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沈菁跟着一行人来到了第四军军部,屋子里面坐着很多军官,其中一位中年军官站起来,他自我介绍是第四军副军长陈可钰。
陈可钰很热情的请刘玉春坐下,又招呼陈师许,可他看到后面的沈菁时,明显卡了壳,不知道沈菁是什么人。沈菁笑了笑,主动伸出手说:“您好,陈副军长,我是沈菁,因为我向邓参谋举报了一位俘虏军官有违反军纪的行为,所以邓参谋请我一起来军部说明情况。”
陈可钰顿了一下,和沈菁快速的握了手。同时,陈可钰的身后有一位青年军官站起来说:“邓参谋,你带沈小姐去政治部的办公室等一下吧,一会儿我派人去和沈小姐了解情况。”邓龙光说:“是,邓主任。”
沈菁明白,自己在这里不合适,所以随着邓龙光去了另一个屋子。邓龙光请沈菁在屋子里坐一会,他自己就先出去了。
沈菁穿越以来,终于有时间仔细想想自己的处境了。知道现在她才有一种真实感,感到自己是真的开始了时空穿越之旅。可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想想应该怎么交代自己的来历。沈菁想,如果他们要调查情况,肯定要问自己从哪里来,籍贯,背景等基本情况,自己到底应该怎么说呢?
沈菁首先想到,自己的口音是没法改变也没办法隐藏的,刘玉春一下就听出她来自北京。而且民国时期的人是非常重视同乡,宗亲之类的关系的。沈菁听说过Jiang Jie Shi就特别重用浙江人,视为嫡系。所以这些人一定对每个人的口音非常敏感。那她就说自己是北京的学生?不妥,如果对方继续问是哪个学校的呢?民国时期的大学并不多,女大学生就更少了。沈菁的历史知识并不丰富,所以她没办法判断应该说自己是哪个学校的,就算某个学校有女生,对方要查证也非常容易。要不,还是实话实说?就说自己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好像民国时期,政府和加拿大交往很少,除了白求恩。不过白求恩应该是抗战开始后才到中国来的,估计因为加拿大在世界上也没什么影响力,所以和中国没什么交往。而且如果自己说是海外回来的,对方很难查证。再加上自己可以说是因为父母过世,所以回到了中国,亲戚也没有,这样对方就更难查了。而且,沈菁又想到自己虽然看的懂繁体字,可并不会写繁体字,也不会用毛笔写字,只能是用外国回来的这一借口解释这个问题。恩,对,就这么说。那如果他们要求看自己的护照怎么办?民国的时候有护照吗?不知道,不管了,如果他们问起,就说丢了。
年龄怎么说呢?沈菁穿越前是28岁。她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工作了几年,然后决定出国深造。不过她想,在这个年代,肯定不能说自己已经28岁了,要不这些民国的人肯定会觉得她已经是几个孩子的妈了。她想来想去觉得还是说自己是22岁吧,在上大学,应该没问题。沈菁的皮肤很好,而且脸圆圆的像是婴儿肥还没褪,所以很多人见了她都觉得她只有20出头。本来她是不喜欢自己这一点的,因为她并不愿意别人觉得自己太年轻,因为很多时候年轻也就意味着单纯无知。可是没想到在这个年代,这点倒是非常有好处的,她可以继续冒充大学生了。
想好了说辞的沈菁精神放松下来,注意力被门口站岗的两个士兵的闲话吸引过去了。一个士兵高兴的说:“今天我们进武昌城正好是10月10号,我们连长说这个日子和辛亥革命是同一天,这就预示着我们肯定能北伐成功,统一全国,这是我们国民政府的气数。连长还说明天放假,让弟兄们好好逛逛武昌城呢。”另一个士兵却不太兴奋,说:“是吗,不一定吧,我听师长的勤务兵说城里饿死了很多人,政治部的人说要一些兵去抬死人呢,还有,师长他们商量着要把武昌城的城墙都拆了,肯定又要咱们出力。哪里能到处玩呢?”
听到这里,沈菁意识到自己刚穿越时遇到的那个老大爷估计就是饿死的。没想到战争这么残酷,这还仅仅是北伐战争,饿死的人就倒在路边无人收敛,要等到占领城市的部队派士兵抬到一起去安葬。
沈菁正暗暗在心中感叹,一位年轻军官手上拿着一叠厚厚的文件走了进来,沈菁以为是来跟自己了解情况的,就站了起来,主动招呼到:“您好!”没想到那个军官却上下看了看她,有些严厉的说:“你是政治部的吗?廖主任和其他人呢?”沈菁明白他可能以为自己是政治部的工作人员,于是微笑着说:“不,我不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我是刚才跟着邓龙光参谋一起来的,他让我在这里等一会。”那个军官也明白过来了,笑着说:“哦哦,是这样。那请问小姐怎么称呼?”
沈菁回答到:“你好,我叫沈菁。长官呢?”那个军官挺起了胸膛非常自豪的说:“我是第四军十二师叶挺独立团的连长余洒度。”
沈菁回答说:“余连长,你好。我叫沈菁,你是叶挺独立团的军官,我听说过这个团!你们的团长叶挺先生是不是作战非常英勇呀?”
余洒度刚要回答,又一位青年军官走了进来,招呼沈菁说:“沈小姐,邓主任让我找你了解一下情况。”沈菁看到他是刚才在第四军军部见到过的,于是站起来回答道:“好啊好啊,麻烦你啦。”
余洒度也站起来主动和新来的青年军官敬礼,说道:“长官好,我是独立团的的连长余洒度!”那个军官回礼并说:“你是来找政治部的工作人员的吧?他们现在都在忙着军民联欢大会的事情,估计今天都没空,你还是明天再来找人吧。”余洒度说:“是。”然后出去了。
青年军官招呼沈菁坐下,并且自我介绍他是十一师政治部主任徐名鸿,是邓演达主任让他来和沈菁谈谈。沈菁坐下后,以为他会从自己的基本信息问起,还庆幸自己已经想好了答案。没想到徐名鸿直接说到:“沈小姐不要怕,刘将军和陈参谋都目睹了此事,你走之后他们都为你作证了。当时张发奎师长就说了,这样的兵不能留,先关禁闭,过两天就和其他违反军纪的士兵一起枪毙。”
沈菁听了这话,惊讶的说:“啊,为,为什么要?呃,他的事情有那么严重吗?不至于吧?”
徐名鸿却完全不当一回事一样回答说:“沈小姐,你心善我明白,不过我们北伐以来,上战场杀敌没得说,枪毙的全是栽在这种问题上,所以军长师长还有邓主任早就说了,发现这种问题,一律严惩。”
沈菁一时失语,只听徐名鸿继续说道:“不过邓主任让我来找沈小姐却不是为了这件事,还有件事想请沈小姐帮忙。”
沈菁虽然心里还是想为那个军官求情,却也感觉到此时不宜再接着说了,于是顺着转换了话题,问到:“什么事,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尽力。”
徐名鸿笑了,说:“也不是什么大事,政治部要举办一个军民联欢大会,安定人心,也是庆祝武昌胜利和双十节。这个大会上也想请一些在武昌的西方人士参加,所以需要一个翻译。听说刚才在教堂里面的时候,沈小姐英语非常流利,因为我们军队里没有翻译,政府里有一两个翻译,可他们现在在汉口,一时赶不过来。所以不知沈小姐愿不愿意做一下临时的翻译?”
沈菁点头道:“没问题,我非常荣幸。不知道大会什么时候开始?”
徐名鸿回答说:“政治部的人都去准备了,什么时候开始还不一定。没事,沈小姐你先在这里坐一会儿,我让勤务兵把午饭给你送来,你叫他小吴就行,等他一会儿来了,你有什么问题可以跟他说。我还有些事,等会议准备好了我来叫你,你和我们军部的人一起去。”
沈菁答应到:“好,我知道了,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