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1、第 81 章 ...

  •   过年的气氛愈发浓厚了,这是于立人父女在林家村的第一个新年,林晏有心叫他们高兴一场。于是早早和老村长商量好了,到时候初几天了看哪天大家有空,请一个戏班子到村子来唱大戏。这是从未有过的事,老村长自从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就高兴得很。他知道,到时候戏班子一请,四五八村的羡慕他们的肯定更多了,这说不得到时候就要多几个小伙子说媳妇儿。

      虽然现在大多数人家重男轻女,可是也还是有好些人家把自己闺女当宝贝疙瘩一样的宠。这嫁女儿,肯定是想给她找个下半辈子靠得住的。这闺女日子好过了,不说提拔自家,总不会老回娘家去扯后腿。

      现在林家村日子好过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这好了还有更好,能看到林家村在自己手里蒸蒸日上,老村长真是做梦了都要笑醒。

      今年开始一直没有下雪,本来大家还担心得很,这瑞雪兆丰年嘛,雪下不下来,大家心里就不踏实。这林家村是有这个说道的,这里几乎每年都下雪,不管雪大雪小,总要落点雪下来。要是哪年没下雪,第二年没得说的,庄稼的收成肯定是上不去的。这是老一辈人代代相传的经验之谈,从没有出过错。

      就像林晏捡到林阿白的那一年,虽然大雪早早的落下来了,冻坏了好些东西,大家很饿了些肚子,可是大家那心里是不慌的,大家都知道只要挨过了冬天,好日子就来了,到时候漫山遍野都是野菜,庄稼收成也是差不了的,这心里不慌,精气神自然就好,那个冬天,林家村人的气色硬是比其他人好了一截。

      林晏为过这个年准备的东西可不少,他硬是抽了几天时间专门去山上打了两头大野猪,除了一头卖给村里人了,其他都被他做了熏肉。这熏肉保存好了,放好几年都没问题。熏肉吃起来有一种别的肉没有的香气,林阿白就很喜欢吃。以前林晏准备的不多,因为林阿白喜欢吃,今年硬是准备了好几百斤。

      一二三四五他们趁着没过年,还真跟老师傅出去修房子去了。因为这次修的房子不是太复杂,他们倒是在年前就赶回来了。小十最小,也才七八岁,也跟着一起去了。别看他人小,可是个机灵的,老师傅其实最喜欢的就是他了。看着他跟着忙前忙后,心里都敞亮不少。看着自己手底下这十个人都算是有了出路,于通安才安心不少,他们都是跟着他来的,要是没个出头之日,他不知道还要背负什么东西呢。至少心里肯定是不好过的。

      那祠堂也收拾好了,只等年过了于立人收拾东西过去,那些心里明白的,都打算把自家孩子送到那里去识几个字。不求他们光宗耀祖,只求他们能过得容易些。识字了,至少签契约的时候不会被骗,识字了,至少找活儿做的时候比别人多了一个长处。说白了,儿孙都是债啊。为了他们好过,自己苦点又算了什么呢。

      林阿白确实老往林三眼家去看那只母山羊,有时候闲的没事,还帮林三眼放羊。林三眼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欺负徒弟他是没话说的,这看起来娇滴滴的小姑娘,他就有点下不了手了。不过看林晏听之任之的样子,林三眼也就不管那么多了,反正林阿白看起来挺自得其乐的。

      那只吃不着奶的小羊果然叫那只母山羊奶着了。说起来林三眼家的羊最开始确实是从林晏给他捉的羊发展起来的,母山羊也很轻易的就融入过去了。羊其实差不多都长那个样子,要不是林阿白对那只母山羊爱得深沉,说不得她都不知道到底那只羊是自己放进去的那只了。

      等到过年前几天,狗妹妹果然生崽子了。一溜水的的全是黑毛的,黑大将自己也是黑乎乎的一只,加上狗崽子,一家子全是黑的。

      狗崽子一共有四只,除了钱明珠要一只外,其他的全叫林晏给定下了。于立人倒是没说什么,女儿喜欢狗,就叫她养呗。万幸的是白大将不是一只母狗,不然也生了一窝狗崽子的话,林阿白铁定也要自己养。到时候家里不说七八只狗,五六只狗是肯定了的。不说看不看家的问题,到时候要养活那么多狗,也是个大问题。林阿白他们又不是个苛待狗的,肯定人吃什么,狗就吃什么。一天一头猪怕都是差不离的。什么东西多了,都变得不简单了。

      于通安现在学识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于立人已经告诉他了叫他明年下场试试。于通安倒是不慌不忙的,他对自己这点子底气还是有的。祠堂还没开始收学生呢,已经好些人家带着自己的瓦到于立人家报过名了。生怕于立人嫌自己的娃不聪明,在家里都是提前教好了的。哪知道到了于立人跟前,那些娃娃又不知道怎么说了,往往娃娃在那儿磕磕绊绊的想自己爹娘到底教了什么的时候,跟在身边的大人早急的汗都流出来了。

      林家村再好,于立人也是村里的第一个夫子。大家都对他寄予厚望,生怕他不收自己的孩子。

      老村长的孙儿走了他娘那边的门路早年送到学堂里去了,也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孩子天生对那些东西不感兴趣,最后又叫老村长给弄回家来了。倒不是老村长舍不得银钱,你说这孩子要是学的进去,那钱花也就花了,可是孩子明明学不到东西不说,还叫夫子给吓的话都不敢说了,硬要送进去还有什么意思?孩子他娘自然是不高兴的,她总觉得自己孩子只是没开窍,这只要开了窍了,考秀才都没问题。可那也只是她想当然罢了。

      那孩子送到镇上去,一个月的花销比一大家子人的花销还多,要是他是个学的进的,大家也没有话说,毕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理大家都懂的,可这明晃晃的浪费钱,其他几个媳妇儿肯定是不依的,就位这事了,老村长家里还不消停了好长时间。大儿媳妇儿都气的回娘家了。难得的是孩子他爹居然没站在她那头,倒是她一头热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