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顾儿之贾府大少奶奶 ...

  •   在林中过了一夜,等到次日天一亮,随着城门的打开,雨娘一行便再次进入了宋州城。
      寻找童桥的下落虽毫无头绪,但至少知道了几个关键性的人物,雨娘说,这些人她要一一拜会。第一个要找的自然是可以向她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贾府大少奶奶,毕竟,她也是天下最迫切要找到童桥的那个人。
      在客栈休息片刻之后,雨娘和九儿拿着智空的亲笔信去贾府找大少奶奶去了,小猫和顾儿则是被安排去了别处。
      在门口卖梨卖了两天后,再次见到贾府的大门,九儿觉得亲切的许多,只是这次她们拿着智空的亲笔信,便很轻松地就入了贾府,而且在路上可以说是畅通无阻。
      九儿再次来到那种满花草的四方别院,第一个见到的竟然是那日带她们进府的那小丫鬟,她看到九儿一脸的惊讶,道:“哎呀,怎么是你呀?”
      其实昨日在惠济寺外,九儿远远地见过她,见她同贾府大少奶奶马车里一同下来,想必是地位颇高的贴身丫鬟。九儿笑了笑,笑得有些尴尬,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小丫鬟是个机灵的,见对方一副囧相,不再继续追问,热情地道:“两位赶紧情,我们大少奶奶等着呢。”
      “多谢!”雨娘潇洒地道了声谢,被小丫鬟领着,与九儿一同入了内屋。
      这贾家不愧是富商,一位大少奶奶房内的摆设都如此奢华,让外人看了不禁瞠目结舌。不过当九儿见到大少奶奶的时候,她身上携带的金银珠宝才真正了解到,什么叫做闪得让人睁不开眼睛。昨日远远见她,也不见如此,或许是因前往佛门重地,才打扮得朴实了一些,不过与今日的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大少奶奶手拿书信,见雨娘和九儿走进,便缓缓起了身。
      “两位就是智空方丈在信中提到的仙姑?”自古以来,商人因其身上散发的铜臭味,被世人所诟病,不过大少奶奶毕竟出身名门,言谈举止均透着端庄。本该是嫁到官宦人家或书香门第的贵胄小姐,竟然嫁到这商贾之家,实在是委屈了她。
      雨娘不失礼节地回道:“正是,我和师妹均为修道之人,乃南云门弟子。”
      “南云门?”如多数人的反应,听到南云门三个字都是很陌生的样子,其实九儿自己也在怀疑,这南云门是否真实存在。大少奶奶突然发觉自己失礼,立刻道:“两位快快请坐。”招呼完客人坐下,她又命下人上了茶。
      雨娘和九儿谢过之后坐到一旁,等待着主人先开口。
      “我自幼信佛,常到城外惠济寺祭拜,因此也认识了智空方丈。我知他为人,故将窦木匠一家也放心地托他照顾,我也知他法力上层,只因佛家不涉凡尘之事,一直对我弟弟的失踪爱莫能助。他在信中说,两位可以帮到我,我实在是欣喜若狂。”大少奶奶似乎有些激动,但因自小的教育而无法像他人表露明显,最终在眼睛里蒙上几层迷雾,就结束了。
      “我们也是偶然间得此事,还请大少奶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给我们。”雨娘开口道。
      大少奶奶点了点头,缓缓讲起了事情的经过。
      “父亲虽子女众多,但只有我和弟弟文才才是一母所出,加上我们的母亲去世过早,我们可以说是相依为命。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几乎未见过父亲的面,他只是将我们放到一偏僻的院落,勉强维系着我们的生命。后来,就在我八岁那年,父亲突然来找我们,给我们安排了一处舒适的宅院,还多安排了几个下人来照顾我们,自此我们锦衣玉食,过上了真正富家子女的生活。或许是父亲觉得亏欠了我们太多,他想要弥补,一下子给我们找来了数位师父,开始教授我们琴棋书画,还教授我弟弟学武艺。”
      “郑二公子竟然还会武艺?”雨娘突然了一句,其实一旁的九儿又何尝不惊讶呢,从顾儿口中听到的那个童桥,可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孱弱书生,就连几个打劫的,都要顾儿出手帮他打跑。九儿顿时觉得,耳听为虚这句话讲得实在是太对了。
      大少奶奶点了点头,“是,”她歪着头看向窗外,似乎就在一刹那,失了神,不过很快又恢复了过来,“不仅让他学武,而且似乎是打算要将他培养成武状元,让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练武。当时,我和弟弟都觉得父亲的这个决定太过奇怪,弟弟乃家中的嫡长子,按理将来是要承袭爵位的,而我们家的爵位偏文,父亲应该让他多读书才是。不过后来,当我们听到父亲安排三弟做世子时,才知道了他的一片良苦用心。”九儿见她微微垂下了头,她的父亲何止是对长子良苦用心的,对待眼前的这位简直可以说是有过而无不及。
      雨娘见大少奶奶沉默不语,开口问了一句,“可我听智空大师说,当年二公子以童桥之名在惠济寺暂住,是为科考做准备的,莫非郑伯后来改变了主意?”
      大少奶奶摇了摇头,“父亲是绝对不会同意弟弟考取功名的,虽然其中的缘由我不是很清楚,但据我的观察,父亲让弟弟走武学这条的心十分坚决,容不得他半点违逆。至于他前往惠济寺读书几年,全因我舅舅和惠能大师相助。我母亲出身书香门第,家中几位舅舅曾在朝中做官,父亲有时还是需要给些薄面的。或许是听说了弟弟被夺去世子之位的消息,三舅经过宋州时来看望我和弟弟,并说服父亲让弟弟弃武从文了。三舅还靠着与惠济寺惠能住持之间的关系,托住持在寺内读书,这才有了后来的事情。在寺内可避开父亲的干扰,专心读书,弟弟说那几年是他最开心的日子。”
      “那后来二公子为何又离开惠济寺了呢?”雨娘问道。
      “我的舅舅们不知得罪了哪位权贵,一时之间,斩首的斩首,发配的发配,整个宋家就这样没落了。”大少奶奶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没有了舅舅们的庇佑,父亲立刻让弟弟搬出了惠济寺,回到了府邸。而且还急忙张罗了我的婚事,将我嫁到了这贾府。”言语之间,满是无奈。
      让大少奶奶一下子道出这么多的伤心往事,雨娘或许心有不忍,便将之后的事情替她说了出来。
      “我们在惠济寺见到了窦木匠一家,听到了他们一家的遭遇。据孙氏所言,是郑府世子贪图窦小姐美色想要纳她为妾,要人不成就害她家人,是二公子心善将他们一家专卖到了您这里,由你来照顾他们。世子心肠歹毒,郑伯又溺爱此子,知道此事后应该是会为难二公子吧。”雨娘说得委婉,大少奶奶则听后一言不发,雨娘只得继续道,“我听说,在这宋州城内流传着郑家二公子的风流韵事,喜欢强抢民女,在府内妻妾成群。”
      “诬陷,这都是诬陷!”大少奶奶终于克制不住,激动地叫了起来。她伤心地捂住自己的胸口,开始抽泣起来。
      “我们当然知道这是诬陷,关于此事窦木匠一家已经与我们讲过了。只是,我觉得这则消息被放出来的时间实在是巧得很,与二公子失踪时间大致吻合。”雨娘提醒道。
      大少奶奶捂着胸口突然一抬头,她看向雨娘,嘴唇抖动几次之后,艰难地出了声,“你这句话,说得可是真的?”
      “大少奶奶每日都在这府邸之内,外面的消息自然是不够灵通,这下面的人也不敢在大少奶奶面前乱嚼舌头。不过,我们经过几番确认,这件事情,千真万确。”雨娘说得斩钉截铁。
      大少奶奶似乎想要否认,但似乎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见此,雨娘干脆撕破了这张纸,“大少奶奶,难道这两年来,你就没有片刻怀疑过,这件事情或许和您的父亲有关吗?”
      大少奶奶微微闭上了眼睛,她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说道:“听有人亲口说出来,其实也没有那么难过。”
      九儿同情地看了看大少奶奶那悲伤的表情,劝道:“大少奶奶,如今我们最要紧的就是找到二公子的下落,其他的一切,根本就不重要。”
      见大少奶奶被说动,雨娘立刻道:“既然我们已经确认到二公子的失踪和郑伯有关,那您能不能猜到,他可能会被藏在哪里呢?”
      “藏在哪里?”大少奶奶面露惊讶,“你是说我父亲把弟弟给藏起来了?”
      “难道不会吗?”九儿瞪大眼睛反问道。
      大少奶奶摇了摇头,“我虽知弟弟的失踪与父亲脱不了干系,但弟弟不可能被父亲藏了起来。”
      “此话何意?”
      “自父亲接来我和弟弟起,弟弟就变得有些不一样了,除了在惠济寺的那几年,他一直都是闷闷不乐的样子。特别是在失踪的前几个月,他更像行尸走肉一般,他或许是担心我的安危,一直并未向我吐露实情,但我知道父亲一定是在他身上做了什么,在会让他痛不欲生。”
      九儿只觉越听越糊涂。
      “我知道他一直在做十分秘密的事情,而那些事情应该是见不得光的,所以后来他可以失踪得那么彻底。”如果九儿没有看错,大少奶奶的眼神里是带着一丝恐惧的。
      九儿看了看一旁的雨娘,只见她静静地低着头,似乎是在思考。
      屋内的气氛突然变得诡异起来,安静得有些可怕。
      也不知过了多久,雨娘第一个打破了平静。“大少奶奶,你可听二公子提起过自己的心上人芙蓉姑娘?”
      大少奶奶听后皱了皱眉,回道:“该不会是夏荷坊的那个花魁吧?”
      “是她。”雨娘点了点头,“我听闻,表面上虽传言二公子强娶了芙蓉,但实际上是世子爷所为,世子多人所爱另二公子痛不欲生,这可能加剧了二公子与郑伯之间的矛盾吧。”
      “原来如此,怪不得当年他哭着对我说他失去了最真爱的东西,原来还有这么一桩事情啊。”说着说着,大少奶奶又抽泣起来,“我那可怜的弟弟,他到底是受了多少苦呀。”
      见她哭泣,雨娘和九儿也只好低头保持沉默。
      最后,或许是哭累了,大少奶奶开口道:“我听闻父亲被半夜莫名弹起的琴声所吓出了病,后来我托人去听过那琴声,据说是《青山流水》。”大少奶奶捂住自己的胸口,继续道,“我弟弟文才,他最喜欢听的,就是那首《青山流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