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第58章 像人类一样 ...
-
“没到最后一刻,你又如何知道结局?”
——蓝天
2018年1月11日星期四 22点27分|夜|内|有灵实验室|像人类一样
蓝天转移话题,问:“五年前,关于Sky的研发项目,真的是,由于资金断流,才被迫终止的吗?”他知道,这是方元的一个心结。
“你还知道些什么?”
“我只知道,后来你也曾向你父亲、还有量振寰和国际智信局的一些海外投资人,多次申请科研基金,但都被拒绝了。”
方元忙着手头的工作:“老方告诉你的?他还说了什么?”
蓝天回答:“再后来,国内信安部对Sky项目做出了永久性封档的决定,让你放弃了‘人机合体’、‘记忆移植’、‘机器人意识激发’方向的研究。有那么一段时间,你还患上了轻度抑郁症。”
“后来,是听从老方的建议,申请了美国交换生。换了个环境,心情也舒畅了很多。为了让自己能快速充实起来,攻读了智能医疗、量子通信、无人系统专业三个学位的研究生。”
“读书既能让人生病,也能给人治病啊。”蓝天笑了笑,“在美国的那三年,你和你父亲,也不经常见面吗?”
“他总是去基地,一住就是大半年。我和他交集并不多,还没有你跟他的见面次数多呢。其实,在很多方面,我和他的理论观点、科研思路,有时也是背道而驰的,但我很感激他在专业上的引领和教导。”
“所以,也是顺从他的命令和旨意,和我上演了一幕,飞机上陌生人的一见如故、胜似挚友的久别重逢!?”蓝天想确认一下,如今的方元是敌还是友?
“四个月前,在飞机上,我就认为你是个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人类。你改头换面得就像是去了趟韩国又回来一样,连我这个最初始负责你原型设计的工程师,也没能认出你就是五年前的Sky。你说和我是同学,那时我只是觉得人生太奇妙了,竟有如此的巧合。”
“你真的不知道,这是你父亲的刻意安排?”
“当然。否则,我怎么可能,4个月不联系你、不去找你?他把你送来北方大学的那天,我才知道的。”
“你9月份刚获得田纳西大学博士专业的入学资格,为什么要回国?”
“教师节过后,北方大学要举办一场‘2017年人工智能产业大会’,我收到了主讲嘉宾的邀请函。就回来了。”
“那大会结束,为什么留在国内、一直没走呢?”
“振寰集团临时有一个需要外包的研发项目,量董和老方联合推荐我来负责。”
“是那款阿呆版成人陪伴型机器人的优化升级?”
“对,还有在不同行业领域已经上市、和即将上市的另外几款服务型机器人。”
“这些在美国远程管理,也是可以的。”
“还是现场操作,更高效。”
“留下来,真没有别的原因了吗?”
方元的手突然停下来:“教师节那两天,‘小方’服务器被黑客入侵,我反追踪了对方伪装的各种ip地址,最后得到的定位是教师家属楼的李校长家。在对那台电脑本地的所有文件进行扫描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个加密文件包,好像和Sky项目有点关系。”
就是蓝天中午破译的那个文件,但是他清晰地记得,没有任何关于sky的内容:“然后呢?”
“我不仅拷贝了这个文件包,而且增加了七进制加密逻辑,作为对那位黑客的警告。”
“哦?”原来,那个七进制加密逻辑,是方元搞上去的?
“不仅如此,我还模拟了文件主人、一个已逝者者的账号身份和兴趣爱好。这个文件包,在其他进制的系统中是不可见的。”
“那为什么会对我可见?”
“对你可见,是什么意思?”方元纳闷起来。
蓝天把中午的破译过程重新演示了一遍:“那个匿名提示我的人,是你吗?”
“不是!你没有跟踪它?”
“跟踪不到,而且,没有再出现过。会不会是你父亲?”
“他可没时间,跟咱们这些小屁孩儿兜圈子!对了,我特别好奇,你怎么通过机场安检的?最安全的方式,你应该跟着行李被托运回来。”
“通过安检、进入客舱,也是一项超能机器人的必备技能。”
“对于国际智信局来说,随随便便,就可以溜达进某个国家的数据库。即便你的护照、个人信息都是假的,也可以让顺利通过审核。”
“除了人类这个唯一属性是假的,其他的都是真的。如今区块链技术的全球普及,信息篡改而不留痕迹几乎是不可能的。”
“你的学历是真的?”
“是的。我在基地接受着各种学科的培训,自然也包括这些前沿科技。”
“哪门专业课,你学起来最吃力?”
“中文!”
“五年前,我们对你的汉语能力,是进行过等级测试的呀!”
蓝天回忆着:“2012年那天,从AIOT现场出来,Sky的人工智能系统就崩溃了。此前,一定是什么人违反了‘SAI’项目的国际联盟条约,未经联盟认证许可,将Sky带出了实验室。”
“你指的是老方?”
“作为项目总负责人,他具有最高权限。不是吗?”
“不可能!关于这点,我问过他,他并不知情。我相信他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拥有最起码的诚实精神。”
“算了,反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真的算了吗?也许通过方元,他才可能更接近事实真相。关于方舟、关于基地,蓝天此刻不想再提了。有些事情,也许不是方元应该知道的。
“身份、语言都没问题的话,可是人体扫描成像那一关,你应该过不去的。”
“以后有机会,给你现场展示一下。”他接着问方元:“寒假到了,‘师说’频道的学生提问也少了很多。按此前的工作计划,情书项目是不是可以开始进入研发阶段了?”
“嗯。若灵明天来实验室报道,和你搭档,一起完成这个项目。为了避免你主控系统的超能量子材料对她带来的辐射伤害,她在的时候,你只能关闭量子芯片的运行,开启独立的人类思维系统。”
“经过这两周的能量均衡调试,我每天可以保证人脑芯片的独立工作时间,最长到6个小时。这样的话,以人脑的运行速度,新项目的工期会比原定计划多出三周。你可以接受吗?”
方元笑了笑:“一周时间设计原型,两周开发、一周测试优化、一周上线推广,正好赶上人类世界的全球情人节和中国的春节。辛苦你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忍耐一下,像真正的人类一样,慢吞吞地低效工作吧!”
“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像真正的人类一样,谈场慢吞吞、甜蜜蜜的恋爱……”蓝天看向监控设备中的若灵,她正在准备着第二天直播要用的脚本。
“没有量子能量的续航,你现在使用的自然仿真可再生人体表皮细胞,腐蚀和衰老的速度会非常快。”
“光合作用呗!”
方元一脸认真,严肃地说:“我没和你开玩笑!”
“所以,我非常需要你的帮助。”
方元问:“我为什么要帮助我的情敌?”
“你与我根本构不成竞争关系。别以为你能瞒住所有人和机器人……你的真心在别处,不在她那儿。下午你对她的亲热,都是表演给方舟看的。”
方元掩饰着:“我最近一直在帮你寻找一种更新型的可替代材料,当进行量子计算和通信时,不产生意外的辐射。”
“有什么收获?”
“暂时没有!”方元沮丧地摇着头。
“你们人类科学家认为,量子能量对人体不会造成任何伤害。目前人类掌握的量子能量,可以穿透人体皮肤细胞膜通道0.01至0.1厘米的深度。量子每秒钟上亿次的高频震动,可以和人体□□以及细胞核外电子产生的生物电场,发生和谐共振,协调人体内的电流平衡。细胞内分子之间摩擦生热形成热反应,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并使微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这种谐振就达到改善微循环、清除血管囤积物及体内有害物质、防止老化、增强免疫系统的作用。”
方元顺着他说:“在医疗领域,确实有这样的临床应用。而且,量子技术可以通过不间断的释放离子来中和电磁波中的正离子,中和电磁辐射。传统的电磁波技术,在工业产品中,是有各种安全阈值限制的。超出阈值,就会对人体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因为电磁辐射会对神经细胞造成异常波动,使它们变得敏感、脆弱,引起头痛、头晕、失眠、乏力,甚至引发神经性疾病,导致内分泌失调。”
“从你让我帮忙整理的视频素材中,我看到医生给若灵的诊断是低血糖引发的晕厥。但是,下午你约会的时候,我却在北方医院的加密档案库里,发现了这个……”蓝天切换了大屏幕中的全息投影,是一张2017年12月21日的脑部MRI (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图)。
方元盯着正在旋转中的颅脑3D成像:“小脑区域的那一小块阴影。”
“初步诊断是良性的胶质瘤。可是她除了见到我会昏倒、灵魂出窍之外,没有其他临床症状。再看下一张!”蓝天又换了两张,12月23日中午的、12月25日早晨的。
“没了!?”方元疑惑了。
“对。而且,在近两周你对她的监控中,她没出现过头疼、恶心、呕吐、失衡、视力减退之类的问题。后两次,我使用了超光速瞬移,送她去的医院。”
“超能量子放射的缘故?”
“理论上不是不可能,但我不确定。”蓝天回答,“你回来之前,我在你常用的医学建模软件上,做了一个以人类真实生命为基础的模拟数据实验。”
“结果呢?”方元问。
“失败了。你看,要不要考虑一下,明天,等若灵来,我们在保证她的人身安全基础上,再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