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 汉水边 ...

  •   这一天,苏凉雅突然想看张无忌扮女装。
      张无忌尽管经过两年的调教,深刻领悟了“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道理,却还是适应不了自家师父的突发奇想。
      “徒儿啊,我逍遥派的传人便是要能人之所不能……”苏凉雅摇了摇小扇子,准备用大道理忽悠他。
      “师父,”张无忌面无表情地打断了她,“这套理由你已经用了两年了,骗人也要拣个新鲜点的说法。”
      “徒儿你竟然当为师是招摇撞骗之辈吗?为师虽然不指望你记住当日武当山上……”苏凉雅装模作样地抹去那并不存在的眼泪。
      “师父,”张无忌不耐地打断了她,“这个你也说过百八十遍了。”
      “啊呀!乖徒儿,原来师父说的每句话你都记在心里了吗?来,重复一遍,拜师那天为师说了些什么?”苏凉雅大惊小怪地叫道。
      张无忌沉默地盯了她半晌,不情不愿地开口:“徒儿一生一世都听师父的话。”
      “这才是我的乖徒儿,喏,穿上罢。”苏凉雅笑咪咪地把一套女子罗裙递给了他。
      “…………。”

      张无忌练九阳真经两年有余,寒毒尽去,身体也高壮了许多,虽然只有十二岁,身材却与寻常女子相差无己,这套罗裙十分合身。苏凉雅笑盈盈地绕着他转了一圈,又勒令其描眉涂唇,画腮搽粉。张无忌咬牙忍住叛出师门的冲动。
      “乖徒儿扮得很像嘛,都快赶上为师我了!”苏凉雅看着面前这个眉目俊俏、英气逼人的女子,不住称赞。
      废话!张无忌翻了个白眼,你本来就是女的!他想起武当山上至今不识此人真面目的父母长辈,心里为他们默哀。
      “小无忌又在说我坏话了!”苏凉雅一眼瞅出他的心思,小扇子摇得很勤。
      “弟子不敢!”张无忌空口说白话。如果不这么说的话那柄扇子一定会敲到自己脑袋上,而且她绝对会设计自己做更不堪的事。
      苏凉雅明知他口不对心,却笑咪咪地道:“既然如此,就用这个样子陪师父走一圈吧。”
      张无忌大惊失色:“什么?!”
      苏凉雅微笑着点头,用让张无忌吐血的笃定语气说:“我们去汉口。”

      算算原著里张无忌遇到常遇春正是这个时候,苏凉雅一到汉口,便令张无忌在当地找个客栈住下,而自己弄了两匹马,星夜前往华山取鲜于通的人头。
      张无忌孤身一人留在汉口,每日除了练功就是到汉水上划船。划船是苏凉雅要求的,宣称这是锻炼他的心性,对今后的修为大有裨益。张无忌知道师父虽然爱开玩笑,却从未在涉及武功的方面骗过他,因此深信不疑,谨遵师嘱。
      这一天他在江上行舟,忽然遥听一个洪亮的声音道:“快些停船,把孩子乖乖交出,佛爷便饶了你的性命,否则莫怪我无情。”
      这声音从波浪中传来,入耳清晰,显然呼叫之人内力不弱。张无忌好奇地顺势看去,但见两船如飞,远远划来,前面一艘小船上坐着一个虬髯大汉和两个孩子,后面船上站着四名番僧,还有七八个蒙古武官。蒙古人那艘船上人多势众,眼看小船就要被它追上。张无忌深受父亲熏陶,对蒙古官兵十分痛恨,当下便掉转船头,迎了上去。
      他在海岛长大,对水上之事最为精通,几下就赶到了那小船的前面。忽听空中呜呜作响,羽箭破空而来,张无忌“啊呦”一声,却是慢了一步,抢救不及。谁知那大汉举桨一横,竟将来箭一一挡落,张无忌稍微放下心来,拼命划水,以便早些赶过去助人。猛然间听得“啊”的一声惨呼,藏在小船舱中的男孩背心上中了一箭。那大汉惊怒交加,俯身查看,不提防几根羽箭逼近他的身前。
      “当心!”张无忌大急之下,也不顾两船间尚有一丈的距离,双腿一蹬,施开“梯云纵”的功夫,一下跃上小船。那汉子察觉有人上船,先是一惊,再见张无忌帮他把近身的箭一一打落,才知道是来了援手。
      张无忌低喝道:“你去护着孩子,我来撑船!”
      那大汉见他云鬓罗裙,以为是某位女侠,竟放心地把小舟交给了他。张无忌运起九阳真经,奋力摇桨,操纵着小舟左躲右闪。
      “这样下去迟早给他们追上,我们靠岸罢!”张无忌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那大汉扑在男孩身上,虎目含泪:“但凭女侠吩咐。”
      张无忌听了他的称呼,不由一愣,想起自己穿的是女装。
      他的脸色忽青忽白,负气不理那大汉,只管将船向岸上划。
      蒙古武官发觉了他们的意图,呐喊着追了上来。
      “我来断后,你们走!”张无忌冷声道。
      那人却道:“他们害死了小公子,我要和他们拼个死活!”
      “白痴!”若在从前,他或许会赞这人一声忠勇,但是经过苏凉雅的一番实践教导,想法已经大为改观。
      那汉子却执拗道:“女侠仗义相救,我们可不能再连累你。”
      张无忌哼了一声,心道这人奇蠢如牛,不救也罢,其实他只是被那一声声的“女侠”刺激到了而已。

      在他们彼此争执的当儿,那艘载着蒙古人的船已经追了上来,七八名蒙古武官和番僧跳上了小船。
      张无忌内功练的是九阳真经,拳脚则是由张翠山托给苏凉雅代授的武当功夫,这两样都是当世一等一的武功,因此他年纪虽小,交起手来却毫不落下风。
      那大汉却支撑得十分辛苦,七八名蒙古军官专攻他一人,还有两名番僧相助。
      张无忌心里忧急,他虽恼恨那大汉不辨雌雄,却敬重他与蒙古人为敌,是条好汉。奈何缠住他的两名番僧武功不弱,他几次突围都被挡了下来。
      正在危难之时,忽听得空中传来一声清笑:“区区几条杂鱼都收拾不了,枉你为我的徒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