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奏折 ...

  •   得到了贾母的默许,贾蔷便在三日之后,朝廷复朝之时将奏折交给了内阁。
      内阁当中,最先看到奏折的是夏庆阳,虽说此次兖州鼎的事情夏庆阳也跟着得了不少好处,但这却不足以让他对这件事情改观。
      在他的眼中,这件事仍然是一帮小人为了讨好皇帝故意弄出来的肮脏事,别看现在一片欢腾,只怕百年之后,他们这些大臣就要落得满身骂名,被后人讥笑。
      内阁当中的那些大佬们夏庆阳是得罪不起,因此他很聪明的选择了闭嘴,但是贾蔷,固然他背后还有一个贾家,但是到了夏庆阳这个地位,那怕他在内阁中人缘不怎么好,但他终究是阁老,以他的地位根本不会将已经没落的贾家放在眼中,便是当年王子腾跟贾元春都还活着的时候,他也未曾将贾家放在眼里,所以他在对外时毫不掩饰自己对于贾蔷的恶感。
      也就是现在时日尚短,他的态度还不曾广为人知,只有他身边亲近的人方才知道他对贾蔷的态度,但是想来过不了多久,整个朝堂上的人都会明白,新晋的奉鼎伯不知为何偏偏得罪了内阁当中最难说话的夏阁老,以至于夏阁老对他态度极为恶劣。
      夏庆阳这人一向性格极为偏执,他因为兖州鼎之事对于贾蔷印象不好,连带着对他其他方面也极有偏见。
      这回刚一看见他的奏折,他便下意识的冷哼了一声,以显示自己的不屑。
      他这种态度是常有的事情,要知道,朝堂上的大半大臣这位夏阁老都曾经直言得罪过。
      脾气好的一笑而过,不放在心上,脾气差的当面吵起来的也有,背后暗算的更是不少。

      所以其他阁老对他的表现没有任何惊讶之处,都以为他又是遇到了哪个看不顺眼的人。
      那怕对贾蔷再看不上眼,作为阁老,夏庆阳还是要履行他的职责的,他一面不屑,一面又翻开奏折,睁大了眼睛,打算看一看做个迷惑君主的小人又要作什么妖。
      却不想奏折上的内容叫他瞪大了眼睛,要是换一个人,夏庆阳只怕就要立刻为他击节赞叹,大声赞叹一句此乃仁义君子。
      但是换到贾蔷身上,夏庆阳却犹豫了一下,但最终他还是叹了口气,将奏折拿了起来,放在了首辅刘全章的桌子上,道:“却不曾想新晋的奉鼎伯竟会上了这么一封奏折,也不知是出自真心,还是想要邀名。”
      听他这么一说,刘全章自然有了兴趣,毕竟大家初时或许还没明白这兖州鼎的事情究竟有何内幕,但是现在也约摸猜出了一些缘由,大概是贾蔷在外游历时发现了兖州鼎,向皇帝献鼎,这才是皇帝用两位老国公引出兖州鼎,又极力选用贾蔷作为正使,在封赏时又格外对贾蔷优厚的原因所在。
      大家都从此事中获得了好处,明白这件事由贾蔷而起,少不得的要记他一份人情。
      刘全章听夏庆阳的语气不对,以为贾蔷的奏折有得罪他的地方,因此便想着若是可以的话便为贾蔷说两句好话,缓和一下两人竟然关系,也算是还了他的人情。
      不想打开奏折一看他便“咦”了一声,屋子里的其他人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听说贾蔷两个字,其他人都纷纷竖起耳朵,想要听一听究竟是何事情。
      “怎么了?刘大人,这奏折上可是说了什么事情?”
      当下便有一人站了起来,刘全章便奏折递给了他,道:“几位看一看吧。”
      说着,他将奏折递过去,然后转头对夏庆阳道:“不管他是真心也罢,邀名也罢,都不失为仁义之举,值得倡导。”
      贾蔷的奏折中总共说了两件事情,一件事让爵位。
      贾蔷前些时候被皇帝封了奉鼎伯,再加上原先因为贾珍触犯国法,原本该由他那一脉继承的爵位转而落到了贾蔷身上,所以贾蔷身上现在有两个爵位。
      而他所说之事便是将原先属于贾珍那一脉的爵位还给他。
      爵位这种东西从来只有嫌少的,没有嫌多的。
      将到手的爵位让出去,这种事情不是没有,不过极为少见,反倒是因为爵位之争而闹的兄弟不和的更多。
      就比如太上皇还在位的时候,贾家那位老太太的娘家,就因为爵位之争闹得两个亲兄弟撕破脸面。
      要不是怕他们闹得太难看,丢了朝廷的脸面,因此有人出来弹压,说不得兄弟阋墙的一幕便会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种事情自然是值得倡导的,或许夏庆阳因为偏见还会考虑一下这其中是真心还是假意,但是刘全章就要开明许多了。
      哪怕他是邀名呢,可人家好歹也拿出来了一个爵位邀名,只这个代价,就足够了,总比那些弄虚作假耍尽手段为自己堆砌好名声的人强多了。
      其他几位老大人看了之后也都纷纷点头,出言赞叹,这种事情是好事。
      尤其贾蔷,在兖州鼎之事上已经占了一个好位子,再加上这个事情,将来他在史书上必然会留下一个贤名。
      更何况他如此知趣,再联想到平常与他接触时留下的印象,未来绝对是个栋梁之材,这样的人自然只有交好的份,他们当然愿意卖一个人情。
      有两个家中有与他年龄堪配的姑娘的老大人忍不住在心中暗暗盘算,若是能招他为孙婿,倒也不错。
      几人意见一致,便由刘全章领头亲自拿了奏章,前往御书房去。
      庆安帝此时正在读书,最近送上来的奏折多半都是谢恩或者歌功颂德的,这种奏折,初时看或许还会高兴,但是看久了也难免厌烦。
      更何况庆安帝这人一向看得很清楚,知道这些人不过是为了讨好自己,于国于家无益,他深怕自己沉迷于这种歌功颂德之中,忘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因此便很克制自己,不许自己再去看这些东西。
      而这几日送来的基本上都是这些,便是有什么事情官员们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瞒着还来不及,哪会在这种大好时候说坏事呢,这不是成心找霉运吗?
      庆安帝又不耐烦去后宫应付那些莺莺燕燕,前些时候又被几个皇子之争吵得闹心,因此也不愿意召见他们,思来想去,便去了御书房看书,想清清静静的呆一会儿。
      这会儿听到几位阁老都来了,他心中有些讶然,按理说最近这些日子应该都是很清闲的才对,能叫几位阁老同时前来必定是大事,难道在兖州鼎出世这种好日子竟然有什么乱子生出吗?
      想到这里,庆安帝便坐不住了,他连忙叫人唤几位阁老进来,颇有些急切的问道:“可是出什么大事了?”
      刘全章只从语气便听出了庆安帝的担忧,这也是他当初轻易转投庆安帝的原因所在。
      或许庆安帝天资所限,并不如太上皇那么会玩弄权术,也不是一个天生的帝王。
      然而对于臣子来说,他们其实并不愿意自己的顶头上司太过心机深沉,高深莫测。
      更何况庆安帝有个最大的优点,便是他是真心把百姓放在心中的,而不是像太上皇那般只把百姓当作手中的工具,这一点,只从兖州鼎一出世之后民间至今没有怀疑过其中的真假便可以看出庆安帝究竟有多受百姓的拥护。
      周浦那老头的名声固然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是更多的却是因为庆安帝这些年施行仁政,百姓从中受到了益处,便觉得庆安帝是好皇帝。
      而皇帝能够得到上天的奖赏,便意味着这位帝王统治长远持久,百姓能够过上安稳的好日子,这自然叫百姓的心动,也因此发自内心的欢迎。
      任何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臣子,都愿意遇到这样仁厚宽容的皇帝,所以哪怕很多人认为他两面三刀,他也愿意背着骂名来辅助这位皇帝。
      “陛下勿忧,微臣此来乃是为了一件好事,一件仁义之事。”
      听刘全章当这么一说,庆安帝的心就放回了肚子里,因此他便露了笑容,问道:“哦?可是那县又出了孝子贤孙?”

  • 作者有话要说:  从内科转去了急诊,才去了两天,感觉自己的承受能力大大提升,第一天碰到一个被高压线电到的病人,人还好,还能说能笑得,但是整个腿烧伤特别严重,皮开肉绽的,没一块好皮,特别吓人,差点吐了!第二天来了个老大爷,喝了几两酒开了个三轮车上路,结果撞树上去了,送过来的时候整个鼻子都是血,因为他是用卫生纸捂住鼻子,我还以为只是鼻子出血,结果清洗了一看,半个鼻子直接被削掉了,鼻唇沟那里一个两三厘米的大口子,上嘴唇在下面耷拉着,特别恐怖!!但是又不好表现的特别怂,只能面瘫脸装淡定,不过我觉得再来几次我就不用装,而是真淡定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