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最近周存彦来不及进城,吴锦赶着车亲自来送绣品了,顺便也问问这批绣片绣完后还有什么活干。通往小高庄的道上车来车往,上面坐着一个个土财主,不时能够听见他们隔着驴车高声喊话聊天。

      半道上,看见高国栋带着一群孩子在路旁边挖土,旁边停着周存彦常常开着的车,车后拉着一个半透明的大水罐子。

      “国栋,你们做什么呢?”

      高国栋正在指挥小伙伴挖坑,看见是绣坊的掌柜吴锦来了,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

      “吴叔好!干娘让俺们在路旁种些土豆子,俺们挖坑呢。”

      吴锦好奇起来,路边种土豆,倒还是头一回听说。

      仿佛看出吴锦的诧异,高国栋抹了把汗说,“俺干娘说了,路边种些土豆子,若是冬天谁家过不下去,逃荒过来也能挖出来填填肚子。”

      接着,他看了看吴锦的驴车,“叔,你的驴真好看,俺摸摸。”

      吴锦的小毛驴浑身漆黑,白嘴环,鼻子粉嫩粉嫩的,高国栋一看就喜欢极了,吴锦自然不会拒绝一个孩子不过分的请求,笑着拉着缰绳然高国栋摸了几把。

      “国梁,国梁,来摸驴。”作为一个好哥哥,他摸完还不算,连忙叫弟弟来过把手隐。

      吴锦干脆放开了让孩子摸了个遍,小毛驴性子挺好,加上有些小孩还机灵的拿出嫩玉米棒子讨好小毛驴。它吃的欢快,哪里会在意身上按摩的小手。

      孩子们过足了瘾,吴锦又有新发现,不远处一个亮闪闪的伞状物,上面驾着一个锅,锅里咕噜咕噜冒着水汽。

      “那是什么?”

      “俺干娘给俺们的太阳灶,只要在太阳下放着就能做饭,俺们出来的远,烧些绿豆汤喝。”高国栋说。

      吴锦暗暗将太阳灶记在心里,慢悠悠赶着驴车走了。

      高国栋召回小伙伴,“大家快点干活,干完一人一块糖粒子,干得好两块。”

      小伙伴们在糖果的刺激下又投入了劳动之中。

      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道旁全部被高国栋这些孩子种满了土豆。

      孩子们听话又卖力,杜春琪的手自然不会紧,她干脆一人发了一箱子火腿肠,乐得孩子笑开了花。

      “干娘,俺们还能干啥?”高国栋领了奖,又问起下一步的工作了。

      杜春琪看高国栋挺得笔直的身板,摸着下巴,“接着种土豆,往县里的路上也种满土豆。”

      她又瞥了一眼桌上的《大公报》,已经报道豫省的灾情了,过不了多久恐怕就会有破产农民出逃了,豫省人逃荒有几条固定的路,其中一条是通往陕省的,薛湖镇正在位于逃荒的路线上。

      高国栋有点不太乐意了,“干娘,种到外面就怕有懒汉自己不劳动专门挖咱们种好的土豆坐享其成。”

      杜春琪笑了笑,问他,“干活就能吃上白面馍馍和肉,让你选择你选什么?”

      高国栋挠了挠头,“俺就爱吃白面馍馍,不想吃土豆,吃的胃里酸酸的,难受人。”

      杜春琪又笑了,“我想懒汉也愿意出来干活吃好的啊!过阵子农闲了还有得忙呢。”

      高国栋嘿嘿傻笑,他知道过阵子干娘要弄啥子的沼气池,又要让大家挖坑呢。

      就这样,高国栋带着小伙伴接着去种土豆了,因为管饭,先开始只是李楼村的几个娃娃参加了进来,接着附近村落的大人们都把自家的娃娃送了过来,后来甚至还多了不少小乞丐加入。

      只要每天找到地方把土豆种完,就能蹭一顿香喷喷的饭,白面馍馍、白面条还有大肉块块和火腿肠,娃娃们只有高兴的份。

      特别是薛湖镇上的小乞丐,也不出去乞讨了,专门跟着高国栋种土豆,他们地头熟,能找到不少还未被种上土豆的地方,心里美美的想着自己冬天还能靠这些土豆过冬呢。

      如此大的动作想当然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不是没有人想打坏主意,张德义还在旁看着呢,加上人们心中也有点小想法,谁知道冬天过不下去时要不要靠挖土豆度日呢?他们也就任由娃娃们挖来挖去的,甚至都挖到家门口,他们也不理会平时还会顺带浇点水。

      “俺知道一大片地方还没种哩!”乞儿刘小妹说。

      高国栋连忙开着车带着小伙伴到了刘小妹说的地方,果然一大片土地。高国栋熟练的指挥小伙伴下车除草种土豆。

      一会功夫就挖得坑坑洼洼。

      “干啥呢!”一个穿军装的人跑了过来,扯住高国栋,“谁让你们乱挖的。”

      高国栋眼睛转了转,“地又没立碑,凭啥不能挖,俺们还帮你除草嘞,累死个人。”

      这人板着脸,“破坏营地,按军规该……”

      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娃娃不懂事,放了吧!”

      高国栋顺着声音看了过去,是个三十多岁的成熟男性,军装笔挺,腰上配着几乎着地的指挥刀,手上戴着的白手套格外显眼。

      年轻人放了高国栋,年长者走了过来,问,“娃娃,你能告诉叔叔你们为什么过来挖地?”

      “俺们过来种土豆。”高国栋指了指停在不远处的车说。

      年长者是个军需官,他顺着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一辆红色的车,车后挂着一个装水的平板车。

      他压下心中的疑问,接着问,“那你们为什么在这里种土豆?”

      高国栋得意极了,不自觉地挺起了小胸,“俺们可能干了,把整个薛湖镇都种满了土豆,干娘说冬天谁饿了就挖出来吃,这样就饿不死人了。”

      “俺干娘还说,帝国就是、就是见了……”他有点忘词了。

      “干娘说帝国是建立在土豆上面的,土豆成熟了不用收割,就不怕被人抢走,想吃的时候再挖出来就是了。”高国梁连忙在旁补充。

      军需官拧起的眉毛平缓了下来,连刚才拽着高国栋的小兵也不好意的低下了头,他也是贫苦出身,知道饿肚子的滋味,期盼着看着军需官。

      “这里不能种,我给你们指个地方。”军需官笑着说,“不过你能带我见下你干娘吗?”

      高国栋迟疑了一下,点头同意了。

      军需官五官端正,一身军装在身,看着比张德义还正派哩!

      “敝人陈德光见过夫人。”当天晚上军需官就见到了杜春琪,周存彦又忙着运送物资去了。

      高国栋这时候知道害怕了,干娘还没同意他就将人带来了,实在冒失了。

      杜春琪可没想到高国栋心里担忧,随意抓了把糖给高国栋,“去找伙伴们玩去。”

      高国栋一溜烟儿的跑远了。

      二人通了姓名、让了一番坐,开始谈起了正事。

      原来陈德光是为了军粮的事来的,虽然现在是民国了,可是豫省的后勤运输还是古老的车拉人扛,没有效率,基本靠地方供给。可今年入春豫省就大旱,百姓都吃不饱了,强行征粮实非他所愿。

      听了他的来意,问了个数目,杜春琪有点为难,“太多了,恕我无能。”

      她只好拒绝,现在小高庄、李楼村的人基本靠他们夫妻养着,后勤压力也十分大了,再提供大量的军粮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陈德光也知道自己唐突,叹了一口气,问,“夫人能提供多少?不拘多少,我全军上下铭记在心。”

      杜春琪只能说自己尽量匀出一些粮草出来,接着他们又说到了小高庄的堡垒和炮楼,陈德光除了给出了更为专业的建议之外,还愿意提供有些高射炮,算是解决了他们的防空问题。

      “夫人的堡垒全是用洋灰浇筑的啊!”陈德光感慨杜春琪的财大气出,除了军队,他还没见过哪个地主修的炮楼全部都用洋灰。

      说到这,杜春琪就惭愧了,“说出来都是笑话,里面的骨架都是竹子,没有一根钢筋。”

      钢筋实在运输不过来,他们只好采用竹子充当骨架。

      陈德光笑了,“竹子轻便、韧性也够强,足够了。”

      三日后,陈德光发现高国栋开着电动三轮车拖着两节拖车到了营房门口。

      看见只有三个车斗的军粮,陈德光有些失望,但也能够理解,谁的粮食是大风刮来的呢?他面不改色的叫人出来搬运。这才注意到,这批粮食没有装在袋子里,而是全部装在纸箱子里,码得十分整齐。

      “干娘说光吃米面营养不足,给您送的压缩饼干,吃着方便不说,还顶饿,方便运输。”高国栋在旁边解释。

      “一共十三种口味,俺干娘说,一人一次只能吃一块,吃多再喝水真会撑死人的。”

      陈德光连忙打开一个箱子,看见里面用透明赛璐璐包装(注释1)的压缩饼干,乳黄的饼干看着就挺有食欲,撕开一块饼干小口吃了一口,面粉、糖、油、芝麻,第一口他就发现了压缩饼干比起美国货更好吃,用料也更实在,他甚至尝出了肉味。

      它足以补充人体的能量,在吃完一块饼干后陈德光得出一个结论。

      他抛开了一贯的矜持,大声招呼士兵搬运压缩饼干,上前线时就带着压缩饼干,比起粮草它可方便多了,丰富的油脂还能给士兵肚子里补补油水。就是空军也该配这个,他想着,望着天空,若是他们在豫省也有空军就好了,天天被日本轰得像个孙子似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 17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