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恩难寡 ...

  •   这天,新华出版社总部,几个编辑在接水房正聊天。突然有人说起,“他们隔壁翻译部还在忙啊。”马上有人接话,“没办法,事情多待遇好啊,能不忙吗?”

      “同一个出版社的,我们就比不上了,跟人家的成果相比,我们只算小打小闹的。”这个说话的人语气难免酸溜溜的。

      偏偏众人都只了然地对视几眼,心有戚戚。谁让他们部门的成果远远比不上人家翻译部呢,比不得啊比不得。

      聊完,各自都回到工作室,每个人的办公桌还堆积着每天来自全国各地密密麻麻的来稿,众人又瞒头工作下去。别看每天来稿不少,真正的好作品是少之又少,真真是工作量不小成果却低。伯乐常有,千里马不常有啊!

      翻着手下的纸稿,饶是李编辑耐心再好,每天对着烦闷枯燥甚至千篇一律的文字,每天也容易心烦。这篇文章,空乏其谈,不知所云!这份作品,厚是厚啊,就是吸引别人看不下去!

      察觉到了自己的浮躁,李编辑忙按耐下去,又静下心来。

      咦,“吾华神话策”?这样一份作品进入李编辑眼帘,吾华是指我们华国吧,神话策说的是神话吧。李编辑联想起自幼听过的奇谈异事,颇来了兴趣。

      这一翻,竟停不下来了……

      “嘿,老李,吃饭去了,还不动。”来人拍了李编辑一下,提醒他。

      “哦,”李编辑恍如初醒,一看时间,果然中午了,刚刚真是沉浸在神话传说世界里如醉如痴,手上的纸稿还有薄薄一些,李编辑实在意犹未尽,“你们先去,我还有事。”

      办公室一会儿就空荡荡了,李编辑慎重地放置好手里的文稿,虽然回归现实世界的大脑已经冷静,但他只感觉内心热血沸腾,这么好的作品,一定要签,马上要签!恨不得立马回信。故事神奇曲折引人滋味不说,还都诞生自家国家土生土长的传奇,结合华国复杂分明地理特色,特别能吸引读者的共鸣啊!

      对,赶紧送到总编那里去!李编辑直溜溜地行动起来。

      自从一家人把金玉的纸稿寄了过去,李大壮每天出门回家都要探头瞅瞅家门口的邮箱,没看到,心一紧,挠心挠肺的。

      都忘了知道东西寄过去都要几天时间呢。

      这个小世界的时代科技水平还处于初级后期水平,通讯信息都刚在起步不久,邮寄还占据着通信行业的大壁江山。

      此时,计算机正式向世人宣告它的问世,工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又进一步火热地带动了理工科技的进程。

      金玉不知道她引发的反响,直勾勾地盯着面前的数学书,难得双目失神,开始怀疑人生,以往看一遍就能记忆复制粘贴的文字图案,她现在竟然脑袋发混,精神线一团乱,图形认得,但是这条线哪来的???这个公式她记得,但是那个题目要怎么套进去???

      讲台上的老师还在嗡嗡嗡地说着什么,听不懂听不懂,金玉想这是哪里?我在干什么?今天怕是还没睡好……

      默默转头,戴远同学也没听课,嗯,他在看数学书,嗯?下个学期的书。金玉再默默转回来,手轻轻拂上那本对她不可爱的教材,觉得自己还能再抢救一下。

      很快,金玉惊恐地发现,对她不可爱的岂止是数学这门科目,晦扭的物理更加不友好,她的生命无穷又无尽,识海玄幻又壮观,科学是什么?世界是什么?探寻真理和事物本质根本和她不在一个频道上啊!死记硬背已经不能阻止她考试名次的倒退了。

      下学期的期末考试刚结束,在其他科目甚至语文几近满分的光环下,金玉中庸的数学和堪堪低空飘过的物理成绩显得格外惨不忍睹了。班主任谢老师痛心疾首,从前的年纪第一居然掉到了班级前十五名开外!

      明明打败了名义上的对手,少年戴远却没感觉到胜利的成就感,反而心里空落落的,还有些他也不懂的难过。本来紧紧排在一起的两个名字叉开了好远,看得他莫名不开心。

      不该是这样子的,他心里说。

      金玉去领新鲜出炉的成绩单,收获到了好几个老师或同情或痛惜的目光,除了数理外的其他科目,她都依旧傲视群,试卷比标准答案还标准,作文是最好的范文。

      金玉自我心理当然很好,她不管在哪里都在做最好,但有些方面不合适放弃就放弃了,还有千千万万的方面等着她呢。

      倒是要让爸妈失望了,有些可惜!他们以前这个时候多高兴的。

      这边,羞涩少年戴远同学好几次转过头看他的小同桌,几番欲言又止,终于,鼓起勇气似的开口,“金玉同学,要不,要不,暑假我给你补课吧。”

      咦,金玉有些小诧异转过去,坚定地拒绝了,“不要了!”戴远抿唇,困惑地看金玉,“我不想学它们的,也学不进的。你就不要管了。”顿了顿,金玉实话实说地补充。

      小伙伴戴远却是不信的,觉得她学习不肯用心,心里生气又受伤,愤愤地转过去不理她了。他还能逼她学不成。

      金玉对人类情绪还是很敏感的,对小伙伴莫名奇妙的生气,摸不着头脑。

      好歹上个世界当过电子信息龙头的总裁,她知道不会有多久,这个世界的时代将要翻篇啦。

      和小伙伴告别后,刚走回家门口,就听见屋里面李大壮哈哈大笑的豪朗笑声,金玉利索地换了鞋子蹭蹭蹭地跑了进去。

      平时李大壮都回得很晚的,今天难得李大壮单霞秋两人都在家。

      李大壮刚挂了手里的电话,就看到女儿回来了,爽朗的笑都收都收不起来,朝金玉招手。“乖乖,快过来,是你上次投稿来电话了,人家说给通过了,那边编辑刚刚特地打电话过来告诉我们。”

      金玉一听,小脸顿时来精神了。眼神期待地盯着李大壮,知道肯定还有后续。

      果然,出版社那边商量过,决定给吾华神话策出版,具体细节两边还要细细讨论。李大壮没隐瞒作品是自家女儿写的,并表示要等女儿回来后再决定。

      李大壮这些年的生意不是白做的,和对方扯皮的同时不忘为女儿多争取利益。金玉对父亲的能力是顶顶信任的,知道能出版就好了,其他的都给李大壮决定啦。

      两方都不是拖拉的人,几次较愉悦的交涉后,就基本定下《吾华神话策》的合约。关于书的版权是给了出版社,因为书的文字内容虽不用填补,但还要整理设计绘制插画等等,都由出版社负责。新华出版社能做得如今红火,这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的。

      新华出版社的主编看到笔名金玉的同志的作品,也是耳目一新,当天就招来了会议定下来了。作品是李编辑发现的,自然交给李编辑和作者交涉。

      李编辑全名李忠诚,四十多出头,编辑生涯都有十多年了,前一天就按照底稿留下的联系方式打过电话,可惜没人接听。第二天李大壮才刚好接到电话。

      当编辑的都有些职业病,打电话之前就忍不住猜对方是男是女,能描述出这么文笔老练又阔达大气的神话,作者之人定是阅历丰富。

      结果是人家还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初中生!

      要不是和对方亲自交谈过作品内容和出版计划,他是怎么都不敢相信的。
      很多故事备注的原出处,书籍名字他都只隐约听过。

      等挂了电话,人都还有些恍惚。编辑室里其他人都七嘴八舌地凑上来问,“怎么样,那边怎么说?”听说发现了好作品,还是新苗子,大家都有些激动地打听消息。

      李忠诚默默地瞅了众人一眼,我能告诉你们人家还在上初中吗?!不能!

      长江一浪推一浪啊!

      晚上单霞秋回家,一家三口齐齐整整地吃了顿庆祝餐。两口子红光满面的,他们都不是文化人,但都羡慕看重文化人,现在女儿都能出书了,实在长脸啊!

      至于金玉的学习退步,面对女儿可怜兮兮的无法参透数理的痛苦,夫妻两就先心疼了,他们当初读书就不会做这些,能怪孩子吗,唉,都是像自己啊!

      几天后,李家就收到了来自新华出版社的签约合同,一起的还有责任编辑李编辑的问候信。

      两个月之后,出版社再次来信,随寄的还有《吾华神话策》的几本完型的成书和第一部分稿费,根据之前双方商议好的,稿费按照基本稿酬加印量数目计算。这次首印量保守印了五万册,出版社对此也较是重视,最近已经在为《吾华神话策》宣传预热了,过几日就将在全国各新华书店正式面市。

      指尖触摸到成果的那一瞬间,韵帖的触感侵袭而来,封面制作怪诞又精美,四十九个故事特意分为了上下两册,书的背后印着金玉两个字。

      金玉表示很满意。李大壮单霞秋就更满意了,恨不得现在就能买上百本千本,送亲戚送朋友,昭告天下。金玉虽然对自己的书有信心,可没当猴子被人看的想法,连忙制止这两人的疯狂计划。

      好在夫妻两勉强体谅女儿说低调的意见,最后连忙宝贝似的抱着书,往李老大李老三家串门去了。

      金玉现在还不会意识到,感谢华国目前文学火热但本国文学还不够争气的现状,让她的第一次投稿出书成功才能如此顺利。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恩难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