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8、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降麟儿 ...
-
夜已经深了,整个天芮宫出了太监提灯巡夜的声音外,万籁俱寂。
皇后洛华的正殿同心殿倒还点着明灯蜡烛,虽然天色晚了,洛华还是在偏殿里面孜孜不倦的批着奏章。
“臣恪蓝参见皇后娘娘。”恪蓝在洛华的座前下跪行礼。
洛华搁下了手中的极品玉管紫毫笔,微笑着说:“平身吧。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恪蓝站起来说道:“太子殿下记挂着皇后娘娘,特命微臣过来请安。”
听闻此言,洛华心道:深更半夜的,请什么安?恐怕是恪蓝有什么事要问我,又不好直接开口,所以拿欣儿当个幌子。
于是,洛华便道:“太子倒是有心,不过如今天色也晚了。虽然说晨昏定省,但是最近太子也忙着,不用每天都差人过来。”
恪蓝一听此话,心里疙瘩了一下,自从太子元欣强将景王妃韩若盈和小郡王韩耿软禁起来之后,洛华表面上虽然不说什么,但是对元欣的态度淡了不少。平时不论在私底下还是在朝堂上,洛华都喜欢唤他欣儿,如今却无论人前人后,都叫他“太子”,只这一个称谓的变化,就分出亲疏远近。
恪蓝想了一想,觉得应该解释一下,连忙说:“皇后娘娘,其实太子他……”
就在这时,柯青见夜色深了,离洛华进晚膳的时分有些时辰,便端上来一碗银耳莲子羹,盛在碧蓝色的琉璃花口式碗里,小碗通体为琉璃雕成,呈天水碧青的蓝色,边缘琢有细巧的花纹,晶莹剔透,映着乳白色的莲子和半透明如云英似的银耳,令人食欲大开。
洛华许是饿了,没等恪蓝说完,就端起蓝色琉璃碗吃了起来。宫里的规矩,上位者在吃食的时候,下人是不许多嘴的,恪蓝话说到一半,只好硬生生地吞了下去,在下面垂手侍立这。
好不容易等洛华吃完了,恪蓝刚准备打开话匣子,恪青又端上茶来,洛华慢慢品着茶,笑着说:“恪蓝,这么晚了,想必你也饿了吧。也吃一碗银耳莲子羹再走吧。”
恪青又为恪蓝端来了银耳莲子羹,这次是用茶色磨花琉璃盏装的,虽然不及洛华用的那个蓝琉璃的小碗名贵,却也典雅秀美,是前朝的名器。
恪蓝一边吃一边垂首想道:看皇后娘娘今天的意思,好似不太想听我为太子说情,我如果不知轻重地硬要说,是不是有些太不知好歹了?
恪蓝喝完银耳莲子羹以后,看洛华拿着明黄色的茶盖碗,用杯盖一点一点地拨着里面的白毛云尖,就差一点“端茶送客”了。
恪蓝只好咬咬牙,半跪下来说:“皇后娘娘一天下来想必劳累了,微臣先行告退。另,刚刚微臣在途中偶遇景王妃,她也托微臣向皇后娘娘请安。”
洛华一听这句话,便放下手中的杯子,低声问道:“景王妃如今怎么样?还好吗?她有没有说的别的什么?”
恪蓝略一沉吟,然后说:“景王妃一切都好,就是有些思乡心切,想乘着今冬回南朝去。”
洛华微微一笑说:“她想有什么用,如今可是太子说了算,他不放人,连本宫都没有办法。”
“皇后娘娘,请恕微臣说一句。俞将军在南朝平乱,小郡王韩耿又是献阳帝的嫡系子孙,如果不将她们押在北朝,难免会出乱子的。这事,想必陛下和娘娘心中都十分清楚,太子只不过是出面做了一回恶人而已,绝没有故意要违背娘娘的意思。”
洛华缓缓道:“既然总有一个人要做恶人,什么时候轮到太子出马了?不是还有本宫和陛下吗?”
这说到“争国本”的问题,就不是恪蓝可以插嘴的了,他不由地沉默了好一会才道:“有一件事,容臣斗胆问一下。”
“什么事,你就直问吧。我看你憋的心里,也挺难受的。一天到晚没事就往同心殿跑。”
恪蓝知道洛华在讽刺他,脸色不由地微微一红,但是该问的还是照问不误。
“皇后娘娘,当日俞将军原在北漠流放,您是答应回南朝摄政,俞大将军才为您效力的,如今南朝已经攻下,但是时局不稳。您是否要履行当时的诺言?”
洛华不由地笑道:“怎么,在武安侯的眼中。本宫是个言而无信的人吗?”
“请恕微臣直言,当日皇后娘娘之所以如此爽快地答应俞将军,只是缓兵之计吧。”
“话虽如此说,但是南朝如今的确还时局混乱。太子将景王妃和小郡王押在这里软禁,俞凌虽然表面不说什么,但是心中难免不满。要是郁积地久了,只怕真要出事。所以本宫想,还是回南朝一段时候,顺便将景王妃和小郡王也带回去,这样的话,俞凌也应该没有二话了。”
“皇后,您现在和陛下双圣临朝,突然走了,好似天塌了一角,这让陛下如何是好?”
“不是还有太子吗?”
“只怕问题就在太子这里。陛下和太子都对皇后娘娘您礼敬有加,所以只要有娘娘一天,朝事就不会乱。但是娘娘您一旦走了,就好比一山容不下二虎,后果……臣实在不敢想。”
恪蓝说的话,也正是洛华所忧虑的,她便问他:“那照你的意思,本宫该怎么办?”
“娘娘可对俞大将军称身体不适,需要在南朝修养,然后派太子殿下为南朝的摄政,让他带着景王妃和小郡王回去。这样一来,想来俞将军也没有话说。”
“你觉得……太子在南朝摄政,会得到南朝众多元老大臣的拥护?”
“太子是献阳帝的外孙,小郡王也是献阳帝的外孙,论出身是一样的。论威望,论才干,小郡王只是三岁小儿,怎么能跟太子殿下的文韬武略相提并论。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但是欣儿毕竟是北朝的太子,将来可是要继承睿纭国的社稷的。”
恪蓝沉默了一会,然后了一句至关重要的话。
“太子他,不是尚未娶亲吗?选南朝宗亲的世家女子为后,这件事,谅可以圆满解决。”
原来如此,洛华此时真正理解到恪蓝此计的圆滑之处,让元欣先乘此时北朝的兵威到南朝去摄政,再娶南朝世家公侯小姐为妻,一旦联姻稳固的话,南朝的王位已经到手一半了。
如此的实力,的确不是小郡王韩耿能比的。
而北朝这边,元欣是先帝与洛华的独子,元翔无嗣,不管是几年以后还是几十年以后,这个皇位总是他的。
这个恪蓝,总是能想到一石多鸟的法子,让他一直留在太子元欣身边,还真是觉得可怖。
洛华垂下修长的眼睫毛,缓缓道:“这件事,非同小可,让本宫好好想想吧。”
恪蓝见洛华已经动心,自然不好多说什么,连忙躬身退出了同心殿。
恪青见夜凉风大,就为洛华加了一件松花色的缂丝锦缎披风,然后劝道:“皇后娘娘,夜已经深了,您还是休息吧。
洛华还在想刚才那件事,不由地笑着对他说:“恪蓝刚刚说的那计也并非不可行,不然本宫就装病吧。否则的话,也逃不过俞凌这一关。”
洛华只是说着玩笑的,谁知话音一落,突然一阵天旋地转,觉得胸口恶心非常,一时之间,竟然晕了过去。
等洛华醒来的时候,郑太医正在给洛华把脉。
郑太医是三朝老臣,今年已经七十多了,还兢兢业业地在太医院当院判。如今皇后娘娘有病,恪青硬是三更半夜把他从暖被窝里面拖出来,为洛华把脉。
郑太医的三根手指搭在洛华白嫩的玉腕上,诊断了好一会,脸色惊疑不定,眉毛、胡子不住的的抖动,看着就让人感觉害怕。
“郑太医,皇后娘娘她到底怎么了?您诊了这半天,您倒是说句话呀?”恪青在旁边着急地问。
郑太医收回他枯瘦如老树根的手指,然后正了正衣冠,就扑在洛华的面前号啕大哭,把洛华和恪青都吓了一跳。
“郑太医,你怎么了,哭什么?”
“皇后娘娘,微臣死罪呀,微臣死罪!”郑太医一边哭一边重重地磕头。
“本宫让你来把脉,你何罪之有?到底是什么病,你就直说吧。”对于生死,洛华倒是非常坦然。
郑太医哆嗦着嘴唇,很小声地说:“皇后娘娘,您没病。您只是怀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