了一首曲子。她希望能用自己做出的曲子得到她人的歌唱,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实力得到认可。可惜现事不遂人愿,安格达做出的曲子没有得到所在团长的认可,在当时,曲作家都是男性,蒙古利王朝喜欢的也是缠绵悱恻或者奔放愉悦的歌曲,安格达因为女人的身份遭到嗤笑,别人都说安格达作为一个歌姬还要作曲是痴心妄想,团长还嘲笑安格达的曲子甚至都没有废纸来的值钱。
安格达遭遇的一切都让安格达愤怒,在某一天,她带着自己的曲子来到了当地的神树下,希望能在神树下放声歌唱从而得到神的认可。
在那天,她在神树下遇到了啜泣着小声歌唱的希尔达。
希尔达是当地一个贵族的女儿,她热爱歌唱,也拥有一手好嗓音,但是在蒙古利王朝的当时,除非是贱籍,否则女孩儿们是不允许抛头露面,也不允许当着外人唱歌,如果有女孩儿们这样做,则会被视为没有家教,女孩儿也会被指责如歌妓一样低贱放荡。贵族家对女孩们的约束更加严格,希尔达只能把自己唱歌给全世界听的梦想小心地放在心底。在希尔达十五岁的时候,希尔达的父母为她定下一桩亲事,对方也是贵族出身,人品良好,且担任官职,政途顺畅,这让希尔达的父母颇感满意,希尔达却对这桩婚姻充满恐惧。她不认识未婚夫,从来没见过他,不晓得对方长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他真正的人品怎样,她哭泣着恳求父母不要把她嫁给陌生人,她的父母却指责她根本异想天开:儿女婚姻由父母做主,她怎么能想自己决定婚姻呢?
抗争失败的希尔达无力地垂下头颈,姣好的面容整日以泪洗面,在婚礼即将进行的前一个礼拜,她终于鼓足勇气,想办法从家里逃出去,来到了当地供奉的神树下,小声地唱歌诉说自己的命运,希望信奉的神能通过神树听到她的诉苦,能够拯救她的命运。
她所祈求的神没有来到降临,安格达却来到她的面前,听到了她的歌声。
安格达在听到希尔达的歌声后一阵狂喜,在得知希尔达的事情以后,安格达安慰了希尔达,她对希尔达说自己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美妙的声音,安格达甚至高兴地称赞希尔达的歌声犹如神音,让人感到圣洁美妙。
两个陌生的女孩就这样在神树下相遇,彼此安慰,安格达还把自己做的曲子教给了希尔达。
这段友谊没有维持多久,希尔达的父亲带着仆从找到了神树下的希尔达,他指责女儿擅自离开家的行为并打算强行带走女儿让她结婚。安格达对指责置若罔闻,她拉起希尔达的手,鼓励道:“放声歌唱吧!唱出我们的愤怒!唱出我们的屈辱!唱出我们的不甘!神会听到的,神会拯救我们的!”在安格达的鼓动下,希尔达放开胆子大声歌唱,她们两个手拉着手,两个人齐声歌唱,那歌声美妙,却饱含怒火。希尔达的父亲不管不顾,正打算让家仆们强行上千带走希尔达的时候,骇人的事情却发生了:
神树两边的树枝动起来,扎进了希尔达和安格达两个人的胸膛。
希尔达的父亲吓呆了,在当时,这被认为是神树发怒的征兆,他惶惶不安,带着家仆跪下,不断讨饶,希望不会因为女儿惹怒神树而降祸他自己的家族。
两个女孩的歌声还在继续,她们双手握拳向天,眼中燃烧着火焰,神树的树枝扎的越深,她们唱歌的声音就越发的响亮。神树吸食她们的血液,一时间树叶上发出光芒,女孩们的脸色越发惨白,最后她们在神树下倒下,闭上了眼睛,在她们闭上眼睛的那一刻,神树也在瞬间枯萎了。
这传说到此就结束了,这段故事也在蒙古利的民间流传,希尔达的家族和未婚夫后来怎么样,人们都不关心,他们只是震惊于当时神树显现的神迹,讨论故事的主角到底犯了什么罪孽,才招致神树的枯萎。即便如此,安格达和希尔达唱的那首依然被流传下来,因为,当时住在神树的神庙中的祭司和周围的居民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都认为这是他们一生中能够听到的最震撼人心的歌曲。
这段故事在人们口中流传,随着时间变换,国家更替,语言改变,到欧菲拉的时候,这段故事在著名的剧作家手中和原版截然不同,但也成就了一出出名的爱情悲剧:安格达是一名郁郁不得志的剧作家,在某一天邂逅了高贵的贵族小姐希尔达,两个人因为短暂的邂逅彼此了解,迸发了爱情。可惜不同阶层的人无法在一起,这段爱情被拆散,希尔达的父母强行为希尔达安排了一桩门当户对的婚姻。对爱情忠贞的希尔达拒绝这桩被父母决定的婚姻,在某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勇敢出逃,来到神树下和约好见面的安格达双双殉情,神树被这对苦命鸳鸯感动,感慨人世间的男女有爱却无法结合,因为这感动伤心落泪,于是枯萎。
到了因索尼亚,这出爱情悲剧在剧院中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男女演员们热切地把这悲剧上演了一遍又一遍,没有人再关心原来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对于后人来说,剧作家写就的这个爱情悲剧似乎就是历史,就是真实。
而安格达作曲的那首歌谣,虽然得到了流传,但是因为时代语言的隔阂,那首歌在戏剧创作者的手中被修改成歌颂爱情忠贞不屈的含义。不过,不管那首歌遭到怎样的修改,歌曲中隐藏的不屈与抗争的心,是无论怎样都抹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