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要知道什么叫自虐的极至么?看看董小宛就知道了。
印象中,小宛该是个白衫素服的女子。眉宇间淡淡的哀怨堪比黛玉葬花。只可惜,情之所钟却不是宝玉。宝玉纵有千般不是万般无能,究竟是怜惜女子的。而冒辟疆则不然。纵然他风华绝代,纵然他风流倜傥,在我眼中,却不过一浑浊须眉。依我看,冒郎是断不可能说出:“我见了女儿便觉得清爽。”这样的话来的。
冒董初见之时,正逢田相抢人。吓得花容失色的小宛于病榻之上,梨花一支春带雨。我想,任是谁,见了那般情形,都不免动容。冒辟疆不是没有欲望。何况在此之前他早已闻说了董氏姿容。曾几次拜访未果。依旁人看来,这真是天作佳期。美人遇难,公子相救。此情此景,若写入戏曲,当是成人之美的团圆才是。无奈那冒辟疆竟是个有贼心没贼胆的人。小宛要动真格的以身相许时,他反倒缩头乌龟似的赶紧避开。辟疆越是要走,小宛越是哀留。甚至于买舟追“夫”(似乎还不是夫?)实在不能想象是那么一个娴淑女子所为。
董小宛原名董白,号青莲。二者俱来自对诗仙李白的崇拜。只是,就面上看来,实在不觉得董小宛跟李白有什么相似之处。李白浪漫阔达,小宛拘谨细微;李白喜闹,小宛爱静。但究之根源,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二者灵魂的一致。李白的浪漫主义给了小宛逃避现实最好的方式。董小宛符合封建社会对一个淑女所有的要求——贤德,安静,知书达理。只是,她却生在了秦淮河畔,那样的销金窟,那样的烦嚣地。
听说董小宛因嫌南京喧嚣,转而来到苏州。这也忒不现实了。欢场讲究送往迎来,偏小宛却爱安静。
我从不怀疑董小宛的姿容技艺是秦淮八艳之首,只是,她着实太不懂得“经营”了。反正她本心也并不想经营。纵观董小宛一生,她日思夜想的,便是“从良”。不仅是身体的,更是精神的“从良”。
董小宛有多爱冒辟疆?我无从知道。我只是觉得,与其说小宛爱的是冒郎本人,不如说她是爱上了冒郎的外在。他是才子,他是清流,他家世清白,他相貌堂堂……这些,正符合了董小宛心中“佳婿”的形象。于是董小宛认定了他,不放手!
冒辟疆是她的一棵救命草,她要拽住他,离开这烟花之地。
只是,她不曾想到,这棵草竟是这么的不堪重负,表里不一。
千里追夫,从南京到如皋。冒辟疆在前面跑,小宛在后面追。我们可以想象这对董小宛的伤害有多大。什么都不要了,包括我最宝贵的尊严。可是,当一个男人绝情起来,任什么,也动不了他的心。小宛的尊严被冒辟疆掷于脚边,瞧也不瞧。
悲痛欲绝的小宛只能回到苏州。一席薄衫,不吃不喝。
冬日将近,寒气浸入小宛本就虚弱的体内,只是,却抵不上那颗心的冰。
最终还是钱谦益做了好事。替小宛脱籍。冒辟疆不敢承担的事在钱谦益手中迎刃而解。
我们是该欣慰还是该感慨?男主角跑了,一个旁人替他安抚了女主角。只可惜,钱董互相不是对方的茶!
小宛终于得到了她要的生活,来到了冒辟疆的身边,作为他的妾。可是,她幸福么?
书上记载。小宛温柔孝顺,在冒家,她兼任了管家、厨娘、丫鬟等角色。时不时地,还要兼任冒辟疆的出气筒,还要满面笑意地安抚冒郎。一个女人能作的她都做了,一个女人不能忍的她都忍了。但是,我说真的,我相信董小宛是真的幸福的。
怎么说呢?也许我们看到,小宛吃了不少的苦。冒辟疆实在是个不值得她这么做的男人。但我们忽略了一点,小宛只是个浪漫主义的人物。她用自己的理想把冒辟疆包装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然后坚定地加固这个自己吹起的肥皂泡。她在这个肥皂泡里面过得那么幸福,甚至冒辟疆为了避祸扔下了她,她也安慰自己这是冒郎“孝道”的体现。她是在维护,只是她维护的不是冒辟疆,而是她心中幻想的那个美丽的泡。
她就这么维护了下去,冒辟疆病了,她抱着他,日日夜夜不睡。
冒郎好了,她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我相信,而且固执地相信小宛是带着微笑离开这个世界的。当你的幻想够强大,你就可以活在里面。
我不知道,在最后的日子里,冒辟疆有没有被小宛的柔情与行为感动。但这,似乎已经不重要了。也许在相处中,一直是冒辟疆居高临下地看着小宛,但他不知,其实他只是她的载体。她用他为自己编织了绚丽的梦,她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她并不属于他。她固执地相信着自己的幸福。她是她的女奴,但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快乐着,如蝴蝶飞过花丛。
是的,如果我们能让自己相信自己是幸福的,那,我们又何苦知道真相,何苦知道现实呢?
幸福只是我们的感觉而已。小宛在嫁入冒家活活累死之后,一定会笑着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