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3、第一百四十三章 禅让帝位 ...
-
元欣慢慢走入乾清宫的御书房,看着元翔坐在那高高的御座上,穿着朱红点金的蟒袍,那个红色,红的刺眼,上面的金龙飞舞着,张牙舞爪一般,刺得他双眼生疼。
元欣知道,在十八年前,他出生的那一年,他失去了父亲,而坐在上面的人,失去了一个儿子。
如果他们不是生活在帝王家的话,也许他们的感情会和睦地多,元翔会在逢年过节买一点小礼物送给他,比如诱人的糖果,五彩的风车,而他也许会在受了委屈的时候,趴在小叔叔的膝盖上撒娇。
但是,不幸生在帝王家,所以,一切都变了。
元欣对元翔屈膝跪下:“儿臣参见陛下。”
元翔沉声道:“平身。”
“皇叔那么晚叫儿臣来,有何吩咐?”
“朕想问你,你是否知道,你母后只身前往南朝的真正原因。”
元欣摇了摇头,然后说:“具体的情形,儿臣也不得而知,儿臣猜想,是因为母后心系南朝的百姓,又答应了外祖父之情,兼之思乡心切所致,所以情不自禁就到南朝去了。”
元欣的话中,含有深意,但是好在他没有戳破那层窗户纸,元翔也就没有深究下去。
“太子,你的父皇,也就是朕的哥哥,是一名英明通达的贤君,朕继位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以免有辱先帝的贤名。真是朕最近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兼之你也已经长大了。所以,朕想,在今年的年末,将朕的皇位传让给你,给睿纭国一个英明的新主,朕想你的母后也一定同意朕的做法的。”
元翔的声音低沉平稳,显然此事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且听起来也没有什么勉强的地方。
元欣一边听,一边膝盖在微微颤抖,既是因为喜悦,也是因为害怕。太想要的东西来得太容易,他反而不敢去触碰。
“但是,在这之前,朕还是有两个条件。”
每当太子碰到这种时刻,总是要诚惶诚恐,说一番儿臣其实不堪重任,还需历练的大道理。但是元欣此时并不想如此虚伪,对于元翔这样的人,他也其实不需要这样。元翔此人光明磊落,从不喜玩虚假客套,但是别人若在他面前玩花样,也没那么容易逃过他的眼睛。
“儿臣……洗耳恭听。”
“要做一个明君,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是非常艰难。你是清安帝的嫡子,朕自然毋须教你很多,你只要记住,以后无论碰到什么事,都要对你身边的人和天下的黎民百姓抱有一念之仁。”
“儿臣谨记陛下教诲。”
“还有,朕退位以后,会找一个清静的所在隐居起来。再也不管朝政上面的事了,为了以免日后节外生枝,朕不会向任何人透露朕的行踪,你也莫要来找朕了,你可以做到吗?”
元欣冠玉似的脸如湖水一般沉静,但是心中却在受着如火的煎熬:皇叔的意思是,他要带着母后一起,找个渺无人烟的地方隐居,以后不管世间一切俗事。我一辈子不见他倒无所谓,但是母后呢,我以后怎么见我的母后?但是一旦母后和他隐居乡间,又生下腹中的孩子,三人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又哪里有我的半分位置?
此时此刻,还是元欣的倔强性子占了上风,无论如何,他都无法在元翔面前示弱:不就是答应不来找你吗?孤可没有答应不去找母后。以后的事情,自可以从长计议。
“儿臣可以做到。”
元翔轻轻叹了口气,这个孩子,还真和皇兄一个性子。一旦耿介起来,谁也比不上,不过这样的性子,也许会是一个好皇帝吧。
“好了,你起来吧。朕明天就下退位诏书,不过正式的登基大典,要到年底才能举行,你也好好准备一下吧。”
元欣皱了皱眉头,他马上要得到朝思暮想的帝位,但是心里却殊无喜悦之情,是元翔那历经世事,万事不萦于心的态度刺痛了他吗,他不得而知。
“皇叔,禅位之事兹事体大,您是否要好好慎重考虑?” 元欣忍不住问道,为什么自己孜孜追求的东西,有人可以如此洒脱地交出?
元翔摇摇头:“不必了,朕已经考虑的很清楚了。朕只是想知道,你准备好了吗,是否有心坐上这世间最高的位子。”
元欣一脸肃然,双眼亮似晨星:“儿臣一直都在准备着。”
“很好,那朕就放心了。还有一事,你的母后,如今怀了朕的孩子,你心中……恨我吗?”
元欣紧闭着眼睛,一滴清泪从眼角淌过:“毕竟她是我的母后,要恨她,我实在无法做到。”
这显然是答非所问了,但是元翔心里明白,这已经是他所能听到的最圆满的答案。
这年年末,洛华是在南朝的素仪宫过的,南朝百废待兴,这个年嘛,还算过的热闹。
到了年初的时候,睿纭国尚书苏彭君却传来公文,称翔安帝已经传位给太子元欣,改年号为献庆,元欣登基为帝,世称严臻帝。
洛华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大为吃惊,元翔传位给元欣,她并不反对,反正这个位子早晚总是他的。
但是洛华觉得,这件事实在太过突然,如今元欣既然已经成为北朝的皇帝,他就即将迎娶厉王韩嘉伟的孙女,这样看来,元欣继承南朝的帝位,也只是时间问题。
只不过很多事还需要她这个做母亲的,为他铺好前面的道路。
元欣自小时候起,性格就特别倔强,除了洛华的话以外,谁的话也不放在心上,如今做了皇帝,恐怕更是如此。
只不过洛华自忖,她禅让南朝的帝位之后,也无法待在元欣的身边了。出于母性,虽然她对元欣的这个性子颇多怜惜,但是以后的路,只怕还是要他自己去闯。
洛华得闻此信之后,立刻派太师刘岩为特使,到北朝去恭贺新帝登基。刘岩知道元欣已经登基之后,暗叹大事不好,猜测此事之后,南朝的帝位对于元欣来说,如同探囊取物一般。但是事已至此,也无可奈何,只希望元欣也如传说中的清安帝一般贤明,这样他才能内心稍安。
眨眼一晃,已经到了正月十五,洛华一边在处理国事,一边纳闷:欣儿若要南朝的帝位,见了刘岩之后一定会借机来探视本宫的,只怕过几日就要到了。只是元翔呢,退位之后听说隐居起来了,不知去了哪里?
正寻思着,洁丽阁的门口出现了一个修长挺拔的身影,恍惚中,好似与二十年前并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