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广州刚组建了国民政府,城里气象与别地大不相同,守城军队的旗子是青天白日旗,墙上处处贴着三民主义口号的标语,街上不时有游/行队伍经过,队伍之组成有工人、妇女、学生,高举的横幅上写着“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打倒军阀”“以牺牲博自由”等等。

      徐志云与张连峰一路观看,感叹不已。

      找了客栈住下,徐志云说:“二叔说过,如果我一定要考,那就到广州找他一个老朋友,让他给开介绍信。”

      张连峰也想起来:“是!我记得有人说过,要读这学校好像得是什么党员,否则得有人介绍。”他有几个同乡在广州,本打算过来以后再找他们想办法的。

      “是国民党员。你是吗?”

      张连峰摇头。

      “那行了,我们都不是。就先开个介绍信吧。”

      两人在广州城里先找人,找到徐志云叔叔所说姓任的老朋友。那人很好说话,稍问了几个问题,就大笔一挥写了两封介绍信给他们。两人拿着信,才去报名。

      报名处的人无比之多,都是青年学生的模样。好不容易排队报了名,回到客栈两人都累了。用过饭,又打水清洗后,徐志云感慨:“这么多青年都来应试,实际上哪招得了这么多?这干革命也不容易,还得层层考试。”

      张连峰担忧说:“我小时候读的是村里私塾,镇里学堂也只念了两年,文化不多,也不知考不考得上。”他问徐志云,“逸飞,你在学堂里都读些什么?”

      徐志云指指那几本中学课本:“也就这些……哦,还有一门。”他随口用英文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

      张连峰一头雾水:“什么此有宁?”

      “这是英文。”徐志云说完,又重问了一遍。

      张连峰摇摇头:“我没学过。”

      “没关系,不考这个!”徐志云一笑。

      张连峰笑着说:“如果还考洋文,那我明年也别想考上了。”

      徐志云想了想,问:“今天任叔叔说的三民主义,你知道吗?”

      张连峰说:“知道,报纸上讲过一些。我在铺子里,每天都看报纸。”

      “那就好!我看这个是必然考的……”徐志云上了床,招呼他,“睡觉吧,今天跑了好几个地方,累死了。”

      “好。”张连峰抱着席子,准备打地铺。

      徐志云看见,说:“你睡地上干什么,睡床上啊!”

      房间里就一张床,两人睡未免嫌挤。旅费都是徐志云帮着出的,张连峰哪里还好和他挤?“广州天气热,睡地上也挺舒服。”

      “岭南多蛇虫鼠蚁,别睡地上,跟我睡床吧。”徐志云挪了挪,给他让出半边来。

      张连峰只好过去,轻轻躺下。

      过了一会,徐志云开口:“我看你算术挺好的,在船上把练习题做对了大半。”

      张连峰笑了笑:“从前我家里买东西,都是我帮着记账算钱,学起来是容易些。”

      停了停,他又说:“可我不会写文章,从前在学堂就费力得很,憋不出几行字,真怕国文考不过。”

      “这不难,你有什么话,就写什么,最重要是厘清条理,”徐志云说,“若要增色,就引征一些古句名言。我爸爸说过,文章字句不求工整华美,但求文理分明、言之有据。”

      张连峰点头。

      “如果下笔生疏,那就多读一读各类文章……”说到这里,徐志云问道,“哎,你都喜欢哪些文章?”

      张连峰想了想,突然眼睛发亮,说:“我最喜欢这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徐志云面露振奋,与他一起接着背诵,“……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两人朗声背诵,毫不停歇,一直背到末尾:“……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两人笑着对视一眼。徐志云说:“这篇真是好文章!”

      张连峰说:“我最喜欢这篇了!老师讲的时候,底下的同学都喜欢。”

      “我学校里也是,同学都说,少年责任重大,要趁着年轻,做出事业!”

      张连峰连忙问:“我们从军打仗,应该算是一番大事业?”

      “当然了!”徐志云说,“所以我们一定要考上军校!”

      “对!一定考上!等考上了以后……”

      ……

      相互憧憬一番,两人才在疲倦侵袭下睡着了。

      报名结束后,不久安排考试。先考国文、算术、地理、历史等各类文化课,又看体格身高,再考察个人志趣、品格及对三民主义之了解。初试复试之后,徐志云与张连峰去看榜,两个人都考上了。

      徐志云的成绩比张连峰高得多,两人名字中间隔了好几百人。“逸飞,你真厉害,名字这么靠前!”张连峰赞叹。

      徐志云笑着说:“那算什么,得带兵打仗才算数!”

      管理考务的人员在一旁听了,笑哈哈地点头,称他说得对。

      两人兴高采烈地领了录取通知书,就分别写信回家报喜。

      很快,他们被编入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第二团,于第五批入校。到了日子,他们坐船前往长洲岛,去校本部报到。

      徐志云和张连峰编在同一连,营地驻扎在蝴蝶岗一带,距校本部约有四、五里。营地条件简陋,搭的竹棚,铺的凉席,住宿较为拥挤。学校发每人每月十元钱生活费,扣除伙食后,余下作为零用;又发了每人军装两套,衬衣两套,袜子两双,草鞋三双,武装带一条。

      入伍生们领到军装好生兴奋,马上就换上了,嘻嘻哈哈地互相看。

      徐志云穿戴整齐,回过身,那边张连峰也换好了,彼此一看,还真是有模有样,威武飒爽,活脱脱就是军人了。

      “逸飞,真不错!”张连峰夸了一句,抬手向他敬了个礼。

      徐志云笑着也敬了个礼,又低头看看身上的军装,说:“再有支枪配上,就好了。”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枪。”张连峰扯扯衣角,又正正军帽。

      周围众人也都差不多,换上了军装,就开始比比划划说起枪的事。

      “都惦记着拿枪啊?”有人笑着开口,“我同你们说,等枪拿到了手,可要小心它走火,那可不是好玩的!”

      这人名叫罗行健,二十三岁,在入伍生里算年纪比较大的,生活经验较多。他为人随和,不少初出家门的入伍生遇到难题,都爱找他来问。

      此时,旁边另一个入伍生立刻问:“老罗,你懂得枪啊?”

      “那当然,这玩意得会使才行。我亲眼见过走火,也不知那人怎么搞的,枪就响了……结果打伤了人。你看看你们这一个个,真要手里拿着枪,还不乱放一气?到时,这新军装全都不用要了,还吹呢!”

      大家哈哈哈笑起来。

      张连峰对徐志云点头:“老罗说得对。”

      徐志云好奇问:“你也懂得枪?”

      张连峰还没答话,外面就响起尖锐的哨声,伴着一声呼喝:“集合!”

      大家手忙脚乱地奔出去,有扣子没扣好的,有帽子戴歪的,一眼望去很不齐整,但精神面貌却是格外好,个个挺着胸膛,站得笔直。

      连长训了两句,指示他们把衣冠整好,然后切入正题。原来是规训日常起居。

      入伍生进入营地后,就立刻要学习种种生活风纪。具体如下:

      被褥要折得整整齐齐,棱角分明,铺与铺之间的卧具摆放必须要成一条直线;

      早上一听军号必须起床,穿衣戴帽打绑腿,时间只有三分钟;

      穿着务要整齐,仪容不得颓唐,严禁污言秽语,见到长官的时候,必须敬礼;

      吃饭的时候,帽子要放在指定位置,不得脱衣,不得嬉闹,不得支肘,不得跷二郎腿,更不得把碗筷碰得叮当乱响;

      晒衣服的时候,不得随时随地乱晒,必须晒在指定位置,且要按时收回;

      开会、学习、训练的时候,要保持静肃,不管是突发雷雨还是枪林弹雨,都不得任意喧哗;

      ……

      罗列了种种纪律后,连长又着重提到,如果犯了错被禁闭,一定要自重。特别举例说到,之前曾有学生被关禁闭时,不顾形象地大哭,于是被校长当着全校点名批评,说他“毫无革命党人的样子”,说是全体同学、整个党乃至孙中山都“被他失去了体面”。因此大家要引以为戒,本连队里万万不能有这样的人。

      有个调皮的入伍生高声应道:“连长放心,关了禁闭,保证不哭!”

      大家集体发笑。

      连长笑骂:“就你多话!你以为光禁闭不哭就行了?从前还有跑步跑哭的!”

      徐志云不由与张连峰对望一眼。跑步还能跑哭,这是怎么个跑法?

      那入伍生胆子大,笑嘻嘻接着问:“连长,那什么时候可以哭?”

      “不干革命,什么时候哭都由得你,”连长脸色一正,“干革命,一滴眼泪都不能流!”

      全队也是收起笑容,表情严肃。“……是!”

      训导完毕,各入伍生便紧张地开始学习叠被子、打绑腿等事宜,努力适应营地生活。

      结果当天晚上,徐志云就傻眼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