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 22 章 ...

  •   还是说丫丫吧。自打从那些没休止的汇演、竞赛里解放出来,丫丫的成绩还有所进步,小丫头自己也很有心气儿。当然我们没敢在家大肆宣扬这点进步,生怕刺激了韩晓的某根神经。另外,丫丫还在坚持跳着芭蕾,但频次和强度大不如前、这项运动真正成为一门爱好,而不是升学的垫脚石。她在这个事情上体现出来的折中精神让我惊讶——她既不想彻底得罪她妈,也不想让我心疼。现在的孩子发育得早、发育得快,不论心理还是生理,我可爱的女儿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期,比那些个蠢头蠢脑的混小子们可是要机灵多啦!
      关于升学,还需要多补充一句:事情比想象得还要糟糕些,当然也可以说是更好些——当丫丫升到五年级时,政策又变了,小升初考试成绩只作为参考,不再进行全市统一排名,各校通过摇号方式纳新。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大概这一年,没什么领导家有孩子正好小升初吧!
      改革就是这样,有受益者,就一定也有受害者。从前考试,孩子自己争气,当爹妈的就没必要折腾学区房。现在新政一改,而且打着科学的旗号,“概率分布”,说白了就是撞大运。不知道庙里的香火会不会因此烧得更旺了。
      对于丫丫和韩晓来说,这个变动不啻于沉重的打击。丫丫累积了一堆参赛参演证书,现在好了,除了娱乐自己外毫无用处。韩晓多年来的辛苦、陪练,全都化为乌有。当年她自己中考被刷的那一幕仿佛旧景重现。那段时间我在她俩面前,不得不摇身一变变成了学习芭蕾的支持者。我安慰她们两个:“既锻炼了身体,又锻炼了胆量,还因为这次政策变动锻炼了情商,这些都是收获,任何努力都不会白费。”

      丫丫上学的事情最终落到了祝衡的身上,祝衡先前答应了这事儿,自然不会推脱。更何况那几年里他跟我们一家交流还算频仍,说起来,这又是韩晓的功劳。每年丫丫生日,她都希望邀请祝衡。对此我是反对的,因为这毕竟是个私人的节日,我们一家三口带着三位老人,气氛融洽热烈。更何况祝衡也忙,又不能随叫随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跟祝衡毕竟是生意关系,老是往家里头请,感觉怪怪的。
      不过韩晓依然能找到别的名目跟祝衡联络。这事情还是祝衡告诉我的,有一次我上他那儿去结一笔货款,完事儿后他一副突然想起什么的表情,跟我说:“上回有一天傍晚韩晓打电话问我是不是跟你在一块儿,说怎么也找不着你人。当时我手头有点事情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说你没在身旁。一说完我就反应过来了,她是不是查你岗啊?于是我又赶紧跟她补充说你那些日子有个大买卖可能是有些忙——没给你找麻烦吧?韩晓没跟你闹吧?”
      他刚起个头,我就有点儿懵圈。等他说完,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韩晓怎么从来都没有告诉过我?
      既然是找我,事后为什么也不曾跟我提起。还是说韩晓打那通电话跟我无关,她只是想跟祝衡多有联系?
      不管具体是哪一种情况,祝衡都是一片好心。我在他面前当然不能表现出茫然无知,否则的话不是把我跟韩晓之间的不和谐给暴露了?于是赶紧笑笑,装作恍然大悟:“哦,那回啊,找了找了,嗨呀最近这个忙啊,事情一多我都记不起来哪件儿。我回家她没跟我找麻烦,当时我就是在外边有个饭局,没什么大事儿!”
      应付完祝衡这边,我火急火燎地赶回家,对着韩晓就是劈头盖脸一顿问。韩晓不卑不亢,她说之所以后来没跟我说,是因为那天我一回家就主动交代了是有饭局,她再问就是多此一举。另外,“我这不是怕引发家庭矛盾嘛,我要是告诉你我给你商业伙伴打电话刺探你的消息了,那不是找架吵么?”我愤愤,又问:“那到底哪天的事儿啊?我怎么一点印象没有呢?”韩晓没起身,转回身去看日历,然后指了个日子。
      结果一看那日子,我就蔫了。
      那天我在外头有顿酒不错,是陪个客户。只不过客户有个女伴,是秘书。带秘书显然是为了谈点儿公事,这种场合我不方便自己一个人应对。当时我想过要找韩晓来的,但要是一介绍这位是我太太,那未免过于隆重了些。而且那天偏就很巧,公司里几个女员工都纷纷有事,我把通讯录翻了一圈也没找到合适的人,突然想到了小沐。
      既然要叫小沐,我当然就不能跟韩晓说了。
      回想起来,那天小沐真是帮了我大忙。我抱着试试的心理给她打了电话,我说了大致情况,请她帮忙,然后说了饭局的地址,可就在我准备问她是否愿意来的时候,电话突然断了。我还以为是她不同意,可把手机从耳朵拿下来一看,居然是没电了。当时我真是心急火燎,没请到小沐帮忙不说,还会不会给她一个我不礼貌的印象?可没想到等我在那个餐厅坐下的时候,她也准时出现!那一晚的小沐妆容恬淡、衣着得体,并跟客户自我介绍说是经理助理。那顿饭我吃得十分开心,尽管生意最终没能谈成,我仍旧给了小沐一千块的报酬,心里面甚至还有点儿感激。
      所以,当我想起了是那一天的事情,心里便没办法责怪韩晓。我说:“那次……那次的确是陪客户。”但对于她跟祝衡私下联系还是叫我十分不爽,于是追诘:“你直接问我不就可以了?何必去问祝衡?人是我大客户,不是小跟班!”我诘问她的语气又厉又急。韩晓也不示弱:“你手机没电,我打到你公司都说你走了不知道你去了哪里。那你让我怎么办?”
      那次争吵虽然我尽量装得理直气壮,但最后还是草草收场。我不知道韩晓是否觉察了什么,都说女人在保卫婚姻这件事情上形如超人,拥有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有那么片刻我真的是挺心虚挺害怕,不过我转念想:我跟小沐什么也没有,她不过是陪酒陪饭,货款两清,又不提供其他服务。我可没做什么对不起韩晓的事儿。
      所以我气鼓鼓地把一个很重要的消息保存到了第三天,才告诉韩晓:“丫丫不是快小升初了么,我跟祝衡提了一下,他邀请我们周末上他家吃饭。”

      说实话,看到韩晓对于这个饭局那么重视,我心里有些醋意。我想大部分男人都有过这种感受,那就是当老婆很谄媚地去求别的男人,自己的尊严仿佛都矮了一截。之前跟周同学是如此,现在则是祝衡。不过话说回来,有这种感受至少说明对老婆还很在乎,夫妻两人还是有相守相爱的基础。要是连这点基本的醋意都没有了,那婚姻恐怕多半要出问题。
      韩晓打扮得很盛大,她本来想送去更加盛大的礼物,给我阻拦了。我说你送祝衡什么礼物他也不会觉得稀奇。更何况,要是真拿了贵重礼物去,那这就太像一场交易了。而且,万一祝衡没给丫丫办到呢?以他的作风,岂不是要把礼物再送回来?那也真是太难看了。
      于是韩晓只带去了一个“派”,她自己烤的。所谓“派”,其实就是里面有馅儿的烤面饼,据说美国人去别人家作客都带这个,虽然花费不多,却能表心意。这个洋玩意是韩晓从黄纯纯那些贵妇圈子里学来的礼节,贵妇嘛,最有工夫折腾这类玩意。因为跟祝衡接触多,其他方面我都比较随意,唯有丫丫一些小毛病,在去的路上我不断提醒她:“一会儿吃饭的时候啊,你抓筷子可得当心,平时在家里你抓得太低了,手指有时候都碰到菜上,今天可一定要注意。还有,如果吃鱼的话,一面吃完了别自己拿筷子翻啊,得让主人来。总之呢,咱到人家家里做客,要矜持一些,可不能跟在家一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丫丫听完不乐意地应一句:“知道了。”然后又问:“这个祝伯伯家有其他小朋友吗?”我说没呀怎么了?结果小姑娘嘴一撇,说:“他没小孩,怎么会对我有这么多要求嘛!”我语塞,韩晓摸了摸她的脑袋,没说话。
      到了祝衡家,丫丫很听话地表现出小姑娘应有的乖巧羞涩,甚至连说话也是有一句答一句,坐也不是随便坐,得由我们说“坐这、坐那”。她一来,祝衡免不了先摆上来一堆好东西给她吃给她玩,每接一样,她都搭上一句:“谢谢伯伯。”祝衡觉得分生,就说:“哎呀不用谢,跟伯伯还这么客气的?丫丫你太斯文了,小朋友要活泼嘛,活泼才更可爱。”丫丫没说什么,眼睛不经意地瞟了我一下。就这一个眼神,祝衡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他转过来笑着问我:“怎么,到了我家你还约束你们姑娘?”我嘿嘿搪塞了一下,丫丫看着我,嘟起嘴巴来“哼”了一声。
      祝衡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毕竟就他一人,太大了就不够温馨。他在家也绝少开伙,所以弄那么一顿午饭还挺费劲。韩晓做出主妇的样子,系上围裙,拈起菜刀,切削蒸煮,在厨房和餐厅两处穿梭来回,最后喊开饭还是她来喊的。让我有种错觉,仿佛她是这屋子的女主人,而来做客的只有我。
      席间,我因为跟祝衡太熟,所以没扯别的,上来就直接说丫丫升学的事情的,结果惹得祝衡不高兴:“哎呀怎么还是这事儿?丫丫的事情,还用多说?而且我说过的就一定办到,怎么,信不过我?”我讪讪住嘴。韩晓打岔,说:“祝大哥家东西可真齐备,就厨房的那套家伙,我们家比起来远不及了。哎呀,东西样样都有,这家里就缺个管事儿的。”她悄然一笑,问:“祝大哥在这件事情上就没点进步?”
      这也是老调重弹,祝衡有些尴尬,干笑说:“弟妹也不必每次都拿这件事情来刺激我呀!太忙啦,一直都没谈过恋爱,现在让我谈我都不会。”
      “嗨,屋里头没人,心里面有个也成啊!”
      祝衡笃定地摇摇头:“这个确实没有——好了,不谈这些了,吃菜吃菜!”
      韩晓笑笑,这才作罢。吃饭的时候丫丫很听话,虽说她得了祝衡亲口豁免,但礼仪方面还是比在家严谨。怎么握筷子、夹菜而不翻菜、不吧唧嘴、不哼哼、不含着饭说话……看来这些道理她不是不懂,就是在家老做不到。可到了祝衡这里,却表现得比谁都要到位。她规规矩矩地吃着饭,没有问话绝不主动开口。这就让祝衡不免有些无趣。韩晓看出来了,有意要让丫丫讨祝衡的好,说:“丫丫,一会儿吃完,跳段芭蕾给伯伯看下。我们也检查检查,现在上舞蹈课少了,你退步了没有。”
      对于韩晓的这个提议,我没有立即驳斥,但心里是挺不舒服的。毕竟我女儿也不是舞女啊,现在没了升学加分的需求,芭蕾就当作一种锻炼、一种陶冶好了,干嘛又在这里给她增加压力……丫丫自己也感觉不太舒服。她在台上给观众表演的心理压力现在是克服了,可单独跳给祝衡看,多少有些别扭。更何况,丫丫跟祝衡总共也没见过许多面,根本不熟。丫丫拖着鼻音长长地“嗯”了一下表示不悦。然后说:
      “爸爸说了,吃完饭后立即运动不好,会得阑尾炎。”
      我为丫丫懂得张我的虎皮来对付韩晓感到偷笑。韩晓不悦,正要再说闺女两句,祝衡却插嘴问道:“哦,是啊,我听重华说过,丫丫会跳芭蕾,还拿过奖是不是?”
      “是啊!”一说起这个,韩晓喜笑颜开:“最高拿过省里的奖,我们家重华啊,因为心疼闺女,一开始说什么都不让学,还找出种种理由,说跳芭蕾会让脚丫子变难看什么的。分明是歪理邪说嘛!我自己跳上来的我还不知道?多亏我坚持,丫丫一直学到现在。”
      祝衡一听,听到了这话里关键的一点:“弟妹你也会跳芭蕾啊?”
      “哎,从小也学过几年,当年之勇,现在说起来就有些惭愧了。”
      “我说呢,弟妹你身材好得不一般,原来是有这渊源。”
      “大哥你可真是说笑了,我现在可是有点发福了,比不得从前。”
      “没有没有,弟妹真谦虚,你这要是都叫发福,那满大街的女人那不是要去当相扑选手了?有一门文艺特长可是了不起啊,现在不跳了吗?浪费了那就可惜了。”
      一席话说得韩晓美滋滋,好歹吃饭的时候再没找丫丫的麻烦。那顿吃得肚涨,但末尾还有韩晓带来的那个派。我们每人切了一小块尝尝。馅儿是草莓的,韩晓怕不够甜,还加了好些草莓酱,所以我才咬了一口,差点牙没给甜倒掉。丫丫也不爱吃,唯一例外就是祝衡,他见我们不爱吃,就自己一人吃了两块,以示支持。
      我心想,祝衡给我家真是给足了面子,这次我们终究是求人而来,也不能太不知事理了。吃完后休息了一会,我凑到丫丫耳边悄声说:“其实爸爸也想看看丫丫跳舞,有日子没看了。”这样央着她小跳一段。丫丫大概也知道我其实不是真想看,于是跳得那叫一个敷衍了事。不过祝衡看不明白,觉得跳了就是给了莫大面子,一个劲地拍手叫好。拍完手祝衡回身到了屋里,出来时抱了一个巨大的Hello Kitty。“来,丫丫,伯伯给你个小礼物!”
      大概是上回那个十万块钱的手表我推辞了很久,让祝衡决定买个普通些的礼物。他把那娃娃报给丫丫的时候,故意说是个“小礼物”,可其实这娃娃比丫丫个子都高了。丫丫起身接过娃娃,简直都不能合抱上。她高兴又蹦又跳起来:“谢谢伯伯!”
      祝“伯伯”被她这么一谢,更是红光满面。韩晓在旁边看着,眼睛在一大一小两人之间来回逡巡,不知怎么就问一句:“诶,祝大哥喜欢小孩,不知道是喜欢小小子多一点,还是喜欢小闺女多一点呢?”
      她这话我一听就有种不好的预感。祝衡跟她打哈哈:“哎呀,婚都没结,说这个有点太早吧?”
      “嗨,这跟结婚不结婚不妨碍,就是个心里头的倾向。”
      “哈哈,”这么一来,祝衡被问得有些不好意思,爽朗一笑,答:“闺女好,闺女懂得疼人。”
      韩晓显然对这个答案非常满意,她转过去,对丫丫说:“丫丫,这个礼物好不好?你看,祝伯伯真是很喜欢丫丫呢!”
      话说到这里,我有些猜到韩晓要做什么了。
      之前有一次,我看到网上关于“干女儿”“干爹”的新闻,还跟韩晓打趣:“看来现在这些词儿都已经坏了,别人就是想认咱家闺女咱也不敢了。”韩晓明显不以未然。
      现在,让丫丫跟祝衡的关系更近一分的念头在她心里燃起,是啊,如果祝衡成了丫丫的干爹,那以后所有的忙岂不是顺理成章?在韩晓的心里这是一个无本万利的买卖,我要是跳出来反对,那我就是傻子。
      就在我忐忑地琢磨着怎么堵住韩晓即将出口的话的时候,丫丫先站了出来。
      那一年丫丫的心智已经足够成长了,她12岁,开始会有意识地跟成年人保持距离,更不会跟小时候一样往大人腿上坐。韩晓一说这个话题,她似乎也明白了什么,居然很主动地对祝衡说:
      “祝伯伯以后的女儿肯定比丫丫可爱多啦!”
      那一刻,韩晓可真是目瞪口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第 22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