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十二 ...

  •   国家队从荷兰回来后,迎接他们的是来自媒体的一片骂声和球迷的痛心疾首,每一条都在质疑运动员的集体精神和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所有矛头指向张琨仇玲玲以及男单教练,前者是批评他们得意忘形,后者是批评他们排兵草率,这时候去网上总能捞到一大票事后诸葛,球不是他们打,话却都被他们说去了。
      海风写完训练日记,在宿舍刷着这些新闻,看着就气不打一处来。
      “别看了,给自己找那个不自在。”乔云按下他的电脑说,“汤指导明天会给我们安排新的训练课,明早还要找我们谈话,你早点睡。”
      海风看看时间,也的确不早了,转身准备洗漱,抬眼瞥见那块苏杯银牌挂在乔云床头最显眼的位置,他以为乔云早把这块牌给扔了。他记得很清楚,颁奖礼上,他们看着韩国人捧杯,听着韩国的国歌,眼前是韩国国旗冉冉升起,韩国人踌躇满志,中国人万箭穿心,奖牌鲜花都收得不情不愿。
      乔云下了台就是一扯,把银牌拉了下来,本不想把它带回国去,就这样扔在酒店的,想了想还是收进行李,回国后把它挂在最显眼的地方,枕戈饮胆,扣心泣血,誓要雪耻。银白色的牌子在灯下泛光,不是纪念,不是殊荣,而是心头的一根倒刺。
      苏杯一战的失利,雅典奥运近在眼前,大家卯足了劲逆转,催化了国内教练团队的换血之意,男队的重新安排也在此时公布,经过之前几次公开赛的积分,乔云海风和桑梓陈一平分列一双二双,乔云的师哥张琨主攻混双,不再是男双的主力军,袁巍经历苏杯的起落,替补的命运难逃,也是在这时递交的退役报告。
      新人蓄势待发,老将潦草收场,本是一悲一喜的时候,恰遇国内非典余迹未消,国家队在荷兰刚迎战世界劲旅,现在回了过又要迎战来势汹汹之疾,又要训练又要检查,想走的人没走成,训练馆里又开始新一轮比赛的准备,馆里反而热闹了。
      过了一两个月,情势重回太平,奥运积分赛又开始了,汤指导给男双队凡要出战的都加了量,由原来的一天两练,改成一天三练,海风素质好,加之防守薄弱,多练也是应该,但饶是他这样天天如此,也开始有些疲乏,之后的训练多少都有点差强人意。汤指导在旁边看着,也不发火,只闭着眼不看,要么就是大把大把的往嘴里塞药。海风为人善良,见汤导这样,心里就过意不去,于是扛不住的训练也要往下扛,久而久之,反倒习惯了。
      别看汤指导如今羸弱的样子,年轻时也是出了名的魔鬼教练,只是现在年纪大了,一身慢性病,不服药不行,也就魔鬼不起来,但虎将之名还在,威慑力还是一样的。乔云他们敬重汤老,这样好的教练,自己不珍惜岂不是不识时务?因此,汤导越是示弱,他们就越是用功,每天下了训练回寝室就是踏踏实实写训练日记,一点别的心思都没动过。
      他们这样日复一日,每隔几天就看得到进步,队里的陪练马上就不够用了,后来得和几个师哥和男单组的球员来配。
      这几个陪练的师哥里,有几个是广东来的,和海风也算省队的相识,训练的时候不喊他本名,倒叫他阿宝,乔云在旁边听了纳闷,这海风人高马大的,怎有这么个娇惯的小名,跟家里的受惯了万千宠爱的小少爷似的,听多了又觉得耳熟,这才想起来,那时候在威海,那个掉了定远舰吊坠的少年,似乎别人也称他阿宝。
      原来就是他?!真是感叹缘分奇妙。
      海风其实不怎么爱听别人叫他阿宝,因为那时候他在省队年纪小,又有天生一双大眼,杀球速度在队里无两,才被人开玩笑叫起来的。可他现在已经不小了,还这么宝来宝去的不是臊自己么?
      乔云在旁边看着,不知道缘由,只觉得好笑,中午吃饭的时候问起来才知道背后说法,转头看看海风,说:“还好吧,眼睛也没那么大啊……海风这么好听的名字,为什么要叫小名。”
      这话海风一直记着,阿宝的绰号还是在国家队叫开了,可直到后来他从阿宝,成了宝哥,乔云也还是叫他海风。

      北京秋风乍起,乔云海风和桑梓陈一平踏上了新一轮比赛的征程,羽毛球的公开赛很多,级别高高低低算起来几乎每个月就有两场,乔云他们不用每场都去,但必出席的赛事排在一起还是紧凑。
      他们第一站去的法国,因为积分不够,要从头开始打起,为了快些找到状态,尤涛帮他们把混双都报了。乔云两天打了六场,每场还打满了三局,后来身体受不了了,连衣服都没换,倒在场边浑身抽筋,可把海风给吓坏了,担心得要命。结果乔云回了酒店,休息一会儿,精神头又来了,嘻嘻哈哈的去隔壁找人聊天,海风看着都拿他没办法。
      最后法国的比赛,乔云海风止步半决赛,回来后尤涛也不敢再让乔云兼项了,老老实实打男双吧。
      回来在北京呆了没半个多月,又到香港去比赛,接着又是周而复始辗转多地,没完没了的比,他们还没拿过公开赛的冠军,但基本上都能进前四,小半年比下来,积分也排了世界第七,成绩算是不错,当然离汤导和自己的目标还差很远。
      这半年的结伴拼搏,原本还不相熟的乔云和海风彼此也慢慢熟悉起来。他们组双打的有这么种说法,刚开始搭档的一两年是蜜月期,过了蜜月期就是疲乏期,原本不知道的缺点都暴露出来,原本没遇见过的问题接二连三,好多球员都因为没顶过这短时期,最后都以拆对转项收场。
      乔云海风此时还沉浸在蜜月期的兄弟情谊里,两个人打得顺顺溜溜,上场前都不用反复交代什么技战术,拿起拍子就打,几乎没有错的。海风虽然话不多,但乔云就是觉得他们投缘得不得了,什么疲乏期啊,不存在的。
      就这样起起伏伏的到了年底,比赛数量不减他们多少有点倦意,幸好这时候欧冠开打,算是给他们无聊的训练生活加了点寄托。
      乔云小时候就喜欢踢球,没练羽毛球之前在体校学过半年足球,只是后来有天妈妈来接他,看到纤弱白皙的乔云在场上跟人又推又跑,最后摔得跟泥猴一样,连衣服本来的颜色都看不出了,心疼得不得了,这才改练羽毛球。所以乔云对足球是有情结的,更不想错过任何一场球赛,所谓得不到的总念念不忘,踢不成,就只能看看过干瘾了。
      这天晚上是AC米兰的比赛,乔云期待已久,可是欧洲的比赛和这里有时差,比赛开始的时候队里按规定都要熄灯了。他灵机一动,教练员查房的时候装模作样地睡着,等查完了再起来照样看直播。
      海风被他勾得蠢蠢欲动,干脆起来和他一起看,两个人边看边聊,乔云发现他和海风的共同点还挺多,对赛事的分析简直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难怪他们能成搭档,注定的!
      比赛渐入白热化,双方争得难分难解,踢出好几个好球,眼看卡卡抬脚射门,还不知球进没进时,门突然被砰的一声推开了,他俩都蹭得站起来,吧嗒一声,屋里白炽灯打开,白色强光晃的两个人一阵眼晕,定睛一看,尤涛正竖着眉毛看着他俩,他俩心下一颤,都暗叹一声不好。
      “我就听到楼里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原来就是你们两个,”尤涛指着他们说,“是不是嫌训练太少了!精力多得用不掉是吧!……到我办公室去!”说着就进来把乔云的电脑收走,一阵风似的往外走。
      到了办公室,兄弟俩只有低头挨训的份,尤涛说的一套套的,乔云是一句都没听进去,没得比赛看,人有点犯困,还得站着思过,这都叫什么事儿啊!他心里不服,看看比赛又怎么样了,况且教练半夜突击,根本是侵犯人隐私。
      不过即便这样想,他面上也不能真这么顶,毕竟他们不守规矩在先,但他也不愿就这样吃这个憋,开口先服个软:“尤导我们知道错了,绝对不会再犯。”话锋一转:“但是电脑我们之后看比赛查资料都还得用。”言下之意就是能不能把电脑还给他们先!
      尤涛冷笑一声:“教练手里的录像还不够你们看是吧?你说说你网上都能找啥东西?”
      这下乔云编不了瞎话了,不出声。
      尤涛接着说:“我也不用你们写什么检查,电脑我可以给你们。”
      俩人一听,眼睛都亮了。
      “下届汤杯,要是我们能拿冠军我就把它还你们。”
      “好!”乔云海风异口同声,立马答应下来。
      回去后,乔云海风都绝口不提电脑的事,专心训练,作息规律,日益长进。但唯一与其他队员不同的事,他们每晚睡觉都坚持把门开着,这也算是对侵犯隐私的规章的一种无声的抗议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