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进城 ...

  •   秋高气爽,粮食很快就入库了,徐东山准备和村民一起到县城去交今年的地租,现在太平盛世,皇帝为了鼓励农民多种地,每年的收成交一成便够了,县里早就派人统计了今年需要上交的数量,登记造册,他们只需要自己把足额的粮食送去,或是上交等价的金钱或是布匹都行。村里人约好了一块去,路上也能热闹些,他们村离县城比较远,路也不好走只能全靠人力背过去,家里有牛的倒是能让牛帮着驮一些粮食,不过大多数人还是要靠自己的双腿。徐念秋十分想要到县城里去看看,他只去过丽江古城,但那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商业气息浓厚,只不过披着一张古城的皮罢了,他对县城抱着浓厚兴趣。大米知道他的想法后一个劲怂恿他去求爹带他去,顺便把他捎上。本来徐年秋还在犹豫,他爹是去办正事的他们这样跟着去是不是不太好,但败在大米那饥渴的小眼神下,想他一个二十几岁的人应该还不至于搞丢。心里打了打腹稿便去找徐东山了。徐东山正在劈柴,冬天也快到了,柴火必须备足。徐念秋把徐东山劈好的柴整整齐齐的码在屋檐下,才开口问“爹,你们去县里交租,我和大米能不能跟着去玩啊?”
      “你有什么想买的?我给你稍回来,你们跟着去的话我没有空闲照看你们”
      徐念秋觉得爹说的也有道理,不过错过了这次机会下次进县城得等到年前了,还有好几个月可等,徐念秋心里实在有点痒痒,便决定再争取一下。
      “爹,我就想进城去看看,到时候我背着大米,一直跟在你身边,我一定不会乱跑的,我都是大人了,不要紧的”徐念秋笑的讨好,希望他爹能够心软。好在徐东山虽是个严肃刻板的汉子,面对儿子的讨巧卖乖心也难免软的一塌糊涂,他这个大儿子古灵精怪的,从小就讨人喜欢,长得也是斯斯文文像极了他娘,没有几个人不喜欢他的。最终徐念秋还是如愿了,大米跑出来抱着他就是一顿欢呼,原来这小子早就躲在门后面静观其变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张婉便来叫醒兄弟两,徐念秋还想再赖会床,又怕耽误正事,狠心的拧了自己大腿一下,瞬间一个激灵醒了过来。昨晚本来能早点睡的,结果不知怎么的想到明天要进城竟然兴奋的睡不着,这都是好多年没有的事了。上次兴奋的睡不着还是前世第一次到县里去,那时候他也才八九岁,从来没出过村子,他嫁到县城里的姑姑想接他到县城去玩,他一晚上都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结果最终他还是没能去。后来他长大了去过了省城,首都,天南地北感觉到的再也不是睡不着的兴奋,而是淡淡的疲惫,所以说这种兴奋的感觉实在是久违了。徐念秋在院子打了点冷水洗脸,抬头一看还是满天的星光,原来现在还是三更半夜的,估计最多也是凌晨三四点的样子,没有了现代的计时工具,什么时辰他实在是傻傻分不清。等他把睡得像头小猪仔的大米从床上挖起来的时候,他娘已经把早饭做好了,玉米糊糊盛了一大碗,又开始在锅里烙饼,那是他们今天的干粮了。
      徐念秋拉着弟弟走在前面,顺便帮他爹打火把照亮,远远的便看到村头忽闪的火把,大家都准备好了。几十个人聚在一起,背上背着东西手里拿着火把出发了,里面只有徐念秋兄弟两个孩子。背着粮食大家的速度也并不快,他俩可以很轻松的跟上,每隔一炷香的时候村民们还要歇上一会再出发。天空渐渐露出了鱼肚白,火把都已经燃烧完了,但是朦胧的天光下已经能模模糊糊看的清道路了。大家的速度反而加快了,道路也变得更加平坦宽阔,一路走来开始遇到别的村加入队伍,村里的人总有几个认识他们,大声的打着招呼,顺便打听一下他们加今年收成如何。天大亮的时候远远的便能看到城门了,其实比徐念秋想象的要差的远,并不是像电视剧里面看到的高高的城墙,城门前还有士兵检查什么的。徐念秋看到的就是一个像是牌坊的东西,上面写着安平县三个字,周围零零落落的看的到一些房子。再往前面看,房子倒是密集了很多,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景象。他们这一大队人就这样进了城,没有引来任何稀奇的目光。往前走了一段后地上铺上了青石板了,来来往往的人开始变得多了起来,但跟电视里面的街道完全是两回事,看惯了人山人海的他还有点不习惯,他们一路没有停留直奔县衙而去,远远的时不时能看到交完地租的人从里面走出来。
      交租没用多少时间就完成,徐念秋家的粮食还剩下了好几斤,怕称不准,他们每年都会多背点,免得不够了还要补上,或是用银钱折算。交完税,大家就各自散了,等到午时过后在牌坊那集合就行,徐东山也带着他们兄弟两准备好好逛逛,大米几个时辰走下来已经累的蔫蔫的了,徐念秋也实在背不动了。徐念秋不得不感叹,在这交通不便的时代出一趟门可真不容易啊。徐东山接过大米抱在臂弯里便带着他们往集市走。转过几条街突然就热闹了起来,各种吆喝声传来,徐念秋还看到了电视剧客串必备的东西,那就是糖葫芦,糖葫芦这个梗简直都被玩烂了,有时候徐念秋看到了也会忍不住买一串,感觉很有情怀,然后转手送给身边的女性,她们确实也挺爱吃的。徐念秋正吐槽这经典梗,发现大米的视线已经黏在了糖葫芦上了。虽然没开口要,那渴望的小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那卖糖葫芦的小贩十分有眼力见,立马走过来劝他爹给两小孩买来尝尝。都快要把他那糖葫芦吹的天上有地下无了。没想到这糖葫芦还真的挺贵,糖现在是个精贵的东西,五文钱一串,都快要赶上大米的价格了。徐念秋看徐东山掏钱显然是要买,赶忙拒绝,只给他那小馋虫弟弟买一只就得了。小贩心满意足的拿着钱走了,大米乐滋滋的捧着糖葫芦有点舍不得吃,递到徐念秋和徐东山嘴边要让他们吃,他们都拒绝了。有这样一个调皮但又窝心弟弟,徐念秋心里软乎乎的,忍不住捏了一下他那鼓啷啷的小腮帮,换来一声不满的哼唧,就连徐东山的心情看起来也很不错。
      接下来他们去买了几匹布,一些棉花,张婉早就叮嘱了他们,说是今年打算给全家人一人做一件棉袄。还要买些油盐酱醋便准备去牌坊下等村里人集合。走出杂货铺时看到迎面走来一个小公子,粉雕玉琢的十分可爱。这真的是个小公子,身上穿的布料和他们身上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周围还跟了个小少年,看样子是他的小跟班。徐念秋没想到就出来一趟也能遇到传说中大富大贵的人家。看来电视剧有时候也并不完全是骗人的,他们身上确实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这种气质跟现代那些大富大贵的人家十分不同。至少徐念秋在现代并没有遇到过这样与众不同的人,哪怕只是个孩子,而且并没有和他有任何交流。徐念秋的打量他显然是注意到了,一瞬间目光相对后,那孩子便从他身边走过进了对面的一家银楼。
      “哥哥,这个小哥哥长得真好看”大米一直站在他身边,自然也是看到了也那个富贵的小少爷,徐念秋自然也是十分赞同的。徐东山从杂货铺出来带两兄弟去城门口,徐念秋再次看了银楼一眼,小少爷并没有出来,只能抱着遗憾走了。古时候就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来不论是哪个年龄段,有的人都能带给人一些惊艳啊。
      这段小插曲很快就过去了,徐念秋并没有放在心上,回到村里以后,忙碌的生活又开始了,从秋收以后直到降雪,其实都不会太清闲,一年的收尾工作要做好,虽然不抢时间但也比较琐碎。金秋来临之际山上也有不少好东西,徐念秋每天带着小屁孩上山捡一些枯枝,把山里好好逛了逛,捡到不少小零嘴,不过都不多,也就是吃着玩玩还行,山上野栗子倒是有不少,徐念秋又敲又打的手都戳肿了,弄到了了十多斤,准备屯着慢慢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