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善保遇天子 皇帝初赏识 ...

  •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享年八十有九的乾隆太上皇帝驾崩。整个紫禁城环绕着哀哭的钟声,悲戚的鸦鸣,和那惨寰的泣号。
      钮祜禄善保,一等忠襄公,官拜文华殿大学士,朝堂上皆称和珅,和中堂。年近不过半百,却给爱新觉罗家担了半世的罪名。
      后世不管如何分说,善保终不忘太上皇帝的半点恩惠,善保此生,甘愿为太上皇帝和少皇帝死而后已。——钮祜禄·善保

      从孩童记忆起,善保便没有亲念之情,父母早逝,便险在父亲归天之际被扫地出门,幸得家府老丁老薛的保全善保与家弟,才得以有考取功名的机会,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
      犹记得初见乾隆皇帝时,在善保看来,那时英姿风洒的皇上,虽年已半百,却没有一丝岁月的痕迹。原以为皇上都是高高在上令人生畏的,而善保见到他时,却有似曾相逢而不知在何时何地的感觉。
      “奴才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同常人一样向眼前的这位真龙天子行叩拜之礼,皇上却让善保抬头给他看看清楚,望着他的脸,不知是有意无意道出一句“年妃”。善报直勾勾盯着皇上,倒是旁边的公公用眼神会意他冒犯了龙颜,使他连忙低下头。
      这时皇上示意其再次抬头来,开口问话,“你家中可有姐姐或妹妹。”
      善保便抬起头,不敢再望着皇上,“回皇上,奴才家中并无姐妹,只有一弟。”
      皇上听后,长叹,又问,“你今年多大了?作何官职?”
      “奴才今年刚满二十,现为三等轻车都尉。”
      “你可是十五年生?”
      “回皇上,正是。”
      皇上免了他的跪礼,“朕问你,闲来之时都读过何等圣贤?可精满汉蒙语?”
      “回上皇,奴才未曾多阅大家之作,奴才略懂语言,有满,有汉,有蒙,亦有藏。”那时年轻的善保,根本不懂得收敛自己的才学,但也正因如此,得了皇上的圣心。一般如同这等职务,怕是连皇上的影子都不得见,而善保却能得到皇上恩赐,并由他的贴身吴公公前来府上下赐。
      吴公公到临府中时,善保住偏厢,这府宅并不显得富裕,简单的几间厢房和内宅就草草组成一套宅邸,细看竟比不过一幢普通大户人家。
      家族府人,尽出接纳恩惠,最初时还以为皇上召见善保时被恼了龙颜,知道吴公公传口谕时,大伙儿才知道,从那时起,钮祜禄善保的人生便与他人再不同了:“皇上口谕,钮祜禄善保,精通言语,精明机灵,深得朕心,令其入宫,授三等侍卫。”
      吴公公这一来一去,从此善保在家中便不同了,曾避而远之的姨太夫人,都以他为上,从偏厢迁入了内宅,其实这倒不是善保所求的,在他心中倘若从此能名门耀祖,在不过从前的受欺的日子便也足矣。

      临近进宫的日子,家中的几位额娘,都是善保父亲的几房妾侍,竟都争相做了鞋衣,老薛还念叨着“趋之若鹜”,倒可不是。
      先找善保的理所应当是大额娘,几个婆娘看到宫里的公公给宣了差事,可不要巴着这个非亲出的儿子。大额娘开门一见到善保便问正室可缺日居之物,若有空缺便叫下人来办,“善保,额娘素来并无为难你,你与和琳虽非我亲生,但也算是我的儿子,为娘有时糊涂,当儿的切莫怪娘。”
      若说不怪,这些年善保与家弟和琳受累受苦,怕是自己都说服不了不责怪,好在这几位偏房额娘都未有己出,不然也轮不到善保世袭自己阿玛的官职。如此罢了,至少宫中当值毕,出宫还有个归处。“额娘,过去如有儿子之过,还请额娘多多包含,儿子感激几位额娘的养育之恩,如是没有你们,更没有今日之善保。”
      大额娘听这番话,似乎松懈了些,毕竟现在也是皇上钦点的侍卫,若有朝一日上了枝头,府里的人也真切地怕善保记恨他们,说白了,谁还不是为了自身而时刻筹谋,到此刻能与之修好,也不枉是一府一家之人。

      隔日,善保便整装进了侍卫司,别个来此都是一副求人之势,而他可是是得了皇上口谕的,虽还是个三等,但自然与刚进的低等侍卫待遇相疏,这点大伙儿肚里也明镜,不过虽然年轻气盛,但也不是愚蠢,也懂得适时收敛,毕竟到了这紫禁城可不同寻常之处,少有个不慎,则项上之物不保。
      在宫里当差,掌管侍卫司的张大人也是懂体面之人,到没给他半点辛苦的差事,倒是给了个更能接近权贵的机会,平日给宫里办的自然是粘杆处的活儿。
      善保刚进宫一年,就逢太后八十寿辰,张大人将他安排在了御前左列位,虽不比御前侍卫的位置,但此处是百官进出朝拜的过往之处,那是善保第二次见着皇上。
      百官都在朝拜皇上和太后,主上们也都喜笑颜开,尤其是太后,听旁边的宫女太监们说,皇上此次专门为太后寻了各式珍宝。朝拜的人逐渐散去,皇上也瞧见了站立一旁的善保,随口吩咐了上御前答话。
      “你可叫善保?”皇上问时,善保依稀能感觉到一种亲切,并不像日常唤人。
      就在一旁想着,皇上紧跟着又发了话,“怎么一年不见,不认得朕了?”
      待回过神来,皇上竟走下阶梯,已然到了善保跟前,见善保不说话,皇上竟大笑,“去年见你时,可不是这么胆小,如今长了一岁,倒怯生了?抬起头来,叫朕瞧瞧这一年你有何变化没有。”
      抬眼一瞧,皇上还是那个皇上,不过这朝珠顶戴佩着,果真是有些威武。这时听见太后发问,“我好像听说过善保这个名字,是不是小吴子跟我提过呀?”
      “皇额娘,是他,朕自打见着他就觉得他机灵。”
      “来,让我来瞧瞧这孩子,听说是世袭了他阿玛的职位,分位也不高吧。”听着太后的传唤,善保走到太后面前,只见太后眉头皱了皱,头稍往后,仔细地看了又看,自嘲着说,“我呀,这眼睛看得也不是那么清楚咯,老咯。”
      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善保竟张口而出,“太后您才不老呢,若是在那宫闱外面,奴才得把您认成姨娘呢!”看罢了一圈宫女太监的脸色,回过神来,才方知自己应该是比喻太过了些,谁料太后却笑了,“怪不得皇上说你生的灵巧,头脑机灵,今日见了,果不其然,下面那些人都说了些吉祥的话,你有没有给我捎上一句吉祥啊?”
      见太后并未生气,善保也更胆大了些,竟用四语给太后贺了祝词,太后甚是喜悦,皇上更是喜悦,当堂皇上就赏了整个粘杆处,还道:“张大人领导有方,赐金百两。”
      太后依然徘徊在喜悦中,“你这孩子,家中可由姐妹?”
      “回禀太后,奴才家中有一弟,名唤和琳。”
      太后往皇上那瞧了瞧,“我看着这孩子倒是机灵,皇上若是喜欢,可留在身边伴着。”
      “那是自然,朕也有此意,魏大人,你看如何?”
      魏大人魏由,掌銮仪卫事大臣,三军仪仗队队长,是为从一品内大臣,看来皇上有意让善保留在身边更进的地方。“回禀皇上,臣安排善保暂来仪仗队历练如何?”
      皇上颜开,“那就由魏大人安排即可。”

      太后的寿辰一直办到了大晚上,太后回到寿康宫,第二日便宣了皇上身边的吴公公来问话。
      这寿康宫南北三进院,院墙外东、西、北三面均有夹道,西夹道外有房数间。院落南端寿康门为琉璃门,门前为一个封闭的小广场,广场东侧是徽音右门,可通慈宁宫。慈宁宫本是太后太妃之居所,但自孝庄皇太后以后,太后便不住往慈宁宫,相传是怕镇压不住孝庄皇太后的英灵,后来便建了寿康宫。
      吴公公刚见着太后,太后便直接问道:“小吴子,这相貌还真能从一个死人身上转去另一个人?”
      吴公公答:“太后,这世间之大,无奇不有,您就看那如意馆的郎世宁,还不是红头发蓝眼睛的,这天下要找到相同样貌的人也并非为奇。”
      “这样貌相似,倒也罢了,非得个男身女相,倒连这额间的朱砂记也能相同?”
      “太后莫非也想起了年氏?”吴公公脱口而出,猛然跪下,“太后赎罪,奴才该死,不该提及此人。”
      “罢了罢了,事情过了这些年了,当年莫不是怕误了皇上的前程,我也不会与先太后害了年贵妃,但这关系到皇家颜面,父子大忌,我又岂能坐视不管。”太后说着说着,语气稍缓了些,“如今皇上看上这善保,算给个心上的安慰,莫不然,我也不当众向着皇上夸赞此人。”
      “过往之事,都是太后您力挽狂澜,然则就没有如今的皇上和这大清的繁盛景象了。”
      太后怕是自己老眼昏花看得不清,要皇上身边的吴公公来询个清楚明白,当年皇上还是皇子时,迷上了先皇雍正的年贵妃,那是太后仅是妃位,想以一己之力为儿子排除祸患远远不够,好在先太后恰恰忌讳这年贵妃,便趁皇上出宫之际,赐了那年贵妃一道白绫。如今皇上看中了善保,正是因为善保的面相太过于相似年贵妃,不然皇上怎能第一眼相见就念叨着“年妃”二字。
      只是皇上因年贵妃的样貌与其相似而看中了善保,不知福兮祸兮,善保的人生又面临如何的路途,且关注后续之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