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6、如是禅答疑 ...

  •   如是禅答疑

      一
      “师父您好,《六祖坛经》中讲,‘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请问师父,当用本心观照妄念时,妄念的确可以灭却,可妄念背后的执着如何拔根?恳请师父开示!”

      这个在这里我不能给你讲太多,就想跟你说两句。第一句:你必须明心见性,认识到那个自性般若,这是第一句。第二句:认识到自性般若了,她自然就会观照,一切法就是如梦如幻的,了不可得,妄念起来的当下当体即空。就是这样的。所以说不存在妄念背后的执着和如何拔除的问题。妄念的本体就是空性,当体即空,因为你认识到本性了,本性里没有我,不存在妄念背后执着的问题。
      二
      “师父您好,比如说我当下对境时,因起念分别,而触动了贪婪的执着惯性,当我观照这个惯性时,这个惯性会消失。但是下一次又遇到对境的时候,它还会产生。请问师父,如何能让这个执着的惯性不产生?牧牛的时候,我执惯性还在,理上能空,可事相上,做不到当体即空,怎么办呢?”

      你这问题问的挺有意思啊!问题是,你是不是真见性了。你真见到那个自性本体了,明了了空洞洞的,那个东西本身就是理,你还要空什么理?!当下的心明了了空洞洞的,本来无一物,这就叫做理!理不是理解的理,是现量亲证,当下了悟到体验到的一种境界。
      你遇到对境了(包括外境上的对境,还有心里的对境),就像眼睛看个东西,耳朵听到声音,你就取相分别,起心动念。比如一个帅哥儿过来了……一个美女过来了……嗯,那就叫相也叫事,这就是外境上的事相;那个帅哥儿或那个美女过来了,你当下取相分别,起了一念的贪心,这就是心里的事相。
      你见境生心,取相分别,那个贪心的烦恼,那个贪心的习气就出来了……出来了……你放松身心,这颗心不散不收,不取不舍,当下你根本就没有离开觉性空明的本体,这个理和事,它们根本就不是两个,理就是空性,事就是境相。就是说,这个烦恼的习气,这个一念的贪心,它出来的同时呢,你同时就照见了它的空性,虽显却了不可得,它是如梦如幻的,它根本就不能构成对你的伤害,因为它是空性的,它是本来解脱的。这就叫当体即空。问题就是这样。
      你做不到当体即空就证明你没认识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你的本来面目没现前,就不能照见内外一切境相当体即空,如梦如幻,了不可得。所以,再说一遍:这就证明你当下没真正见到自己的本性,这很简单!
      六祖大师讲这个提起正真般若观照……问题是你没达到那个正真般若观照!其实谈不上“提”,假如说对境来的时候,就像前面我讲了,来个帅哥儿或美女,当下一念的这个贪心起来了,当下你放松下来,正真般若她自己就会观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当下就是理事合一,当下就是《心经》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se)即是空,空即是色。当然有的人有这样的说法叫“悟后牧牛行,保任!”我讲你只须时时刻刻,在在处处,身心放松下来就可以了,身心一放松,觉性就现前,无论遇到任何对境,自性正真般若都会自观自照,当下就是理事不二,这叫“一心”,也是《金刚经》讲的一合相。这样就可以了。遇境当体即空无所得,这就叫顿悟顿修无有次第!到这个时候是谁在保,谁在任啊?牧牛,哪个是牛啊?谁来牧啊?当然经导师直指开悟明心见性,再身心放松下来,让觉性常现前,这是前提。只需安住在觉性里你自然就会放松,你放松了觉性自然就现前。这里面有东西,自己去体悟!所以用一句话就能总结上面我讲的这个观点:理事不二法法无自性,知行合一念念毕竟空。嗯,就是这样的!
      三
      “感恩师父的开示:理事不二法法无自性,知行合一念念毕竟空。我的感受是见性时,人很清醒,除了五种感官的感觉是无法被去除外,内心的概念、观念、想念、个性、情绪、欲望等都一一去除掉了,最后只剩下一种心态,这种心态是什么也没有,什么都不是,永远不会变化,永远无法有意地欺骗自己,永远无法从内心清除得掉,永远是不得不觉,不得不知,纯粹只是一种知觉,当下只有纯知觉。”

      那个自性本体不存在感官的问题,跟感官没关系,跟你说的那个什么概念啊,观念啊,想念啊,个性啊,情绪啊……那些东西都没关系,没关系!这东西不是语言分别的,叫本来无一物嘛!哪有……五种感官也没有,如果是那样的话,《心经》就不会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你说的不就是这些嘛——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界……意识界,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这一切全无,啥也没有!所以说叫本来无一物;但这些全无,就像你说的那样,不是啥都没有,当下还有觉还有知嘛!因为你没死啊!但是她是没有对境的那个觉那个知,自觉自知,不可思议!
      当你看到外境,产生一念的觉知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感官已经起作用了!它的问题是,如果你真的认识到了这个自性空明的本体,那么这个感官起作用呢,它就是妙用啊!因为当下你是离执的解脱的啊!对不对?
      所以说当下的境界是啥呀?就是《心经》上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se)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当下就是我上面说的那个“理事不二法法无自性”。《心经》上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se)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个空就是理,那个色就是事,所以说“理事不二法法无自性”。
      知行合一念念毕竟空:那个空就是知,在空里有觉知,在觉性里头有空性,她俩是合一的,这就是知——了了知无一物,没有能知所知,就是无我唯觉的纯觉知。
      行就是包括起心动念在内的一切因缘法的造作状态。因为当下你是自性起念啊,念念不离觉,觉里不离空,念念觉,念念照见一切法当体即空,如梦如幻,了不可得。
      当下这个知性,也就是觉性,她和你的心念以及外境上一切因缘法的造作状态,根本就不是两个,所以说这就叫“知行合一念念毕竟空”。
      你说你的感受是见性时人很清明,除了五种感官的感觉无法除掉之外,内心的那些全除掉了。
      不用去除,自性里本来就没有这些东西!当你认识到了本性,这个本性里啥都没有,五种感官也没有,啥都没有;但是,是不是没有外境的显现法?不是!是虽显却不可得,如梦如幻,当体即空,所以《心经》上叫照见五蕴皆空。空不是没有,是没有我唯有觉,是以觉性照见一切法如梦如幻了不可得,这就叫空。
      四
      “师父,我表述的太啰嗦了,就是一切都没有,唯有纯知觉。”

      我觉得啊,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你参考一下!讲这个纯觉知是讲你当下现量的境界啊!你讲纯觉知——就是现在,你能不能感受到你当下的这颗心!啥叫纯觉知?纯觉知就是没有外境上的问题,但是,她是自觉是自知,她没有“对”境,就是没有我执,不和外境还有自己的念头产生对立。师父讲法的当下,你的纯觉知在不在?如果在的话,你就在那个纯觉知里跟我讲话!你只是用语言用意识分别心在跟我讲,这个时候呢,你讲的就不是真正的正知正见。

      “在!师父讲法时,内心无念,唯有觉在。这是我当下的感受,但这种状态无法保持。”

      你不用保持,刚才跟你讲了,如果你能感觉这样——明了了空洞洞,你身心放松下来就行了。保持什么?用什么保持?只需身心放松下来就行了,她一直在!
      问题是你真正认识到那个觉性了吗?如果你认识到了觉性,你就在觉性里放松下来。当下内心有念无念都是一样的,因为你内心即使有念头,有妄念,但是还有一个没念头没妄念的——那个东西明了了空洞洞,会照见这个念头、这个妄念当体即空,本来解脱。那个东西就叫觉,那个东西就叫纯觉知。
      那个纯觉知是什么呢?《心经》是怎么描述她的呢?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佛讲的叫“常乐我净”——就是她,明了了的,但是空洞洞的,她能照见这个念头、妄念当体即空。就是这样的!
      如果师父讲法的当下,你有这种感觉,感觉到师父讲法就好像是空谷回音一样的,你能感觉到根本就没有一个参与者——那个声音是自己显出来的……空谷回音一样的,空明自显,这就是《心经》里讲的色空不二。
      在明了了空洞洞的这个基础上,你眼前见到一个人,产生一念的作意,这个就是落到见闻觉知的感官里面了,但是这种感官,见性的人和不见性的人,感官是不一样的。见性的人有感官,能看到眼前的东西,但是如梦如幻,了不可得,当下就有这种体验,是这样的。
      我不知道你在不在群里,有时候我讲禅,而且我写的微信说说那里都有,总是提两个字:放松,放松,放松……听我讲法的当下你就能达到那个境界,前提是啥?你不能有我,不能跟我讲法的东西有对立。这样的话,你听我讲法的声音,你就能达到那个状态,显空不二,你就不用保持什么;只保持无念的状态,这是错的。
      你说要牧牛,要牧牛……你用什么牧?哪个是牛?谁来牧?如果当下这颗心,明了了,空洞洞,啥东西都没有,像镜子一样的,照见一切法如梦如幻,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我,谁来保持?

      “师父,我在如是禅二群,最近两天才入群。我听语音,感受到师父的现量,所以才冒昧请法。感恩师父的开示,受益颇多。我平时修持的对治中,有点打成两截了。只要真正的自己主宰心国,一切无余。”

      上面我讲这些,你就放松下来,好好听,如果你有那种状态的话,你就多听几遍,通过听我上面给你讲法这个录音,你就能把正见树立起来。如果能体验到自性本体境界——当下的心明了了空洞洞的话呢,这个就叫正知,但是你不一定有正见。
      啥叫正见?你能认识当下安住的本体境界,对其产生不可动摇的确信和定解,而且你还能分辨清楚,能说清楚你当下安住的这个境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和“空”是什么关系,本体与心念、本体与外境到底是以什么关系、什么方式存在的——这些要素你能用思维分别清楚,能用语言文字描述清楚,而且能正确地表达出来,这个就是正见。
      正知是一种现量的自证境界,正见是对正知的确认、定解和对其进行正确描述的思维和语言。正知和正见二者必须都要有,因为有了正知才能出生、显发、表述正见,因为有了正见才能确认、巩固、增长正知,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没有正见,这个正知就会起伏不定,有时候就没了,因为没有正见的确认和定解,没有对法性的忆念。正见很重要,正见和正知是相辅相成的,平时我表达把正知叫正受,就是当下现量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是怎么一回事,这种感受是一种什么状态,怎么得到这种感受,这个很重要!
      先做个直心肠的人吧!直来直去的,别在语言文字上斤斤计较,别在道理上用意识分别心总思维这个道理怎么回事儿怎么回事儿!特别是学禅的,要知道禅宗的根基是啥呢?就俩字:信心!对谁的信心?对那个师父、明心见性的善知识的信心,别的都是次要的。《金刚经》里讲“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嘛!对那个《金刚经》要有信心,《金刚经》是法身经,十方佛的法身就在其中。所以六祖说诵《金刚经》就能开悟。啥叫信心,没有我,没有对立,心体清净,当下就能契入到那种境界里,这个最重要!

  • 作者有话要说:
    法语精华
    佛是个无事人,佛是个无心汉,一切处无心就是佛。解脱了心、无心唯觉的人就是佛。心佛众生一体无差别。
    师父对你说
    安于本位,守好本分,
    永远活在责任义务里。
    修好自己不管人,真信因果不怨人。
    德要配位,护心清净。
    好好爱自己,爱自己,爱自己,
    不跟别人过不去,知足,感恩。
    唯一修炼培养护持清净心,
    不争不贪,少欲知足,
    心净无我,无我唯觉。
    这样你就能活出真正的快乐幸福
    与解脱自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